鄭詩於 初中英語教師 海歸碩士
畢業於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
「教育無小事,事事需盡力」
教養是一種無形的教育,不像是學科類,可以具體來考察,教養是一種需要長期培養、從內而外、不斷積累的東西,也是最為基礎和重要的東西。想要提升學生的綜合實力,不光要使其「硬體」過硬,還要「軟體」達標,二者相得益彰,就會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參考我國國情,學校中鮮少能夠對學生進行教養的培育,或者說,也很難集中教育,畢竟教養的培育涉及的內容多且雜亂,教師只能通過身邊所有事情來滲透教養觀念。教育學家洛克說「沒有教養的人,就算是勇敢,也帶有野蠻色彩」,可見教養是最基礎的,不單單流於表面,而是最應該深入靈魂的。「灌輸式的教學是有長期實踐基礎的,它不會因為人們的否定和批判而立刻消亡」。 灌輸式的教學模式一直以來都在被廣泛討論,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能夠明確的指出灌輸式教學的弊端,但在教學中卻不能完全避免。確實,灌輸式的教學有其獨特的成果:教師通過「填鴨式」教學讓學生記得基礎知識,學生的成績所有提高,能夠令家長和學校感到滿意;在這樣看似「雙贏」的局面下,灌輸式教學很難被放棄。美國著名的教育學家羅傑姆·布魯納認為長久的灌輸式教學是「不經濟」的,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學生很難對知識進行遷移;第二,學生很難獲得智力成就感;第三,知識之間沒有連接,有些知識點很容易被遺忘。「不經濟」的狀況很難被發現,當學生離開課堂、進入社會之後,弊端才會逐漸顯露。研究顯示,除了極少數優秀學生之外,所有學生都會感到迷茫和無助,這樣的心理卻往往得不到重視。薩洛韋曾在自己的書中提到過: 「達爾文,知道的少,但懂(理解)得多。」這句話是對達爾文的極大肯定,說明他善於運用自己已有的知識,去探索未知的領域,這就是「元認知」的學習概念,考驗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通過已有的知識,自主地學習未知的知識,這樣的能力是可以培養出來的。與灌輸式教學相反的教學模式有很多,比如啟發式教學、探索式教學、引導式教學等等,這種種方式對於教育工作的能力要求非常高,首先需要將所有的教學內容鑽研清楚,同時還要嚴格遵守學校的教學要求,和了解學生的接受能力,多方面的內容進行整理和內化,然後才能進行綜合輸出。還有一種情況需要被教師們考慮在內,那就是學生對於事物產生的「誤解」,威金斯認為誤解是學生在「新情景下用貌似合理但並非正確的方式解決問題」。其中兩個詞很重要,「合理」和「非正確」,學生在運用知識遷移能力的時候,開始嘗試用自己的方法去進行探索,但他們的方式極大程度上講是錯誤的。當教師在面對這樣的情況時,需要給出正向的引導,鼓勵學生自我探索的行為,不能因為為了達到理想結果而否定探索的行為,而採用灌輸式教育,無異於抹殺了他們作為人的創造力。培養一個優秀的學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過程中需要多方的努力與配合,但「毀掉」一個學生的誘因有很多。所以教師們首先應該做好自己,為學生們樹立優良的榜樣,客觀中立的看待學生,給予他們良好的成長空間。對於教育工作者而言,我們培養的是人,而非學習機器。避免灌輸式的教育,是尤為重要的。父母與子女的關係包含:敬畏,平等和尊重。如教育學家洛克曾經提到過的, 父母的地位從君主變為朋友,最後變得平等。這樣的教育理念和現在教育界提倡的「與孩子作朋友」的口號看起來有些相悖,也許有些人會覺得洛克的思想已經過時了,但從事實上講,洛克的境界,其實我們還並未達到。先說「敬畏」這一層關係。說起來「敬畏」二字與「朋友」的概念,可以說是大相逕庭的,在中國,一部分教育者倡導與孩子成為朋友,並且勸誡家長也要和孩子成為朋友,這樣有益於孩子的身心發展。但是,孩子在年少的時候,嚴格的管教有利於養成良好的習慣,隨著年齡的增長,理性思想開始萌芽,那麼嚴格的管教就不會再起作用,此時表現出更多的父母之愛,更能讓孩子懂得父母嚴格的管教是多麼用心良苦。如果一味地放任孩子的自由成長,不良行為根深蒂固之後再嚴詞厲色也是無濟於事,所以不如趁孩子還服從管教的時候嚴加要求,從而引導他們走向光明大道。再說「平等」這層關係。在中國的家庭中,很多人可能會聽到父母這樣說:你就算xx歲,在我眼裡也是個孩子。這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緊密聯繫的親情,是父母對孩子的責任與愛,但是如果不能正視孩子的年齡,那麼這樣的愛將會變成一種負擔。所以在這裡說是要平等看待,不如說是「放手」,父母應該學會對孩子放手。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慢慢放手讓孩子學會自己去面對一切問題。現在很多人都在抱怨新一代年輕人,沒有自理能力,不能獨當一面,我想這可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思想帶來的後遺症。父母總是恨不得安排好孩子的一切,但是在孩子從學校畢業走向社會開始,又希望他們可以迅速的獨立,然而父母們還是沒有意識到,獨立其實是一個需要培養的過程,而非天生的能力。父母在教育中扮演的看似是三個不同的角色,但核心其實是「轉變」二字。教育者和父母,應該隨著孩子的成長,轉變自己的態度,根據孩子的需要來進行調節,這恰恰也是最難的一點。所以,與孩子做朋友是一個正確的想法,但是不能永遠的將孩子看做「朋友」,我們總會告誡孩子「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其實這句話同樣對家長和教育者適用。北京市二十一世紀國際學校在成都開設第一所分校,學校從落址成都溫江開始便備受關注,其發展近況也是公眾關心的熱點,如今, 學校項目建設經過1500多名工人夜以繼日地建設,目前已經展現在大家眼前……
80至100平方米的寬敞教室
打造小班化高效課堂
學校每間教室、宿舍等所有區域都配備淨化新風機、吊頂式風管機空調等設施,空調風口位置都做了特別設計,空調的風不會直接吹到孩子的頭部,每間教室都是經過專業人士測試,調整到最佳位置,給孩子們創造舒適的學習環境。
校園部分實景展示
| END |
編 輯:李 靖
設 計:彭 彥
成都市溫江區二十一世紀學校2020年初中部招生簡章
成都市溫江區二十一世紀學校2020年小學部招生簡章
乾貨集錦!你想知道的升學問題都在這裡
用強大的共情能力幫助學生成長
培育能力提升素養,注重過程性評價
判天地之美 析萬物之理
主題融合課程實現跨學科育人
因材施教 讓孩子在擅長的領域發光
初中選課走班|為學生們裝上自主學習發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