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雲網(微信:ilieyun)北京】10月19日報導
近日,獵雲網獲悉,訊飛輸入法在10周年沙龍活動中發布了10.0版本。截至目前,訊飛輸入法的日語音交互次數超過10億次,語音輸入累計服務設備超過5億臺,語音用戶佔比超過70%。
訊飛輸入法誕生於2010年,1.0版本的訊飛輸入法成功將隱馬爾可夫模型成功應用於語音識別系統中;2012年,訊飛輸入法將深度神經網絡DNN技術應用於語音識別;2018年推出了Hybrid CNN語音識別引擎,提升中英混合輸入效果……「在A.I.驅動和大數據積累下,訊飛輸入法實現了從單一識別率提升到全場景輸入覆蓋的迭代。」科大訊飛副總裁章繼東說道。
據悉,訊飛輸入法10.0版本搭載了「動態自適應編解碼語音識別引擎」,新增的唇形輔助輸入,能夠提高嘈雜環境及近距離多人說話的識別效果。該版本還優化了領域詞識別,可更精準的匹配遊戲、醫療、旅遊、購物等不同的場景詞彙。
除了語音功能邊界的拓展,訊飛輸入法10.0版本還基於「免切換」的理念,實現英文單詞連續手寫,即在輸入面板既可以手寫漢字也可以直接手寫完整的英文單詞。至此,訊飛輸入法已實現語音、拼音、手寫多種方式的中英文輸入免切換。
2017年,訊飛輸入法發起「方言保護計劃」公益行動,通過智能語音技術保護方言;截至目前,方言庫的珍貴語料近140萬條,並通過A.I.語言複製實現23種方言識別。今年疫情期間,訊飛輸入法上線「武漢話轉普通話」功能,助力武漢抗疫。
此外,訊飛輸入法還連續3年發起「和我一起看見」信息無障礙公益行動,將業界領先的A.I.技術應用到無障礙模式上,依託無障礙語音輸入、表情輸入等功能,滿足1700多萬視障群體對無障礙輸入個性化、多元化的功能需求。
科大訊飛方面表示,下一個十年,訊飛輸入法將發力5G和AIoT領域,在訊飛看來,未來的輸入法不僅僅是文字、表情、符號的輸入工具,而是提供應用於各種設備終端、全鏈條交互的智能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