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諸窯」之「經」 創堯頭窯之「新」——關於堯頭窯文化旅遊生態...

2020-12-20 陝西法治網

景德鎮是國際瓷都,景德鎮陶瓷享譽全世界。「汝、官、哥、鈞、定」五大窯,代表了中國單色釉瓷器的最高水平。以「西部瓷都」著稱的四川夾江,是國內四大建築陶瓷產區之一。在新形勢下,如何學習借鑑「諸窯」成功經驗,立足現狀,取長補短,追趕超越,是堯頭窯面臨的重大課題。

一、堯頭窯的現狀和優勢是什麼?

澄城縣提出「打造中國民窯第一縣」,為堯頭窯產業發展、多元融合、品牌提升帶來了機遇、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客觀分析堯頭窯面臨的現狀,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既立足當前,也著眼長遠,既立足國內,也面向世界,才能走得更堅定、更長遠。

(一)歷史文化:堯頭窯遺址是目前國內乃至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遺存最豐富的古瓷窯遺址,東西長2200米,南北寬1800米,面積約四平方公裡,堪稱陶瓷文化藝術的瑰寶。堯頭陶瓷始於漢唐,興於宋元,鼎盛於明清,迄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被專家學者譽為「黃河之精、華夏之靈」「純正的土瓷、地道的黑珍珠」。

(二)產品特色:堯頭陶瓷造型渾樸大方、胎骨憨厚古拙、釉色純亮縝密,深得好瓷者喜愛,燒制技藝傳承千年、窯火不熄。世世代代的「守藝人」,守護傳承著千年的文化命脈。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靳之林先生曾說,來澄城可以感受由仰韶文化彩陶到堯頭窯陶瓷,延續至今沒有斷裂的中國本原文化積澱和民族精神力量。

(三)宣傳推介:堯頭窯是集「國家級非遺保護項目」「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傳統村落」「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國家AAAA級景區」6個國家級榮譽於一身的,這在全國並不多見。早在2017年,原文化部副部長鄭欣淼、鳳凰衛視著名主持人胡一虎就品鑑堯頭黑瓷,11個國家26位陶藝大師來澄交流創作,帶動澄城旅遊實現了華麗轉身。

二、堯頭窯向景德鎮、汝窯、鈞窯、夾江學什麼?

景德鎮、汝窯、鈞窯、夾江等地在機制建設、產業發展、市場營銷、創新創業等方面在著成功經驗,對於堯頭窯理清思路、明確方向、揚長補短,探索走出真正適合自身發展的道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景德鎮:景德鎮陶瓷始於漢世,對宋、元、明、清瓷業的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為加快陶瓷產業發展,景德鎮成立了「陶瓷局」「景漂景歸局」「招才納智局」,各類陶瓷商鋪70000餘家,陶瓷商品種類更是高達700餘萬種,帶動外來務工人員和當地富餘勞動力就業人數22萬人;全年遊客數量高達3500餘萬,旅遊綜合收入280億元。

(二)汝窯:位居北宋五大名窯之首,成為皇室專用貢品,在中國陶瓷史上地位顯赫。現代汝窯恢復研製開始於新中國成立後,已有60多年。2011年,汝瓷燒制技藝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目前,寶豐縣有汝窯陶瓷燒制企業和研究機構119家,形成以仿古瓷、藝術瓷、工藝瓷、日用瓷為主的產業體系,品種達500多個,年產銷汝瓷200餘萬件(套)。

(三)鈞窯:鈞瓷是河南省禹州市特產,始於唐,盛於宋,發祥於禹州市神垕鎮。古樸的造型、精湛的工藝、複雜的配釉、「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的神奇「窯變」,深受廣大陶瓷愛好者喜愛。2008年,神垕鎮「鈞瓷燒制技藝」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目前,禹州市鈞瓷生產企業186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39家,年產量220萬件(套),年產值24億元,從業人員達2.8萬人。

(四)夾江:夾江是西部地區最大的建陶基地,陶瓷產量位居全國前列。目前,有陶瓷企業60家,生產線92條,年產能5.5億平方米,產品涵蓋各類中高檔內外牆地磚、薄板陶瓷、衛生潔具陶瓷等,開發出碳纖維地暖陶瓷、石墨烯地暖陶瓷、藝術陶瓷等高附加值產品。

三、堯頭窯的差距和短板在哪裡?

拿堯頭窯與景德鎮、汝窯、鈞窯、夾江等地分析對比,不僅要看到產品質量和產業規模上的差距,更重要是要看到在思想觀念、方式方法、體制機制等方面的差距。

(一)技藝人才匱乏且存在斷層。目前,堯頭窯有國家級非遺傳承1人、省級非遺傳承2人、市級非遺傳承人7人,有省級工藝美術大師1人、市級工藝美術大師8人,現有人員年齡偏大,也沒有系統的教學培訓機制。麗水龍泉窯,有國家級大師4人、省級大師9人、市級大師20人,成立了中國青瓷學院,設立了大師園和創客園,建立了完備的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寶豐縣有國家級汝瓷大師18人、傳統技藝名師15人,高級傳統工藝師26人,縣級以上汝瓷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100餘人。

(二)企業數量少且產業規模不大。堯頭窯目前無規模化制瓷工廠,主要是作坊式生產,僅存8家手工制瓷小作坊,且品種式樣單一,設計缺乏創新,質量參差不齊,行業標準空白,價格隨意性大,產能嚴重不足。加之,本地高嶺土資源儲量尚未探明,產業化發展深度還不明晰。寶豐縣有汝窯陶瓷燒制企業和研究機構119家,品種達500多個,年產銷汝瓷200餘萬件(套)。禹州市鈞瓷生產企業發展至186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39家,年產量220萬件(套),年產值24億元,從業人員達2.8萬人。

(三)產品單一且缺少精品。黑瓷是堯頭窯的特色,具有質樸、渾厚、簡潔、大氣的藝術風格,製作以碗、碟、壺等傳統民用瓷具種類居多,但現有技術和設備生產出來的產品缺少精品,現有技師生產出來的產品藝術價值不高,部分產品實用性和美觀度較差,且價格與品質不匹配。景德鎮和龍泉市的大師作品均被列入「國禮」和國家博物館收藏行列,且市場價值不菲。

(四)起步晚且支持力度不夠。堯頭窯燒制技藝是首批國家級非遺項目,和五大名窯同時入庫,但是相關配套支持政策缺乏、力度不大,重點項目和資金支持力度不夠,尚未引起省市層面的足夠重視。浙江省政府專門出臺推進龍泉窯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麗水市和龍泉市兩級黨委、政府持續推動龍泉窯發展,龍泉市也專門設立青瓷寶劍局,青瓷產業產值從2011年的10億元增長到目前的近50億元。

(五)硬體配套不足且管理水平不高。堯頭窯作為國家AAAA級景區,持續性投入資金嚴重不足,沒有主題博物館。目前,部分基礎設施配套工程停滯,新遊客服務中心尚未建成,綠化、亮化存在短板,吃住行遊購娛等保障能力嚴重不足。西禹高速出口和縣城到達景區的道路,未設置完備的旅遊導引標識。同時,專業化管理運行團隊尚未組建,建、管、服能力亟需提升。景德鎮建有中國陶瓷博物館和國家AAAAA級陶瓷民俗園,龍泉窯建有中國青瓷博物館和吃住行購娛配套齊全的中國青瓷小鎮。

(六)品牌影響不夠且宣傳推介不廣。堯頭窯雖然在市內和攝影圈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在省內外的知曉度還不高,在陶瓷文化圈的知曉度也不高。在景德鎮、龍泉窯和汝窯考察時,多名陶瓷文化圈的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和知名制瓷企業均表示對堯頭窯了解甚少。龍泉窯因成功舉辦「世界青瓷大會」,設立國際非遺文化中心,龍泉青瓷被業內全面認可。

四、未來的堯頭窯應該怎麼辦?

依託堯頭窯建設中國民窯第一縣,是貫徹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的具體實踐,在多元化發展的同時,通過「文化+」「網際網路+」「生態+」等多種積極要素的結合,走出一條更加多元、可持續的發展之路,必將進一步弘揚鄉土歷史文化,提高澄城的知名度與美譽度,增強澄城人民的自豪感。

(一)強化民窯文化保護傳承。一是找準堯頭窯發展的思路和定位。舉辦中國民窯陶瓷文化論壇,邀請國內外知名陶瓷和文旅專家、知名陶瓷及文旅企業,探討中國第一民窯的社會價值、品牌定位、發展方向和產業路徑。積極對接聯繫國家行業主管部委和中國陶瓷工業協會,組織專家對堯頭窯民窯文化保護和傳承工作進行全面考察論證。二是加強堯頭窯遺址的保護和利用。要啟動遺址區文物保護和開發工作,規劃籌建「中國民窯遺址博物館(非遺研究院)」,展示堯頭窯民窯悠久的歷史、精美的產品和精湛的工藝。啟動實施創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工作,唱響黃洛河非遺文化保護傳承示範區建設工作。三是深度挖掘堯頭窯文化內涵。對堯頭窯民窯文化進行系統性梳理,編印普及性科普讀物,推動民窯文化進課堂、進講堂、進社區。啟動國家級研學基地項目建設,與高等院校合作辦學,廣泛開展研學遊學,將堯頭窯民窯文化推向全國乃至世界範圍,提升黑瓷文化的整體形象和吸引力。

(二)大力支持民窯產業發展。一是加大政府統籌力度。出臺全面支持民窯產業發展的配套政策,制定陶瓷產業發展和開發規劃,鼓勵支持手工作坊復興。依照「粗瓷細作+黑瓷精做」的發展思路,借鑑麗水龍泉窯招引大師進駐本地開設工作室的做法,籌劃建設大師園和創客園,生產出更多的手工藝術精品和旅遊文創精品。二是精心築巢引鳳。整合使用扶貧資金,依託陶土資源和澄合電力中心工業熱源,籌劃建設陶瓷扶貧現代產業園。招引行業先進企業來澄,合作建設高嶺土標準化生產線企業1家和陶瓷產品生產開發企業2-3家,開發物美價廉的黑瓷實用產品和文旅文創產品,不斷健全民窯陶瓷產業市場。三是推動創新融合。學習景德鎮經驗,設計生產黑瓷樂器,組建黑瓷樂隊,舉辦黑瓷民謠音樂會,真正將黑瓷品牌轉化為文化價值、經濟價值。建設創新創業、創客雲集的「澄城窯洞民居特色文化小鎮」和「關中風情影視基地」,提升窯洞民宿開發建設和運營品質。

(三)優化景區配套建設。一是因地制宜,加快項目建設。利用廢棄礦山、礦區、廢棄單位、民宅等開發旅遊項目,建成堯頭窯黃土民窯風情精品溫泉度假酒店項目,打造集遺址展示、黑瓷研發、文化交流、人才培育、產品貿易、旅遊體驗等為一體的國際陶瓷文化中心、中國陶瓷文化旅遊基地。二是綠化美化,提升景區品位。積極包裝林業綠化和水土保持項目,申請上級資金支持,不斷提升園區綠化水平。規劃建設堯頭窯水土保持園項目,引洛河水入園,建設水保灌溉基礎設施。對遺址區周邊荒山荒坡,按照景鎮融合規劃栽植經濟及景觀作物,進行全面系統綠化。三是高標推動,完善基礎配套。按照國家AAAAA級景區建設標準,完善景區服務配套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國道342連接堯頭窯景區道路和園區內觀光環線道路建設,建成堯頭窯景區客運站。在西禹高速及高速引線、主幹道路設置具有堯頭窯元素的交通引導標識、旅遊景區標誌和公共信息標牌。

(四)創新園區運管模式。一是借外腦,提升管理水平。尋求多方合作,吸引上級國資和社會資本參與景區開發建設和運營管理,恢復老街「堯頭客棧」窯洞民宿區的託管運營。由縣政府與投資方採用法律允許的資本合作方式,共同組建投資開發管理平臺,聘請專業管理團隊,全面負責堯頭窯園區的開發建設和運營管理。二是練內功,提升宣傳效果。高標準策劃國際、國內民窯陶瓷文化品牌活動,高規格舉辦民窯陶瓷文化論壇或民窯陶瓷創作大賽。統一標識、標牌、外觀和商標,在國內重點城市的機場、高鐵站和賓館設立宣傳展位,講好民窯故事,讓遊客感受民窯文化魅力。三是多維度,培養後備人才。邀請國內外陶藝界專家學者、高等院校教授在堯頭窯景區設立工作站,開展非遺項目的研究、開發、教學和培訓工作。聯合高等院校組建產教融合發展聯盟,開展校地合作辦學,在縣職教中心開設黑瓷專業,在堯頭窯景區設立教學實訓基地,建立本土陶瓷人才培養機制。(通訊員:楊武 編輯:張菲)

作者/來源:渭南青年網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澄城縣堯頭窯文化旅遊生態園區電商培訓開班了
    為打造專業網絡主播,提升堯頭窯景區和園區內企業知名度,提升網絡創業及銷售能力,由澄城縣堯頭窯文化旅遊生態園區管理委員會主辦,渭南市就業培訓中心承辦的電商網絡培訓班於7月9日正式開班!通過直播帶貨培訓,為堯頭窯培養一批本土主播,造就一批本土「網紅」,提升堯頭窯產品品牌知名度,促進黑瓷銷售,帶動園區發展。活動中,學員們積極主動地與老師進行互動交流,努力掌握網絡營銷的策略和技巧,爭做發展電子商務的排頭兵。力將堯頭窯黑瓷推向全國,走向世界。
  • 陝西澄城縣堯頭窯遺址:泥火淬「精靈」一窯知千年
    展覽結束後沒幾天,靳之林就來到澄城縣,與吳來寶等人一起前往堯頭窯遺址考察。堯頭窯遺址的豐富和完整讓靳之林十分激動,他揮筆題寫了「澄城陶瓷,黃河之精,華夏之靈」12個雄渾大字,給予了堯頭窯陶瓷極高的評價。離開堯頭窯遺址前,靳之林反覆叮囑吳來寶,要認真保護堯頭窯遺址,要大力收集堯頭窯文物,要為堯頭窯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做好基礎工作。隨後兩年間,靳之林又多次來到澄城縣,只為了堯頭窯。
  • 泥火淬「精靈」一窯知千年——走進古老而神秘的澄城縣堯頭窯遺址
    展覽結束後沒幾天,靳之林就來到澄城縣,與吳來寶等人一起前往堯頭窯遺址考察。堯頭窯遺址的豐富和完整讓靳之林十分激動,他揮筆題寫了「澄城陶瓷,黃河之精,華夏之靈」12個雄渾大字,給予了堯頭窯陶瓷極高的評價。離開堯頭窯遺址前,靳之林反覆叮囑吳來寶,要認真保護堯頭窯遺址,要大力收集堯頭窯文物,要為堯頭窯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做好基礎工作。隨後兩年間,靳之林又多次來到澄城縣,只為了堯頭窯。
  • 【大美河山】畫出堯頭窯(散文)
    5月20日,我們乘車踏上了去往一個相對「陌生」的地方寫生——堯頭窯,一個沉寂了半個多世紀的富饒之地。坐在車上我習慣性地打開手機,搜索了這個即將小住一周的地方。堯頭窯,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民窯之一,位於陝西渭南。據《澄城地名志》記載,堯頭窯古稱「窯頭鎮」,因產瓷器較多而得名,又與古聖人「堯」同音,久而久之慢慢演變成現如今的堯頭窯。
  • 澄城縣堯頭窯國慶節文化旅遊活動豐富多彩
    近日,澄城縣未雨綢繆,周密部署,專題研究堯頭窯「國慶」「中秋」雙節期間文化旅遊和消費扶貧活動,確保節日期間文化旅遊安全有序。據悉,該縣將聚焦「建設中國民窯第一縣」目標,突出「旅遊+扶貧」,國慶節期間,將圍繞助力脫貧攻堅、推動消費扶貧,宣傳地域特色文化,宣傳堯頭黑瓷文化,宣傳紅色歷史文化四個主題,在堯頭窯園區開展「慶豐收、迎雙節,農旅融合助力消費扶貧」活動,在堯頭老街設立農特產品旅遊扶貧消費銷售網點,舉行「尋找中國第一民窯最美聲音」決賽,舉辦現代秦腔劇《張富清1948》展演,同步開展黑瓷展銷和陶瓷泥塑體驗
  • 澄城縣堯頭窯考察團赴禹州市學習鈞窯產業發展先進經驗(組圖)
    陝西網(通訊員 王茹)5月28日,陝西省澄城縣堯頭窯文化生態園區管委會主任李雲鵬帶隊一行十人到禹州市全面考察學習鈞窯陶瓷文化產業發展先進經驗,並在禹州市神垕古鎮管委會會議室召開了堯頭窯與鈞窯文化交流座談會。
  • 走進黑瓷文化景區,與景德鎮齊名的千年窯鎮,曾年產陶瓷200萬件
    瓷都不止景德鎮CHINA,是中國的英文名,同時CHINA還是「瓷器」的意思,可見在外國人的眼中,中國是瓷器之國。從古代開始,中國在瓷器上的輝煌成就就享譽全球,由此將瓷器的文化傳播到了他國,使得瓷器這種獨具中國文化的工藝品被世界各國所喜愛,一個CHINA的含義也將中國和瓷器牢牢地結合在了一起。
  • 澄城持續擦亮旅遊品牌
    十三五以來,澄城縣不斷整合現代、紅色、歷史文化資源,打造以堯頭窯為龍頭,以龍首壩、劉家窪東周遺址、良周秦漢宮等為支撐的精品線路,持續擦亮旅遊品牌。規劃編制穩步推進。編制完成《澄城縣堯頭窯景區鎮區融合發展規劃》《渭南市魏長城保護利用設施建設項目》《龍首壩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壺梯山旅遊景區規劃》《壺梯山森林公園規劃方案》《澄城縣壺梯山景區建設項目施工圖設計方案》等規劃和可研,為全縣旅遊資源的保護開發提供了科學指導。基礎設施不斷完善。
  • 澄城縣以文化旅遊業引領三產融合發展
    2017年,澄城縣堅持品牌引領,以堯頭窯為龍頭,興旅遊,活商貿,強電商,推動三產融合發展、提質增效。一是文化旅遊吸引力顯著增強。舉全縣之力建設堯頭窯二期基礎設施項目,堯頭窯景區國慶期間盛大開放,原文化部副部長鄭欣淼、鳳凰衛視著名主持人胡一虎品鑑堯頭黑瓷,11個國家26位陶藝大師來澄交流創作,「千年黑瓷·一見傾澄」主題宣傳如火如荼,《陝西澄城全國最大民窯遺址區免費開放》新聞登陸央視一套,澄城旅遊實現華麗轉身。累計接待遊客260餘萬人,旅遊綜合收入達20億元。二是商貿服務輻射力大幅提升。
  • 10月9日 渭南文化旅遊資訊微報(組圖)
    【堯頭窯景區「國慶」佳節這樣過】國慶假期,堯頭窯文化旅遊生態園區管委會優化旅遊環境,強化服務意識,完善基礎設施,務實開展活動,為國慶獻禮。10月1日,園區工作人員與參賽選手及近萬名遊客駐足觀看直播閱兵儀式。
  • 4月1日渭南旅遊資訊微報(組圖)
    一起來看今天的旅遊資訊。參加絲綢之路博覽會 《關雎長歌》首映成功【韓城組團參加2019西安絲綢之路國際旅遊博覽會】3月29日,由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5省(區)文化和旅遊廳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化體育廣電和旅遊局聯合主辦的2019西安絲綢之路國際旅遊博覽會在西安曲江國際會展中心開幕。
  • 陝西渭南六大旅遊景點
    堯頭窯遺址,是中國民間粗瓷的活化石,澄城堯頭窯燒制技藝已被國務院公布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是中國著名的窯口。2013年4月,堯頭窯遺址入選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党家村古建築群位於陝西省韓城市西莊鎮,選址於水、塬之間的坡地上。
  • 渭南市文化和旅遊局2020年國慶中秋雙節文化旅遊系列主題活動實施...
    為順應文化旅遊消費升級新趨勢,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考察重要講話精神和《關於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遊消費潛力的實施意見》,加快推進全市文旅企業全面復工復產和暢通內循環,深挖文旅消費潛力,推動文化和旅遊高質量融合發展,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營造優良的發展環境。特舉辦渭南市2020年國慶中秋雙節文化旅遊系列主題活動。
  • 又是一年櫻桃紅 陝西澄城縣第四屆櫻桃文化藝術節 笑迎八方客
    除了好味道和悠久的歷史文化,澄城櫻桃也越來越有在中國櫻桃產業"誰與爭峰"的實力,將於5月15日舉行的中國大櫻桃產銷研大會,是國內唯一專注大櫻桃產銷研整合及新技術新成果展示的活動交流平臺。除了美味的櫻桃,澄城的歷史文化績點也是當仁不讓,從北魏始建,縣名縣治沿用至今已有1540年的澄城,擁有陝西省最大的現代化縣級博物館;馳譽中國水利史的戰國時"龍首壩"工程,經民國水利大師李儀祉等先賢改造後至今仍惠澤著澄城、大荔;堯頭窯是我國北方黃河流域著名的窯口之一,特有的陶瓷燒制技藝也榮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 南漳縣長王鵬:「生態文化旅遊之城」在南漳崛起
    南漳縣委副書記、縣長王鵬接受荊楚網記者專訪  荊楚網消息(見習記者趙軍、秦孟婷)「通過參加《文化襄陽概念規劃》評審會,我們深受啟發,思路、視野得到開闊。下一步,南漳將著力發掘自身資源,為『文化襄陽』建設做出應有貢獻。」 14日,南漳縣委副書記、縣長王鵬接受荊楚網記者專訪時說。  南漳縣地處鄂西北,西臨神農架;北接武當山,匯聚著豐富的自然文化資源,素有「三國文化的源頭」、「中國古山寨之鄉」等美譽。  「古山寨的開發為南漳旅遊業帶來了一股清風,每臨節假日都是遊客激增。」談及南漳縣旅遊資源開發時,王鵬臉上綻出自信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