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網(通訊員 王茹)5月28日,陝西省澄城縣堯頭窯文化生態園區管委會主任李雲鵬帶隊一行十人到禹州市全面考察學習鈞窯陶瓷文化產業發展先進經驗,並在禹州市神垕古鎮管委會會議室召開了堯頭窯與鈞窯文化交流座談會。許昌市鈞瓷發展服務中心副主任程耀偉,禹州市神垕鎮黨委書記王洋及神垕鈞瓷行業協會有關陶瓷大師參加座談會。
禹州市作為中國鈞瓷的重要發源地,其瓷器製作歷史有1700多年。近年來,禹州市堅持「傳承、創新、提升」並重,以鈞瓷文化節為平臺,以神垕古鎮開發為重點,充分挖掘發揮鈞瓷文化品牌資源優勢,採取政府支持和市場運作相結合的方式,大力實施精品戰略和品牌戰略,打造文化藝術基地和產業集群,推動鈞瓷文化事業和產業融合發展。截至目前,禹州市鈞瓷生產企業已發展至186家,年產值24億元,從業人員達2.8萬人。全市現有中國工藝美術大師4人、中國陶瓷藝術大師6人、中國陶瓷設計藝術大師3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4人;省級工藝美術、陶瓷藝術大師156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11人。在近期中國品牌價值評價中,鈞瓷位列「地理標誌產品區域品牌」工藝品類第1名,品牌價值達到285.48億元。
考察團一行首先參觀了禹州市河南鈞瓷博物館、禹州鈞官窯址博物館,感受了禹州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在鈞瓷聖地神垕古鎮,考察團一行先後參觀了亨盛鈞窯,孔家鈞窯、大宋官窯等鈞瓷企業。在各個不同工藝特點、不同產品特色的鈞瓷窯口,考察團一行細心聽取講解介紹,了解鈞瓷從拉坯、素燒、浸釉、燒制等各個工藝環節,在一件件造型各異,色彩斑斕的鈞瓷藝術品前面,感受「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的神奇窯變之美和充滿魅力的鈞瓷古韻。
在亨盛鈞窯,考察團一行實地觀摩了鈞瓷開窯。剛出窯的瓷器帶著餘溫,摸起來還有些燙手,與外部空氣接觸後,發出清脆的開片聲,宛如一部陶瓷交響樂。
在孔家鈞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鈞瓷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孔相卿詳細介紹了孔家鈞瓷文化和產業發展情況。
在交流座談會上,考察團成員與當地的多位鈞瓷大師進行了深入交流,並觀看了「中國第一民窯堯頭窯」的文化宣傳片,有兩家企業現場達成了合作意向。
李雲鵬介紹了澄城縣的經濟文化發展情況和黑瓷產業發展現狀,現場做了招商引資推介,並盛情邀請各位鈞瓷大師到澄城堯頭窯進行實地考察指導,希望兩地企業加強交流溝通,實現資源互補,技術互通,以此促進堯頭窯快速發展。
程耀偉肯定了澄城縣堯頭窯著力打造中國第一民窯的思路和做法,希望雙方陶瓷企業建立溝通交流機制,走出去,請進來,相互學習提升,共同為繁榮陶瓷文化發揮積極的貢獻!
考察團成員一致認為,要以此次赴河南汝窯、鈞窯考察學習為契機,認真學習先進瓷窯的發展成功經驗,找到堯頭窯發展的差距和短板,立足黑瓷產業實際情況找準發展定位,把受到的啟發、學到的「真經」轉化為推動堯頭窯高質量發展的實踐動力,在傳承中把中國第一民窯建設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