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招聘老師 博士也要「查三代」

2020-12-25 網易教育

核心提示:一所高校招聘負責人則表示,雖然第一學歷不出眾的畢業生並非「差人一等」,但因為應聘者眾多,在同等條件下,當然優先考慮本科學歷更好的。

江蘇省2013年高校師資補充供需洽談會」昨天在省招就中心舉行,大部分高校拋出的招聘條件高得「嚇人」,名校只招「海歸」,普通高校不光看畢業生的碩士、博士「出身」,連第一學歷也有嚴格的要求。

昨天共有27所高校參加招聘會,提供招聘崗位需求1268個。高校的招聘待遇相當誘人,年薪、科研經費、安家費樣樣都有,有的學校為學科帶頭人開出幾十萬的年薪。

女博士遭第一學歷歧視 本科非211求職屢碰壁

女博士就業遭第一學歷歧視 博士求職被查三代

但仔細閱讀招聘條件後,不少前來應聘的博士生嚇了一跳。「碩士、博士原則上是211、985高校畢業生,且第一學歷是重點高校全日制本科。」在南京農業大學展位前,一名南大博士停留了許久。在南京大學從碩士念到博士,科研能力不錯,今年6月即將戴上博士帽的小林(化名)感慨工作難找。「長三角的985、211高校現在只要海歸,非211學校,條件也非常嚴格。」南農大這一條「第一學歷」把小林難住了。他坦言自己本科是在外省一所非重點高校就讀的。

高校對人才要求為何如此「苛刻」呢?小林認為都是擴招惹的禍,想做老師的人太多,畢業生又多。一所高校招聘負責人則表示,雖然第一學歷不出眾的畢業生並非「差人一等」,但因為應聘者眾多,在同等條件下,當然優先考慮本科學歷更好的。

本文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江蘇高校2013年招聘教師查三代學歷—新聞—科學網
    、博士「出身」,連第一學歷也有嚴格的要求。 昨天共有27所高校參加招聘會,提供招聘崗位需求1268個。高校的招聘待遇相當誘人,年薪、科研經費、安家費樣樣都有,有的學校為學科帶頭人開出幾十萬的年薪。 但仔細閱讀招聘條件後,不少前來應聘的博士生嚇了一跳。「碩士、博士原則上是211、985高校畢業生,且第一學歷是重點高校全日制本科。」在南京農業大學展位前,一名南大博士停留了許久。
  • 企業招聘學歷「查三代」有悖公平
    企業招聘學歷「查三代」有悖公平   如今,一些大學畢業生在求職時發現,有些單位的招聘啟事中明確指出:「本科非985、211高校,不予考慮」,這被畢業生們無奈地稱作「學歷查三代」。
  • 聚焦「學歷查三代」現象 英雄是否該問出處?
    「學歷查三代」成求學、求職「潛規則」?近日,找工作屢次碰壁的郭雯表示自己感受到 「學歷查三代」現象似乎成為了求職路上的「潛規則」。博士畢業的郭雯理想中的就業去向便是留在高校任教或在研究所從事相關學術研究類的工作。在多次面試中,即便筆試成績很好,但在面試環節她都會被問到「你本科是三本院校?」
  • 「學歷查三代」,另一種形式的「出身決定論」?
    本科、碩士、博士必須全部是「211」或「985」院校畢業,這是不少用人單位招聘時的限定條件,被畢業生們稱為「學歷查三代」,而這又是教育部明令禁止的。有人評價,「學歷查三代」是另一種形式的「出身決定論」。一些用人單位卻認為,這是遴選人才的有效手段。
  • 「學歷查三代,二本毀一生」,清華博士畢業7個月找不到工作,學歷困境如何擺脫?
    本科雙非武大女博士求職屢被拒,本科二本清華博士畢業7個月找不到工作。本科學歷被嫌棄,發奮考上名校博士,本以為能就此改變命運,畢業後發現「好單位」都要看「三代學歷」,意不意外,無不無奈?求職有障,屢戰屢敗,如何「破障」才能扭轉困境,擺脫學歷困擾?
  • 就業「查三代」:本科「211」威力強過博士帽
    楚天金報訊 記者梅瑩報導:寒窗苦讀20餘年,一路「過關斬將」終於戴上博士帽,卻因本科「出身」非「211」、「985」等知名高校而被用人單位拒之門外。近日,華中科技大學應屆博士畢業生「hebaiyun」在校園論壇發帖,痛陳部分招聘單位唯「出身論」的用人標準,一時在高校引發大討論。
  • 清華博士找工作沒著落,原因是本科院校,網友:學歷要查三代嗎?
    文/芝麻侃教育在很多人的眼中,碩士研究生可以說是「天之驕子」,相比於本科和專科,在招聘會上碩士有著更多的優勢。而說到博士,很多人認為會「更吃香」。因為儘管畢業生連年增長,但是博士畢業生的比例並沒有顯著增加。相對來說,博士畢業生有著更高的專業能力和素養,他們可以在自己的崗位上創造出更多的價值,自然在就業市場上備受青睞。可是,剛剛在清華大學博士畢業的陳先生卻為了一份工作犯了愁。名校博士為何遲遲找不到一份滿意的工作?
  • 「學歷斷檔」:學歷查三代,出身看本科
    2014年11月20日訊, 又到招聘季,最近網上一個詞兒很熱,學歷斷檔——特指本科、碩士、博士不在同一所高校就讀的經歷,多用在外校考入本校碩士或博士身上。這也許會成為帥哥妹紙不和你玩的真實原因,也會在某些招聘環境中,成為莫名其妙落選的理由之一,堪稱隱形評價標準的典範。新瓶裝舊酒,年年問題年年有。大家到底在糾結什麼?斟酌什麼?
  • 在職博士能進高校當老師嗎?能進哪些高校?
    在職博士畢業能進高校當老師嗎?能進哪些院校?在職讀博所獲得的證書高校是否認可呢?目前,我們這裡部分學員大都已經是高校老師了,因晉升評職稱等工作需要,又沒有時間讀全日制博士,所以選擇在職讀博。現在在職讀博拿到學位後再去高校做老師的學員也有,不過比較少。
  • 學歷查三代?清華博士7個月沒找到工作,就因為本科讀的非名校
    學歷查三代?清華博士7個月沒找到工作,就因為本科讀的非名校這名博士在大學就讀的是山東的一所二本,因為自己本身喜歡學習,所以在畢業之後決定繼續深造,先是考上了研究生,然後又考上了博士。難道真的需要查三代嗎?很多人看到這裡都好奇,難道學歷需要查三代嗎?首先小編先了解一下什麼是第一學歷?第一學歷顧名思義是指你的國民教育系列的普通全日制教育的學歷,從學歷的含金量看起來,第一學歷是要比最高學歷重要的得多的。
  • 武漢大學博士畢業,只能去二本院校當老師?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題目是《985博士畢業,只能去二本院校做老師了?》,如下:在高校招聘過程中,我們常常聽聞學歷查三代的說法,畢業院校就好比一個人的外貌著裝,光鮮亮麗的外在首先就能獲得不錯的印象分。那麼什麼層次高校的畢業生可以進入二本院校任教呢?或者說,二本院校在招聘教師具有哪些傾向呢?我們收集整理了湖北省五所二本院校近兩年來錄用或擬錄用專任教師的公示情況,希望能給想要在中部地區求職二本院校的碩博們一些參考。
  • 高校以博士學位為標準招聘老師會導致什麼弊端?你怎麼看待?
    高校以博士學位為標準招聘老師會導致什麼弊端?你怎麼看待?表面上看,高校教師的招聘要求都是博士、博士、博士,但實際上,高校招聘的最核心標準是「學術能力」(當然,也有一些高校一些專業看中教學能力,那不在本討論之列),只要學術能力達到要求,其實是不論學歷的。比如說有一些老教授、老專家,學歷也就是碩士,甚至還有本科,但我還沒見過有高校會嫌棄他們的學歷。
  • 二本院校當老師,博士就業的另一種選擇
    二本院校當老師,博士就業的另一種選擇 2020-05-22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博士畢業生,去二本大學當老師值得嗎?
    「博士畢業生,去二本大學當老師值得嗎?」有人問。博士去二本學校當老師值得嗎?這個問題問得有點怪:是不是所有的博士都能去二本學校任教呢?但是如果本碩博都不是在名校就讀,而是在普通院校讀博士的話,那麼二本院校會不會讓這種款式的博士當老師,都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這是因為,有些本碩博都在名校就讀的博士,他們在985、211大學競聘教師崗位未果的情況下,他們就自然而然退而求其次選擇普通一本院校或者二本院校,在這種情況下,本碩博在普通大學就讀的博士就沒有多少優勢可言了。
  • 「急招博士,年薪80萬,求轉發」……高校扎堆招聘博士背後
    「急招博士,年薪80萬,求轉發,求擴散,求推薦」……近日,省內多所高校扎堆招博士,招聘博士的信息在網上甚至是朋友圈內熱傳,提供的待遇更是一家比一家有吸引力。一天在實驗室待10個小時以上,一年340多天在做實驗,優秀博士的煉成卻不是一日之功。
  • 河南一高校招聘輔導員要求90後博士,錄取後發15萬安家費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首席記者 王姝 臨近畢業季,高校招聘信息成為碩博研究生的關注焦點。近日,河南大學發布招聘公告,將面向社會公開招聘15名專職輔導員,要求為90後博士,服務年限在4年以上。博士輔導員在待遇、發展等方面有何不同?
  • 38歲了,考博士還有意義嗎,還能進高校當老師嗎?
    如果政策允許,就報考在職脫產的全日制博士,如果政策有限制,就報考專業學位博士,畢業後,騎驢找馬,哪個單位有好得機會就去哪裡,不一定非要選擇高校,去國企、研究所也是不錯的選擇。 網友二: 我認為很有意義,可以去高校當老師。為什麼這麼說呢?
  • 985博士畢業,只能去二本院校做老師了?
    在高校招聘過程中,我們常常聽聞學歷查三代的說法,畢業院校就好比一個人的外貌著裝,光鮮亮麗的外在首先就能獲得不錯的印象分。再者,學校層次越高往往意味著科研環境越好,出成果的概率就更大,所以畢業院校能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求職者的學習和科研水平。
  • 博士畢業後,最好的出路是去高校當老師,還是進入國企就職?
    從目前的博士就業趨勢來看,大多數博士主要選擇的道路有兩條,一個是進入高校當老師,另外一個就是進入國企就職。那這兩條道路,對於博士生來說哪一條是最好的出路呢?看看網友們怎麼說。網友一:進入高校當一名大學老師,對比與中小學老師優勢更多,主要是薪資待遇會很高,而且工作較輕鬆。
  • 高校招聘博士安家費高達幾十萬,但博士們真的能拿到全部費用嗎?
    最近在博士圈裡經常看到各高校發出的招聘公告,待遇都非常的高,安家費、科研費動輒幾十萬。「某學校招聘優秀博士,安家費20萬-30萬元,科研啟動費10萬-15萬元,平均年收入18萬元左右。「」某院校招聘博士,安家費35萬-70萬元,個人發展保障金17.5萬-22.5萬元。」「某學院急招全職博士教授人才,博士+教授待遇71.8萬~79.8萬元,博士待遇43萬~51萬元,提供一套商品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