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查三代」:本科「211」威力強過博士帽

2020-12-12 中國網教育

楚天金報訊 記者梅瑩報導:寒窗苦讀20餘年,一路「過關斬將」終於戴上博士帽,卻因本科「出身」非「211」、「985」等知名高校而被用人單位拒之門外。近日,華中科技大學應屆博士畢業生「hebaiyun」在校園論壇發帖,痛陳部分招聘單位唯「出身論」的用人標準,一時在高校引發大討論。

現實:博士就業也要「查三代」

這篇題為《談本科非211、985的博士找工作問題》的帖子發表於13日中午。「hebaiyun」在帖子中述說了自己或同學經歷的幾次涉嫌「原始學歷歧視」的求職:中船重工某研究所的人事部門負責人告訴他,其單位搞的是科研,本科非「211」高校的博士不行;中南某設計院招聘,要求第一學歷和最終學歷必須均為「211」或「985」。

博士生就業也要「查三代」?記者在網上查詢發現,不少單位的應聘條件中確實註明了這樣的「特別條款」。哈爾濱一所省屬大學的外語學院俄語專業教師崗位,甚至指名要各學歷階段都畢業於北外、上外的博士。不僅是博士,華中農業大學招聘輔導員,對碩士學歷的求職者也提出了類似要求。

「一群本科非『211』、『985』的人來到華科讀博,他們同樣承受著A類、B類、SCI論文的壓力。他們希望有一天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和科研實力清洗掉自己人生的『汙點』。」「hebaiyun」說,能取得博士學位,就是對一個人科研能力的肯定。到任何單位求職,個人能力才應是關鍵因素,用人單位如此「查三代」製造就業門檻,容易抹殺不少人多年的努力,埋沒有能力、有志向的年輕人。

爭議:是不公平還是重實力

「hebaiyun」的帖子很快在論壇引起眾人共鳴。越來越多的博士生畢業人數和數量一定的就業崗位之間的矛盾,是造成「本科出身論」的主要原因。

在一片「不公平」的呼聲中,華科大在讀博士「好一隻青蛙」坦陳很受打擊,他擔心等自己畢業時,用人單位的門檻已經抬高到了「211」之上。有人甚至跟帖調侃:為了保證自己的小孩以後讀書、就業不受歧視,恐怕從幼兒園開始就要上重點。

但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看法。「大夢敦煌」以自身經歷為例,認為和考上重點大學相比,有保送和面試因素存在的考研與考博過程要相對輕鬆很多。對本科學歷的要求其實是用人單位對求職者學習態度的考察,「要求你人生的每一步都要走好,都不能放鬆。」網友「ask」則認為,只有在名校才能與名師、優秀同學交流,這種環境對人的塑造是在其他學校無法實現的。

更多人建議求職者應該努力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從「芸芸眾生」中脫穎而出。學生「guoguang」說,科研能力強的人在日常工作中肯定都冒尖出來,不用擔心被埋沒。淪落到「被人挑」的博士,科研實力可能一般般。「科研做得好的即使出身差點,也會被人發掘併力推,進而視那些規定為無物。」

專家:有真本事不愁沒伯樂

據了解,目前中國有2000多所高校,其中「211」工程高校共112所,「985」工程高校39所。

「我們學校提出了爭做地方一流院校的口號,因此師資隊伍、學科建設必須搞上去,引進師資各學歷階段都要有高起點、高平臺。而本科就是名校出身的學生基礎紮實,知識面寬,素質高。」武漢一所部屬高校人事處負責人告訴記者,雖然學校對求職者的本科學歷要求受到不少質疑,但也不能放寬條件。

在教育專家看來,用人單位希望「優中選優」而人為規定研究生的本科就業門檻,可能會加劇中國學生和家長的「名校情結」,這樣不僅對基礎教育資源相對匱乏的貧困地區學生不公平,長此以往,也會令升學焦慮愈演愈烈。

「清華大學今年6月11日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名牌大學畢業生起薪比普通大學畢業生高28%。在一些單位,『第一學歷』成為了提拔幹部的依據之一。而企業一般認為,重點高校的畢業生能力會優於普通院校的學生,成才率更高。這樣的認識,難免有失偏頗。」湖北大學教育學院教授葉顯發不建議用人單位如此「拘格選人才」,也鼓勵大學生不要怨天尤人,儘可能讓自己強大起來。「學歷只不過是歷史,而學習能力、工作能力等才代表未來。有真本事,走到哪裡都不愁伯樂。」

相關焦點

  • 學歷鄙視鏈:學歷查三代,出身看本科
    然而too young too naive,真正面試的時候往往發現另一條潛規則,「學歷查三代,出身看本科」。985的碩士還是敗給了985的本科,那一刻才發現「英雄不問出處」都是鬼扯的。世人往往會根據你的成就推測你的能力,卻從來不會根據你的能力推測你的成就。
  • 「學歷斷檔」:學歷查三代,出身看本科
    圖文無關 學歷查三代,出身看本科 已是五月中旬,高校畢業生正處在「最後一搏」的關鍵時期 求職者說——「每次面試一被問到本科,基本上就宣告前功盡棄」 周玲(化名,中國人民大學2013屆碩士,本科為湖南省內非211院校): 我本來希望能夠繼續讀博,畢業了進高校當老師。但聽說高校招聘特別看重本科學歷,如果不是211院校,直接就會在第一輪被刷掉,頂多去一些位置比較偏的三本或者民辦高校,所以最終還是決定先找工作。
  • 「學歷查三代」,另一種形式的「出身決定論」?
    在接受記者採訪前,她剛和一家縣級市的師範學校籤約:「誰讓自己本科沒有在『211』、『985』學校就讀?不是名校出身,博士也難找到好單位。」  本科、碩士、博士必須全部是「211」或「985」院校畢業,這是不少用人單位招聘時的限定條件,被畢業生們稱為「學歷查三代」,而這又是教育部明令禁止的。有人評價,「學歷查三代」是另一種形式的「出身決定論」。
  • 學歷查三代?清華博士7個月沒找到工作,就因為本科讀的非名校
    背後的原因令人想不到,原因竟然是因為他的本科學歷不是985名校。學歷查三代?清華博士7個月沒找到工作,就因為本科讀的非名校這名博士在大學就讀的是山東的一所二本,因為自己本身喜歡學習,所以在畢業之後決定繼續深造,先是考上了研究生,然後又考上了博士。
  • 2018工科211本科就業質量20強:北郵、北交、南理工居前3,南航11
    2018工科211本科就業質量20強:北郵、北交、南理工位居前3,南航11大學本科就業率和就業質量是一所大學的生命線,畢竟對於大多說學生來說,考大學目的就是為了找一個好工作,而且就業質量要特別高,目前很多高校的就業率還是就業質量水分較大
  • 企業招聘學歷「查三代」有悖公平
    企業招聘學歷「查三代」有悖公平   如今,一些大學畢業生在求職時發現,有些單位的招聘啟事中明確指出:「本科非985、211高校,不予考慮」,這被畢業生們無奈地稱作「學歷查三代」。
  • 聚焦「學歷查三代」現象 英雄是否該問出處?
    與此同時,「某些高校對第一學歷提出更嚴格要求」「強調不招收第一學歷為非全日制本科趨勢明顯」等話題也在社交平臺上發酵。一些普通二本院校出身考上研究生的畢業生也向記者透露,其在找工作或考博時,依然還會因第一學歷不夠優秀而遭到相關歧視。第一學歷是否會一直影響求學和求職?「學歷查三代」現象是否日益嚴重?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學歷查三代」成求學、求職「潛規則」?
  • 就業非常好的三所非211學校,比很多211學校強!
    上大學,個人認為最為主要的還是就業這個方面,能夠找個好工作大學也可以說是成功了。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就業非常好的非211學校,它們在就業方面比很多211都強,可以說是非常值得考生選擇的。1.南京郵電大學南京郵電大學,位於古都南京,是一所非常好的學校。在2017年,學校成功入選雙一流,可謂是實至名歸。
  • 「學歷查三代,二本毀一生」,清華博士畢業7個月找不到工作,學歷困境如何擺脫?
    本科雙非武大女博士求職屢被拒,本科二本清華博士畢業7個月找不到工作。本科學歷被嫌棄,發奮考上名校博士,本以為能就此改變命運,畢業後發現「好單位」都要看「三代學歷」,意不意外,無不無奈?求職有障,屢戰屢敗,如何「破障」才能扭轉困境,擺脫學歷困擾?
  • 清華博士找工作沒著落,原因是本科院校,網友:學歷要查三代嗎?
    相對來說,博士畢業生有著更高的專業能力和素養,他們可以在自己的崗位上創造出更多的價值,自然在就業市場上備受青睞。可是,剛剛在清華大學博士畢業的陳先生卻為了一份工作犯了愁。名校博士為何遲遲找不到一份滿意的工作?
  • 高校招聘老師 博士也要「查三代」
    核心提示:一所高校招聘負責人則表示,雖然第一學歷不出眾的畢業生並非「差人一等」,但因為應聘者眾多,在同等條件下,當然優先考慮本科學歷更好的。女博士遭第一學歷歧視 本科非211求職屢碰壁 女博士就業遭第一學歷歧視 博士求職被查三代 但仔細閱讀招聘條件後,不少前來應聘的博士生嚇了一跳。「碩士、博士原則上是211、985高校畢業生,且第一學歷是重點高校全日制本科。」在南京農業大學展位前,一名南大博士停留了許久。
  • 清華博士求職七個月未果 只因本科非211院校
    核心提示:從高校、政府到事業單位以及國企、民企、外企,都在其招聘啟事上白紙黑字地明確強調,「本科非985、211高校,不予考慮」,這種「狠挖出處」的招聘要求,也被畢業生們無奈地稱作「學歷查三代」。
  • 本科雙非大學生受歧視有多嚴重?考研複試被刷,求職被查學歷三代
    本科雙非大學生受歧視有多嚴重?考研複試被刷,求職被查學歷三代被重重歧視的本科雙非學生,想要逆襲到底有多難?有一類大學生,他們的學歷是本科,但是他們的母校既不是985也不是211,他們是本科雙非的大學生。按照學歷來說,他們也是本科,高考的成績也不算太差。但是,和985、211的學生比起來,他們就只有被歧視的份了。本科雙非的人,就算很努力,也難逃被歧視的命運。
  • 高考666分放棄山東大學,轉投211後,親戚:「強多了」
    我國大學的層次劃分除了一本二本之外,還有雙一流、985以及211的劃分,985和211是我國高校建設的兩個工程,被認可程度非常高,985高校數量比較少,層次上要比211大學高不少,頂級985高校和最差的211高校相比,和本科與專科的差距差不多,可以說差距是非常大的,但還有一些211高校,實力比之一些985高校都要強,上海財經大學就是其中之一。
  • 江蘇高校2013年招聘教師查三代學歷—新聞—科學網
    「碩士、博士原則上是211、985高校畢業生,且第一學歷是重點高校全日制本科。」在南京農業大學展位前,一名南大博士停留了許久。在南京大學從碩士念到博士,科研能力不錯,今年6月即將戴上博士帽的小林(化名)感慨工作難找。「長三角的985、211高校現在只要海歸,非211學校,條件也非常嚴格。」南農大這一條「第一學歷」把小林難住了。他坦言自己本科是在外省一所非重點高校就讀的。
  • 中國「非211工程」大學排名100強,就業好,社會認可度非常高!
    對於高考生而言,上一所好大學是每一個學生的夢想,很多人都聽說過985,211,雙一流大學,也都知道這些大學是國內的重點高校。其實,無論是985,還是211,還是雙一流大學,都是特點時期大學建設的一個目標,在很多人們的印象中,好大學就是985,211。那麼非211大學有哪些好大學呢?今天就為大家分享一下非211工程大學排名100強,就業好,社會認可度還非常高!
  • 如果你是本科落榜生,又對專科學校不滿意,國家211重點院校
    截至目前,2020年本科錄取工作已經接近尾聲,如果你無法被本科錄取,又對專科學校不滿意,那麼現在的你,可以考慮一下設有「應用型本科」專業的國家211重點院校——遼寧大學應用技術型本科,是指以應用技術類型為辦學定位,而不是以學術型為辦學定位的普通本科院校,是相對、區別於學術型本科(普通本科)的本科類型。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是被「低估」的211,專業實力強,就業前景好
    那麼這所大學的實力是不是真的強?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是被「低估」的211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是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的一所具有航空航天民航特色、以理工類為主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前身是南京航空工業專科學校,建校的時間比較悠久,是在1952年建立的。
  • 當今研究生滿大街都是,本科中流211高校畢業生,就業有出路嗎?
    現今碩博滿大街都是,本科中流211學生還有出路嗎?看到這個問題時,我都吃驚了,因為大家都在聊的是現在本科生滿大街都是,還是第一次碰到碩博研究生滿大街都是的說法,碩博研究生滿大街都是了嗎?我們來看看對應數據。
  • 這三所大學的「特色專業」實力強,畢業生就業前景好,不輸211
    211和985之列的大學,基本上都是名校的代名詞,深受用人單位的喜愛,對比普通大學的畢業生就業前景更是好上許多。不過,我國院校眾多,雖然211類院校的綜合實力強些,可在單科實力上,這三所普通院校的實力都不輸清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