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美國技術壁壘!中國上海將量產12nm晶片,歐洲17國也聯合反擊

2021-02-13 體育訓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侵權,請立即通知我們,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進入二十一世紀的第二個十年之後人類科技發展迎來了高峰期,特別是高速通信和人工智慧技術領域,更是逐漸成為了世界各國著重發展的對象。在這種情況下,晶片就顯得十分重要——可以說,哪個國家在全球晶片戰中走在了前列,哪個國家就會更容易在這次科技爆發期中笑到最後。

遺憾的是,晶片長久以來都是我國高新科技領域最大的軟肋,有數據顯示我國每年花費在進口晶片方面的資金甚至要高於石油進口,也正因為如此當美國禁止了對我國高端晶片出口之後包括華為在內的多家公司均陷入了困境。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美方的打壓在某種程度上促使我國的企業加快了晶片領域技術追趕的腳步,目前中國上海的一些企業即將實現12nm晶片的量產,而更讓美國感到擔心的是歐洲17國也開始聯合對美方採取措施。

上海多家公司實現12nm晶片量產

實際上早在去年美方對我國晶片進口採取措施的第一時間有關部門就迅速制定了對策,並於去年7月份投入1600億資金來助力上海晶片製造行業的發展。從技術方面來講上海可以稱得上是我國的晶片行業中心,而巨額資金的投入也在最近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據國內媒體報導,上海中芯國際有望在2021年實現12nm晶片的量產。

中芯國際工作人員在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此次的12nm晶片其實就是在此前14nm晶片的基礎上進行改進而成的,不管是從電晶體尺寸、功耗還是從準確率方面都有了大幅度提升。而更讓人感到欣喜的是,除了在晶片領域取得一些進展之外我國在光刻機領域的發展也正在穩步推進,中科院此前已經正式宣布要進軍光刻機領域進行研究。

歐洲17國聯合對美反擊

當今世界的局勢雖然並不穩定,但總體來說合作共贏才是實現共贏的最佳選擇,在這種情況下美方的科技霸權是不得人心的。據歐洲媒體報導,歐盟方面一直在密切關注美方的動態,當美方對中國晶片進口進行制裁之後歐洲17個國家立刻啟動了「緊急預案」——花費巨資推動歐洲半導體行業的發展。

有分析人士認為,美方之所以打壓中國就是為了維護其科技霸權,可讓美國沒有想到的是自己的所作所為給世界其他國家敲響了警鐘。很顯然,美方不可能同時制裁多個國家,而美國的科技霸權也遲早有一天被打破。

相關焦點

  • 中國上海將量產12nm晶片,17國斥萬億研發半導體!美國壓力山大
    隨著近幾年中國的迅速發展,引起了美國政府的強烈忌憚,對於美國而言自己在國際層面的地位和影響力無疑是相當重要的,但中國的不斷發展很有可能會對這一情況產生影響。為了對中國進行打壓和限制,美國政府此前已經出臺了多項政策,其中便包括在晶片領域對中國進行限制。
  • 上海傳來喜訊:國內晶片正式進入12nm時代,這家中企是大功臣
    除此之外,歐洲也開始集中力量減少對美國的依賴,中國半導體行業也開始被動崛起。根據媒體消息顯示,為了打破美國的技術桎梏,在全球半導體爭取到更多的話語權,歐洲17國已成立萬億晶片聯盟,未來2-3年內投資1450億歐元(約1.14萬億人民幣)用於歐洲半導體產業的技術研發。
  • 國內或將量產12nm晶片,SEMI突然喊話:別再限制晶片出口了!
    很多人期待著華為在晶片方面能夠迎來轉機。隨著時間的推薦,拜D上臺,或將伴隨很多不確定因素,而事實也已證明限制晶片出口對美沒什麼好處,當美半導體受到不小的重創之後,美半導體組織 SEMI再也忍不住了,開始喊話:限制出口對美沒好處!
  • 晶片破局!中國藉助優勢,17國順水推舟,美同行驚訝:速度太快了
    最近,歐洲17國已經聯合中方將矛頭指向美國,並攜手籤署下《歐洲處理器和半導體科技計劃聯合聲明》。這份聲明中表示,歐洲17國將會一同承擔1450億歐元的半導體技術研發資金,並且攜手推動歐洲國家半導體行業的發展,這也是歐洲17國對美國霸權主義做出的反擊。除了歐洲國家以外,中國也成為了美國的在半導體領域中的「眼中釘」,美國更是三次制裁中國華為。
  • 歐洲17國聯合就晶片出手,美國沒料到這結果
    歐洲17國就聯合就晶片出手:速度是真快根據外媒報導,近日法國、德國、西班牙和義大利在內的歐洲17個國家,已經聯合公布了一項公告,回應了美國在半導體領域的錯誤行徑。公告強調各國要加強共同合作以提高歐洲在全球半導體市場的地位,並減少歐洲在半導體領域對亞洲和美國進口的依賴,實現自我的技術獨立。這一公告還表示他們要在當下的5G時代和未來6G時代中,掌握半導體和處理器的主動權,看來他們對於5G和6G充滿了爭奪之心。
  • 英國媒體:中國新型晶片突破技術壁壘,先進得不像是中國發明的
    在晶片領域,中國一直受到美國技術和設備的限制,華為現在需要高端的矽基晶片,可由於該領域技術落後,中國一直無法生產高科技晶片和矽基晶片。對於中國來說,光刻機技術也是一個大問題,但是中國必須要儘快在晶片領域完成突破才是。
  • 歐洲半導體技術實力如何?
    對於大部分晶片企業來說,2nm製程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目前全球有能力挑戰這一關鍵技術的企業不會超過兩家,而且還遠未到量產階段,根據最新消息,臺積電2nm製程量產要到2024年。 在這一領域,美國雖然是半導體產業的開創者,但是正在逐漸喪失主導權,原始技術的領導地位已經從英特爾轉向韓國和中國臺灣的企業。
  • 打破美國禁令!歐盟17國推出11579億半導體計劃,擬繼續供貨華為
    為了打破美國的技術桎梏,歐盟17國決定,在未來2-3年內投資1450億歐元研究半導體技術,以便服務華為在內的更多海外客戶。據新浪財經援引英國《金融時報》最新消息,歐洲地區的科技巨頭以及部分國家的代表人士近期公開指責美國採取的限制行動,指出美國利用技術安全的名義,禁止這些企業與中國合作,但是卻對美企提供額外豁免,讓美企伺機在中國「站穩腳跟」,而歐洲企業卻遭受巨額的經濟損失。
  • 「世界第一才女」堅持回國造芯,打破美國高端光通信晶片壟斷
    留學畢業後的她回國創業,如今打破外國外的技術壁壘。她就是毛蔚,一個讓人激動人心的名字。一位江蘇啟東17歲的女孩毛蔚奪得「金牌」,一鳴驚人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因為她獲得這塊金牌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她是第一位獲得中學生國際奧林匹克物理競賽金牌的女孩,打破了該項賽事26年中沒有女生獲金牌的記錄,被譽為「世界第一才女」。
  • 中國院士突然宣布,中國晶片發起「反擊」!
    如今的華為在歐洲市場上可謂是大放光彩,前幾日還有消息傳出英國方面批准了華為在其本土建立一座價值10億英鎊晶片研發中心,由此可見,除了美國外,還有很多國家都和華為保持著緊密的合作
  • 中國天才少年打破美國技術壁壘,位列十大科學家之首!
    圖為石墨烯結構自從世界第一個雙極結型電晶體誕生那一刻起,人類就進入了信息技術新時代,催生了計算機晶片的誕生。我國的晶片產業發展落後,中美貿易摩擦,美國就針對我國晶片產業出臺了一系列的限制措施,出現受制於人的局面,不過最近我國傳來了一個好消息。圖為天才少年曹原我國中科院成功研發出了矽-石墨烯-鍺複合材料電晶體,這就意味著中國的晶片技術以及相關的產業產生了質的飛躍。那究竟是為什麼呢?
  • 荷蘭媒體:中國光刻機已突破7nm製程,將影響歐洲乃至全世界
    中國的科技發展速度確實挺快,但是還是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中國畢竟是發展得比較晚的,因此在很多領域中國的技術還是跟發達國家有很大的差距的,這個差距不是短時間內能夠彌補的,這也是為什麼美國能夠對中國使用晶片禁令成功的原因所在。
  • 歐洲17國正式確認,比爾蓋茨果然沒有說錯
    不僅是美國半導體公司收到影響,三星、海力士等晶片企業由於無法出貨華為,在市場份額上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為了儘快擺脫晶片製造技術上的短板,中科院開始布局光刻機等尖端製造技術的科研攻關。荷蘭ASML也對中國市場表態,無需得到美國相關的授權,就可以為中國企業供應DUV光刻系統。
  • 上海微電子打破技術壟斷,長江存儲科技,再次站在世界之巔!
    打破技術壟斷!國產22nm光刻機研發成功據媒體報導,上海微電子技術再次獲得突破,成功研發出22nm的光刻機。其成功藉助紫外線光源實現22nm解析度,這推動國產光刻機的發展朝前邁進一大步,該技術一旦成熟就意味著我國22nm光刻機即將問世,這樣一來將推動國產晶片實現進一步的發展。雖然與荷蘭ASML公司5nm工藝製程還有差距,但是差距已經大大縮小,畢竟在此之前國產光刻機還是90nm。因此,對於中國晶片發展而言也是一大重要的裡程碑。
  • 中國和歐盟都認真做晶片了,臺積電和三星卻急著向美國納投名狀?
    2020年,這場由美國挑起的半導體技術之爭已經進入新的階段,繼中國在今年已經把半導體國產化提升為國家計劃之後,歐盟也宣布要大力加強自身半導體產業實力,歐盟17國在本月籤署並發布《處理器和半導體技術聯合聲明》,籤署國將在未來2到3年投資1450億歐元,建立自主可控的半導體產業鏈,並在技術上往2納米製程邁進。
  • 中國工程院院士稱讚上海晶片企業突破「卡脖子」技術
    周健報導 12月4日,上海慧新辰實業有限公司在深圳舉辦了「芯格局,顯未來」——LCOS晶片發布會暨顯示領域智慧論壇,超算領域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高性能計算研究所所長鄭緯民,稱讚上海晶片企業,敢於在國際巨頭面前「亮劍」,
  • 大陸晶片人才稀缺?外媒:大陸兩廠挖走超過100名臺積電資深員工
    近日,據臺灣地區媒體《經濟日報》轉引《日經亞洲評論》報導稱,自2019起,已有100多位原臺積電工程師和經理人員被中國大陸半導體企業弘芯和泉芯挖走,從事晶片研發製造項目。國產晶片發展機遇下人才的缺失在中美「戰役」的不斷升級中,中國也明確意識到了自己的弱點,以華為「晶片斷供」危機為主的時間將中國在科技領域上的弱勢暴露無遺。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晶片進口國,在晶片發展上的技術落後於世界,長期依賴晶片進口導致一旦晶片斷供,國內某些產品將無法生產的後果。
  • 菲光科技在武漢項目即將投產,月產能為60萬顆晶片
    現如今,中國最缺的就是晶片,無論是什麼晶片的生產,我國都無法和國外廠商相比。此前美國頻頻出手,導致中國企業無法獲得高端光刻機,不能生產高端晶片,而且還導致華為自研麒麟晶片陷入難產的局面,給中國企業造成了很大的壓力。
  • 深網丨中芯國際CEO辭職背後:高層紛爭不斷,晶片技術路徑生變
    中芯國際成立於2000年,很長一段時間都承擔著內地追趕世界先進晶片製程的期待。過去20多年,內地湧現了華為海思等一流的晶片設計企業,但在晶片製造環節一直處於落後狀態。騰訊新聞作者 馬圓圓國內最大的晶片製造企業中芯國際再次陷入管理紛爭。12月15日,中芯國際召開的臨時董事會上,現任聯合CEO梁孟松向董事會遞交書面辭呈。
  • 打破技術壁壘,把握未來
    2011年浙江永強集團全資收購源於德國的百年歐洲休閒家具品牌MWH曼好家。  2018年永強整合旗下品牌德寶西克曼全屋定製在全屋定製市場多年的經驗及MWH曼好家在休閒家居行業多年的技術、人文價值積累,進一步拓寬產業鏈,將室內外家具、裝飾裝修系統性地結合,由戶外家具延伸至室內全屋定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