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侵權,請立即通知我們,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進入二十一世紀的第二個十年之後人類科技發展迎來了高峰期,特別是高速通信和人工智慧技術領域,更是逐漸成為了世界各國著重發展的對象。在這種情況下,晶片就顯得十分重要——可以說,哪個國家在全球晶片戰中走在了前列,哪個國家就會更容易在這次科技爆發期中笑到最後。
遺憾的是,晶片長久以來都是我國高新科技領域最大的軟肋,有數據顯示我國每年花費在進口晶片方面的資金甚至要高於石油進口,也正因為如此當美國禁止了對我國高端晶片出口之後包括華為在內的多家公司均陷入了困境。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美方的打壓在某種程度上促使我國的企業加快了晶片領域技術追趕的腳步,目前中國上海的一些企業即將實現12nm晶片的量產,而更讓美國感到擔心的是歐洲17國也開始聯合對美方採取措施。
上海多家公司實現12nm晶片量產
實際上早在去年美方對我國晶片進口採取措施的第一時間有關部門就迅速制定了對策,並於去年7月份投入1600億資金來助力上海晶片製造行業的發展。從技術方面來講上海可以稱得上是我國的晶片行業中心,而巨額資金的投入也在最近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據國內媒體報導,上海中芯國際有望在2021年實現12nm晶片的量產。
中芯國際工作人員在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此次的12nm晶片其實就是在此前14nm晶片的基礎上進行改進而成的,不管是從電晶體尺寸、功耗還是從準確率方面都有了大幅度提升。而更讓人感到欣喜的是,除了在晶片領域取得一些進展之外我國在光刻機領域的發展也正在穩步推進,中科院此前已經正式宣布要進軍光刻機領域進行研究。
歐洲17國聯合對美反擊
當今世界的局勢雖然並不穩定,但總體來說合作共贏才是實現共贏的最佳選擇,在這種情況下美方的科技霸權是不得人心的。據歐洲媒體報導,歐盟方面一直在密切關注美方的動態,當美方對中國晶片進口進行制裁之後歐洲17個國家立刻啟動了「緊急預案」——花費巨資推動歐洲半導體行業的發展。
有分析人士認為,美方之所以打壓中國就是為了維護其科技霸權,可讓美國沒有想到的是自己的所作所為給世界其他國家敲響了警鐘。很顯然,美方不可能同時制裁多個國家,而美國的科技霸權也遲早有一天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