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受疫情影響,但2020年1月至11月,浙江台州全市規上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仍實現營收380億元,同比增長12.2%。台州深入實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加快打造製造業數字變革策源地,全力推進工業企業數位化轉型,推動「台州製造」向新智造邁進。 製造大市正加快和工業網際網路深度融合。台州提出力爭用3年時間建設1個覆蓋全市的工業網際網路數據平臺,打造汽摩配、泵與電機、縫製設備等8個行業級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建成100個企業級重點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和20個區域級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建成後將服務企業1.5萬家,實現工業網際網路深度應用全覆蓋。
提升產業鏈龍頭企業核心環節能級,培育數位化標杆企業,讓一棵樹壯大一片林。台州把「先行一步」積極布局數位化轉型的製造企業列為重點培育對象,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其中對實施工業網際網路、智能化工廠等產業數位化重點項目,服務型製造、個性化定製、網絡化協同等新業態、新模式建設取得重要成效的企業,給予特別補助扶持。
寒潮來襲、氣溫驟降。走進位於玉環的上市企業浙江海德曼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這裡卻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1.6萬多平方米的數位化生產車間明亮整潔、恆溫恆溼,確保了高端精密數控車床穩定運行。工廠數位化、自動化、智能化系統實現無死角全覆蓋,每個車間都有智能系統實時「盯梢」,各個環節線上信息全流通,線下機械臂協同工作,每條生產線都滿負荷運轉。「我們正進一步優化系統,以實現從設計到生產無人工幹預的工廠智能化。」海德曼信息主管蔣昌業介紹,智能化工廠建成後將實現生產效率提高20%、運營成本降低30%、生產周期縮短30%、不良品率降低30%。
海德曼不僅精耕製造業,還提供信息化服務,打造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目前,已有60家企業入駐。只要設備聯網,企業就能在這一平臺上瀏覽自家產品的生產質量、設備運行、員工工作狀況等信息。相比獨立建設,每家入駐企業可節約至少上百萬元,這將為資金緊缺但迫切希望數位化轉型的企業帶來發展動能。海德曼積極推動兩化融合、企業上雲,獲得當地政府資金補助50多萬元。
以強引強,撬動發展動能。台州依託每年實施100個以上產業數位化轉型重點項目,持續推進企業「上雲觸網」「機器換人」。近3年實現新增工業機器人5000臺以上,累計實現企業上雲3.2萬家。
數位化轉型給「台州製造」的產業基礎再造和產業鏈提升帶來積極影響。台州市政府扶持的一批企業級平臺,正帶動全產業鏈發展。目前,浙江雙環傳動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設立在台州玉環、嘉興、重慶、江蘇的生產基地,正同步進行工業網際網路改造。雙環傳動智能製造總監崔永龍表示,該項目建成後,不僅企業內部可以應用,還能面向區域內汽車零配件製造上下遊企業,提供技術諮詢和培訓等網絡化公共服務。
著力打造一批「園區大腦」,以數字園區建設為抓手,打破工業信息數據屏障,逐步實現園區、企業、服務三方互聯。台州在全省率先出臺小微企業園數位化建設指南,推進小微園標準化、數位化升級。玉環太平塘小微園有汽摩配和水暖閥門為主的入園企業230多家,在園區的專人指導下,小微企業入園後迅速更新工藝和設備,進行數位化改造,效益日益增長,去年園區產值近10億元。
為傳統企業數位化轉型提供賦能平臺,台州市政府與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共同建設的台州製造數位化賦能中心即將完工交付,預計今年3月投用。賦能中心採用西門子最前沿數位技術,建設「工業4.0」模擬生產線,將為台州製造業企業提供數字樣板,具有數位化體驗、項目轉化實施、人才培訓等功能。台州市經信局信息化處處長陳煒介紹,今後該中心將引進騰訊、華為等龍頭企業,匯聚國內外先進數位化服務商,融合大數據、物聯網、5G和智能製造等多種技術,打造具有本地服務能力的數位化賦能平臺。(記者 楊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