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發文啟動金融科技應用風險專項摸排工作 分三階段持續6個月

2020-12-12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央行發文啟動金融科技應用風險專項摸排工作 分三階段持續6個月

  近期,網傳人民銀行辦公廳下發了《關於開展金融科技應用風險專項摸排工作的通知》(銀辦發〔2020〕45號,以下簡稱《通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就此事向人民銀行內部人士求證,其均向記者表示,確實有在4月份下發該文件,主要是為落實《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加強金融科技應用風險防控。

  《通知》中指出,摸排工作從5月份開始,主要分三個階段,5月-7月期間由金融機構根據摸排列表進行逐項自評,並提交報告,針對發現的問題要建立清單管控和動態追蹤;8、9月份由人民銀行分支機構等監管機構對自評情況進行核實;10月31日前人民銀行分支機構形成書面報告報送總行。

  摸排工作的主要範圍有,移動金融客戶端應用軟體、應用程式編程接口、信息系統等;內容涉及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等新技術金融應用風險,包括個人金融信息保護、交易安全、仿冒漏洞、技術使用安全、內控管理等5個方面風險情況,覆蓋100餘個摸排要點。

  主要依據的規範標準有,移動金融客戶端應用軟體安全管理規範、個人金融信息保護技術規範、商業銀行應用程式接口安全管理規範、移動金融基於聲紋識別的安全應用技術規範、網上銀行系統信息安全通用規範等。

  摸排工作的實施主體為人民銀行分支機構,中國支付清算協會、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以下簡稱「互金協會」)做配合工作。有內部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協會之前有採集過金融科技應用的相關信息,可以作為第三方配合央行分支機構做核實工作。

  於2019年12月啟動的客戶端軟體實名備案工作亦在5月份迎來了新進展。5月19日,互金協會官網發布了第一批移動金融客戶端應用軟體擬備案名單公示,名單裡包含33家機構的73款客戶端軟體,主要是銀行、金融科技公司、支付機構旗下的主流APP 。

  此外,第二批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於2020年4月26日擴展到了上海市、重慶市、深圳市、河北雄安新區、杭州市、蘇州市6市(區)進行。

  人行上海總部發文稱,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旨在秉持包容審慎並重的理念,探索新型柔性監管方法,建立創新試錯容錯機制,增強監管部門、創新主體、社會公眾之間的信息交流和良性互動,營造健康有序和包容審慎的金融科技創新環境。

  該項試點引導持牌金融機構、科技公司申請創新測試,在依法合規、保護消費者權益的前提下,探索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賦能金融「惠民利企」,紓解小微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普惠金融「最後一公裡」等痛點難點,助力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著力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水平。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責任編輯:DF064)

相關焦點

  • ...金融機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招聯金融|招聯消費金融有限公司|移動...
    招聯消費金融有限公司(APP:招聯金融)成為首批完成移動金融APP備案的金融機構之一。協會表示:為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要求,加強移動金融客戶端應用軟體(以下簡稱「客戶端軟體」)安全管理,根據央行《關於發布金融行業標準 加強移動金融客戶端應用軟體安全管理的通知》,協會於2019年12月啟動了客戶端軟體實名備案工作。
  • 零壹新金融日報:央行要求現金管理類產品槓桿不得超過120%;大連34...
    金融機構不得收集與業務無關的消費者金融信息,不得採取不正當方式收集信息,不得變相強制收集消費者金融信息。 央行等三部委:擬對惡意逃廢債企業的市場融資進行一定程度限制12月27日訊,央行、發改委、證監會就《關於公司信用類債券違約處置有關事宜的通知》徵求意見。
  • 央行啟動反洗錢分類評級 法人金融機構將分5類11等
    原標題:央行啟動反洗錢分類評級 法人金融機構將分5類11等 摘要 【央行啟動反洗錢分類評級 法人金融機構將分5類11等】央行首次開展法人金融機構反洗錢分類評級
  • 國際 | 國際金融科技監管動態(2019年6月)
    此外,FSB還通過其六個區域協商小組與大約70個其他司法管轄區進行外聯合作。2019年5月31日,FSB對外發布了一份加密資產監管專題報告,並計劃提交於6月初在日本福岡舉行的G20財政部長和央行行長會議。據了解,這份報告主要關注投資者保護、市場誠信、反洗錢、銀行風險和金融穩定等話題,分析現行監管工作並明確未來監管調整方向。
  • 國際金融科技監管動態(2019年12月)
    金融穩定委員會發布2020年工作計劃,重點關注金融科技與穩定幣2019年12月17日,金融穩定委員會(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簡稱FSB)發布2020年工作計劃,其中多項內容涉及數字與創新金融發展。
  • 央行綠色金融網絡(NGFS)發布《金融機構環境風險分析綜述》和...
    9月10日,央行和監管機構綠色金融網絡(CentralBanks and Supervisors Network for Greening the Financial System,簡稱NGFS)發布了環境風險分析領域的兩份重量級文件,包括《金融機構環境風險分析綜述》(Overviewof Environmental Risk Analysis by Financial Institutions)和
  • 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應用出爐 金融科技企業攜持牌機構「入盒」將...
    摘要: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6項創新應用產品中,有2項創新應用是持牌金融機構與金融科技企業合作的創新項目。要定期公布監管沙盒的試驗情況,包括技術和業務數據等,讓參與試點機構都能認真對待金融科技監管沙盒。」孫揚說。
  • 央行一個月內兩度打假「冒牌」數字貨幣 監管部門圍剿非法活動防控...
    一個月內,央行兩度闢謠,從中不難看出近期借數字貨幣之名行非法之事的現象猖獗,其背後存在的風險也不容忽視。實際上,早在2017年9月4日,央行等七部門就曾聯合發布《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下稱《公告》),指出發行虛擬貨幣、ICO等涉嫌從事非法金融活動,嚴重擾亂了經濟金融秩序,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非法從事上述活動。
  • 新金融2020:從破到立,止戈為武
    關於新金融,這幾天信息量很大。人民銀行工作會議、人民銀行金融科技委員會會議以及銀保監會公布的一份監管文件,都釋放了重要信號。剛剛召開的2020年央行工作會議強調,今年將持續開展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基本化解網際網路金融存量風險,建立健全監管長效機制。
  • 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報送海南省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
    ,按照國務院統一部署,我省從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開展為期一年的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根據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國辦發﹝2016﹞21號,以下簡稱《實施方案》)要求,制定本方案。
  • 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孫國峰:中國式監管科技助力防控系統性金融風險
    隨著行動支付、大數據、雲計算等新技術在金融領域的廣泛應用,既帶動了金融服務效率的提升,促進了數字金融普惠,也帶來了如網絡欺詐、洗錢等一系列金融安全問題。今年以來,金融安全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各項監管政策頻出,監管科技(RegTech)也因此快速發展。
  • 全球區塊鏈產業發展月報(2020年7月):政策環境持續向好,火爆DeFi...
    》;江蘇首個省級區塊鏈專項扶持政策出臺;《貴陽貴安區塊鏈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發布;福州市發布2020年數字福州工作要點,加快打造區塊鏈經濟綜合試驗區;北京市將建設基於區塊鏈等技術的供應鏈債權債務平臺;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與滴滴達成戰略合作,探索數字貨幣智慧出行場景應用;億邦國際中標中國電信3.69億項目
  • 互金協會就移動金融客戶端應用軟體風險防範作交流
    日前,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以下簡稱「協會」)在線舉辦了「移動金融客戶端應用軟體風險防範技術交流會」。來自公安部、建設銀行、招商銀行的專家圍繞移動金融客戶端應用軟體(以下簡稱「客戶端軟體」)安全風險防範進行了專題分享。  會上,公安部專家以網絡攻擊路逕入手,從實戰化角度闡述了安全運營體系。
  • 上海夜生活節6月6日啟動;北京消費季將發券百億;平安消費金融產品...
    5月新增專項債近1萬億財政部最新數據顯示,5月份各地組織發行新增債券10398億元,其中新增專項債高達9980億元。截至5月底,今年財政部提前下達的22900億元新增專項債額度中,地方實際發行發行了專項債券21502億元,完成93.9%。北京、天津、河北等26個地區已全部完成提前下達債券發行任務。
  • 技經觀察 | 8月全球金融科技月評:四大行大規模內測DCEP,去中心化...
    ;(2)區塊鏈技術被更廣泛地應用於政府金融監管工作中,德國財政部計劃實施新的電子證券法,將區塊鏈技術應用作為新規的主要戰略之一;(3)以太坊二層網絡擴容功能有所完善,去中心化金融(DeFi)熱度不減,其基礎架構與應用得到進一步優化;(4)國際清算銀行發布《央行數字貨幣崛起:驅動因素、方法和技術》報告,指出全球超36國央行正在研發央行數字貨幣,2020年將成為央行數字貨幣崛起之年。
  • 零售金融周報:央行強調2020加大金融科技監管力度;交行與建行同日...
    【監管與政策動態】央行:2020年加大金融科技監管力度,出臺區塊鏈等金融科技系列監管規則【主要內容】 12月30日消息,人民銀行金融科技委員會會議在北京召開。四是加強數位化監管能力建設,健全多層次、系統化的金融科技風險治理體系,增強風險的態勢感知、分析評估和預警處置水平。 五是推動金融APP備案全覆蓋,規範開放應用程式接口管理,提升線上金融服務渠道安全應用水平。
  • 恆昌利通公司重金啟動金融科技人才培養計劃
    國際勞工組織報告顯示,2020年第二季度,全球工作時長下降了14%,以每周工作48小時的標準來計算,相當於減少了4億個全職工作崗位。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疫情倒逼下企業加速擁抱數位化浪潮,金融行業作為數位化應用的前沿,金融科技人才面臨巨大缺口。普華永道報告指出,國內金融科技人才總缺口達150萬,能將技術能力與金融需求有機結合的人才更為稀少。
  • P2P風險化解獲央行認可,國家網際網路金融監測平臺成監管重要支撐
    12月8日,以「探索金融與科技融合發展之道」為主題的2018第二屆中國網際網路金融論壇在北京召開,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出席,並對網際網路金融和網貸領域做了明確的評價。網貸平臺運營需要符合「一個辦法三個指引」的監管法律框架,不能將網貸與其他網際網路金融業務混為一談,更不能憑藉其他準入許可開展網貸業務。
  • 讓金融更科技 2020中新(蘇州)金融科技應用博覽會推動產業生態互聯...
    中國網·美麗江蘇訊 9月16日,第三屆中國金融科技產業峰會和第二屆中新(蘇州)金融科技應用博覽會在蘇州國際博覽中心拉開帷幕。來自國內外知名銀行、證券、期貨、基金和保險等領域的金融機構代表,金融科技技術廠商、高校院所、投資機構的代表齊聚金雞湖畔,共話金融科技創新應用,共謀金融科技產業變革。
  • 百融雲創引領技術創新發展 共建良好的金融科技生態
    2020年是貫徹落實央行《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19-2021年)》的關鍵之年。在這一年,傳統金融機構都開始加速布局金融科技。這是他們追隨數位化發展腳步所做出的努力。比如,商業銀行紛紛將金融科技提升到了戰略高度,構建敏捷的業務能力,推動數位化、智能化、生態化轉型,搶佔金融科技新一輪競爭的制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