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央行發文啟動金融科技應用風險專項摸排工作 分三階段持續6個月
近期,網傳人民銀行辦公廳下發了《關於開展金融科技應用風險專項摸排工作的通知》(銀辦發〔2020〕45號,以下簡稱《通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就此事向人民銀行內部人士求證,其均向記者表示,確實有在4月份下發該文件,主要是為落實《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加強金融科技應用風險防控。
《通知》中指出,摸排工作從5月份開始,主要分三個階段,5月-7月期間由金融機構根據摸排列表進行逐項自評,並提交報告,針對發現的問題要建立清單管控和動態追蹤;8、9月份由人民銀行分支機構等監管機構對自評情況進行核實;10月31日前人民銀行分支機構形成書面報告報送總行。
摸排工作的主要範圍有,移動金融客戶端應用軟體、應用程式編程接口、信息系統等;內容涉及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等新技術金融應用風險,包括個人金融信息保護、交易安全、仿冒漏洞、技術使用安全、內控管理等5個方面風險情況,覆蓋100餘個摸排要點。
主要依據的規範標準有,移動金融客戶端應用軟體安全管理規範、個人金融信息保護技術規範、商業銀行應用程式接口安全管理規範、移動金融基於聲紋識別的安全應用技術規範、網上銀行系統信息安全通用規範等。
摸排工作的實施主體為人民銀行分支機構,中國支付清算協會、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以下簡稱「互金協會」)做配合工作。有內部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協會之前有採集過金融科技應用的相關信息,可以作為第三方配合央行分支機構做核實工作。
於2019年12月啟動的客戶端軟體實名備案工作亦在5月份迎來了新進展。5月19日,互金協會官網發布了第一批移動金融客戶端應用軟體擬備案名單公示,名單裡包含33家機構的73款客戶端軟體,主要是銀行、金融科技公司、支付機構旗下的主流APP 。
此外,第二批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於2020年4月26日擴展到了上海市、重慶市、深圳市、河北雄安新區、杭州市、蘇州市6市(區)進行。
人行上海總部發文稱,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旨在秉持包容審慎並重的理念,探索新型柔性監管方法,建立創新試錯容錯機制,增強監管部門、創新主體、社會公眾之間的信息交流和良性互動,營造健康有序和包容審慎的金融科技創新環境。
該項試點引導持牌金融機構、科技公司申請創新測試,在依法合規、保護消費者權益的前提下,探索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賦能金融「惠民利企」,紓解小微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普惠金融「最後一公裡」等痛點難點,助力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著力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水平。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責任編輯:DF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