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之花在沙漠盛開——阿聯中文教學項目取得豐碩成果

2020-12-25 中國日報網

中國日報網12月22日電(記者 王旭泉)回望中文教育在阿聯的發展歷程,2016年阿聯阿布達比王儲穆罕默德提出,希望在中方協助下在阿聯全境100所中學開設中文課程。2019年7月穆罕默德王儲訪華期間,與習近平主席共同見證籤署將中文納入阿聯中小學教育體系的諒解備忘錄。短短4年時間,在兩國領導人關心支持下、在兩國政府部門密切合作下、在所有教師共同努力下,中文教學項目取得豐碩的成果,中文教育已在阿聯遍地開花。

當前,由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發起的「新項目、新夥伴、新發展——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活動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記者從前不久召開的中國與亞洲國家中文教育合作前景研討會獲悉,雖然疫情給國際中文教學帶來了巨大的影響,但阿聯國家的中文學習需求依舊高漲。

2020-2021學年度阿聯中文教學項目在119所公立學校開設中文課程,在崗中文教師達到210名,中文學習人數達到31538人,佔公立學校在校學生總數的10%,中文已正式進入阿聯國民教育體系,阿聯成為第一個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的阿拉伯語國家。

阿聯教育部課程和評估司助理次長哈馬德·葉海亞在研討會發言中表示「通過在當地中小學實施中文教學項目,拓展了學生的國際視野、提升了學生的競爭力。雖然受到疫情影響,在參與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項目仍然有序推進、規模依然持續擴大,短短3年時間,增加了100餘所學校,這充分反映了我們兩國之間更好的合作」。

由於歷史、傳統、宗教等原因,阿拉伯國家對中小學教材的選擇有著嚴格的規定,國際通行的中文教材無法通過審核直接進入課堂,為了更好地幫助阿聯學生學習中文、了解中國,中阿兩國專家學者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緊貼當地實際需求,編寫了首套阿聯中文教材《跨越絲路-阿聯中學漢語》、首套中阿雙語中國社會與文化教材《探索中國》。阿聯教育部高級漢語教學顧問、華東師範大學教授蘭曉明介紹「之所以把它命名為《跨越絲路》,是因為我們希望通過學習語言和文化,能夠幫助兩國人民跨越時空的距離,能夠更好地溝通和交往,共同繁榮,共同進步」。

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負責人表示,為落實兩國籤署的諒解備忘錄,中阿雙方相關部門將進一步開展深度合作,遴選漢語教師赴阿中小學任教、選派漢語專家、合作編制中文教學大綱、系列本土中文教材,研發中文能力測試,建立公立學校學生漢語學習中心等。未來將更加聚焦、更加務實、更加高效地為阿聯學生學習中文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和支持。

(編輯:富文佳)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阿聯首頒中文駕照 中國遊客人數持續增長
    近日,阿布達比警察局頒發了第一本中文駕照。阿布達比警察局車輛牌照部門負責人易卜拉欣·納賽爾·沙姆西說,頒發中文駕照反映了兩個友好國家之間深厚的歷史關係以及在各個領域的豐碩成果。   杜拜旅遊局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遊客人數持續增長。
  • 阿聯中文學習熱情高漲
    2020-2021學年度阿聯中文教學項目在119所公立學校開設中文課程,在崗中文教師達到210名,中文學習人數達到31538人,佔公立學校在校學生總數的10%,中文已正式進入阿聯國民教育體系,阿聯成為第一個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的阿拉伯語國家。2016年,阿聯阿布達比王儲穆罕默德提出,希望在中方協助下在阿聯全境100所中學開設中文課程。
  • 阿聯中文學習熱情高漲-中國教育新聞網
    2020-2021學年度阿聯中文教學項目在119所公立學校開設中文課程,在崗中文教師達到210名,中文學習人數達到31538人,佔公立學校在校學生總數的10%,中文已正式進入阿聯國民教育體系,阿聯成為第一個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的阿拉伯語國家。2016年,阿聯阿布達比王儲穆罕默德提出,希望在中方協助下在阿聯全境100所中學開設中文課程。
  • 【慈明教學】慈明學校小學部項目式學習取得豐碩成果
    慈明學校小學部深化課堂改革,積極探索新的教育教學方法,去年以來將先進的項目式教學理念運用到教學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基於語文課本《我要的是葫蘆》一課,小學部開展了葫蘆課項目學習。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走進農耕園,實地觀察葫蘆,學習植物相關知識,並現場寫生畫葫蘆。
  • 第三屆全美中文沉浸式教學大會圓滿結束
    黃大使說:「阿爾弗萊德大學孔子學院建院十多年來,堅持立足於本校教學,廣泛輻射周邊社區,積極開展中文教學和中國文化推廣活動,增進了中美兩國的教育交流和地方合作,加深了兩國人民的相互理解和信任。沉浸式教學是新興的中文教學方法,應用發展前景廣闊。希望與會學者在『合格、合作與創新:漢語沉浸式教學的可持續發展』這一主題下,充分交流研討,取得豐碩會議成果。」
  • 中文之花在海外綻放
    【師生講述】  作者:朱勝男(北京外國語大學中文學院2018級國際漢語教育專業研究生、英國牛津布魯克斯大學孔子學院漢語志願者)  「你我為了同一個夢想,攜手並肩遠走他鄉;我們短暫相聚就別離,也曾在孤獨時刻流淚;每次聽到問候感到欣慰,不同語言匯成中國話;聽那不同膚色齊聲說,你好中國我愛你
  • 阿聯掀「中國文化熱」:首頒中文駕照 百所學校教漢語
    參考消息網7月21日報導外媒稱,阿聯掀起「中國文化熱」。阿聯教育部7月19日宣布,從明年起,該國的100所學校將教授漢語。另外,近日,阿布達比警察局頒發了第一本中文駕照。據阿聯《海灣時報》網站7月20日報導,阿布達比警察局車輛牌照部門負責人易卜拉欣·納賽爾·沙姆西說,頒發中文駕照反映了這兩個友好國家之間深厚的歷史關係以及在各個領域的豐碩成果。另據阿聯《海灣時報》網站7月18日報導稱,杜拜旅遊局的數據顯示,中國遊客人數持續增長。
  • 2000阿拉伯國家上層,熱衷於說中文
    最終的學習成果以日常執法對話為主,在文字上掌握拼音即可,總體水平比較有限。但這所面向警察的中文學校畢竟屬於阿聯國內首創,而且體現了官方對公務人員掌握漢語的要求。 風向標一明確,很快一些私立的中文學校就出現了。 阿聯有一百多所學校會教授中文
  • 中文出海重磅動作:Lingo Bus將登陸中阿衛視 覆蓋5億人口
    在阿拉伯地區快速發展漢語教育的大背景下,VIPKID旗下在線中文教育品牌Lingo Bus將聯合阿聯中阿衛視(China Arab TV),共同推出一檔全新的中文教育節目,以滿足阿拉伯地區的漢語愛好者日益增長的中文學習需求。
  • 「中文聯盟」雲服務平臺等四項國際中文在線教育成果發布
    新京報快訊(記者 馮琪)9月5日,在國家會議中心召開的國際教育服務貿易論壇上,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發布了「中文聯盟」雲服務平臺和App、「漢語橋」俱樂部App等四項國際中文在線教育的代表成果。因全球疫情,今年,「在線教學」成為「熱詞」。
  • 我在阿聯教土豪說中文的那些事兒
    他們還說不曉得哪一天就遇到某位微服私訪的「謝赫(Sheikh:酋長)」,如果教學滿意,他們可能會給你一張名片,基本就是各重要部門通行證,能夠在各個部門暢行無阻,非常吃得開。因為他們國家的酋長王子什麼的都非常多,當時也就信了。現在說起來感覺很扯,目的大概是騙我們這些外國人勤奮教學,好好上班。反正我至今為止是沒碰到哪位謝赫呢。
  • 北京大學與香港中文大學籤署本科雙學位項目合作協議
    北京大學與香港中文大學籤署本科雙學位項目合作協議。主辦方供圖中新網北京2月27日(郭超凱)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段崇智、副校長潘偉賢一行26日到訪北京大學。北京大學校長郝平在臨湖軒會見段崇智一行,雙方就「語言學」及「中國語言及文學」本科雙學位項目籤署合作協議。郝平對段崇智一行的到訪表示歡迎。
  • 推動中文關係取得更大發展
    兩國元首一致同意,共同規劃好兩國未來合作,推動中文關係在新時期得到更大發展,更好造福兩國人民。    習近平指出,中文是隔海相望的近鄰,也是相互信賴的朋友和夥伴。兩國建交以來,超越國情和社會制度差異,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政治互信不斷深化,互利合作成效顯著。今年是兩國建交第二個25年的開局之年,雙邊關係正處於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關鍵階段。
  • 韓國國立全南大學中文MBA碩士留學項目招生簡章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國際教育中心代表學校開展國際及留學生非學歷教育的教學和管理工作,是韓國國立全南大學授權的中文MBA碩士留學項目官方合作夥伴。國際教育中心負責本項目的招生宣傳、諮詢接待、入學面試的組織、國內課程的教學及管理,並指導學生辦理留學籤證等手續。
  • 中心成果 |《中文句法語義分析及其應用》項目成果介紹
    本項目為實現大規模中文句法語義資源建設目標,制定了《語篇句子成分標註規範》《塊依存篇章標註規範》。在這兩個基礎標註規範的指導下,項目組實現了句子結構、「塊依存」資源的大規模建設。課題組主要理論研究成果為「意合圖」中文語義表徵框架。中文句法語義分析是一項語言工程,需要較好的可計算性,並達到較高的形式化程度。
  • 中文專業在海外受追捧,國際中文教育讓世界感受中文之美
    」1月初,多哥洛美大學新開設中文系並迎來首批21名新學生,這標誌著西非國家多哥的首個大學中文專業正式啟動。由於該校此前僅設置中文選修課程,該專業的啟動意味著多哥高校的漢語教學從學分選修邁向國民專業教育。目前,該專業教學任務由多哥洛美大學孔子學院承擔,將採取「中文+翻譯」的教學模式,在保證實用性的同時兼顧培養學生對漢學研究的興趣。
  • 網上人大重視英語教學取得豐碩成果
    網上人大非常重視學生的英語教學工作,精心設計英語課程,加強教學輔導,並積極為學生們創造學習交流機會,曾多次在英語賽事中取得了好成績。決賽中,201603批次金融專業的吳同學表現出色,最終獲得非英語專業專科組第一名,201503批次工商管理專業王同學頂住壓力,同樣展示了不俗的實力,取得了非英語專業專科組第三名的好成績,其餘三名選手同樣成績喜人。因為這些選手們的突出表現,網上人大榮獲非英語專業專科組團體總分第一名的成績,並獲得「優秀指導教師」。
  • 山東建築大學交流團訪問臺灣高校取得豐碩成果
    與這四所學校在學生交流、聯合培養、教學科研合作、教師訪學等方面達成諸多共識,在原有合作基礎上,形成新的合作意向,取得了預期成果。 座談會後,交流團參觀了圖書館、設計學院、以及歷史建築遺產—「紅樓」等校園設施,考察了建築垂直綠化、綠色生態與水處理工程,以及建築系教師主持完成的綠色廳舍和學校環境改善實驗項目。交流團還走訪了該校建築系,與建築系主任張崑振教授、健康環境實驗室邵文政主任深入交流了教學科研工作經驗,並就未來雙方開展建築遺產保護、綠色建築設計的聯合教學及研究合作事宜達成初步意向。
  • 中國—中東歐國家(「16+1」) 取得豐碩成果
    5年來,「16+1」合作從無到有,由淺入深,取得了豐碩成果:首先,高層交往頻繁,政治互信不斷加深。迄今,中國同塞爾維亞、波蘭、匈牙利關係已提升至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同捷克建立了戰略夥伴關係,與16國整體關係達到近年來最好水平。第二,經貿、金融合作穩步提升,夯實了合作的基礎。2016年,中國同中東歐16國貿易額達586億美元,同比增長4.3%。
  • UBC中文項目:為中文學習者創造一個練習中文聲調的平臺
    UBC的中文項目給廣大中文學習愛好者提供了一個分享語言學習的好平臺,在這裡,同學們不僅可以分享他們在學習之中遇到的趣事,還可以探討中國文化。        2019/2020 Killiam 教學獎得主、中文項目的領頭人,Qian Wang 博士在語言科學和亞洲研究院系的幫助下,一直致力於對中文聲調,尤其是三聲的學習過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