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裡,很多人,包括英語專業的畢業生,都覺得這個專業快完蛋了。大家經常引用的兩個例子是:1. 英語專業又雙叒叕淪為就業紅牌專業;2. 英語專業又雙叒叕被省教育廳/市教委列為本科預警專業。
年輕的時候,每當看到這類新聞,小碼都會虎軀一震,點讚叫好,而如今的老碼,經過了歲月的洗禮,再看到這類新聞時,通常都是呵呵噠,一笑置之。畢竟,踏上翻譯這條不歸路後,除了風雨兼程地走下去,還能弄啥咧。
但是前段時間,看到幾篇文章,把英語專業貶得一無是處,甚至勸高中生不要讀英語專業,而且支持者甚眾,這讓我感覺到,唱衰英語專業這件事有點變味了。
所以,我要用數據和理智來打敗他們。
第一個問題,英語專業的就業率是誰統計的?
本著處女座愛知求真(龜毛較真)的治學精神,我先去查了兩個「萬惡之源」:「紅牌專業」和「本科預警專業」。
其中「紅牌專業」這個說法來自:麥可思,一個第三方諮詢機構。這家公司從2010年開始發布大學各專業的就業榜單,並以紅牌、黃牌和綠牌來分別表示「最不好就業」、「不好就業」和「最好就業」的一些專業。
官方的說法是:
「紅牌」專業主要是指失業量較大,就業率持續走低,且薪資較低的專業中綜合考慮的前幾個專業,屬於高失業風險型專業。
「本科預警專業」排名則是由各省市的「教育主管部門」提供的,比如上海市教委在2016年將英語列為本科預警專業,即「在本市高校重複設置相對較多,在部分高校中連續多年招生錄取率和畢業生籤約情況不太理想」。
第二個問題,這些統計數據能準確客觀地反映實際就業情況嗎?
結合自己的經歷和很多同學的吐槽,我首先排除了教育主管部門的數據。就業率是一項政績,政府會給學校施壓,學校會給老師施壓,老師會給學生施壓,比如「交不了三方協議,不發畢業證!」
無奈的學生也只能給自己施壓了,要麼老老實實去找個公司實習蓋章,要麼找親朋好友借個章來蓋,或者搞假的章(老碼沒有危言聳聽)。比如,有同學反映:
「學校要的只是一個證明,不會真實核對,你只要有個公章,無論是擺地攤自個兒創業,還是去什麼機關大院,有章就行」。
所以,當我查到人社部稱2016年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率高達94.9%時,只能呵呵噠+1,你們開心就好。
那第三方機構的數據會不會好點?畢竟它們沒有政績的壓力。
於是,我又繼續查了下去。有新聞稱,麥可思研究院在對2013屆大學生的調查中一共回收樣本約26.8萬份(每年都差不多是這個樣本量),覆蓋814個專業。平均下來,每個專業也就300多份的樣子。
還有一篇新聞表示西北民族大學參加了麥可思對2013屆大學生的就業調查,且稱「回收的樣本量和分布情況達到了麥可思的統計分析標準」。
假設英語專業可能獨得恩寵,麥可思在2013年回收了600多份英語專業的樣本,西北民族大學提供了其中的50份,那麼全國也頂多只有12-15所學校參加了這項調查,這說明麥可思每年也只是針對極少數學校發送調查問卷。
我不懂統計學,但考慮到中國有900多所院校開設了英語專業,每年英語專業的畢業生有三四十萬,我覺得這個樣本量也只能作為參考。
綜上,老碼認為,教育主管部門和第三方機構的就業率數據都有其局限性。
彩蛋來了的分割線
在查找麥可思的數據時,我偶然發現了一個天大的秘密!!!英語專業從2014年起就不再是紅牌專業了!!!這感覺就好像看完電影散場時,屏幕上出現了迷之彩蛋。
為了讓大家能有個直觀的認識,我特意找到了這張表格,並將其親切地命名為「大學就業紅牌榜上的九朵金花」。
在這九朵金花裡面,生物系的表現一直很穩定,英語、數學和動畫等專業近年來一起「脫貧致富」,美術學後來居上,成為紅牌榜的新貴。
彩蛋再見的分割線
雖然這些數據並不靠譜,但兩害相權取其輕,了勝於無。所以,在後面的討論中,我們假設這些就業率數據雖然偏高,但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各專業的就業率高低。
第三個問題,英語專業的就業率具體是多少,和其他專業相比處於什麼水平?
麥可思去年發布了《2016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選取了2015屆大學畢業生比例較高的十大專業,其中英語專業排名第七,就業率為91.5%。具體如下圖所示:
看到這些數據後,我感覺壓在胸口的大石終於被敲碎了。
一是中國大學各專業的就業率都是挺高的嘛,呵呵噠+2;
二是與其他專業進行橫向比較,英語專業和大多數專業的就業率只相差1-2%,可以說微乎其微(老碼原以為英語專業的就業那麼「慘」,就業率應該只有60-70%吧!沒想到和其他專業只差這麼點!)。
所以各位English Major們何苦為那百分之一二的差距而自嘆命運多舛、前途暗淡了?
BUT,上海市教委在2016年將英語列為十個本科預警專業之一,這件事還是讓人很心塞,對不對?為了讓準備上和正在上英語專業的同學們安心,我又去查了一下數據,並為大家準備了幾顆安心丸,請享有。
第一顆安心大力丸
此前幾年,上海市教委也公布過本科預警專業,其中2014年公布了7個本科預警專業,2013年公布了15個本科預警專業,2012年公布了18個本科預警專業。
(2015年數據缺失)
在這三年(2012-2014)裡,英語專業都不是上海市的本科預警專業(雖然2012和2013年上過麥可思的紅牌榜)。這也說明:在不同年份裡,英語專業在同一地區的就業情況也是有起伏的。
第二顆安心大力丸
除英語外,上海市在2016年公布的另外九個本科預警專業分別是:國際經濟與貿易、法學、工商管理、物流管理、新聞學、旅遊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市場營銷、行政管理。
管理類佔了半壁江山,學管理的同學有沒有菊花一緊?
但是,麥可思《2016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卻指出:
在就業率方面,2015屆本科畢業生半年後就業率最高的學科門類是管理學,達到94%;最低的是歷史學,只有86.4%。
好了,菊花可以松一下了,但還是有點暈吧。2016年,上海說英語是本科警告專業,麥可思卻沒有列入;麥可思說管理類就業最好,上海說管理類就業最慘。
為什麼教育部門和麥可思在就業率數據上的差別這麼大?!
如果不考慮二者在統計上的局限性,老碼認為產生這種天壤之別的原因是:在同一年份裡,同一專業在全國不同地區的就業情況並不一致。
這很好理解,麥可思的榜單是針對全國的,各省市的榜單是針對當地的。因此,英語專業在某個地區被列為就業預警專業,並不意味著它在全國大多數地方也很難就業。
第三顆安心小力丸
之所以叫小力丸,是因為看完下面的話,有些同學還是會不安心。
教育學者熊丙奇表示:
發布的預警信息還比較粗略,只提到這些專業的整體信息,沒有進一步的學校信息,這會讓學生產生誤解,認為所有學校這一類專業都已過剩,變為「冷門」,這也會誤傷部分學校。
雖然總體看來,被預警的專業,究其原因,是重複設置相對較多、在部分高校中連續多年招生錄取率和畢業生籤約情況不太理想等,但在有的高校,被預警的專業卻是該校優勢專業和特色專業。
這是因為:同一專業在不同學校的就業表現也不一致。學校或專業的知名度/水平越高,該學校或該專業的學生就越吃香,越好找工作,所有專業莫不如此。
所以,如果你的學校或者你的專業在「口碑」上並不突出,那你就要更加努力了!!!因為名校生是自帶光環進入就業市場的。
寫到這裡,終於到了揭露真相的時間了。
通過以上的討論,老碼發現了以下事實:
1. 就業率的統計在準確性和客觀性上有一定的局限;
2. 在時間和空間這兩個維度上,英語專業的就業表現起伏不定;
3. 近幾年來,英語專業在全國範圍內的就業情況逐漸改善;
4. 英語專業的就業率與大多數專業相差不大。
所以,單從就業率這一指標來看,英語專業根本就沒有那麼不堪,它只是「芸芸眾生」中很普通的一個。
寫得有點長,如果你是一邊蹲坑一邊閱讀本文的話,現在可以起來了,盡情擦拭吧!
想了解更多英語專業相關信息,可以關注本公號「碼夫子」(微信id:myfucius),回復「英專」,更多精彩!
轉載無需授權,但請在文章頂部添加:本文來自公眾號:碼夫子(微信id: myfucius),同時在文章底部添加以下二維碼圖片: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如果覺得本文有用,歡迎轉發分享,幫助老碼獲得「原創」標識,這樣我就可以在文內添加連結,使用頁面模板,為大家提供更方便的閱讀體驗。
此致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