靚到當景點遊客都點讚 香港公廁讓「方便」更方便

2020-12-22 人民網

  香港海洋公園的一座公廁外景。
  新華社記者 李 鵬攝

  香港元朗屏山的一座公廁。
  新華社記者 李 鵬攝

  「加裝離子空氣淨化器、地面抽溼機及空調系統,加裝抽風機及排氣管道……」看到這樣的描述,很難將它和公共廁所聯繫在一起。日前,香港歷史建築中環街市完成了「活化改造」,重新修整過的街市公廁擺脫了「髒亂差」,讓市民能夠舒心地「一解燃眉之急」。

  對於一座城市而言,鱗次櫛比的高樓是外在形象,街巷角落的公共廁所則是「細節中的魔鬼」。尤其對出門在外的人們,公廁不僅是解決生理需要的去處,更是評價城市軟實力的硬指標。小處見大,公共建設的每一處生活細節,都折射著城市的「人文關懷」。

  讓品質來說話

  香港公共廁所多達上千間,是市政公共建築中數量最多的類型。其中,787間散布在離島郊區、旅遊景點、輪渡碼頭、巴士總站和街頭路口,由香港特區政府食物環境衛生署負責管理。其餘位於運動場、市區公園和郊野公園等範圍的公廁,則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和漁農自然護理署分別管理。

  「對香港公廁最深刻的印象,是光潔的地面和乾淨的廁間,尤其是一直供應廁紙這點特別人性化。」在港讀書3年的小胡對香港公廁的「品質」很認可。「香港公廁面積也許不大,但設施完備,而且充分考慮到殘疾人、嬰兒和小朋友的需要,有扶手、緊急求救鈴、嬰兒護理臺等。」

  不僅如此,為了解決女廁所排隊的「世界性難題」,香港政府還在不斷增加女廁數量。此外,部分公廁還設有浴室供免費使用,這些浴室對流浪漢而言是極好的福利,即便居無定所也能有洗澡的去處。

  讓細節來說話

  在新界大埔林村放馬莆的公廁內,洗手臺上放著綻放的蘭花,空氣中隱約有消毒水的氣味,牆壁上張貼著公廁衛生標準和清潔工作要求,有員工正在擦洗鏡面,剛洗完手的市民順手擦去了臺面濺出的水漬……清潔者和使用者共同「溫柔」對待,讓這裡被評為「靚到當景點」的香港公廁。

  類似的「亮麗公廁」在香港還有很多。北潭湧公廁具備生物降解技術,淨化汙物,減少臭味;淺水灣邊的泳灘公廁被稱讚為「沙灘邊的公廁內竟然沒有沙」;青衣青嶼幹線觀景臺停車場公廁空間寬敞,內有悠閒角落,更有英語、粵語、普通話三語廣播,提醒使用者衝廁、洗手及保持清潔……這些公共廁所不僅讓到訪者身心舒暢,也讓香港贏得遊客讚嘆。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曾指出,「公廁對反映一個地方素質有重要作用,影響旅客對城市的觀感,特區政府有決心繼續改善公廁環境。」近年來,特區政府在持續更新廁所建設和排汙系統、做好公民衛生教育方面成果有目共睹,同時把公廁數量不足,清潔人員待遇不高等問題提上解決日程。

  除了政府投入力量,越來越多的市民也通過政府網站提出諮詢和建議。有兩名關注公廁衛生的香港「95後」自發設立了「廁所衛生關注組」頁面,呼籲市民愛護公廁環境,「保持廁所清潔不僅僅是管理者的責任,更需要用家愛護,不在廁所吸菸、用後衝廁、垃圾入簍……就像在自己家的廁所一樣。」

  讓文明來說話

  現在香港公廁完善整潔的設施環境,讓人很難想像百年前的香港,曾有不少隱蔽後巷因為市民隨地便溺,而被稱為「屙屎巷」。

  根據記載,香港公共廁所的歷史最早或許可以追溯至19世紀60年代,當時的政府便已經推出法例,禁止人們在大街隨地便溺。然而,公廁數量不足和設施條件簡陋,並沒有對公共衛生帶來太多改善。直至二戰後,香港社會恢復穩定,經濟逐漸發展,才開始大規模興建公共廁所。

  隨著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舊公廁成為城市生活的一大「痛點」。2000年,香港特區政府食物環境衛生署接管所有由原區域市政局管理的鄉郊廁所,分7期進了一場大範圍的「廁所革命」,從衝廁方式、汙物處理、下水道改建、設備配套等方面對全港公廁進行服務提升。如今,香港再難見到臭氣燻天、環境惡劣的旱廁,取而代之的是按照香港屋宇署的標準建設的現代化公廁。

  「外貌美觀有特色、內部空間寬敞、採用易打理的材料、保持廁內光線充足、完善的通風設備、設置殘疾人士廁所、設嬰兒換尿布位……」翻看香港公廁的建設標準,每一處細節中都能感受到城市管理者對不斷提高服務的細節思考。滲入生活方方面面的改善和關懷,是香港這座城市魅力的最佳體現。

  香港公廁分布廣泛,即使在麥理浩徑的行山路上也能看到整潔的公廁設施。

(責編:連品潔、劉佳)

相關焦點

  • 讓「方便」更加方便
    克拉瑪依區城管局不斷完善公廁的軟硬體設施 讓「方便」更加方便 瑪依拉·普拉提     濱河北路的「水滴」公廁、「黑白鍵鋼琴」公廁,世紀大道南側的「科技館」公廁與周邊環境相映成趣,而嬰兒專用摺疊尿布臺、無障礙通道、免費擦手紙、如廁手紙、洗手液、烘手機等用品和設施一應俱全
  • 「顏值」與「內涵」並重 杭州公廁讓「方便」更方便
    公廁「改頭換面」,實現「顏值」提升棚橋公廁位於光復路176號附近,屬於市區中心繁華地帶。公廁依臨街商鋪而建,四周居民樓環繞而立。這座建於上世紀80年代的老公廁,多年來可苦了顏女士一家。「我家是1985年搬到這裡來的,當時公廁就在了。以前一開窗,就可以聞到一股廁所味兒。一到夏天,味道大得根本不敢打開窗戶。
  • 東平縣:農村「公廁革命」 讓「方便」之處更「方便」
    東平縣按照「2020年底前實現300戶以上自然村,每村至少建設一個農村公共廁所」工作目標,研究制定《農村公廁建設改造實施方案》,細化施工、驗收、管護工作流程,因地制宜設計、選定公廁樣式,設置獨立蹲位、站位、殘疾人位,配齊洗手盆、無障礙設施、照明設施、報警設備,確保達到每處公廁都能達到《城市公共廁所設計標準》三類標準。
  • 武漢公廁第三衛生間越來越多,讓親子家庭「方便」更方便
    第三衛生間,是一種非常人性化的廁所,方便了異性親屬陪同不方便獨自行動的家人如廁,解決了如廁的尷尬難題。角湖公園旁的公廁第三衛生間內設有一大一小兩個馬桶今年8月底,菱角湖公園旁邊新建了一座公共廁所。廁所內部,除了常規的男、女衛生間,還有一座標有「第三衛生間」的房間。進去一看,只見左側有一高一矮兩個洗手臺,前方有一大一小兩個馬桶,均是為大人和孩子分別設置的。
  • 臺媒:臺灣遊客赴大陸自由行搭乘高鐵更方便
    中新網9月11日電 據臺灣《旺報》報導,臺灣旅遊業表示,廣深港高鐵開通後,將成為臺商和臺灣遊客前往大陸最常搭乘的大陸高鐵之一。蘭新等6條高鐵則是目前臺灣遊客到大陸旅遊最常搭乘的旅遊高鐵。大陸四通八達的高鐵列車上會有越來越多的臺灣民眾的身影,對自由行旅客來說,高鐵會越來越方便。
  • 城市溫暖:讓「方便」更方便 文山城區106塊公廁指示牌給你指路
    近期,細心的市民可能已經發現,一批嶄新的公廁指示牌在文山城區街頭悄然亮相,這些款式新穎、標誌醒目、做工精良的指示牌為市民和外來人員尋找公廁位置提供了很大方便。在普陽路延長線人行道醒目的位置,一塊公廁指示牌豎立在公廁不遠處。
  • 媒體評高速服務區「男女同廁」:要風景更要方便
    媒體評高速服務區「男女同廁」:要風景更要方便 於是,高速擁堵現象再次出現,尤其是臨近假期結束這兩天,除了擁堵,高速服務區如廁難,成了美好出行中的一大痛點。這兩天,一組某高速路服務區男女同廁的照片在網絡引發關注。該服務區公廁門前排起百米長隊,女廁所更是爆滿,等不及的女性朋友無奈之下乾脆進了男廁所,結果就出現了「男女同廁」的奇觀。要說不尷尬是假的,但內急是真的。「男女同廁」,實乃無奈之舉。
  • 香城街頭,一座座公共廁所或新建,或改造一新——讓「方便」之處更...
    如果不是門口的公廁指示牌,很難想到這是一間公共廁所。「周末休息,一家人就近來鹹寧泡溫泉,順便來十六潭公園逛逛。這兒的公廁大老遠看,以為是一處小景點。廁所裡的衛生環境保持得很不錯,體現了市民的文明素質,值得點讚。」來自武漢的劉女士說。
  • 中國景區內廁所革命如火如荼,出國旅遊應該怎樣如廁更方便呢
    國外有沒有廁所革命,出國旅遊怎樣如廁更方便呢相信在出國旅遊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的今天,大家一定都很想知道,小編特地了解了一下關於國外景區廁所的相關問題首先,國外城市根據發展程度的不同,如廁的方便程度也就不一樣。
  • 5月至10月煙臺20座公廁延時開放到晚22點
    市區公廁延長開放時間5月至10月,20座公廁延時開放到晚22點「海水浴場公廁目前是延時到晚上10點,六月中旬氣溫升高以後,來海邊的市民會增多,公廁將延時到晚上24點,來海邊遊玩的市民就不用擔心如廁問題啦。」
  • 優化男女公廁位比,提供免費廁紙……本市的公廁便民服務讓「方便...
    為深入推進「公廁革命」各項工作成果,提升環衛公廁的精細化服務水平,同時配合年度文明行業創建的開展,本市環衛公廁便民服務工作正在穩步推進。,配置便民服務箱、洗手液(皂)等,部分公廁延長公廁服務時間、提供雨傘租借、閱報欄、設立休息區。
  • 讓「方便」更方便,九江這件事做得很漂亮
    自2018年以來,九江全面推進"廁所革命"三年攻堅行動,通過"拆旱廁、改水廁、建公廁",讓"方便"更方便,不斷提升群眾幸福指數和地方文明高度。記者 湯雅芬:這裡是潯陽區城市驛站金雞坡站的施工現場,作為潯陽區的第二所城市驛站,目前項目已初具雛形,主要分為上下兩層來建設,工人們正在進行鋼筋綁紮作業,預計春節前可完工交付使用。
  • 專坑遊客!敦煌陷阱公廁收拖車費,經營者已被刑拘
    文丨易蕭 審丨易桉9月13日,有敦煌遊客在抖音發布了一則視頻,上了熱門,點讚量超過了40萬,視頻的發布者是一個旅遊博主,視頻中講述,有人利用公廁作為誘餌,故意讓自駕遊遊客的車輛陷入鬆軟的沙土中,索要高額的拖車費用。
  • 2018兩會熱點話題解讀:如何讓「方便」更方便?
    圍繞「廁所革命」怎樣繼續推進、如何讓「方便」更方便這一話題,全國人大代表展開了熱議。 廁所問題不僅關係到旅遊環境的改善,也關係到廣大人民群眾工作生活環境的改善,關係到國民素質提升、社會文明進步。  廁所革命早已成為一個世界性話題。世界廁所組織數據顯示,全球有24億人沒有廁所或生活在廁所衛生較差的環境中,一些國家因此引發大量疾病,因為直排汙物造成土壤、食物和水汙染。
  • 宜昌住哪出行方便?有哪些景點值得玩的?
    聽去過宜昌的朋友介紹,推薦比較值得一去的景點有三峽大壩、三峽人家、清江畫廊,因為景區很大,而且距離都比較遠,所以差不多一天只能遊覽一個景點,那麼宜昌住哪出行方便?有哪些景點值得玩的?這兩個問題相信很多沒來過宜昌的遊客朋友都會很關心,我會在後面的文章詳細介紹。
  • 長安68座公廁完成升級改造:舊貌換新顏,「方便」更舒心
    星級公廁還配備母嬰室、親子衛生間,綠植隨處可見。小廁所連著大民生,推進「廁所革命」是長安今年十件民生實事項目之一,將推進全鎮公廁升級改造,並加強公廁管養工作,由城管部門中層以上幹部擔任所長,確保公廁的「乾淨、無異味」。星級公廁既防臭又清爽不規則的紅色裝飾,雪白的磚牆,一股清幽的氣味……在大多數人看來,很難將這些特徵與公廁聯繫起來。
  • 亮出「共享廁所」標識、讓「方便」更方便,奉賢要打造5分鐘步行...
    讓「方便」變得更方便 也許很多市民都感覺在外如廁,借用一下酒店、商場、酒店的洗手間是一件挺方便的事,但對於很多戶外工作者、甚至是外地遊客,並不知道這些地方可以對外開放使用
  • 行李箱和旅遊背包哪個更方便?我們來聽聽歐美的遊客是怎麼說的!
    越來越多的國人喜歡去到周邊的國家旅遊,因為去到周邊國家旅遊不僅風景獨特還可以領略當地的風味人情。為什麼這麼多的國人不喜歡在國內旅遊呢?原因是大部分國人覺得在國內旅遊要是碰上個節假日景點就會人山人海,這還怎麼旅?怎麼遊?而且一些個別的景點還出現亂收費現象!出去國外旅遊的時候相信大家都會看到過外國的遊客基本上都是背著一個看起來很重很沉的背包,對於中國的遊客而言行李箱就是一切,用手拉著肯定比背著的舒服。
  • 日本滿大街都是漢字,旅行很方便,有女導遊就更方便!
    在日本旅行已經成為一種流行的趨勢,不是說來到日本旅行有多潮流,而是很多遊客都會來到這個書本記載過的國家看看,真的來到之後體驗怎麼樣,就因人而異了,總的來說日本最近10年的旅遊業有很大部分都是我們國人支持的。就是這樣的現狀,在日本旅行真的方便嗎?
  • 合肥廬陽區15座公廁增設嬰兒護理臺 方便市民帶娃出門
    12月11日,該區城管委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該區將在繁華路段周邊15座直管公廁內新增摺疊式嬰兒護理臺、嬰兒座椅等,方便帶娃市民如廁。》》》推薦閱讀:尷尬!合肥藍鯨灣國際水匯一女子剛脫完衣服洗澡 突遭男子闖入看光當天,在合肥宿州路宿幼公廁可以看到,摺疊式「嬰兒護理臺」已安裝在「無障礙衛生間」內,設置高度不到1米,大概與成人腰部平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