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古裝大戲,也不是武俠劇
你可能很難想像,
圖中身披紅鬥篷,在雪地裡颯爽策馬的主角
是一位「70後」副縣長
近日,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昭蘇縣副縣長賀嬌龍策馬雪原,為昭蘇縣旅遊做宣傳的短視頻走紅網絡平臺,收穫大批稱讚。網友紛紛稱其「又美又颯」,這樣的文旅宣傳「十分有特色」。
策馬雪原的賀嬌龍與想當賽馬王子的丁真,當下刷屏的兩大「頂流」趕趟走紅,同時將兩個美麗的地方推到了眾人面前,注意力資源蘊藏的巨大效能,人們早已洞悉,而基層政府推動政府職能轉變,提升營銷能力,爭取社會經濟效益的成效才剛剛揭開帷幕。
做「網紅」沒什麼不好
流量善用可支持地方經濟發展
「我不想當什麼網紅縣長,我只希望我們昭蘇能成為全國的網紅打卡地。」視頻走紅之後,昭蘇縣的旅遊團已經排至明年,關於如何利用好目前的網絡流量資源,昭蘇縣和賀嬌龍如此打算——
賀嬌龍:「我覺得應該充分利用好縣委和政府委託我做的抖音平臺,畢竟流量來之不易。但是我們要想辦法讓流量資源實實在在地沉澱下來,讓它變成高速經濟發展無形的資產,推動昭蘇四大產業的發展,讓流量能夠普及和匯集到這些農產企業和旅遊從業者。」
賀嬌龍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坦言,自己拍攝視頻的創作構思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另一位爆紅網絡的藏族小夥丁真的啟發。
「我自己後來也思考了一下,可能是四川理塘丁真現象出現後,大家對正能量的視頻內容更加喜歡了,同時,網信部門也對那些惡意低俗炒作、帶偏社會價值觀的視頻內容加強了管理,於是我們這樣一個來自祖國最西邊的邊境小縣城的雪地萬馬奔騰壯觀視頻就擁有了很高的流量熱度。所以說,我的短視頻火起來只是趕上了機緣巧合。」
機遇只留給有準備的人,一條爆款視頻的出現不是一朝一夕的好運眷顧,看似偶然的「網紅」成長路徑背後,是扶貧幹部借力自媒體運營,長達數年的探索深耕,從而摸索出的一條創新扶貧致富路徑。
今年5月,為了解決疫情造成的農副產品滯銷難題,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組織開展「縣領導+主播+產品」的視頻直播農產品帶貨活動,要求各縣市選派1名縣領導和1名主播參與本縣市直播活動,幫助企業和農戶帶貨,分管農業的賀嬌龍認領了擔任帶貨主播的任務。
在雪地策馬小視頻走紅之前,賀嬌龍已經連續半年為昭蘇縣直播帶貨,還註冊了抖音帳號「賀縣長說昭蘇」,發布昭蘇縣的農產品和美景。曾經種種耕耘,如今終成果實。
而賀嬌龍所提到的00後藏族小夥丁真與他的家鄉四川理塘,也正以「一天一熱搜」的頻率書寫著「網紅」的全新劇本。在受到熱切關注之後,丁真謝絕一切選秀和綜藝邀約,籤約入職國企,成為當地博物館的講解員,從回學校補上義務教育課程,再到成為家鄉理塘縣的旅遊形象大使、推出宣傳片《丁真的世界》。丁真走紅後的每一步,似乎都與資本運作下的常規網紅變現套路背道而馳,卻贏得網友的一致點讚。
丁真的抉擇與當地旅遊部門的迅速反應脫不開關係,一度處於宣傳窘境的四川甘孜敏銳地看到了流量背後的價值,當地國企四川省甘孜州理塘縣文旅體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更及時地抓住了這次機會,迅速決斷籤約丁真為家鄉代言。
接下來,甘孜縣通過開通各個官方機構帳號加速輿論發酵,馬不停蹄地拍攝宣傳片等方式,高效地推出丁真箇人視角拍攝的四川甘孜旅遊宣傳片《丁真的世界》,隨後,更是推出甘孜冬季旅遊「優惠大放價」活動,宣布11月15日至明年2月1日期間,甘孜全州所有景區門票全部免費,酒店半價,機票一折。
這一套宣傳「組合拳」下來,理塘的網絡搜索指數增長了620%,曾經名不見經傳的邊陲小鎮,正成為家喻戶曉的「詩與遠方」。
縱觀丁真走紅以來的經歷,不僅與娛樂產業中對網紅的暴力開發、匆忙變現形成鮮明對照,更給予完成脫貧攻堅,正走向更高質量發展的地方政府以啟示——面對意外走紅的網紅人物和產品,不著急收割「截流」,而是呵護「引流」,結合當地資源優勢深耕細作,引導圍觀流量真正轉化成為造福當地人民的在線新經濟發展動能。
「蹭熱度」並不是貶義
借力發力可順勢「出圈」
脫貧攻堅戰收官在即,全國都在矚目扶貧成果,老少邊窮地區面貌的改變趕上熱點,自帶流量,成為賀嬌龍和丁真變身網紅的時代背景。將寫進教科書的是,賀嬌龍和丁真的故事中,兩地政府有意識地搶佔輿論陣地,抓住網民心理,善用流行的媒介形態「講好中國故事」的舉措,為貧困縣發展旅遊業提供了思路——好山好水好風景,也需要藉助流量「出圈」。
細究丁真熱度如此走高的原因,與各地官博放下姿態投入「搶人」大戰的舉措不無關係。丁真走紅後,多地文旅部門官微都加入了「搶人戰局」,#全國各地都在邀請丁真#、#丁真引發的一場連續劇#等微博話題閱讀量不斷攀升,其中@雲南文旅發起了類似「我們在雲南等你」的話題,@陝西省旅遊文化廳更是直接「碰瓷」稱「丁真撞臉兵馬俑」。
山東、湖北、青海、黑龍江、遼寧、安徽、新疆等地文旅官博與相關媒體相繼開始邀請丁真,而@四川日報則只能「無奈」地對丁真表示:「玩夠了記得回家。」
各地旅遊部門在看到丁真的流量潛力後,以各種技巧借勢營銷,紛紛在社交媒體上向丁真發出邀約,宣傳本地旅遊資源,在為自身吸引粉絲關注的同時擴大了丁真事件熱度的覆蓋面,使其成為全國文旅「新寵兒」,也掀起一場全國旅遊目的地的營銷狂歡,使網友於談笑圍觀之間,遍覽了祖國的大好山河,記下了心儀的旅遊聖地。
各地官微入場的整個過程看似蹭熱度,實際上蘊含了許多巧思和熱情。機緣稍縱即逝,只有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將營銷思維和運營思維結合起來,借勢而為,才能將一時的「網紅效應」轉化成長久的「品牌效應」,化網絡流量為現實客流,為地方帶來可持續的長遠效益。
(參考:人民網、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文匯報、新京報、楚天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