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有群講段子的90後,以「冒犯的藝術」表達生活態度

2020-12-22 湘湘帶你看社會

2020年12月13日,武漢初雪。 江漢路一家咖啡吧的三樓,不到50平方米的小劇場,臺下燈光漸暗,40多名踏雪而來的觀眾圍坐在一起,臺上聚光燈漸起,一群90後和00後的表演者,依次走上舞臺,講段子,抖包袱,插科打諢,迎來陣陣密集的笑聲。

現 場觀眾被逗得忍俊不禁。 「我們這種表演形式叫做『stand up comedy』,也就是單口喜劇,它起源於西方,實際上是有別於脫口秀的一種表演形式,但現在很多人沒有分那麼細,就說我們也是脫口秀。」

每次演出結束之後集體合影。 「開飯喜劇」創始人網名@叨叨,16歲考上武大,目前是武漢大學化學系在讀博士。2017年,叨叨和幾個朋友一起,創辦了武漢開飯喜劇。 「當時知乎上有個話題,你聽過最溫暖的話題是什麼?有人說是開飯。」叨叨說,喜劇也相當於一種精神食糧,他給俱樂部取這個名字,得到了夥伴們的認同。

叨叨在現場主持 。記者胡勝 攝 一開始,你很難將理工博士這種學霸人設和舞臺上的叨叨聯繫起來。演員輪番演出間隙,作為串場主持人,叨叨要負責插科打諢,維持演出的熱度,直至整場演出結束。這與印象中理工男的嚴謹嚴肅顯然大相逕庭。 「喜劇演出有多好笑主要取決於什麼?主要取決於你的預期有多低!」叨叨介紹完開放麥,就開始給觀眾打預防針,再配上他的搞怪表情,引得臺下一陣鬨笑。

現場表演時候觀眾與演員直接面對面。記者胡勝 攝 「開飯喜劇」成立之初,脫口秀文化在武漢尚未走出小眾圈子,演員們表現青澀,觀眾寥寥無幾,沒有固定表演場所。在這個舞臺上,幾乎看不到任何專業的脫口秀演員。30元錢的開放麥票價,可以看到私企老闆、海歸學霸、IT精英、在校大學生,在這裡輪番登場。只要你有表演的欲望,就能拿起麥克風登臺,吐槽生活、釋放壓力、娛樂他人。 @火火是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寶石學碩士,她2017年和叨叨偶遇,後來也成了開飯喜劇社的常客,經常來開放麥打磨自己的段子。在她看來,脫口秀是一門「冒犯的藝術」,而年輕人更能適應這種戲謔語境。用吐槽和調侃來消解不爽,或自嘲或衝撞,極易引起現場共鳴。 「我跟很多人想法應該一樣,就是生活中會有一些想吐槽的事情,我的性格不是那種睚眥必報的性格,所以這裡實際上提供了一個地方讓你去講自己,吐槽一下,然後讓別人聽你說,被你逗笑也是蠻有成就感的。」 @David一直在負責劇社的運營,他有一個明顯的感受就是,脫口秀在武漢本地一直是一個小眾文化,但是歷經疫情防控之後,武漢的脫口秀市場比之前發展了很多。而這一點,叨叨也是深有同感。「疫情緩和之後我回到學校,再來開放麥感覺觀眾比以前更熱情了,大家在經歷這樣一個大事件之後,會以更開放的心態面對生活,他會覺得這麼大的事情都過去了,還有什麼過不去的呢?」 「可能回想起2020,他還會是一個緊繃的狀態,但這種緊繃不代表我就不能笑了,對我來說,反而我要笑得更加大聲一點,這是我的一種態度!」一旁的火火補充道,說完自己又被自己的話逗得大笑起來。 (記者胡勝) 【編輯:張玲】 【來源:長江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上課唱rap講「段子」90後化學老師的Freestyle
    唱rap(說唱),講段子,上節目……如果不說,人們一定不知道這位90後化學老師的標籤。    近來,嘻哈音樂掀起了又一波熱潮,趙鐳也利用元素周期表創作了一首rap。「氫氦鋰鈹硼,碳氮氧氟氖」被他用rap的節奏,明快地演唱出來。歌詞裡的「重慶的巷巷,朝天門嬢嬢,火鍋兒湯湯,小蘇打莽莽」融入了重慶當地特色,還與化學知識點「氯化鈉漿漿,氮磷鉀秧秧」巧妙結合。
  • 黃奕 段子是段子態度是態度,我覺得她說的很對
    12月28日黃奕在社交平臺上發文:「段子是段子、態度是態度,聽段子就簡單快樂的聽、講態度就嚴肅認真的講,非要把兩者放在一起說,那就既不嚴肅也不快樂了!我想等有一天我們不再討論男女,才是真正的平等 。」就外界的議論,黃奕發聲力挺楊笠。
  • 南科大教授講座開黃腔,別把冒犯女性當玩笑
    李淼在微博中辯稱,自己是拷貝了霍金書中的段子,被一個不學無術的學生反對。隨後有人找出所謂的「霍金的段子」,發現與李教授在講座中暗示的意思根本不是一碼事兒。這大概是霍金被黑得最慘的一次。現實生活中,姑娘們被上司、客戶、領導開黃腔調戲,卻礙於身份和情面不得不笑著裝沒聽到,委曲求全。對沒熟到一定程度的人突兀地開黃腔,就是不敬和冒犯,不論出於什麼理由。畢竟開黃腔是真的有惡意,還是無心之失,判斷標準在於聽的那個人。敢公開站出來表達不適的女生不是敏感,而是勇敢。
  • 我在武漢脫口秀現場撿了5個段子,哈哈哈哈哈
    他是長沙人,今年六月因工作原因搬到武漢,現在是留學教育機構的創業者兼脫口秀演員。曹國很喜歡這張學生抓拍的照片,定製成T恤想送給學生被多次拒絕後,這30件T恤就成了他的出遊&演出服他的工作99%是聽家長發牢騷,有很多就化為靈感,變成他的段子。
  • 武漢這一刻|90後說段子,吐點小槽,開懷大笑!
    開飯喜劇社是武漢本土一群年輕人組成的單口喜劇社,秀口才、說段子,這群年輕人在舞臺上盡情展現自己,逗樂觀眾,這種表演形式也越來越被武漢人所了解和接受。武漢經歷疫情之後,演員們明顯感覺到觀眾的熱情更高了,更多人學會了用餘裕的時間享受生活。
  • 成都脫口秀素描:假如生活和你開玩笑 你就講個段子給它聽
    他們把生活經歷變成一個個段子,令觀眾捧腹。 蔡師傅是廣西北海人,早年在武漢大學學新聞,後來肄業。他因為前女友來到成都,經歷了欠債等風波,當上了外賣小哥,生意好時月入過萬,人生低谷時患上抑鬱症。蔡師傅是成都最早一批堅持講脫口秀的人,他還把自己患抑鬱症去醫院就診編成段子:「有人說抑鬱症就像是心理上患上了重感冒,但沒想到我生活中就診也是像看感冒一樣。」門診醫生問他:「吃了這個藥會咳嗽是吧?」他回答:「是的。」
  • 90後設計師用珠寶藝術見證 展現最美武漢
    武漢黃鶴樓夜景。(新華社)這位90後設計師是一個超級熱愛生活、喜歡繪畫與珠寶的美學達人。原本是揚州人,畢業後定居武漢,她的家面朝武漢東湖,遠眺湖北省博物館,每天都在見證著武漢的美好。雖然,在疫情剛剛開始的時候,她也曾陷入了擔憂和迷茫,甚至害怕自己會不會因為疫情而失業,但是當二月來臨,她開始決定做些什麼,從此開始了自己關於武漢的藝術首飾設計創作。並奉獻出來了第一張設計圖,以珍珠為主材,將「天塹變通途」的武漢長江大橋、乃至橋頭堡的風景都展現在了精妙的設計中。方龍慧子,她用自己的一雙巧手描繪出武漢的美。
  • 中國脫口秀:謝謝,有被冒犯到
    /微博歸根結底,喜劇本身就不缺市場,而脫口秀本身的「冒犯」屬性,天然就很適合將想要吐槽的真心話,藏在嬉笑怒罵的段子中。特別是,在這個沒有最難只有更難的年份,經濟下行、疫情侵襲,全世界都被調成了困難模式,我們都有一丁點兒憂傷,都需要一丁點兒笑聲。
  • 南科大教授回應演講時講黃段子,網友熱議:不僅是黃段子,而且事後給...
    虎撲11月28日訊 近日,網曝南科大李淼教授演講時講黃段子,被現場女生怒懟,隨後李淼教授回應稱段子來源於霍金。新聞發出後引發網友熱議,具體內容如下:詳細視頻戳我>>>【網曝南科大教授演講時講黃段子 被現場女生怒懟】#南科大李淼# 11月24日,南方科技大學物理系教授@李淼在南科大 受邀至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進行演講,隨後,有網友稱其演講期間講了關於「黑洞」的黃段子,現場有女學生認為該發言對女性有所冒犯,演講後對李淼老師進行了提問。
  • 藝術90後|谷仁明:安靜的人和對藝術「躁動」的心
    擴展閱讀:雅昌藝術網關於「以冒用'雅昌'名義騙取藝術品等犯罪行為」的聲明90後,自出生以來一直處於被標籤的輿論風口。事實上,已全部成年的「90後一代」青年藝術家正悄然成為中國當代藝術發展的新力量。為此,雅昌藝術網面向出生於1985年至1995年的藝術家,發起【藝術90後】系列,試圖用專訪的形式,走近他們的藝術世界。
  • 王蒙:我們的文藝生活不能停留在段子上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素芹 文/圖「80後」原著,70後導演,90後編劇今年86歲的王蒙見證並推動了中國當代文學發展。70後的著名戲劇導演李伯男任導演,他說:「能有這個機會排這個戲,在精神上和大師對話,我感到非常榮耀。」90後著名戲劇編劇溫方伊表示:「小說中所寫的事情,放到現在依然不過時,很多衝突在今天的家庭中仍然上演。」70後的導演,90後的編劇,王蒙笑言:「我是80後,我86歲都過了。我現在每天走路10000步。我去年在海邊照的相,還有腹肌6塊。
  • 脫口秀的本質是冒犯嗎?楊笠「性別議題」惹爭議
    有人認為楊笠的段子其實傷害性不大,不過侮辱性極強。 首先,脫口秀的本質肯定不是冒犯,如果冒犯是脫口秀的必要條件,那不冒犯的脫口秀就必然不好笑,這種說法一聽就不對。
  • 南科大教授演講時講黃段子回應:段子是霍金的
    近日,李淼教授演講時講黃段子事件引發關注,對此,李淼稱段子來源於霍金。相信大家都此事件來龍去脈已經非常熟悉了,雖然作為局外人也不是這次事件的直接參與者,也許很多人抱著吃瓜的心態在觀察事情的走向。事件背後的東西也許值得我們去深思。
  • 被誤解的楊笠們:我們為什麼要「冒犯男性」?
    被誤解是表達者的宿命,這批女演員或多或少都因為女性視角的段子招來爭議,不少觀眾尤其是男性觀眾,覺得自己被冒犯了。但實際上,男女之間的對立、不平等、誤解,反而是這些女演員的最佳素材,當然她們的目的絕對不是挑起男人和女人之間的戰爭。
  • 用段子笑點稀釋生活痛點:中國脫口秀十年,它真的「紅」了嗎
    從1988年12月在央視表演了第一個小品後,這個加拿大人便成為了老外學中文的裡程碑式人物,但在「大山」這個身份過去整整25年後的2013年,他開始第一次嘗試脫口秀。他「比中國人還中國人」的生活、跨東西方文化的經歷、「電視臺明星」的日常,都被創作成段子和包袱,在俱樂部、酒吧、高校巡演。
  • 90後老師「花式」批改作業,網友:難怪現在小學生都有段子手基因
    導語: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現如今90後已經開始擔起了老師的重任。正所謂「一代君王,一代臣」,隨著90後老師的崛起,更多的新鮮元素被應用於日常教學之中。圖片來源網絡而近日90後老師一系列「花式」批改作業更是讓人啼笑皆非,當學生作業完成得不好時;當考試成績不佳時;當你學習不夠認真是,這屆老師再也不會用「老方法」來應對了,而是化身段子手
  • 「遊牧」三年後,武漢唯一的脫口秀俱樂部有了家
    周四開放麥的場地:98K&Bar不過所有開飯的演員也都承認,如果沒有有錢有閒又有點藝術追求的「David 老師」,開飯一定維繫不到現在。今年十月,David 和多牛世界的負責人見了幾面,沒過多久,舊平和打包廠一樓的一處空地被談下,成了開飯俱樂部的固定據點。在此之前,他們已經度過了三年遊牧生活。
  • 楊笠們冒犯了男性?「女性發聲」本身就有意義
    作為一種喜劇形式,它一方面有著很強烈的觀點表達,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運用誇張、冒犯等形式來增強節目效果。想在脫口秀裡找到一種不冒犯的、完全平衡和理性的表達,是緣木求魚。當然,我們也不必因此就把某些觀點奉為圭臬,用節目中帶有絕對性的觀點來指導生活,那可能也是場災難。而我想談的是,「女性發聲」這件事本身的意義。
  • 「斜槓女孩」的段子人生
    舞臺是純粹個人表達的舞臺,這是長在普拉斯骨子裡的認知。她並不在意演員上臺能否得到觀眾的掌聲,也不希望和觀眾交流。「交流什麼,我不需要安慰,不需要獲得掌聲,脫口秀就是吐槽、消解、釋放的過程。」而這樣拒人於千裡之外的自我,足夠冒犯,也足夠吸引人。
  • 女人被冒犯了那麼多年,男人甚至接受不了一個楊笠
    我覺得特別搞笑,吹鬍子瞪眼彈跳起來接楊笠的空氣子彈的人,當真應了楊笠段子裡的那一句話:感覺他人生中所有的苦難,都怪我一句話。這倒用行動證明了楊笠講的確實不太對。(部分)男人何止有底線,他的底線到處都是。哪怕女人被冒犯,已經很多很多年了。女人總是被劃分為天使與蕩婦,到綜藝熒幕敘事,女人的模板也大多不過兩三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