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多必失,聰明人四不說!

2021-01-07 騰訊網

作者:雲谷禪師

來源:日行一善共修平臺(ID:RXYSGXPT)

到了一定年齡,便要學會寡言。

《金剛經》說: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妄語者、不誑語者。

正因如此,佛說的每一句話,都值得我們用心去體會。

而人一輩子,能學會說話,才是本事。

都知道,說話,是人的本能,但要如何說話,如何適可而止,如何閉嘴,才是一個人真正的智慧。因為禍從口中來,言多必有失。

真正的聰明人知道,這四種話,一輩子都不會說!

1

不說怨話

《壇經》: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心若無塵,何需掛礙。

禪師有個老是抱怨的弟子。一天,禪師將鹽放入一杯水中,吩咐弟子喝一口。

弟子嘗後,皺眉道:「苦。」

禪師只笑不語,又帶著弟子來到湖邊,將同樣的鹽撒入湖中,讓弟子再嘗嘗。

弟子捧水嘗了嘗,「平平淡淡的,沒什麼味道。」

大師笑著對弟子說:「所有的痛苦和磨難,就如同這鹽,它的鹹淡就取決於放在哪裡。」

總是抱怨世界的人,不是因為這個世界糟糕,而是心有蒙塵,不見光芒。

怨話,是一種負面情緒。它會將人所有的熱情,消磨殆盡,也會影響到別人的生活。

抱怨,改變不了任何事。而一個整天喜歡抱怨的人,生活也每每坎坷。

2

不說閒話

《周易》裡講: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

有吉德的人,自知為善不足,非不得已不講話;急躁之人,急於顯現,所以話說得多。

禍從口出,知道該說什麼,不該說什麼,才能躲避禍患。

隋煬帝楊廣好大喜功,一次,他造了個大帳篷,能容納上千人,好不得意。

而賀若弼是隋朝有名的將領,為人口無遮攔。得知此事後,議論楊廣行事奢侈,不巧此事被楊廣得知,憤怒之下,賜死了賀若弼。

《增廣賢文》中說:喪家亡身,多言佔了八分。

流言蜚語,搬弄是非,輕易就能將人摧毀。

《論語》有云:「辭達而已矣。」 說話,點到為止,恰到好處即可,多說閒話,只會給自己帶來災難。

3

不說狂話

《尚書·大禹謨》: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

曹操為什麼殺許攸?

官渡之戰時,許攸獻計助曹操出兵奇襲袁紹的糧草重地,最終使曹操贏得了這場著名的以少勝多的官渡之戰。

許攸為人狂妄,經此戰役後,常吹噓自己的功勞,還直呼曹操小明名「曹阿瞞」,曹操早已心生不滿。

一日,猛將許褚騎馬入東門,與許攸相遇,許攸張口就說:「你們要是沒我,能進得了這道門嗎!」

許褚聽後大怒:「我們武將出生入死,才冒險奪下這座城,有你什麼事!」說罷,就拔劍砍了許攸,提頭去見曹操。

曹操不滿許攸已久,得知此事,並沒有重罰許褚,只不痛不癢的責罰了許褚幾句,便將許攸厚葬了。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真正的聰明人,從來不會張揚。

不論才學、智識如何過人,都會知道夜郎自大,招來的只有災禍,唯有低調,路才能越走越遠!

4

不說氣話

《弟子規》:話說多,不如少。

人在氣頭上不自覺說出的話,事後想來多是後悔。

明成祖朱棣希望方孝儒能夠幫自己寫個新帝即位詔書,但是方孝孺不但不答應,反而直接破口大罵。

朱棣暗壓怒火,嚇唬方孝孺:「你難道就不怕誅九族嗎?」

誰曾想這方孝孺也是立馬接道:「便誅十族又能怎樣!」

朱棣聽聞此話,也橫下一條心,將方孝孺的朋友門生也列作一族,連同宗族合為「十族」,一共處死了873人。

俗話說:「寧吃過頭飯,不說過頭話。」

人因為貪吃,而吃超過自己飯量的食物,就會身體不適;人因為氣頭上的話,而禍從口出,就會傷人傷己。

也許,憤怒之中的脫口而出,不過是圖個痛快,但話已出口,早已覆水難收。即便是有口無心,也會傷人心。

平靜下來,別因憤怒,生分了感情;別因氣話,留下了遺憾。

5

聰明人,懂得閉嘴

曹振鏞歷經乾隆、嘉慶、道光三朝不倒,道光年間去世,皇帝還親自弔喪、賜諡號,可謂風光無限。

他的門生曾經請教他如何能歷經風雨還屹立不倒,曹振鏞給出了他的答案——多磕頭,少說話。

《金人銘》上說:「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無多言,多言多敗;無多事,多事多患。」

人常說「兩年學說話,一生學閉嘴」,真正聰明的人,說話會很講究,他們知道應該如何說話:不說怨話、閒話、狂話、氣話,做人謹言慎行,深思熟慮,不惹禍,積福德!

儒道佛

相關焦點

  • 俗話說:言多必失,聰明人不說的7句話,漲知識
    俗話說:言多必失,聰明人不說的7句話,漲知識大家都知道,話不能亂講,言多必失,聰明人不說的7句話,你們都知道嗎?看完漲知識了。俗話說「言多必有數短之處。」放眼看一看中國的歷代偉人,之所以能夠有所建樹,部分是因為他們慎言慎行,做事踏實,從來不會說一些無聊的話語。
  • 老人言:真正的聰明人,三不管,四不說,五不幫,你能做到幾個?
    常常聽老人說:「真正的聰明人,三不管,四不說,五不幫「,你看看你能做到幾個?所以要想成為真正聰明的人,除了以上的「三不管,四不說,五不幫」,我們還得多看看老人說的話,理解當中的含義。所以,在這裡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本凝聚了古時候老人家的智慧的書,《老人言》。
  • 沉默是金,言多必失,聰明人不說的4句話
    後以「言多必失」謂話說多了一定有失誤。清 朱用純《治家格言》:「處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有的話能說,有點話不能說。正所謂禍從口出,言多必失。聰明人說話之前我們會思考一下這些話能不能說。聰明人都懂得如何收斂自己的光芒。做人智商高不高沒關係,情商高不高也問題不大,但做人的格局一定要大!說白了,你可以不聰明,也可以不懂交際,但一定要大氣。
  • 言多必失,聰明人的「三不說」原則,值得學習
    所以,言多必失,聰明人的「三不說」原則,值得學習。01氣人和傷人話不說。俗話說,言多必失會有害。我們不能拿自己的眼光去看待周圍的人,去分析周圍的事物,畢竟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人的思想也在改變,不要總是按照自己的思路再去看待問題,別讓自己像井底的青蛙,沒見過世面一樣。所以,現實生活中,聰明人從不說這三種話,人緣差的人卻逢人就說。那就是,氣人和傷人話不說,牢騷和抱怨的話不說,閒話和廢話不說。
  • 言多必失,聰明人絕對不說的三句話
    一俗話說,言多必失,一旦說的話過多,就容易引火燒身,害了自己。就像我們小的時候說話一般用兩三年就學會了,但是懂事之後才明白要用一輩子學習怎麼說話。在社交關係交往當中,我們通常誇別人會說話,就會說他情商高之類的讚美之類的詞語。
  • 言多必失,真正的聰明人,從不說這三句話
    據生活實際觀察,言多必失,真正的聰明人,從不說這三句話,你有嗎?一,不說傷害別人尊嚴的話。在人的天性中,都有愛面子的天性,也就是說,與人相處中,你要懂得照顧別人的情緒,別人才會尊重你,給你面子。人都是相互的,你尊重我,我尊重你,關係才會和諧融洽。如果說,你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說話沒有顧忌,自認為這是自己的本性,口直心快,不反思自己,則容易讓彼此出現誤解。
  • 俗話說:言多必失,聰明人不說的7種話,看完長知識了!
    俗話說:言多必失,聰明人不說的7種話,看完長知識了!無論現代還是古代,能夠成就大事的人都有同樣的特點就是少說話多做事,因為「禍從口出」的道理大家都懂,所以有的時候不說話勝過說話。而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聊的就是 俗話說:言多必失,聰明人不說的7種話,看完長知識了!一起來學學吧,不要再傻傻不知道。一、不說大話。在生活中,總有一些人喜歡在生活中說一些大話喜歡把自己誇的非常厲害,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會覺得自己非常厲害,別人一定超不過自己。
  • 言多必失,聰明人從不說這4句話,說了不如不說
    言多必失、禍從口出,這都是從古至今就有的成語,可見說話也是門藝術,還有個成語是沉默是金,有些話說了不如不說,聰明人都應該知道,那些話是不能說的。1.怨話說怨話不如多笑笑!喜歡說怨話的人一定不招人喜歡。,而且人緣也一定好不到哪去。
  • 曾國藩:多言必敗,言多必失,聰明人從不說這兩種話!
    你是聰明人嗎?你會說話嗎?你知道有時候說錯一句話會禍從口出嗎?曾國藩曾說:真正的聰明人,明白說話的重要性,從來不會說下面這2種話。曾國藩:多言必敗,言多必失,聰明人從不說這兩種話!一、胡話很人交流的時候,很多時候我們都聽不太懂他人在說什麼,可能是你的理解能力有限,可能是他人的描述不清楚,我們總會遇到這種事。
  • 古語「三不管四不說五不幫」,有何深意?專家:先輩的處世之學
    01老人們面對人情世故總是要通透許多,畢竟他們的為人處世都是經過種種磨練的,其中有一句常常教導我們的處世之學是:「三不管,四不說,五不幫。」只有這樣才算是一個聰明人。▲說壞話照片至於四不說,一是不要在背後說人壞話,這是最基本的處事原則。
  • 言多必失,聰明人從不說四種話
    聰明人都懂得如何收斂自己的光芒。 做人智商高不高沒關係,情商高不高也問題不大,但做人的格局一定要大!說白了,你可以不聰明,也可以不懂交際,但一定要大氣。 如果一點點挫折就讓你爬不起來,如果一兩句壞話就讓你不能釋懷,如果動不動就討厭人、憎恨人,那格局就太小了。
  • 言多必失:真正聰明的人,很少說這四種話,容易惹來麻煩
    所以說那些真正的聰明人,懂得什麼叫言多必失,他們很少會說下面這4種話,因為一不小心就會惹來麻煩。1.儘量少說苛責別人的話「謗義之言,難用褒貶。」——曹操無論是生活中還是工作中,指責別人的話儘量要少說。情感小結:如果是聰明人的話,他們會很好的管住自己的嘴,也許一句玩笑話,就能引來不必要的麻煩,在我們的面前就有很多的教訓。
  • 言多必失,聰明人不說的4句話
    聰明人都懂得如何收斂自己的光芒。做人智商高不高沒關係,情商高不高也問題不大,但做人的格局一定要大!說白了,你可以不聰明,也可以不懂交際,但一定要大氣。如果一點點挫折就讓你爬不起來,如果一兩句壞話就讓你不能釋懷,如果動不動就討厭人、憎恨人,那格局就太小了。,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
  • 聰明人,一輩子不說的三種話!
    做人就要做個和善仁慈的聰明人,懂得如何說話,言談做到適可而止。要明白「病從口入禍從口出」,「言多必失話多惹禍」的道理。人學說話只要一年,但學會說話卻是要整整一生。聰明人都明白說話的重要,怎麼說話對人有促進作用,怎麼說話會傷害人。這世界傷人容易,但要人真正從內心體會到關懷卻難。
  • 傻瓜說「家裡有事」,聰明人這樣答
    傻瓜說「家裡有事」,聰明人這樣答在職場,面試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也是最為關鍵的。如果你連面試都通不過,那麼意味著你沒有進入職場的資格。面試和職場一樣,特別注重細節,往往能夠決定成敗。面對閱人無數的面試官,你的很多小伎倆將不再管用,能夠被一眼看穿。
  • 聰明人不說的4句話丨可讀
    正所謂「言多必失」,說話,也是一門藝術。今天,小編就跟大家分享一些關於「好好說話」的小技能。希望對你有幫助。怨話說怨話不如多笑笑!不要遇到一點小事,就滿世界抱怨老天不公。你可以偶爾發牢騷,但不能整天抱怨,沒有人喜歡整天對著一張怨婦臉。你要明白很多時候,抱怨是沒有用的,抱怨一天遠沒有努力一會的收穫大。所以,努力吧!
  • 禍從口出,言多必失!做人,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深度好文)
    所謂禍從口出,言多必失,說得越多,往往錯的就越多,而且,沒有人會喜歡一個多嘴多舌的人,所以,做人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一代人傑曾國藩,在年青的時候,就是個話很多、喜歡多嘴多舌的人,而且言辭很刻薄,所以常常得罪人。
  • 傻瓜才說「有」,聰明人的做法你不得不服
    傻瓜才說「有」,聰明人的做法你不得不服相信很多朋友應該都有過面試的經歷,如果是剛剛走入社會的小白,那麼這篇文章就更值得你看完。想要進入職場,最關鍵的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面試。只有當你順利通過了層層面試,才能進入自己理想中的企業工作。
  • 聰明人,從不說這兩種話,多積口德,多積福報
    福禍無門,惟人自召;言多必失,禍從口出;舌為利害本,口是禍福門!聰明人,不說這兩種話,多積口德,多積福報。而情商高的人,也從不說這兩種話,因此更有福氣。下面我們來一起看看!情商高的聰明人,從不說難聽話,多少不說少說,少說不如好說,因此更有好人緣,更有好福氣!2、不說大話;驕傲自滿是人性的弱點,很難克服;愛說大話,也是人類的一種通病。一個人若能克服驕傲情緒,時刻保持謙虛低調,則可以「人低為王」,厚德載物。反之,滿招損,驕傲使人落後,會使到手的福氣偷偷溜走。
  • 誰是聰明人,聰明人的十大特徵
    二,聰明人有更恰當的溝通方式。三,聰明人多角度思維。除去專業知識之外,聰明人知道很多。聰明人天賦就是思維活躍,總是對世界充滿好奇和興趣。四,聰明人不僅能在一件事情上極為專注,而且有極強的概括和拓展能力,並善於對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解釋同一個事件。五,聰明人敢於面對錯誤,面對挫折。微笑的面對發展糟糕的事情。聰明人很堅定,永遠不會打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