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FA觀點丨鄭勤硯:關於美術學院通識教育的思考

2021-02-19 中央美院藝訊網

當前美術學院的通識教育存在一些較為突出的問題,如:通識教育缺乏鮮明特色的個性研究;通識課程的設置、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難易度的把握,表現出相對的單一性;教學和研究隊伍不強,研究成果數量不多,深度不夠;學生的通識知識及能力較差,制約了他們對藝術專業知識的理解力、表達力、創造力,對未來社會生活的不適應凸顯出在個人能力、人際協調等方面的不足。通識教育為什麼在美術教育中很重要?美術對通識教育有何貢獻?美術學院需要什麼樣的通識教育?本文擬對以上問題進行反思。


哥倫比亞大學教師學院關於材料的課堂

一、通識教育在美術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9世紀科技的進步與普遍應用帶來了生產力的快速增長,訓練專業人才逐步成為高等教育的發展趨勢,也導致教育上的功利主義,學科知識向專門化方向發展,藝術院校的學生們只限於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面過於狹隘,視野不開闊。20世紀初以來,美國開始對現代教育進行反思。哈佛大學率先提出了「集中與分配製」,力求學生在精通專業與博識之間取得平衡。接著,哥倫比亞大學與芝加哥大學於20世紀二三十年代也開始了通識教育。「前者著重加強學生與社會、價值和倫理問題的認識和判斷能力;後者則強調學生要透過偉大經典的閱讀,反省人類共通的、歷久彌新的價值問題」(1)


哥倫比亞大學校園內景

通識教育的說法並非是現代人的首創。柏拉圖在他的《理想國》中,最早提出了通識教育的概念。古希臘人認為,只有接受了通識教育的人,才能讀人所寫,理解人所說,並說出自己想要表達的東西,才是自由的、有思考能力的人。繼承西方教育傳統的美國教育界認識到,古代為戰勝無知與偏見培養「自由人」的通識教育理念在今天仍有重要意義。通識教育的實質是要求學生掌握關於人的生活的各個領域知識和所有學科準確的一般性知識,是把有關人類共同生活最深刻、最基本的問題作為教育要素的教育。

顯而易見,通識教育對於藝術教育的重要意義在於精通專業與博識視域彼此的相互砥礪。相對於美術專業教育來說,通識教育是人本教育,是自由教育,通識教育不是通才教育,不是專業教育,更不是專業教育的對立面,但它是美術專業人才必需的養分和成為一個完整的人必備的素質。


哥倫比亞大學校園內景

二、美術對通識教育有何貢獻


哈佛大學在世界高等教育界具有重要影響的一個原因,是因為1945年它在《自由社會中的通識教育》報告中所提倡並實行至今的高等學校的通識教育,成為當今為發達國家大學普遍接受的大學教育理念。通識教育中儘可能綜合的、古典的文學藝術和科學的教育,目的是在學習專門知識之前,使學生對知識總體狀況有全面的了解。哈佛本科生所學的課程中的八分之三為通識教育課程,其中人文藝術、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課程各佔三分之一。藝術教育在哈佛,是通識教育的重要部分。


聖路易大學附屬中學美術教室

美國各大學並沒有形成共同的通識教育課程,都有各自的側重點。但他們都要求學生掌握人文、社會與自然科學等各主要學科的知識成果與思考方法,培養學生理解、反思與批判能力。如芝加哥大學的通識教育課程分三部分:人文、文明研究與藝術;自然與數理科學;社會科學。學生不必熟讀一系列指定經典,但要通過參與「共同核心課程」的方式,培養提問的習慣與批判、分析和寫作的能力。哈佛大學的通識教育重視開拓學生視野,強調學生要「了解主要知識領域中之取向與思考方法」。(2)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越來越認識到:人文學科代表了人類對善的自由約定,科學則代表了人類對真的自由約定,二者缺一不可。按照司考特·布坎南的話來說,「通識教育的目的是培養洞察力、理解力與想像力,最終要讓學生成為自己與他人的老師。通識教育的結果是窮其一生的教與學。這棵知識之樹的社會果實是一種智能文化。重新發現通識教育是重新建構本國教育制度的開始。」(3)


哈佛大學內景

通識教育目標的實現離不開藝術教育,通識教育也極大地推動了美國當代藝術教育的興起和發展。哈佛大學積極踐行著通識教育的宗旨,其濃鬱的藝術氛圍和豐富多樣的藝術活動為這個百年老校增添著無盡的魅力。哈佛大學每年舉辦藝術節、頒發藝術獎章,真正體現了哈佛大學藝術教育的特點:強調藝術在生活和教育中的重要性,鼓勵全體師生參與其中,並為師生提供濃鬱的藝術氛圍,通過耳濡目染增強審美需求,提高審美趣味,為科學與藝術的結合培養跨學科人才。哈佛大學博物館的館藏品匯集了幾代人的慷慨捐助,通過百餘年的努力,哈佛教職員工利用這些豐富的資源為深入藝術教學和研究追本求源,為增長哈佛人的學問和知識旁徵博引,創造了哈佛大學的博物館藝術文化。


哈佛大學藝術博物館講解員在講解作品

三、美術學院需要什麼樣的通識教育?

美術學院的通識教育應為每一個不同藝術稟賦、不同成長環境、不同興趣愛好的學生提供一生有用的教育。任何專業藝術人才的培養,個人修養、社會責任感、人文情懷、科學精神、歷史批判眼光、健康和諧發展均是首要育人目標。美術學院的通識教育應以追求心靈自由、精神解放為宗旨,培養學生批判反省、追求真理、自主自立、挖掘個性潛質、超越現實功利、開創新世界的精神,養成洞見真知、智慧人生、擺脫束縛、突破成規的能力。教師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承擔的職責是提供幫助,而不是主導學生的學習,沒有一家之言,有的是思想觀點的碰撞和交鋒,打破專業壁壘,貫通科學、人文、藝術與社會的聯繫,避免知識的片面化,以便綜合全面地了解人類文明的總體狀況。


華盛頓大學美術學院繪畫系學生作品

通識教育不是通才教育。並不追求面面俱到,讓學生什麼都懂,而是旨在培養能夠適應當代社會生活,做一名有責任心、能擔當的公民,並依據這樣的目標設計課程體系。比如:哈佛大學的通識教育課程體系由8個學科領域組成,分別是:審美和闡釋的理解、文化和信仰、實證推理、倫理推理、生命系統科學、物理世界科學、世界中的諸社會、世界中的美國。哈佛大學要求本科學生通識教育課程學分要達到12學分以上,每個學科領域都要有所涉獵。在實踐中,各大學通識教育的課程體系都是經過設計的,課程內容也都有所選擇。旨在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重在養成學生的學養和品格。


哈佛大學藝術博物館內景

通識教育的課程體系貫通文理、打破學科界限,追求廣博、精深,而不是系統完備。通識教育旨在讓學生掌握其他學科的整體概況、一般方法和學科精要;而專業教育則要求學生全面掌握專業知識,具有專業實踐能力和專業批判精神。對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的關係,哈佛大學的報告明確表述為:「通識教育被用來表示在學生的生活中作為一個負責任的人和公民首先應該接受的那部分教育,而專業教育則是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那部分教育。現實生活中這兩個方面是不能完全分離的。」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應是互補的關係,通識教育可以彌補專業教育的學科割裂,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人生觀、世界觀,培養學生歷史和批判的眼光,讓學生先成人、然後再成才。


華盛頓大學美術學院繪畫系學生作品

美術學院培養的畢業生是技工還是大師?培養的專業人才是否具備了基本的公民素養?學院教育是否為學生未來融入社會做好了準備?事實上,美術專業體系越完備,我們越需要通識教育來彌補專業切分帶來的狹隘,需要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科視野,更廣闊的認識世界、認識人自身、認識美術的角度和方法以及人文素養、跨學科視角和歷史批判的眼光。


哈佛大學藝術博物館內學生在演奏

因此,未來美術學院通識教育應在以下幾方面繼續加強。

1.以學生為本,形成正確的學生觀,全面、科學地評價學生。美術院校的一些專業課教師看到的更多的是學生的專業優點而忽略學生通識修養的不足,對學生的評價應包括深入認識和理解自身,構築美好人生,承擔社會責任一些必要的關於認識「人」自身的一些知識,理解和關愛他人的能力。


普林斯頓大學校園內景

2.美術學院專業精細化,需要通識教育拓寬學科視野。如果對中國文化沒有深層次的理解和認識,與西方教育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何談創意?當前美術學院的專業設置有越分越細的傾向。事實上,專業劃分太細的教學體制和各個專業教學上相互封閉的狀況,使得美院畢業生的知識技能結構不完全符合社會的需求,按照純粹藝術家的模式培養人才還是遵循藝術教育的規律培養全面複合型美術專業人才,這對矛盾的解決迫在眉睫。在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的調整中,有意識強調知識體系的簡約化和結構化,加強專業的綜合性、整體性、研究性,使學生的知識技能結構由「深井型」轉變為厚基礎的「金字塔型」。課程設置可以劃分為:一般的課程、專門的課程、寬廣的課程、專深的課程。還可以設立綜合繪畫工作室,加強各門學科之間的交叉滲透和跨學科的綜合,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藝術潛力和創造精神,嘗試打破傳統美術分類原則,國、油、版、雕等藝術門類的界限,學科統整、材料綜合,研究東西方藝術的異同和創造材料的變革,開拓和豐富造型語言,這種綜合繪畫教育,究其核心,是中西綜合教育的一種新模式。


哈佛大學藝術博物館現代藝術家作品

3.樹立多學科意識,加強藝術學科與非藝術學科的相互合作與促進。打通它們之間的通道,架設其相互貫通、相互促進的橋梁,建立融合通達的大藝術背景。藝術本身的綜合性被內部的專業劃分割裂開來,嘗試打通分專業的壁壘,給學生探尋藝術史、不同藝術門類更完整的視角,培養學生藝術的整體觀念,讓每位學生專業特長的發揮都建立在對藝術整體的深刻理解的基礎上,讓學生對藝術內部各專業之間不可分割的關係都要有明確的認識。陳澹然曾說「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逐步打破藝術學分科的人才培養單一模式,最大程度地拓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空間。


哈佛大學藝術博物館現代藝術作品

4.美術學院的通識教育可以走一條更有實質效果的道路——以建立通識教育的「共同核心課」(the common core course)以及建立「助教制度」這兩個環節為中心。在美國大學,通識教育課程是本科生前兩年的主課和基本課程,亦即所謂「核心課程」,有嚴格的教學要求和訓練要求。芝加哥藝術學院的通識教育核心課程佔本科生全部課程的一半,分為六大領域,其具體教學方式和要求,通常都是小班教學,需要很多博士生做助教。不拘泥於教師的講授,通過小班討論、講座、社會調查、社團活動等多種教學方式進行通識課程教學。要求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參與探究。「核心課程」的內容方面需要擺脫各種泛泛的「概論」課方式,而應逐漸走向以經典著作的閱讀討論為中心的方式。


聖路易大學附屬中學課堂研討

5.建設集美術家、教育家於一身的藝術專業師資隊伍。對於藝術院校的教師來說,應成為兼有藝術家、教育家兩種榮譽的人,藝術專業教師要有教師資格證書,學習教育學、教育法律法規、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等課程和知識,並不斷更新自我的知識。

美術院校的目標是培養掌握藝術技能、會通藝理的創作者和思想者,培養兼備寬厚專業基礎、寬闊知識視野和創新意識、兼備求知激情和反省精神、遠大理想和奮鬥意志的完整的「藝人」。美術院校的圖書館、校史館、美術館、學生活動中心等文化載體及具有美術學院特色的、動態、開放、多元的通識隱性課程,為創建良好的學習環境、人文氣氛,起到潤物無聲的教育作用。


史丹福大學校園內景

(1)梁美儀:《通識教育的使命與中國文化教學的實踐》,大學通識教育課程暨文化素質教育研討會,2001年11月。

(2)同上

(3) Kathleen Haney,The Liberal Arts and the End of Education.http:www.bu.edu/wep/Papers/Educ/EducHane.htm

作者:鄭勤硯,中央美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通訊地址:北京市朝陽區花家地南街8號,中央美術學院,郵編:100102

(本文已刊載於《美術觀察》2015年第6期)



--

歡迎您通過以下三種方式關注我:

( 1 ) 點擊屏幕右上角按鈕,

[ 查看公眾帳號 ] 可關注我們 ;

( 2 ) 在 [ 添加好友 ] —>

[ 搜索公眾帳號 ]中查找:

中央美術學院藝訊網

( 3 ) 通過微信掃描以下二維碼添加:

若您有好的想法可以給我留言或者關注新浪微博

@中央美術學院藝訊網 私信我們。

感謝閱讀,歡迎分享,謝謝支持!

相關焦點

  • 關於大學通識教育的一些思考
    目前,應中山大學甘陽教授邀請,我在北京大學召開的「第七屆全國通識教育核心課程講習班」上做了一個主題報告。結合最近對國內部分一流大學校長以及學院院長的訪談和自身經歷,我談一些關於大學通識教育的思考。   通識教育的定位  1.
  • ​2019年中央美術學院成人教育招生簡章
    2019年中央美術學院成人教育招生簡章中央美術學院繼續教育學院是踐行終身教育理念,提高全民美育素質,從事教學與管理的二級學院。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中提出辦好繼續教育,加快建設學習型社會,大力提高國民素質。
  • 2020年中央美術學院成人高考主要專業課程和學費
    2020年中央美術學院成人高考主要專業課程和學費主要專業課程繪畫專業:東、西方藝術通識、自我藝術的建構、模寫到綜合表現、思想政治教育、邏輯思維、美術教育。攝影專業:東、西方藝術通識、創意思維與表達、現代傳播、思想政治教育、邏輯思維、美術教育。
  • 鄭勤硯:線上少兒美術教育多少歡喜多少憂
    停課不停學,網上教育如火如荼地開始進行。對於學校教育來說,文化課教育尚可開展,但是體育課、音樂課和美術課等課程開展遇到很多難點。一些實體少兒美術教育機構面對暫時的生存困境,但是一些線上美術教育平臺迎來了新的機遇,同時也面對諸多問題。伴隨著科技的日益進步發展,網際網路逐漸滲透進了各行各業,線上美術教育的前景和未來究竟如何?用發展的眼光來看,線上少兒美術教育有著寬廣的前景。
  • 動員令丨中央美術學院召開研究生教育改革動員大會
    動員令丨中央美術學院召開研究生教育改革動員大會 2020-09-11 17: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蘇德超:通識教育與批判性思考
    當時的改革派認為,隨著產業革命的發展,學院的教育方案已經落伍,應該停止「死語言」教學,增設更多實用性課程。通識教育(general education)源於古希臘的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後者單純是為了理智的快樂而進行教育——這被認為是高級的、關於靈魂的,它嫌棄實用——實用被認為是粗鄙的,跟身體的欲望相關。但這多半並不公正。自由人(尤其是貴族)能過上閒暇的生活,專務於理智上的好奇,依賴於奴隸的辛苦勞動,而後者顯然是實用的。今天的風尚正好相反,大學專業越不實用越受冷落。
  • CAFA雲端畢業季丨丘挺:「披圖幽對」——數字時代的江山臥遊
    編者按:無論是傳統的師徒制還是藝術院校的工作室制,美術教育可以說一直都強調教師親臨現場的示範臨摹與面對面的交流。但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卻改變了這一現狀:學校無法開學,師生紛紛進入「停課不停學」的線上教學模式,美術教育因其特殊性,美院教師線上指導因而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
  • 中央美術學院2020成人高考招生章程
    中央美術學院2020成人高考招生章程中央美術學院是全國唯一一所教育部直屬的高等美術院校,辦學歷史悠久,師資力量雄厚,教學嚴謹。為滿足社會需要,提高從業人員的專業水平,我院將招收成人高等教育學歷生。本校經調劑錄取後仍不足30人的專業,將予以停辦,學校在錄取前通知考生並將不開班專業報北京教育考試院成招辦備案,由考生選擇是否調劑到本校其他專業或調劑到其他院校的相關專業,考生選擇完畢後由院校按考生志願要求協助處理。錄取結果以簡訊形式通知,同時網上公布錄取名單和新生報到須知(中央美術學院繼續教育網址:http://jxjy.cafa.edu.cn)。
  • 國際美術教育大會丨中央美術學院聘任一批榮譽教授、客座教授
    國際美術教育大會丨中央美術學院聘任一批榮譽教授、客座教授 2018-11-15 12: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通識教育】北京大學通識教育課程簡介
    【編者按】以2003年版本科生教學手冊修訂為標誌,北京大學全面開始了通識教育改革。隨著理念的探討與實踐的深入,從今年開始,北大教務部推出一系列「通識教育核心課程」,作為推進通識教育的前沿陣地。它凝聚了「閱讀經典、批判思考」「大班授課、小班討論、課後寫作讀書報告」等基本共識,匯集了北大各院系的教學名師及助教團隊,探尋更具成效的教育方式,以期助力於培養引領未來的北大青年。
  • 中央美術學院廣東分數線
    中央美術學院廣東分數線 2013-06-25 19:43 來源:新東方網 作者:
  • 中央美術學院美育研究院「首屆全國高校美育教師研修班」啟動
    ,中央美術學院將組織開設首屆全國高校美育教師研修班。師資力量高洪,中央美術學院黨委書記,首屆全國高校美育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美術教育委員會主任範迪安,中央美術學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馮雙白,中國舞蹈家協會主席,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杜衛,中央美術學院美育研究院特聘教授,首屆全國高校美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 開放空間:通識教育學院組織發展和教師成長
    11月11日下午,團隊對話教練、覺醒商業諮詢顧問任偉老師和引導師赫本老師為通識教育學院設計了「通識教育學院組織發展與教師成長工作坊」
  • 2019中國少兒美術教育發展論壇在京召開
    本次論壇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中國美術家協會青少年美術展覽與推廣中心、北京時代美術館協辦。論壇現場聚集了近百位國內美術教育機構、高等院校、專業協會和主流媒體代表。來自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家協會及北京時代美術館的嘉賓發表了主題演講、參與討論,分享他們對當前少兒美術教育、美育教育現狀和發展的思考與探索,共同討論了少兒美術教育、美育教育的未來趨勢。
  • CAFA設計學院2019年在校生優秀作品一等獎 | 王昱辰《 造型基礎1——玩具 》
    設計學院5層展廳設計學院B1層數碼大廳2020年1月14日下午,中央美術學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範迪安先生一行參觀設計學院教學開放周展覽並對設計學院教學改革成果給予充分肯定。 設計學院基礎部 設計學院基礎部作為專業基礎的入口,我們開設了引導學生認知自我、認知大學、認知世界,了解時下世界格局的變化,確立自己的目標與人生求知導向的認知課程,完成從高中教育到大學教育的轉變,使學生能夠在認知大學、認知自我之後,以明確的目標與相對應的規劃,完成未來的學業。
  • 愛在藍天下——2019水立方少兒美術作品展開幕
    展覽現場本次畫展由中央美術學院少兒美術教育研究中心作學術支持單位,由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美術教育委員會副主任餘丁先生擔任學術主持,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少兒美術藝術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鄭勤硯女士擔任策展人
  • 通識教育的實質是價值觀教育
    《哈佛通識教育紅皮書》為美國中學、哈佛學院和社會中的通識教育提出了相應的方案和建議,其實質是價值觀教育,所謂的「思辨與表達」是推行美國價值觀的手段和方式。
  • 【熱點發布】關於通識 | 伴你大學四年的「必修」通識教育中心
    在張家界學院四年的學習和生活中,同學們一定會遇上通識!你們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什麼是通識教育?為什麼要接受通識教育?學院為了適應社會新的發展趨勢,在新的人才培養目標總體要求下,於2010年7月成立通識教育部(2018年5月更名為通識教育中心)。在「大通識」理論場域中,通識教育泛指專業教育以外的一切教育,它以廣博、高雅、因材施教為目標。
  • 舒聖祥:通識教育是對教育功利化的救贖
    中山大學新創博雅學院,通過通識教育打造「無專業」精英,宣言「學生的人生榜樣不是億萬富翁,而是學富五車的大思想家、大學問家」引起外界爭議。對此,博雅學院院長甘陽表示「中大珠海模式將是全國高校最好的模式」。
  • 中央美院少兒藝術教育現績效,舉辦頒獎典禮
    此外,中央美術學院美術教育研究中心首次收藏工作室學員十二幅優秀作品,小藝術家獲得收藏證書。典禮由工作室負責人鄭勤硯老師主持,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副院長李軍教授、賀西林教授,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常銳倫教授,國家博物館典藏部主任謝曉銓研究員,中國美術館公共教育部副主任龐桂馨女士,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副總建築師、建築創作一所所長祁斌教授等出席了典禮,並為獲獎小朋友們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