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學者發現:害蟲啃後,水稻的「口感」和「營養」都提升了

2020-12-15 澎湃新聞

浙大學者發現:害蟲啃後,水稻的「口感」和「營養」都提升了

江耘 /科技日報

2018-05-11 08:04

五羥色胺是一種讓人的大腦產生愉悅感的化合物,浙江大學農學院舒慶堯及其合作者最新研究發現:害蟲也喜歡五羥色胺。害蟲啃食水稻時,植株體內的五羥色胺含量會增加,對害蟲來說,這使水稻的「口感」和「營養」都提升了。

據了解,這是科學界第一次揭示五羥色胺與水稻抗蟲性之間的關係,將對下一步培養更優抗性的水稻和發展防蟲治蟲策略提供新的思路。

褐飛蝨和螟蟲是稻田中兩種破壞性最大的害蟲。浙江大學昆蟲所的婁永根教授長期關注植物化合物與昆蟲的互動機制,他發現在遭到害蟲侵害時,植物機體會分泌出不同的化學物質。

通過研究發現,害蟲在侵食水稻時,水稻體內的五羥色胺含量升高了。它主要由一個叫CYP71A1的基因合成。「當害蟲侵食水稻時,這個合成五羥色胺的『開關』就被打開了。」舒慶堯說。

為了探究五羥色胺對害蟲的影響,博士生羅婷開始了「數蟲子」工作:數出15隻褐飛蝨,放到裝有兩株水稻的容器中:一株水稻是自然野生型水稻,另一株是敲除了CYP71A1基因的水稻。

「我們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剛開始分布均勻的褐飛蝨,一段時間後會表現出明顯的分離。」羅婷說,大部分褐飛蝨選擇去自然野生型水稻。

顯然,被敲除了CYP71A1基因的水稻被害蟲「嫌棄」了。原因則是無法調高五羥色胺的分泌。

令科學家好奇的是:害蟲為什麼喜歡五羥色胺?

研究發現,攝入更多的五羥色胺之後,蟲子的生長發育加快了,身軀也更加「壯碩」了,這在螟蟲的身上表現得特別明顯。「蟲子很聰明,它不但懂得『吃』,還能把食物變得更加『營養美味』。」舒慶堯說,這是害蟲的智慧。

這一發現對提高水稻的抗性,維護糧食產量和品質有很重要的科學價值。

科研團隊進一步探究發現,在植物體內,五羥色胺和水楊酸的合成有一個共同的源頭物質——分支酸,水楊酸是一種已知的能夠提高水稻抗病性的化合物。

論文第一作者蘆海平博士介紹,五羥色胺和水楊酸合成過程存在相互負調控,本身又可以主動抑制對方合成基因的活性,如水楊酸可以抑制CYP71A1基因的開啟,從而減少五羥色胺的含量。

簡單來說,當害蟲啃食水稻致五羥色胺增加時,原本幫助抗病的水楊酸就減少了。

舒慶堯介紹,很多植物中都存在五羥色胺和水楊酸合成代謝通路,這項研究將對水稻及其它作物的抗蟲育種帶來啟發意義。

相關論文《基於五羥色胺生物合成抑制的水稻抗蟲性》日前發表在《自然·植物》雜誌上。

(原標題:新發現!害蟲啃過的水稻變得更好吃)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相關推薦

評論(43)

相關焦點

  • 浙江大學新發現:害蟲啃過的水稻變得更好吃
    據《科技日報》11日報導,5-羥色胺是一種讓人的大腦產生愉悅感的化合物,浙江大學農學院舒慶堯及其合作者最新研究發現:害蟲也喜歡5-羥色胺。害蟲啃食水稻時,植株體內的5-羥色胺含量會增加,對害蟲來說,這使水稻的「口感」和「營養」都提升了。
  • 浙大科學家培養出蟲子不愛的水稻
    害蟲啃食水稻時,植株體內的五羥色胺含量會增加,對害蟲來說,這使水稻的「口感」和「營養」都提升了。這是科學界第一次揭示五羥色胺與水稻抗蟲性之間的關係,將對下一步培養更優抗性的水稻和發展防蟲治蟲策略提供新的思路。
  • 浙大造新型都市農業:五彩水稻「作畫」 產特殊形狀大米
    除五彩水稻外,永安稻香小鎮內種植的獨特形狀的優質大米還將具備天然「防偽標識」,將於國慶前後陸續上市。圖為浙江杭州餘杭永安稻香小鎮 吳明波 攝  永安稻香小鎮範圍包括餘杭街道永安村等8個村,土地面積達71.8平方公裡,稻田面積3萬餘畝,該小鎮也是浙江大學(簡稱「浙大」)鄉村振興教學實踐基地和阿里巴巴數字生態農業基地。
  • 快來瞅瞅,你家吃的大米是產自「世界黃金水稻帶」嗎?
    大米作為中國人的主食之一,其營養價值非常豐富。無論是在家庭餐桌上還是到餐館就餐,米飯都是必不可少的。從北方到南方,水稻隨處可見,但在大米的口感上卻有著不小的差別。 眾所周知,東北地區盛產粳稻,其中吉林省是全國優勢粳稻核心產區,在唐朝時期就盛產貢米「盧城之稻」。
  • 浙大農學院迎來建院110周年奮進新農科再出發
    在浙江大學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浙大農學院」)迎來建院110周年之際,日前,由該院與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等國內34所綜合性大學的涉農學院聯合發起的「綜合性大學農科人才培養聯盟」正式成立,賦能新農科奮進再出發。
  • 浙大葉恭銀組/華中農大華紅霞組揭示Bt水稻對稻田蜘蛛群落的長期...
    如Bt棉花在我國華北地區種植後,棉花重要害蟲棉鈴蟲得到了很好的有效控制,同時也因化學殺蟲劑使用減少而使天敵增多,進而很好地控制了棉蚜為害,但也使棉田次要害蟲盲蝽蟓上升為主要害蟲。迄今為止,雖然國內外有不少Bt水稻環境安全性評價的報導,但是有關Bt水稻對稻田節肢動物尤其是重要天敵蜘蛛的長期生態效應缺乏了解。
  • 它是益蟲還是害蟲?
    龍蝨之所以如此兇猛,要得益於它體內的毒腺,龍蝨的體內具有可以釋放麻醉性物質的毒腺,在捕獵時,它會先通過自己鉤狀的上顎咬住獵物,然後利用中空的上顎將毒液注入到獵物體內,等到獵物麻醉後,再注入消化液將獵物的肉液化,之後它就能夠吸食獵物了(龍蝨沒有牙齒,不能咀嚼和啃咬)。
  • 害蟲「洋辣子」是什麼?為什麼賣這麼貴?
    在過去,洋辣子是一種害蟲,它們從蟲卵孵化後不久,就會啃食樹葉,而且此時的洋辣子是群居狀態,喜歡啃食較為嫩的樹葉,對植物生長造成一定的影響。 等到洋辣子稍微再長大一些時,它們就會保持獨居狀態,此時的它們能夠將整片樹葉啃食殆盡,對食物的需求量較大。
  • 雜交水稻的「送子觀音」
    近日,餘曉文和南京農業大學趙志剛教授突破性地揭示了其中是「自私基因」在作祟,這一發現挑戰了被認作經典的孟德爾遺傳定律。而早在20多年前,餘曉文所在的萬建民院士團隊就開始致力於破解「秈粳交」雜交優勢有效利用的難題。
  • 冬季天暖,青白菜菜葉有破洞,查看發現蛾類害蟲,用幾種方法防治
    一、發現青白菜蛾類害蟲描述1、洗菜發現害蟲地裡的這些青白菜是10月下旬移栽的,到現在也就2個月這樣,已經包心了,前些天就開始每天整棵的採摘來吃,當時要洗菜掰開菜葉我發現有隻大大的蟲子,身上有些線紋、斑點,我自己都嚇一跳,因為菜地拔菜時我只看到外面包著的老綠色菜葉有些被咬的洞眼,但沒想到裡面的嫩黃菜葉也被咬了
  • 水稻在田上長,泥鰍在田裡遊,天造地設的「魚米之香」!
    在吉林的黑土地上有這樣一個地方 這裡出產的大米,別具一番特色 相傳在清康熙年間,康熙皇帝東巡,將南崴子(現公主嶺市)定為狩獵和休息的驛站
  • 水稻卷葉蟲爆發!沒用過福喜稻的稻田該怎麼防治?
    現在水稻開始步入了分櫱期,病蟲害也都隨之發生,我們的市場經理也是和經銷商、農戶一起到田裡看看水稻的病蟲害情況如何。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來到田間發現卷葉蟲非常嚴重,到處都是白尖,看情況目前的卷葉蟲處於1齡「白點期」。
  • 寧遠:「土蝗」啃食河灘植物 已及時控制
    寧遠:「土蝗」啃食河灘植物專家鑑定,該蝗蟲為越北腹露蝗,已及時控制華聲在線6月19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張尚武 通訊員 張政兵)寧遠縣個別村出現蝗蟲啃食河灘樹葉和植物省植保植檢站專家介紹,6月10日,寧遠縣柏家坪鎮禮仕灣村發現有蝗蟲啃食河灘樹葉,並飛入河岸民居。由於蟲口密度大,每平方米最多達100餘只,引起當地部分農民的恐慌。據寧遠縣植保植檢站調查,寧遠縣中和鎮杉木園村、棉花坪瑤族鄉關塘村也相繼發現蝗蟲。
  • 紐西蘭境內發現全球最惡毒水果害蟲昆士蘭果蠅
    據英國《每日郵報》5月10日報導,紐西蘭近日發現一隻被稱為全球最惡毒水果害蟲的澳大利亞昆士蘭果蠅後,向全國發出紅色警報,警報稱該國價值20億英鎊(約合200億元人民幣)的水果蔬菜業正受到威脅。這隻雄性昆士蘭果蠅是在紐西蘭奧克蘭市郊區羅斯基爾山(Mount Roskill)發現的,當地立即被宣布成為「控制區」,即任何蔬菜水果都不能外運。隨後,紐西蘭全國又發出「紅色警報」。紐西蘭工業部長大衛·卡特(David Carter)通報包括英國在內的貿易夥伴,對昆士蘭果蠅保持警惕。昆士蘭果蠅比其他同類體積大一倍,水果蔬菜大國都懼怕這種害蟲。
  • 水稻田裡的田螺會破壞秧苗,有什麼解決辦法嗎?看完後明白了!
    原產於南美地區(阿根廷,玻利維亞,巴拉圭,烏拉圭和巴西等地)。這個物種被認為是世界最惡劣的入侵外來物種前100名,2003年,中國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將列入16個入侵害蟲的黑名單。 2、福壽螺是瓶螺科瓶螺屬軟體動物,外觀與田螺極其相似,個體大、食性廣、適應性強、生長繁殖快、產量高。福壽螺和田螺的主要區別是它們的顏色,福壽螺的外殼顏色呈黃色,田螺的外殼顏色則為青褐色。
  • 防治飛蝨、粉蝨、木蝨、蝽象、蚜蟲等害蟲,農民可採取哪些措施?
    但往下細分之後我們發現,這5種害蟲其實可分為三類,即體型較大食性雜的蝽象,多危害禾本科大田作物的飛蝨以及粉蝨、木蝨、蚜蟲這樣在作物新梢期易發的小蟲。 蝽象 在水稻上多發,基數大、繁殖快、能遷飛,一夜之間就造成水稻「穿頂」。
  • 浙大研發糖尿病人專用稻米 讓糖友「吃飽飯」
    中新網杭州6月16日電 (江楊燁)6月16日,浙江大學農學院核農所所長葉慶富教授介紹,近年來,以吳殿星、舒小麗、張寧為主要成員的教授團隊,專注研發糖尿病人專用稻米等農作物新品種,並在多地進行了鄉村振興和創業創新的有益實踐。  據悉,該團隊為糖尿病人和嬰幼兒童開展了功能營養型水稻品種設計,選育了專用稻米。
  • 水稻防蟲網覆蓋,這其中需要注意的問題,記住這幾點害蟲都走開
    水稻防蟲網覆蓋,這其中需要注意的問題,記住這幾點害蟲都走開。我們在進行水稻的種植的時候,合理的使用防蟲網隔離來進行育秧的方式,不但可以有效地防止稻飛蝨進入秧田裡面傳播疾病,而且還能我們對其隔離的這段時間裡省去防治的工作,可以很多好的降低藥物對種地地的環境危害。這是一種防止南方的水稻產生黑條矮縮病之類水稻疾病的很好途徑。
  • 草地貪夜蛾暴食玉米甘蔗已擴散至18省份 基因雜合下一代或將危害水稻
    根據全國農技中心官網消息,這一害蟲進入我國後,適生溫度和區域範圍廣,將成為我國「北遷南回」常發性重大害蟲,要做長期應對打持久戰的準備。▲4月30日,廣西南寧市植保站副站長黃樹生掌心的草地貪夜蛾幼蟲。湖南省江華縣植保站相關負責人則表示,因貪夜蛾幼蟲並不容易被發現,具有較強隱蔽性,且具有暴食、繁殖多、擴散迅速等特點,一旦發現後就已經產生危害。農業農村部3月在官網發布顯示,目前主要防治技術措施包括生態調控及天敵保護利用、成蟲誘殺技術和幼蟲防治技術三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