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遼寧省統計局發布「遼寧1%人口抽樣調查系列分析」,針對省內市際間人口區域流動做出分析。
調查結果顯示,截至2015年底,遼寧有86.06萬人在市際間流動。瀋陽、大連淨流入人口大幅減少,但仍佔市際間流動人口八成。其中社會生活因素是影響市際間人口流動的主要因素,經濟因素次之。
瀋陽、大連佔總量八成
但淨流入人口大幅減少
抽樣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遼寧86.06萬人在市際間流動,省內常住人口流動規模減少;瀋陽、大連淨流入人口佔市際間流動人口八成,但規模大幅減少;其他市在一定程度上出現人口流動回流現象。
截至2015年底,省內市際之間流動人口為86.06萬人,佔全省常住人口的2.01%,與2010年底相比減少48萬人,降低1.05%。其中瀋陽、大連、營口和盤錦四市為市際之間人口淨流入地區,阜新流出入基本持平,其他9個市為人口淨流出地區。市際之間淨流動人口規模為30.5萬人,佔全省常住人口的比重為0.70%,與2010年底相比,市際之間淨流動人口減少27.96萬人,比重降低0.64個百分點。
從各市看,2015年底,瀋陽市際間淨流入人口13.52萬人,與2010年底相比減少21.43萬人,年均減少4.29萬人。大連市際間淨流入人口10.70萬人,與2010年底相比減少10.91萬人,年均減少2.18萬人。盤錦市際間淨流入人口4.10萬人,與2010年底相比增加2.17萬人,年均增加2.18萬人。營口市際間淨流入人口2.13萬人。人口淨流出前五位地區為朝陽、鐵嶺、鞍山、錦州和葫蘆島。
24萬大學生流動
45萬人去外市前有工作
分析顯示,人口流動結構變動特點呈現出高學歷人口回流速度快於低學歷,第一、第二產業流動人員大幅減少,第三產業流動人員減少幅度相對較低等特點。
其中23.69萬大學生在市際間流動。從受教育程度看,2015年底,我省市際間流動人口(6歲以上)中,大專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為23.69萬人,與2010年底相比減少22.52萬人;中職及以下受教育程度人口58.53萬人,與2010年底相比減少25.87萬人。
44.58萬人去外市前有工作。從職業角度看,2015年底,在市際間流動人口中,有職業的為44.58萬人,佔51.8%,與2010年底相比,減少17.84萬人;16歲以下及無工作的為41.47萬人,佔48.2%。,與2010年底相比,減少28.66萬人。
分職業看,2015年底,在市際間流動人口中,生產製造人員、農林牧漁業生產人員和單位負責人為8.58萬人、3.31萬人和0.98萬人,與2010年底相比分別減少12.89萬人、3.41萬人和0.88萬人;專業技術人員、辦事人員和服務人員為5.67萬人、2.09萬人和23.73萬人,與2010年底相比分別減少0.12萬人、0.55萬人和0.15萬人。
省內搬家為了啥?
55%為生活36%為工作
調查結果顯示,社會生活因素是影響市際間人口流動的主要因素,經濟因素次之。
2015年底,省內市際間常住人口流動中,因社會原因(學習培訓、隨同流動、房屋拆遷、改善住房、寄掛戶口、婚姻嫁娶和為子女就學等)流動的佔55.06%,與2010年相比降低0.97%;因工作就業原因流動的人口佔36.29%,與2010年相比提高1.68%。遼瀋晚報、聊沈客戶端記者 董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