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濟順 | 新上海人的回饋

2020-12-17 澎湃新聞

成長初始,常聽父母提起一位滬上有名的慈善家,是張家的親戚。童年的我不知這位「黃家公公」叫什麼名字,也搞不清有哪幾位張家長輩與黃家結親,只是頗為好奇地發問,「慈善家」是什麼樣的人?為什麼那麼受人尊敬?但在激進與蒙昧壅塞了頭腦的青少年時代,老城廂的家族與所有沾親帶故的往事漸漸從我的記憶中丟失。

好像歷史有緣。時隔近七十年,包括黃涵之在內的上海慈善家被我曾經的學生阮清華召喚回來。讀著書稿,又一次體味「教學相長」的樂趣,也感受著枉為老城廂後輩的愧疚。與其說是為書作序,還不如說是寫下讀後心得更為貼切。

流行多年的「現代化敘事」雖已受到批評,近代上海慈善史研究仍多取徑於此。即使是梁其姿的標杆之作對19世紀中葉之後慈會善堂「太多的非傳統因素」存而不論,給其後的討論留下充分延展的空間,後來的許多論者,確也在論述「非傳統」上頗下功夫,但梁著與夫馬進點到的傳統慈善組織之延續性及其重構,則被忽視與低估了。清華的旨趣恰在找回它們。

這本書著墨的「傳統」,不是去刻意渲染近代上海慈善組織之傳統因素,或過分誇大老上海地方精英興辦慈善的「豐功偉績」,而始終圍繞著起自老城廂的民間慈善組織如何與近代上海都市社會相遇共生這一主題,發掘調適與創新中的堅守與傳承

書中揭示:傳統的民間慈堂善會一方面主動適應急劇變化中的社會樣態、情勢與結構,廁身其中並再造自身,一如書中論述的「庚子救援」、模範工廠遊民工廠的創建,皆是傳統慈善組織賑濟施善的新嘗試與現代經驗的借鑑吸收;他方面,傳統路徑與方式在籌措資金、善舉內容以及解決權益糾紛等方面均有沿襲,尤其是與都市社會發展相匹配的民間慈善資金的網絡化,其由內而外「三個層次」組成的「同心圓」結構,依然與費孝通提出的鄉土中國的「差序格局」頗為相似。

而堅守這份傳統的,不只是數百個上海民間慈善組織中的那些「百年老店」,也包括眾多的「後起之秀」。那群老城廂的創業及後繼者,亦不斷地與「大門口的陌生人」結盟,聯合各路善人善會,繼續執滬上乃至全國民間慈善事業之牛耳,並在五方雜處、閱歷各異、身份有別的慈善家群體中不斷地再塑自己。

討論民間慈善事業,另兩個繞不過的問題是「國家與社會」以及公共範圍(public sphere)或「公共性」

。雖然數十年前學界已基本達成共識,即中國不存在哈貝馬斯所定義的「公民社會」,但並非不存在官方及民間皆參與的「公共領域」與「自治組織工具;許多學者也認同國家與社會的「未定邊界」及「彼此嵌入」的主張,然而,對社會「自主空間」和「底層反抗」的優先關注或著力過猛,還是導致不少探討民間社會的史書墮入「國家—社會」二元對立的陷阱。

清華則立足於民間慈善活動實態與動態的細緻描述,有效地避免了這個先驗的框架可能帶來的偏差。在他的筆下,善團與政府間彼此警惕、控制與反制、依存與合作,行善者與被施者的共存與衝突、事願相向與相悖均得到充分而生動的展現,國家行政、民間慈善組織、受施與索施的弱勢群體三者關係的張力與限度,由此而清晰地揭示出來。

書中第六章「慈善與產權——『寄柩所風波』」的敘述與分析,尤發人深省。在這個蘇北難民搶佔「鬼屋」的故事裡,維權與侵權、公產與私領、「莠民」與「義民」、「勒遷」與「拒遷」,充滿了善會寄柩所、市政廳及其下屬機構、蘇北難民三者間的來回撕扯,論辯博弈,幾近暴力邊緣。事件之結果,蘇北難民的侵佔行為得逞,「弱者的武器」確乎有效,但正如清華所論:

「寄柩所風波」既是難民自我表現、自我肯定的形式,也是地方政府、地方精英與底層民眾的一種「合謀」。唯其如此,才可能出現三方雖有長時間的逼迫、勒遷與反抗,卻依然維持基本相安無事的結局。難民的表達,正是藉助與精英的「合謀」,才得以實現和留存,儘管這種合謀是在三方都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發生的,底層的表達正是在這種集體無意識中得以產生並影響事態發展,也唯有在此意義上他們的表達才有可能。

儘管像這樣的「合謀」與「相安無事」在近代上海慈善史上並非個例,但更多的是平靜表象下的暗流湧動。作為「善人之網」的群眾基礎,受施者轉身成為消弭、瓦解甚至破壞慈善網絡的力量;政府管控的失度,一方面縱容或激化底層民眾的反抗情緒,另一方面也抑制了民間慈善家的積極性。

而從傳統蛻變而來的慈善家們,面對大眾媒體動輒曝光揭短,甚至無端譴責,極為不安與無奈;面對來自政府機關促其法制化、規範化的各種條條框框,繁瑣複雜的程序,更不勝其煩,興建慈善組織的熱潮漸漸消退。書中對1927年前後經濟增速與善團增量分別成正相關與負相關的原因分析,比較京、杭、甬、滬四地民間慈善歷史狀況及發展走勢,也可窺見國家管控與善團發展關係之一二。

由此,「慈航普度」之難留下了一個頗具現實性與普適性的世紀詰問:「這個度在哪裡,需要雙方不斷對話,不斷試錯,而後才可能找準。但若政府過弱,監管可能流於形式;政府過強,『民人無以置喙』,則可能兩敗俱傷。此一難題,時至今日,依然值得深思,更值得繼續探討。」

作為第一個接觸清華這項研究的指導教師,閱後提出幾點不足亦是應有之責。枝節與具體問題暫且擱置,我以為此書最主要的缺陷有二。

或許是史料積累與知識儲備不足,書中多次提到「中國傳統文化和江南慈善文化之韌性與生命力」,卻沒有見到思想文化脈絡裡令人信服的分析;書中又指出上海慈善家多為佛教居士,想以此表明維繫「慈航普度」的理念與文化認同,但通篇讀來,此論也停留在身份的表象,並無深入內裡的思想、觀念、心態、價值取向的探究,故所謂「慈航」的文化內涵未得以揭示,流於空泛或淺表。

本書的另一個缺失是對上海都市社會特質把握得不周延。清華開宗明義的研究對象是非宗教團體、非家族興辦的民間慈善組織,西方傳教士所辦的慈善事業不在其討論之列。確定研究對象當然必要,但問題在於全書的討論場域是上海都市社會。

沒有伴大炮而至的租界,沒有隨新教徒的全球夢想侵來的歐風美雨,列位於「帝都」北京、省城杭州、府地寧波之下的縣城上海,怎麼可能迅速提升至四城之上,成為中國首屈一指的「慈善之都」呢?!

近代上海之所以成為上海,租界的存在和西方文化的強勢是最具特徵之處,而書中寥寥數筆地將租界華界、華洋雜處、西化等問題匆匆帶過,似是不應有的疏漏。此上兩點,不知是否切要,謹供清華參考,也留給讀者評判討論吧。

從負笈千裡踏進復旦園的學子,到如今身為人師的大學教師與史學後繼,從湖南鄉村普通農家的子弟,到國際大都市安身立命的戶籍居民,清華這十八年的求學與治學之路走得不易,卻很踏實。

雖深知學涯苦舟之艱,但初心依舊,從未放棄;由鄉到城的紮根途程並非順暢卻能樂觀面對,幾經掙扎,努力調適,至今可謂名副其實的新上海人。這部「大疫」之中寫就的慈善史,是清華十八年的學術與人生檢視,也是一次浸潤著人文關懷的求史尋夢之旅。掩卷沉思,借用呂芳上先生之語來結束此文:「

要知道歷史的傳承有如父母子女,父母給子女生命,子女要回饋的是生命的意義

。」

確合此言,這部書承載的是一個新上海人對故土鄉親父老養育之恩的深情回報,捧出的是一份對遠去都市與老上海慈善家風雨普度的厚實回饋。

感謝清華的心力之作,致意一代新上海人!

——張濟順

寫於庚子抗疫之後第一個國慶節前夕

 

阮清華 著
這本書著墨的「傳統」,不是去刻意渲染近代上海慈善組織之傳統因素,或過分誇大老上海地方精英興辦慈善的「豐功偉績」,而始終圍繞著起自老城廂的民間慈善組織如何與近代上海都市社會相遇共生這一主題,發掘調適與創新中的堅守與傳承。

相關焦點

  • 上海史研究:從魏斐德到張濟順
    攻讀碩士學位時,張濟順在圖書館看到學者熊月之寫的文章《近代進步教育家張煥綸》,心裡有被擊中之感。她立即複印,寄給母親,母親「如獲至寶」。  張煥綸是張濟順的曾祖父,在上海推動近代新式教育,創辦過梅溪學堂,胡適曾在這裡接受過一年的教育。1897年,他被聘為南洋公學(上海交通大學前身)總教習,首創師範班,開啟中國師範教育之先河。
  • 童世駿任華東師大黨委書記 張濟順因年齡原因不再擔任
  • 上海紐約大學兩會後動工 擬全球自主招生
    昨日在兩會會場,就上海紐約大學的進展,本報記者採訪了全國政協委員、華東師範大學黨委書記張濟順。上海紐約大學兩會後籤約動工在兩會之前,上海市曾就上海紐約大學的籌備情況向媒體做了通報,教育部已經批准籌建。只有一棟樓沒有圍牆「紐約大學就是一棟樓一棟樓的,沒有圍牆,完全融入這個城市,幾十年來與紐約這個城市一起成長」,張濟順對紐約大學的「氣質」印象特別深刻,這也是紐約大學成功的一個方面,而上海紐約大學也是要讓學校融入城市,沒有界限。
  • 法國裡昂商學院上海校區今在華東師大揭牌
    東方網記者霍世傑9月14日報導:法國裡昂商學院上海校區今天在上海華東師大成立。據介紹,兩校正式「牽手」後,將在課程、研究、教師發展等方面開展一系列的合作項目。華東師大黨委書記張濟順和裡昂商學院校長莫勒為裡昂商學院上海校區揭牌。
  • 百變幸福不一Young 上海復地活力城1周年感恩回饋
    作為浦東備受歡迎的大型商業綜合體之一,上海復地活力城在2020年12月19日迎來一周年慶典,以"百變幸福不一Young"為主題帶來一系列感恩回饋。上海復地活力城以實際行動積極促進區域家庭消費升級,驅動御橋板塊乃至浦東地區整體商業價值提升。
  • 上海銀行送"回饋金" 變相免除信用卡透支取現費
    中新網9月29日電 據新聞晨報報導,上海銀行將於十月份推出的一項臨時性政策,信用卡持卡人如透支取現,就能獲得等值於透支取現金額2%的「回饋金」,該政策實際起到變相免除信用卡取現手續費的效果,在業內尚屬首次。然而,在業內人士看來,這只不過是銀行在「動卡率」競賽上推出的又一新招。
  • 頂呱刮送「車」啦 上海閔行區體彩舉行回饋活動
    上海閔行區體彩辦為宣傳「『頂呱刮』送『車』啦!」彩民回饋活動,搭建了即開票臨時販售點,前來購買「頂呱刮」的彩民絡繹不絕。   為慶祝「頂呱刮」即開型體育彩票上市五周年,並回饋廣大申城彩民對「頂呱刮」的厚愛,上海市體育彩票管理中心於2013年4月12日至5月11日推出「『頂呱刮』送『車』啦!」彩民回饋活動。
  • 感恩車主 真情回饋 上海寶誠尊悅4周年
    四年的時間,上海寶誠尊悅秉承著BMW品牌「悅」的理念,通過自己專業的服務、良好的品質,給越來越多喜歡BMW品牌的消費者帶來了符合BMW官方認證的二手車車型。儘管是二手車,但是BMW品牌官方認證的二手車保持了BMW應有的水準,將價值提現到最高,也讓更多的人實現了自己的BMW夢想。
  • 星巴克何權烈:傾聽與回饋夥伴的聲音
    上海統一星巴克咖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何權烈  要傾聽顧客的聲音,他們會告訴你好與不好。要不斷給夥伴回饋,回饋久了他就知道怎麼做了。  星巴克已經形成了自己的企業文化,新員工進入後,在這樣的氛圍裡面,你不笑還真不行。這個地方的人都這樣,你不這樣就會格格不入。我們會持續地對夥伴關心,幫助他們,了解他們的需要,指導他們,告訴他們什麼是對的事情,怎麼做。一個夥伴有什麼問題,我們馬上給他回饋。  「回饋」,聽起來很簡單,但你要知道,大多數公司沒有做這樣的事情,還有就是回饋的方法對不對?
  • 招商銀行上海分行黃金創新產品「金生利」一周年客戶大回饋
    存在銀行也能生利的黃金招商銀行上海分行黃金創新產品「金生利」一周年客戶大回饋信用貨幣時代,藏金於民是對抗通貨膨脹的好方法之一。近期股票市場劇烈調整,市民迫切感受到「資產配置」和「穩定」對於投資的重要性。
  • 粵劇《回饋》將新農村故事帶進廣東藝術節
    11月20日下午3時,吳川粵劇團的大型新編現代粵劇《回饋》在南方劇院上演。作為第十三屆廣東藝術節的參評劇目,《回饋》給羊城觀眾帶來了一場極具生命力的精神盛宴。
  • 文摘:建國初期上海裡弄換新顏:居委會如何取代保甲制
    (文/張濟順)1949年5月27日,人民解放軍佔領上海全市。次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宣告成立。市軍事接管委員會同時對國民政府上海政務、財經、文教、軍事四大部門實施接管。7月底,接管工作基本完成。8月初,人民政府的各個機構漸次進入正軌運行,接管階段轉入管理改造階段。 在上海的裡弄,中共新政權如何直面這個聚集著各色人等的基層社會?
  • 京滬委員談高考戶籍放限:北京上海全放會亂套
    6日,記者採訪了來自北京、上海、西安、江西等不同地區的委員。  陝、贛委員: 現行錄取政策本來就不公平  採訪中,來自西安和江西的兩位委員不約而同地提出一個觀點:現行高考錄取政策,本身就存在按地方分配名額、分配政策的不公平因素。「異地高考」正是要糾正這種不公平。
  • 上海做近視手術多少錢?2020年末近視手術5折感恩回饋,還未摘鏡的...
    上海做近視手術多少錢?2020年末近視手術5折感恩回饋,還未摘鏡的趕緊看看!又一次站在了一年的尾巴上面對即將到來的聖誕節有沒有打算送份聖誕禮物給自己?
  • 臺北到上海:新上海人
    上海新經濟的誕生,造就了一群由臺商蛻變的新上海人:大資本家、中生代小資、臺灣的海歸派,重新在上海相遇,他們改變上海的命運,也正改變自己的命運。  臺北--上海,就像臺北--高雄,為打拼走天下。  但是在滾滾新上海大潮裡,小心,將軍變棄子?機會成險境?
  • 華為感恩回饋季:華為Mate 40 Pro以舊換新至高補貼2021 購機正當時
    華為終端產品在各大領域取得好成績,離不開廣大華為粉絲的傾力支持,為回報粉絲們始終如一的熱情與喜愛,華為品牌一直保持著連續性的創新產品輸出,給予用戶最好的體驗,同時也為消費者帶來了誠意滿滿的回饋福利。今年華為再度開啟感恩回饋季活動,在活動2021.1.8-2021.1.17期間,以最大的優惠力度為用戶們獻上驚喜福利。
  • 新文化史與上海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
    新文化史與上海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 主辦: 復旦大學歷史系上海史研究中心  時間:2011年月12月9-12日;會議10-11日地點:中國上海 復旦大學12月 9日 星期五13:00-20:00 國外及市外會議代表報到(之後前臺check-in領取會議材料)、入住復宣酒店(國定路400號,近邯鄲路
  • 新上海人是什麼意思?有上海戶口是否算上海人?
    本文目錄:1、新上海人是什麼意思?2、新上海人的出處3、新上海人的詳細分析4、新上海人的背景5、新上海人是否算上海人?6、上海人身份證號碼查詢1、新上海人是什麼意思?四,外地上海人主要由早期的藍印戶口、上海人與外地人聯姻、政策性高學歷遷入、早期考入上海大中專學校留校或分配在上海工作的人群組成。這部分人的數量,已經超過了阿拉上海人的數量。我們通常所說的新上海人就是指這幫人。五,通過分析,新上海人既不是阿拉上海人,也不是本地上海人,就是有上海戶籍在上海生活定居的人。
  • 回饋車主好禮「眾分享」
    體驗上海大眾汽車大眾進口車至臻服務近日,上海大眾VW品牌進口車業務推出了一項「眾分享」計劃。
  • 新上海人是什麼意思?新上海人算是上海人嗎居住在上海的哪裡?
    2、新上海人的出處     3、新上海人的詳細分析     4、新上海人的背景     5、新上海人是否算上海人?     6、上海人身份證號碼查詢 而不是來了上海就是所謂的新上海人。     所以我的意思是說:200年後,沒有多少人還會認為老上海人算上海人。將來說到上海人,指的只會是新上海人。     所謂新上海人必須尊重老上海人的習俗才算上海人,這個觀點其實也是站不住腳的,新美國人絲毫不尊重印第安人習俗,但同樣的,現在只有新美國人才算美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