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宜川:《半條棉被》是紅色的故事也是中國的故事

2020-12-19 騰訊網

皇甫宜川,1992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員,獲電影(文學)碩士,並分配至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中國電影資料館)研究室工作,曾任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室副主任、主任。2014年1月起任《當代電影》雜誌社社長、主編,研究員,碩士生導師,指導研究方向為「影視創作及理論」。曾執導電影《花與棋》、電視劇《關東英雄》等,編寫電影劇本《微笑》、電視劇本《鐵血青春》等,創作小說《感覺》、《鬼話》等,著有《中國戰爭電影史》一書以及《強盜片的敘事模式》等論文和《沒有打鬥的打鬥》等譯文。

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中國電影資料館)研究員,碩士生導師,《當代電影》雜誌社社長、主編 皇甫宜川

近期,由中國電影家協會、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湖南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主辦,瀟湘電影集團有限公司、電影藝術雜誌社承辦的《半條棉被》觀摩研討會在中國電影家協會召開。會議圍繞電影本身、創作過程及宣發工作進行深入讀解研討。

參會嘉賓皇甫宜川教授從影片共鳴,影片寓意與角色塑造三個角度將《半條棉被》內核進行了生動的闡述。

皇甫宜川:

小題材大情懷、小角色演小人物,風格很質樸,反思了當下的創作,跟國外好萊塢電影相比,我很喜歡這部電影,這是一個既悲壯又溫暖的故事,它既是紅色的故事也是中國的故事。我覺得《半條棉被》為相關題材的創作提供了寶貴經驗,如何將無數紅色故事進行很好的藝術創作和傳播,如何讓紅色精神內核與價值被今天的觀眾所接受,這部影片做了很多的探索。讓紅色題材電影與當代青年形成共情,讓廣大青年能夠理解和認識革命歷史和中國電影發展的路徑,這些方面影片給我們提供了很多思考,我想談三點簡單的感受。

.

01

「小故事 大情懷」

《半條棉被》是小故事大情懷,既是對革命歷史和人物充滿激情的藝術表達,也具有很好的當代性,當代性和現實意義是這個影片和觀眾的共鳴點。

這樣的故事表現了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必然性,不是用直白的語言說出來,而是自然而然的體會,更傳達出了民族、國家、共產黨軍隊和人民這樣一種共同命運感,生死與共的感覺,正是因為有這種共同命運才會產生情感的故事,否則這個故事出不來,很多東西就匆匆一過。

02

「藝術寓意」

至少有這麼幾個層面的藝術寓意在裡面:

影片中的「棉被」是個人情感的寄託,軍民共同命運的象徵,把棉被分兩半,給你一半,棉被一再出現,這種共同命運給棉被賦予了很深的立意。

也是犧牲的象徵,最後女主角中槍以後,女配角揮著棉被引開了敵人,想讓中槍的女主角活下來,這是犧牲精神的一種體現。

文化傳播文化的象徵,故事裡對婦女解放纏腳等這樣一些文化的傳播更具有強大的意義,這個影片裡表現得很好,不僅是棉被這樣一個物體,棉被這樣一種非常好的藝術闡釋給這個影片增加了非常豐富的點,如果我們再去看這個影片的話,通過這樣一個棉被表達了很多既悲壯又溫暖的東西。

03

「角色塑造」

女主角的塑造真的很勇敢,淚點很豐滿,給我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女主角的這雙眼睛非常好的表達了她心裡的變化路徑,她非常沉靜,臺詞很少,最多的一次講話就是開會與大家討論,其他時候很少說話,很安靜,但是眼神裡透露出了她的變化,開始想找到丈夫,因為她懷孕了,最後犧牲,女演員這雙眼睛確實非常獨特,這個女主角有可能成為銀幕上女紅軍非常獨特的形象。

電影《半條棉被》由瀟湘電影集團、湖南廣播影視集團、中央黨校出版集團等單位出品。

該片此前先行在湖南地區上映,並被列為「光影鑄魂」電影黨課活動的重點影片予以推薦。

12月2日,《半條棉被》在中國電影家協會舉辦了專家觀摩研討會,數十位電影和文藝界專家、學者參與研討和座談。

12月4日,《半條棉被》在中央黨校舉辦了全國首映禮,數百位來自湖南省和中央黨校的領導、黨校老師、學員和媒體界人士出席,中央黨校副校長謝春濤同志對影片給予高度評價。

電影《半條棉被》現已全國上映!

轉自:瀟湘電影圈

相關焦點

  • 電影《半條棉被》觀摩研討會在京舉辦
    與會專家、學者圍繞影片立意、拍攝手法、演員表演等各方面展開研討,認為該片充分挖掘三個女紅軍的背後故事,充分展示半條棉被的情感線索,展現了中國共產黨的初心使命,也是軍民魚水情的真實寫照,新時期宣揚好這個故事,用精神的力量感染人、號召人,對於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凝心聚力譜寫新時代社會主義新篇章具有積極的意義。
  • 讓「半條棉被」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12月9日,電影《半條棉被》江西首映式在南昌舉行。該影片講述了紅軍長徵來到湖南汝城縣沙洲村,與當地老百姓發生了一系列感人故事。  86年過去了,「半條棉被」承載的初心、蘊藏的使命,不僅沒有淹沒在歷史塵埃中,反而歷久彌新,不斷激勵黨員幹部為了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而不懈奮鬥。
  • 《習近平講故事》第一季第一集《半條棉被》
    系列動畫微視頻《習近平講故事》(第一季)今日正式上線播出。本系列微視頻從《習近平講故事》一書中精選出「半條棉被」「心中的鼓嶺」「貧困馬克思寫就《資本論》」等10則故事,以動畫微視頻的方式,通過「情景還原+理論解讀」,生動展現習近平總書記的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 什麼是中國共產黨?80多年前,3名女紅軍用「半條棉被」作出了回答。
  • 電影《半條棉被》:老百姓用真情與感恩託舉的紅色電影!
    朱分永因為一直跟奶奶睡,從小就聽奶奶講述三個女紅軍的故事。「紅軍不怕髒、不怕累,他們給老百姓打掃衛生,挑水,劈柴,打米,給老百姓治病,還給我年幼的父親餵飯。電影就是還原了當時的長徵故事與軍民魚水情。」 沙洲村的長徵故事中,最讓人動容的還是三位女紅軍戰士剪下半條棉被留給老百姓。
  • 電影《半條棉被》全國首映禮在中央黨校舉行
    2020年12月7日,近日,為迎接中國共產黨誕辰100周年,電影《半條棉被》全國首映禮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大禮堂隆重舉行。電影《半條棉被》根據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大會上提及的「半條棉被」的故事進行的創作,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共產黨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
  • 「半條棉被」的價值
    諶炎「什麼叫共產黨,就是自己只剩下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近日,我懷揣著習近平總書記講述「半條被子」故事的深情,觀看了《半條棉被》這部電影。回顧當時場景,女紅軍在長徵急行軍中丟棄了其他行裝,只帶了一條棉被,這是她的全部「家當」,也是行軍保障,但她看到徐解秀家徒四壁,共產黨人為窮苦大眾打天下的初心深深喚醒,二話不說就把棉被一分為二,把另一半贈送給徐解秀家。共產黨員就是深處困境,心裡裝著的也是人民群眾。這條「棉被」的精神價值在日後不斷放大,不僅傳播了共產黨人全心全意地為民服務的宗旨,同時也凝聚了更多的群眾跟聽黨話、隨黨走。
  • 電影《半條棉被》全國首映禮在中央黨校 國家行政學院舉行
    電影《半條棉被》根據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大會上提及的「半條棉被」的故事進行的創作,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共產黨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今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到湖南考察時,專程走訪汝城縣沙洲村,再次講述「半條棉被」的故事,強調:「我們重溫這個故事,仍然倍受感動。
  • 電影《半條棉被》江西首映式在南昌舉辦
    大江網/大江新聞客戶端訊 記者徐立鳴報導:12月9日,電影《半條棉被》首次在江西上映。該片講述了一個經典的紅色故事,在1934年11月湖南汝城縣沙洲村,3名女紅軍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臨走時,把自己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給老人留下了。老人說,什麼是共產黨?
  • @長沙影迷 「光影鑄魂」電影黨課新片推薦——《半條棉被》9月4日...
    8月31日,星辰全媒體記者從瀟湘院線獲悉,「光影鑄魂」電影黨課推薦新片——《半條棉被》將於9月4日上映,五大看點鎖定紅色主題教育!  真實故事,真情動人  同以往表現長徵題材的電影不同,《半條棉被》沒有聚焦歷史偉人,沒有展現轟動的歷史事件,它講述的是一段一開始並不為人知的故事,甚至故事的主角——三位女紅軍戰士都不具備姓名。(羅開富最早根據徐解秀口述故事撰寫的文章名為《三位紅軍姑娘在哪裡》。)
  • 電影《半條棉被》今起全國上映
    革命題材電影《半條棉被》12月7日起在全國上映。 1934年10月,紅軍長徵途中來到湖南汝城縣沙洲村,3名女紅軍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臨走時,把自己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給了老人。老人說,什麼是共產黨?
  • 「半條被子」魚水情,「霍鏡初老黨員宣講團隊」掀起故事宣講潮
    共產黨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這是珠江街「霍鏡初好人工作室」最近講述得最炙熱最溫暖的一個紅色故事。 為了讓更多人感受到「半條被子」精神的溫暖,從故事中感悟初心,傳承精神,凝聚力量,南沙區珠江街「霍鏡初老黨員宣講隊」立即行動起來,在轄內好人工作室、校園思政課堂、居民活動小廣場等地相繼開展「半條被子」紅色故事宣講活動。
  • 湖南電子科技職院赴韶山、「半條被子」故事發生地等地開展主題...
    紅網時刻記者蔡娟 通訊員 張夢閃 長沙報導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調研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加強黨性修養,走好新時代的長徵路,1月8日至10日,湖南電子科技職業學院建築工程與設計藝術學院黨總支部赴韶山、「半條被子」故事發生地等紅色教育基地開展主題黨日活動,重溫偉人的光輝歷程和「半條被子」的溫暖,感悟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
  • 平說| 推薦一部很不一樣的主旋律電影:《半條棉被》
    版權聲明:平局獨家發布,侵權必究  2020年09月16日主席在湖南考察期間,專程前往郴州市汝城縣沙洲村,在這裡他又一次向眾人講起了關於半條棉被的故事。在這裡,曾經有幾名過路的紅軍戰士將自己身上所帶不多的物資送給了當地生活極為困難的老百姓,其中一件物資就是半條棉被。
  • 【影視文化】電影《半條棉被》今日全國首映
    12月4日晚,為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電影《半條棉被》全國首映禮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大禮堂隆重舉行。《半條棉被》通過光影藝術再現了三位女紅軍和徐解秀因被子結下的情誼,傳遞了共產黨人與人民群眾心心相連的魚水深情,表達了共產黨始終依靠群眾、始終為了群眾的初心和使命。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副校(院)長謝春濤,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黨組成員謝衛江等相關領導以及電影《半條棉被》主創人員參加首映禮。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本期學員參與觀影。
  • 跨越時空的溫暖——「半條被子的故事」續篇
    這裡就是湖南省郴州市汝城縣文明瑤族鄉沙洲瑤族村,也是「半條被子的故事」發源地。  從挖掘到「半條被子的故事」至今,36年過去了,故事蘊含的深刻道理不僅沒有被湮沒在歷史的塵埃中,反而歷久彌新。這「半條被子」不僅是有形的歷史見證,更是無形的精神路標。
  • 再續「半條棉被」的情誼 廣東律所捐1250件棉被給汝城瑤族中學
    再續「半條棉被」的情誼 廣東律所捐1250件棉被給汝城瑤族中學金羊網  作者:薛江華  2019-02-26  金羊網記者 薛江華湖南郴州汝城縣文明鄉是一個瑤族鄉,
  • 王樂怡:「半條被子」的故事溫暖了我的心靈
    這是爸爸給我講的一個故事,至今仍記憶猶新。那是1934年11月的一個晚上,北風呼嘯,寒氣逼人,有三名紅軍女戰士來到了湖南郴州汝城縣沙洲村。他們沒有進村,而是敲開了村邊一個茅草屋。女房主徐解秀打開了門,看到三個女紅軍滿臉倦意,就把他們讓進屋裡,並給她們做了晚飯。
  • 郴州汝城"半床棉被"背後的紅色印記 世代相傳見證軍民情
    10月21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大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在說到軍民魚水情深時,總書記舉了一個例子,這也是整個講話中惟一的一個故事:「半條被子」。習近平總書記講述的「半條被子」的故事迅速傳開,暖人心窩,感動全國。
  • 重訪「半條被子」故事發生地!日子越過越紅火,20多床棉被蓋不完
    一名女紅軍拿來剪刀,剪下半條,塞給她,跟她說:等革命勝利了,再來看她,送她一條新被子。故事中的徐解秀,就是朱中雄的母親。而今,母親已去世多年,但半條被子的故事,依舊在沙洲村傳頌。在村部還建起了半條被子的溫暖專題陳列館。朱中雄把意義珍貴的被子捐給了陳列館 ,「女紅軍的被子,在戰爭中被國民黨燒毀了,鄧穎超大姐和北京大學送來的被子,都在陳列館裡展出。」
  • 【學習筆記】講好紅色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
    因此,我們需要不斷地重溫歷史,不斷提醒自己不能忘記初心,不要忘了奮鬥的足跡和走過的歷程,這也是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繼續走好新時代的長徵路的現實意義。篳路藍縷的艱苦創業、砥礪奮進的輝煌成就、疫情防控的大國擔當,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幸福是奮鬥出來的,美好生活是創造出來的。從「半條被子」到「幸福路子」,我們黨始終堅守人民情懷,堅持人民至上,帶領全國人民共同奮鬥,回應人民期待、解答人民關切、增進人民福祉。走好新時代的長徵路,要繼續講好紅色故事、傳承好紅色基因,通過偉大鬥爭創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不負時代、不負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