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共產黨?共產黨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這是珠江街「霍鏡初好人工作室」最近講述得最炙熱最溫暖的一個紅色故事。
為了讓更多人感受到「半條被子」精神的溫暖,從故事中感悟初心,傳承精神,凝聚力量,南沙區珠江街「霍鏡初老黨員宣講隊」立即行動起來,在轄內好人工作室、校園思政課堂、居民活動小廣場等地相繼開展「半條被子」紅色故事宣講活動。在珠江街,這種宣講隊成員講、轄內老少居民聽的現象正蔚然成風。
影片聲、故事聲、聲聲入耳
9月18日下午,位於轄內泰安社區的「霍鏡初好人工作室」裡熱鬧非凡。這裡,部分泰安社區的居民們剛剛觀看了《半條被子》黨員教育電視片,聆聽了好人團隊成員周毅丹對「半條被子」的故事講解以及團隊成員、廣州好人獲得者黃海芬的心得分享。居民們都被「半條被子」的故事打動著,鼓舞著。
退休居民陳柏祥說:「這個故事對我的觸動真的很大。我們見證了過去的艱苦歲月和如今的幸福生活,切切實實地感受到中國共產黨人一直秉持『半條被子』的為民初心」。90後的社區工作者李家發也有感而發,他說:「樹高千尺不忘根,人行萬裡不忘本。現今我們仍要銘記『半條被子』的為民情懷,把初心和使命體現在為人民服務上。」
據了解,早在2018年珠江街黨工委就以「中國好人」霍鏡初同志命名成立「霍鏡初好人工作室」,組建霍鏡初老黨員宣講隊。今年,為了進一步強化「霍鏡初好人工作室」作為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教育陣地的重要作用,珠江街對「霍鏡初好人工作室」重新打造一新,在工作室內增設「學習教育區」。目前「學習教育區」功能室已完成硬裝,並安裝了長度約2米的顯示屏。
「這個顯示屏是昨天才安裝好的,今天我們就在這裡開展了一場視聽型宣講,通過播放影片、講述故事、分享心得等方式,讓更多人感受到『半條被子』精神的溫暖。」宣講隊成員周毅丹說道。
進課堂、入廣場、點點成面
9月21日下午,在珠江小學開展了一堂別開生面的思政課。課上,「霍鏡初老黨員宣講隊」成員、珠江街關工委執行主任黃志平同志講述了「半條被子」的紅色故事。同學們深受紅色故事的感染,凝聚起愛黨愛國的磅礴力量。黃梓豪說道「那一剪刀下去,一床棉被,你一半我一半的場景,最打動我。我現在是少先隊員,我要向榜樣先進學習,爭取早點入團,長大了我也要入黨。」據了解,為了擴大宣講面,「霍鏡初老黨員宣講隊」積極與學校溝通,將「半條被子」紅色故事宣講融入學校的思政教學活動,緊緊抓住青少年價值觀形成和確定的關鍵時期,潛移默化地引導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除此之外,「霍鏡初老黨員宣講隊」還緊緊抓住珠江街義剪、義診等居民群眾活動的契機,加大紅色故事宣講面。「霍鏡初老黨員宣講隊」成員、「南沙好人」獲得者郭紅英告訴記者:「我們志願者團隊每個月都有義剪活動,我在義剪的過程中穿插講這些紅色故事。來理髮的居民大都是年齡較大的居民,紅色故事裡很多情節都能引發他們的共鳴,他們很喜歡聽。」
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的故事
「如何把我們想講的變成居民想聽的,居民想聽的融進我們想講的,切實做好居民群眾的理論宣講工作,一直是我們致力思考、不斷探索的課題。95歲老黨員霍鏡初是珠江轄一個標杆性的人物,在霍老的帶動下,我們成立了霍鏡初老黨員宣講隊,其初衷就是要讓有信仰的人,帶著信仰的力量,講述信仰的故事,廣泛引發共鳴,推動黨的創新理論更加深入人心。」街道黨工委副書記曾勝中說道。
「霍鏡初老黨員宣講隊」自成立以來,緊密抓住時間節點和社會熱點,用一個個鮮活又溫暖的故事,折射出真理的源泉,樹立起無形的精神路標,凝聚起新時代愛國奮鬥的強大力量。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耿旭靜 董業衡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耿旭靜 董業衡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林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