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箭飛穹蒼!南財才女登上《中國詩詞大會》舞臺

2020-12-24 瀟湘晨報

CCTV第五屆中國詩詞大會地區選拔賽一等獎、第六屆中國詩詞大會淮安市推優選手、第六屆中國詩詞大會江蘇賽區通關選手……近日,在南京財經大學第九屆「南財好青年」評選中,財政與稅務學院曾卓爾的參賽宣言也是她的原創詩詞「暮筆斜微光,星垂燭火藏。何日挽弓月,一箭飛穹蒼」,讓大家對這位才女留下深刻印象,19歲才大二的她在眾多參選的大三大四學長學姐中脫穎而出,成功進入十強。

曾卓爾

結緣詩詞,登舞臺巧對飛花令

曾卓爾的父親曾寧江是一名中學數學教師,但卻對古詩詞情有獨鍾,曾卓爾的詩詞啟蒙便來自於父親。「我爸爸喜歡把詩詞抄寫下來貼在家裡的牆壁上,我從小在詩詞的環境中長大,久而久之便對古詩詞有了興趣。」除此之外,曾卓爾對詩詞類節目的嘗試也是源於父親的引導與支持。參加河北衛視的《中華好詩詞》是彼時高二的曾卓爾第一次登上詩詞類節目的舞臺,那一次,曾卓爾所要做的就是為臺上作為主要答題人的父親提供助攻。曾卓爾回憶當時的心情:「雖然只是起輔助作用,但畢竟是第一次參加節目,所以心情非常激動和緊張。」但當曾卓爾觸碰到父親那充滿信任與鼓勵的眼神時,便以最快速度調整好了心態,沉著應對各種問題,幫助父親一路「過關斬將」。因為在節目上的優秀表現,曾卓爾被河北省傳統文化促進會吸納成為了會員,為促進傳統文化發展獻一份力。

與父親同臺參加《中華好詩詞》

自那之後,曾卓爾對詩詞的挑戰一發不可收。曾卓爾自認為記憶力不好,但古詩詞是個例外。「每一首古詩詞都是一幅畫或者一個故事,讀起來十分流暢豁然,自然而然便就記住了。」在更豐富的詩詞積累和和更深入的學習之後,2019年,曾卓爾報名參加第五季《中國詩詞大會》,通過了淮安賽區和南京賽區選拔,並獲得了淮安賽區一等獎;今年,曾卓爾馬不停蹄,又報名參加第六季《中國詩詞大會》,並通過了接連兩輪選拔,在10月份站上了江蘇賽區選拔賽舞臺,並成為江蘇賽區通關選手。提到省賽,曾卓爾直呼:「省賽的飛花令環節是真的刺激!」評委出字——「月」,臺上五名選手需要依次說出一句含有「月」字的詩句,往返以復,不得有停頓。「會有腦袋短路的時候,但也有猛然想到詩詞的時候,飛花令對選手的詩詞積累量和現場應對能力考驗較大。」曾卓爾回憶起比賽現場,仍是意猶未盡。

參加第六季《中國詩詞大會》

詩詞創作,推敲字句直抒胸臆

高三畢業,曾卓爾考入南京財經大學,攻讀稅務專業。儘管課業繁忙,曾卓爾依然保持著自己的習慣——把詩詞寫在字條上,空閒時便拿出來品味一番。她認為,詩詞是她生活的調味品,每每讀詩,她的心便可以沉靜下來。除了讀詩背詩,曾卓爾還進一步開始嘗試詩詞創作。所玩遊戲中的人物故事、生活中的所感所想、課程命題作業······都可以成為曾卓爾創作詩詞的靈感來源。用詞、平仄、韻律都需要百般斟酌,一首詩從靈感乍現到推敲定稿往往要花費一周左右的時間,但曾卓爾樂在其中。大學一年半,曾卓爾已創作了十餘首體裁各異的詩詞,並在今年憑藉這些詩詞與長河文化網長河詩刊籤約,成為了一名實實在在的「小作家」。

曾卓爾的習慣——把詩詞寫在紙條上

「有道狡子,尋之無以。有梅勿採,有蟀晞晞。有道狡子,求之無以。有梅勿嗅,有鶴唳唳。有道狡子,信之無以。我贈木樨,棄之雖喜。有道狡子,尋之無以。悵然轉之,有梅熠熠。」一首古體詩吐露出曾卓爾欣喜羞澀的少女心思;「與俠緣斷鎖於金陵,以廣寒九十八入夢別贈之,以示意絕。上元夜,煙花難解千千結。千千結,柔腸百斷,欲語還歇。陵城裡亂飛葉,既是無情何須別。何須別,縱馬狂笑,淚滿霜月。」韻律動人的詞作又寫盡憂愁與悲盡之後的灑脫。將所思所想揉進詩詞,這是「小詩人」抒發情感的方式。

對曾卓爾而言,古詩詞有一種「復刻」的感覺,詩詞寫作時用的每一個字句,踏下的每一個腳步,都能在這條從遠古延伸至今的路上找到共鳴。她在這條路上走,會感覺有許多眼睛都會在背後默默看她。「我寫詩的時候常常想著,我的感嘆或許就是前人的感嘆,我的訴求就是他們的思索,我的吶喊,也會咕咕噥噥地從遠古傳來回音。所以有時候會感覺到憂愁很小,因為我經歷過的,前人早就經歷過。有時候憂愁很大,是因為有那麼多的人都在曾經喊著同樣的痛苦。」曾卓爾對詩詞的意義思考頗深。

精於篆刻,藝術審美薰陶出多樣興趣

除了詩詞,篆刻也為曾卓爾所鍾情。不同於傳統的玉石篆刻,曾卓爾更擅長使用滴膠、橡皮章等新興材料進行篆刻。曾卓爾創作的以希望工程「大眼睛」女孩蘇明娟為內容的篆刻作品《大眼睛》還在2020年「蘇鄉永助」資助育人書法比賽中獲得了特等獎。

在曾卓爾看來,篆刻意味著對規範和完美的追求。將材料雕成精緻的作品,整個過程中的每一次運刀都不是空穴來風,都要經過百般斟酌和思考。練習篆刻多年,一刀一痕都是曾卓爾對美的理解。詩詞裡的語言美、篆刻裡的藝術美,都讓這個年僅19對的女孩對美學有了比同齡人更為深刻的體會和更為獨到的理解。曾卓爾認為,美學給人最重要、最珍貴的一個作用,就是它允許你在現實生活中空出一小塊地方,讓你可以暫時無視周圍,進入你最想進入的那種狀態。

篆刻作品

正是因為詩詞、篆刻等傳統文化對曾卓爾藝術審美的薰陶,高中時,曾卓爾又開始涉獵於繪畫、科幻小說寫作等藝術領域,並在其中大展身手。她以「科幾」為筆名在「科幻世界」公眾號發表奇思妙想的科幻小說,幻想宇宙間的故事;她包攬了高中班級的黑板報,美輪美奐的板報畫作引人嘖嘖讚嘆;她在多個網絡平臺展示自己精巧的手繪漫畫作品,得到大量網友點讚。

「暮筆斜微光,星垂燭火藏。何日挽弓月,一箭飛穹蒼。」這是曾卓爾頗為滿意的原創詩詞,是她參與「南財好青年」人物評選時的宣言,更是她的人生態度。曾卓爾說:「半山腰人總是很多,我夢想著去山頂看看。」有理想,有擔當,有詩詞相伴,曾卓爾正在步履不停地朝著夢想的方向前進。

通訊員 邢衝 施衛娟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楊甜子

校對 李海慧

【來源:揚眼】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南財好青年」登上《中國詩詞大會》舞臺
    近日,在南京財經大學第九屆「南財好青年」評選中,財政與稅務學院學生曾卓爾憑藉一首原創詩給眾人留下深刻印象,入選十強。據悉,這位19歲的大二小才女前段時間剛剛通過兩輪選拔,站上《中國詩詞大會》江蘇賽區選拔賽的舞臺,並成為江蘇賽區通關選手,正在為站上央視舞臺而備戰。
  • 《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落幕,北大才女陳更奪冠!盤點四季冠軍
    詩詞大會已經舉辦了四年,每一年陳更都如約出現在百人團中。陳更也是唯一一個連續四年參加詩詞大會的選手,14次登上詩詞大會的主舞臺。4次贏得擂主的李子琳,一舉斬獲《中國詩詞大會》總冠軍。網友紛紛為她的才情所折服,「這個00後美少女滿足了人們對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冠軍:雷海為
  • 中國詩詞大會:一個字終結才女擂主路,幾句話董卿給人三冬暖
    若說《中國詩詞大會》是一部電視劇,那麼它的劇情高潮部分,絕對是「飛花令」和「詩詞接龍」環節。單單你來我往,出口成章就夠好看了,然而很多選手們卻又靈光乍現,或才思泉湧,或拋「絕殺字」,瞬間調動現場所有人的情緒,立馬讓劇變爆款了。《中國詩詞大會》舉辦四季,很有幾期爆款。
  • 北大才女陳更:因《中國詩詞大會》走紅,為何六年還沒博士畢業
    近些年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頗受關注,也因此衍生出了一些以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為目的的綜藝節目,如《經典永流傳》和《中國詩詞大會》等,這些節目在傳承文化的同時也讓不少的才子才女出現在大眾視野中。就比如在《中國詩詞大會》的舞臺上出現的高中才女武亦姝憑藉著自己高超的詩詞水平一舉奪下第二屆的冠軍。
  • 董卿在《中國詩詞大會》中,出口成章,讓人感嘆不愧是「才女」
    董卿在《中國詩詞大會》中,出口成章,讓人感嘆不愧是「才女」在《中國詩詞大會》中,董卿腹有詩書之氣的氣質讓人折服,而她在節目也讓觀眾看到了她知識的儲備量。不僅在開場白中能夠把詩句融會貫通的運用,而且在節目中各位老師對詩句的點評和講解的時候也能夠出口成章很準確的解說,讓人忍不住的感嘆真不愧是「才女」。1.董卿的經典開場白「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
  • 90後安徽監獄警花登上央視《中國詩詞大會》
    在近期播出的第四季中央電視臺《中國詩詞大會》上,一位身著藏青藍的90後警花備受關注,她就是安徽省女子監獄民警任莎莎。任莎莎出生於1993年,2016年參加工作。談及與詩詞的不解之緣,任莎莎說,不記得從什麼時候開始愛上了詩詞,但卻清楚的記得每每讀到自己喜歡的詩詞,身體裡都有一股暖流穿過的感覺。
  • 《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收官 「三季老將」彭敏終折桂
    「百二秦關終歸楚」 彭敏可以說是《中國詩詞大會》上,除了主持人和嘉賓之外,觀眾最「熟悉」的面孔之一。第二季詩詞大會總決賽,彭敏惜敗當時年僅16歲的才女武亦姝。第三季總決賽,因為輕敵和急躁犯下低級錯誤,彭敏在決賽中被當時的「外賣小哥」雷海為5比1橫掃,那次慘敗讓彭敏崩潰到在節目現場號啕大哭。
  • 有夢就要勇敢去追,紫雲鄉村教師登上《中國詩詞大會》背後的故事
    2月8日(大年初四)晚,中央電視臺大型文化益智節目《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第四場開播,紫雲自治縣四大寨鄉民族小學教師唐元芝攜學生羅雨婷登上央視舞臺唐元芝與學生羅雨婷參加央視《中國詩詞大會》(視頻截圖)由於對詩詞的熱愛,自《中國詩詞大會》節目於2016年2月開播以來,唐元芝就喜歡上了這檔節目,每到晚上節目一開播,她就會守在電視機前,看場上的選手精彩對決
  • 13歲才女鄧雅文,連奪四期中國詩詞大會擂主,背後家庭教育很重要
    大家應該都知道,「洛陽紙貴才女多,牡丹花城再揚譽」「華夏才女首,洛城鄧雅文」從正月初一至初四,13歲鄧雅文在央視衛視舉辦的《中國詩詞大會》,成為了連續四期奪冠的擂主。另觀眾們驚豔。不少網友就會說了,才13歲,怎麼會這麼有才呢?
  • 中國詩詞大會:小帥哥對決小才女,追的真緊,追出漫天詩詞火花!
    若說第四季《中國詩詞大會》裡,最令人惋惜的選手使哪位?我相信很多人會說是鄧雅文。鄧雅文才13歲,是洛陽五十五中的初二學生,從小就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和比賽,非常有才。在這季詩詞大會中,她曾連續獲得四期擂主,並在最後一場冠軍爭霸賽中,又答對了所有的題目。
  • 哭著拿到中國詩詞大會冠軍的彭敏,曾PK武亦姝、陳更,如今成功了
    提及中國詩詞大會算是央視眾多節中比較火的一個,畢竟在19年高考中考上清華的武亦姝就是在3年前參加該節目而拿到冠軍的選手,而且很多人不僅在高考中認識了武亦姝,甚至還翻出了武亦姝當年參加詩詞大會的比賽視頻,不禁對這位才女的能力佩服至極。
  • 中國詩詞大會上的北大才女陳更: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
    1月29日至2月7日,第二季《中國詩詞大會》在央視綜合頻道和科教頻道播出。本季詩詞大會延續了「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節目宗旨,採用第一季百人團對戰的賽制,同時又增加了「飛花令」升級必答題。在第一季憑藉出色表現而被大家熟知的北京大學機器人女博士陳更再次登上央視舞臺並成為擂主,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
  • 詩詞大會才女何以留下「一字之憾」
    今年春節的螢屏,看點多多,在這些看點中,央視的《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毫無疑問是出類拔萃的。從年初二晚上開始,央視一套在黃金時間首播,每晚一場,吸引了無數觀眾。這種集知識性、娛樂性和競技性為一體的節目,普及了中國古典詩詞知識,也給人以高層次的精神享受。  在追看詩詞大會的過程中,不僅享受了詩詞之美,而且常常會獲得一些詩詞之外的文化啟示。  比如,年初六晚上第五場的第三組題目中有一道填字題,讓選手在「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這一名句中填上所缺的一個「絛」字。
  • 13歲才女鄧雅文,連奪四期中國詩詞大會擂主,其實家庭教育是原因
    前段時間連奪4期中國詩詞大會擂主13歲才女鄧雅文就被誇贊「腹有詩書氣自華」,小小年紀的她在舞臺上的表現從容淡定,說起詩詞卻有著成熟的見地讓人刮目相看。《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播出以後鄧雅文的表現非常搶眼,很多人都在好奇怎麼年紀這麼小就會這麼多詩詞?
  • 詩詞大會才女選手出上句,難住了董卿,評委也眉頭緊皺,默不作聲
    隨著中國傳統文化火熱,各種電視節目接踵而來。可是要說哪個最有名,那必須是《中國詩詞大會》了!從嘉賓到主持人,甚至是觀眾們也是非常厲害的。從第一季開始,就有人形容主持人董卿是「落落大方、溫婉知性」的才女,也有人感嘆「董卿到底讀了多少書」。
  • 用詩詞打擂臺 高冷的《中國詩詞大會》咋這麼火
    屏幕上,書卷一般的山水畫緩緩展開,倒映在如夢似幻的水舞臺上。似古畫的燈光灑在舞臺中央,伴著富有古韻的背景音,主持人董卿緩緩走上舞臺。《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別出心裁的舞美雖不至於誇張到讓人有種穿越回幾百年的代入感,但如此用心的節目設計讓在外奔波一年的廣大觀眾確確實實有種「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的閒適平靜之感。
  • 《中國詩詞大會》舞臺背景圖出自中國節氣申遺畫作第一人
    小林說,節目組要得很急,要專門繪製一組十張的詩意畫舞臺背景。給了10句詩詞,按照詩詞來配畫,需要通過畫中的意境將詩詞表達出來,也就是說,看著畫能猜出詩詞。   雖然時間很倉促,但小林說,「效果還不錯。我喜歡中國傳統文化,這些年鑽研中國傳統國畫,對唐詩宋詞都有基本了解。我構思好了後,半天就可以畫出一幅」。   那麼這10幅畫作到底是怎樣的呢?
  • 《中國詩詞大會》的這些題,你能答對幾道?
    最近,因為《中國詩詞大會》的熱播,從才女選手到男神嘉賓,甚至主持人董卿,都成了大家熱議的對象。想不想親身感受一下題目呢?
  • 這個男生不一般,10歲就挺進《中國詩詞大會》
    大洋網訊 這個順德男生不一般,年僅10歲就登上《中國詩詞大會》主舞臺。韋度,佛山市順德區德勝小學五年級學生,學校「詩詞達人」。這個春天,他點燃了夥伴們的詩詞熱情。3月29日,他登上央視,成為《中國詩詞大會》第七場挑戰者,其豐厚的詩詞積澱和淡定從容的颱風和贏得了詩詞大家的讚譽。
  • 支教故事:才女與中學生分享詩詞學習心得
    當班主任王老師眉頭緊鎖的跟我訴說孩子們學習語文遇到的困難時,我突然想起前幾天學校官方微博「西農團委」推送的一篇文章——《我校詩詞才女登上央視舞臺》,如果可以把這位詩詞才女請來給孩子們上課,講講學習古詩詞的好方法、好習慣,講講如何閱讀課外書籍、如何提升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孩子們一定能有所收穫,喜歡學習語文。  之後,我通過各種渠道尋找這位詩詞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