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抵赫爾辛基的時候,看到窗外是一片又一片無盡的雪原,周遭真的就和《冰雪奇緣》裡的場景一樣。
對此,南方的孩子還是興奮了好久好久,畢竟從小到大都沒見過幾場雪,覺得哪哪都是一場視覺盛宴。
直到在北歐的待了幾天以後,徹底審美疲勞的時候,我們也回到了旅行的原點,依舊是赫爾辛基。
經歷了一整天蜷縮在有限的機艙空間裡,一出奧盧機場,一片純白的冰天雪地將我們瞬間包圍,身心就此舒展。
深呼吸了一口目的地的空氣,清冽得讓人恍惚。
從小在南方出生長大,從來沒有看過如此純正的雪景,在開往酒店的大巴上,新奇地打量著窗外的景色,一看就是一路。
因為奧盧教堂就在酒店旁邊,理所當然地成為了我們的第一站。
白天明亮的光線讓檸檬黃的教堂充滿了童話感。
清晨的教堂雖然大門緊閉,但是聖潔的鐘聲定點傳來,顯得整座城市更加安靜。
高聳的塔樓成了市區為數不多的高層建築,在很遠的地方,就能遠遠望到。
再好的相機都還原不了初見這片白色世界,它在帶給我的新奇與震撼。
沿著奧盧教堂前的馬路向前走沒多久,便是市政廳。
相對於白天更為夢幻的奧盧教堂,對於市政廳,我倒覺得晚上有燈光裝飾的它更為驚豔。
市政廳建於1885年,為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由瑞典建築師設計,原為餐廳和酒店,直到1931年才改造成市政廳。
它和不遠處的奧盧教堂,成了市區兩大最具標誌性的建築。
話說,能別在市政廳前寫我的名字嗎?我也要面子的好嗎?
從這張圖可以看出,奧盧的市政廳和奧盧教堂相距並不遠。
奧盧城區真的很小,是一個對步行愛好者非常友好的城市。
整個奧盧的城市氛圍就讓人格外輕鬆,讓人想卸下旅途的防備,好好擁抱眼前這陌生的國度。
這一溜建築的顏色可謂少女心滿滿了。
陽光慷慨地灑下來,融化了清晨的冰冷,心裡也泛著暖意。
那一刻的奧盧,讓人很心動。
眼前這座紅房子就是奧盧集市廣場上的集市大廳,於1901年建成,建築沿襲了北歐一貫的簡約風。
有別於一般的菜市場,集市大廳內還設有咖啡早餐攤和一些兜售馴鹿皮、木製裝飾物等當地手工的攤位,頗有舊時的鄉村風貌。
無疑,在奧盧集市大廳內外,能觸摸到最接近芬蘭的平民化生活。
清晨的集市大廳還未開放營業,大廳外也是空蕩蕩的。
夏季,集市門前的廣場會分外熱鬧,各種露天攤位沿路而設,到了冬季,由於氣溫非常低,門前一片冷清,人們都集中在室內取暖。
雖然因為時間太早錯過了奧盧的集市大廳,但我們絕對不會錯過這裡的一位奧盧名人
噹噹當這位奧盧名人就是眼前這位胖警察,芬蘭語叫Toripolliisi。
這裡也是奧盧當仁不讓的城市icon,就矗立在集市大廳前,面朝大海。
關於胖警察的故事,有很多版本,我聽到的一個版本是Oulu的治安非常好,根本不需要警察,只需要一位胖警察銅像在這裡就可以維護集市廣場了,聽著非常傳奇。
胖警察挺著圓滾滾的肚子非常可愛,摸摸胖警察的肚子,和他拍一張照片,也成了到奧盧必須要做的事。
早在18世紀,奧盧是著名的商業中心與港口,優美的河港和古集市風情是它的特色之一。
皮基薩裡是奧盧河入海口不遠處的一座河心島,通過3座橋梁和外界相連。
這裡是夏天時很受當地人歡迎的野餐和暢飲場所,具有濃濃的生活氣息。
奧盧雖然看上去低調,但它卻是芬蘭北邊最大的一個城市。
由於大學和科研人員多,無線網絡幾乎覆蓋整個城市赫爾辛基沒有覆蓋,人們又稱她是年輕人的城市。
歷史上,這裡經歷過一次火災,但現在仍然很歐洲。
這裡民風樸素,物價相對其他芬蘭城市更便宜。
夏季的時候,這裡有熱鬧的集市,森林裡有摘不完的漿果尤其是藍莓。
秋季的時候,森林裡的蘑菇多得不忍心下腳。
冬天,胖警察的肩上、肚子上全是松鬆軟軟的白雪。
奧盧就像胖警察一樣,特別可愛。
8,9點的奧盧似乎完全沒有醒來,雖然陽光已讓整座城市急劇升溫,但是街上依舊冷清,店鋪尚未開門營業。
沒想到在奧盧這樣的小城也能看到中國餐廳,老外對於中餐的喜愛讓我們很自豪呀。
打卡完畢,特別漫無目的地在奧盧街頭閒逛,甚至為了多看一些街景,刻意繞個路。
奧盧就是有這樣的魅力,讓你不吝嗇為她花再多的精力與時間。
畢竟這裡的一草一木,都透著歲月靜好的詩意。
北歐本就清冷,小城奧盧的夜更是靜得嚇人,只聽見自己踩著雪地上,發出的咯吱咯吱的響聲。
奧盧教堂就在酒店一側,濃鬱的夜空藍讓清新的檸檬黃也變得穩重低調,燈光隱隱地從小窗戶裡透出來,成了畫面唯一的暖色調。
沒有明確的路線,信步走向市中心覓食,一路走一路欣賞,也自得其樂。
夜晚點燈的市政廳,比白天多了一份莊重和神秘。
接近市中心的時候,街景漸漸變得熱鬧起來。
偶爾有行人經過,有現代的各類商鋪,比如h&m,subway,讓奧盧變得不再那麼不食人間煙火。
步行街盡頭的晚霞還沒褪去,這一刻的奧盧,有點驚豔。
誤打誤撞去了當地好評頗高的Damax,位於市中心的一家快餐廳。
雖然夜晚戶外很冷,但是一進店裡,屋內暖意融融,兩個人點了一份夏威夷披薩,一份配好的金槍魚沙拉,兩杯果汁。
端上桌就把我們嚇傻了,這量也太大了吧!
在飛了一整天沒什麼胃口的前提下,別說披薩了,這份沙拉我倆就吃不完。
其實,本來想專門開一個目錄寫北歐的美食的,但是心裡的OS質問我:北歐有美食?(黑人問號臉)
擁有100%中國胃的我們,覺得在北歐用餐也就是填飽肚子而已。
偶爾也有味道不錯的,但是能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多。
比如這家DaMax,無論是披薩還是沙拉,其實在食材的選擇上都能說很不錯,但是不知為什麼廚師調味水平捉急,因為兩者都特別鹹,鹹的發齁的那種,不知道是不是芝士放多了。
我倆使出洪荒之力,勉強幹掉桌上的三分之一。
看著鄰桌正常身材的北歐姑娘,談笑風生間一人幹掉了一整個披薩,此情此景,我倆趕緊掩面逃走!
奧盧由瑞典國王查理九世於1605年建立。
400多年的歷史說長也不長,說短也不短。
與其他歷史悠久或以美著稱的城市不同,幾乎鮮有人用溢美之詞來讚美奧盧。
然而,當你身臨其境,卻又意外地發現幾乎所有關於美的描述,都可以用於它。
原本只是路過中轉的城市,卻給了我們意外的驚喜。
那些糖果色的老建築在陽光下閃閃爍爍,格外出片;地上的積雪blingbling,乾淨到泛著幽蘭的光。
碼頭、市集展現了這個城市愜意、慵懶而又充滿生活氣息的一面。
奧盧對於整個芬蘭來說,並不是旅遊勝地,很少有人會選擇將它加入行程。
因此她就像深藏閨中的北國佳麗,足以讓人一見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