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你好」=「對你好」?

2020-08-27 不是假迷糊的J

「小孩得知道疼,才能長記性!」面對孩子的錯誤,愛之深、責之切的父母在不打不成器等文化觀念的感召下,會不時地以懲罰作為主要教育手段。誠然,懲罰的背後是家長「為你好」的苦心,激烈的懲處也的確能迅速改變孩子的行為;但懲罰真的會幫助孩子成長和學習?為你好的意願之下,是否一定真的對你好?提倡這樣的「為你好」會有什麼樣的負面效果呢?




1.成為孩子模仿對象

當成年人對兒童大吼大叫或者體罰的時候,實際上是為兒童樹立一個面對壓力失控的榜樣,兒童可能會模仿這種行為。

作為父母,面對孩子不理想的成績、頑劣的行為,你是否會氣憤不已,失望至極?甚至在激動憤怒的情緒下出手打了孩子?而氣憤和失望,都是源於孩子的表現和對事情的發展失控的無力感。對於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必然會遇見各種各樣的挑戰、挫折和困難,當壓力大於他所能承受的範圍時,孩子會效仿父母做出大喊大叫、出手傷人等行為,久而久之,孩子會形成不良的情緒疏導習慣。



2.帶來恐懼、憤怒和逃避

兒童對於實施懲罰的成年人,會因權威產生畏懼心理,因力量懸殊無法反抗而產生憤怒和無助,有些也會因此選擇逃避、疏遠。

孩子失手打碎了家中的花瓶,父親生氣地懲罰了他,事後面對孩子,卻發現孩子不敢靠近自己,而且眼中、行為中充滿了畏懼。父母懲罰孩子不良的行為,初衷是因為愛,因為想獲得更親密的親子關係,因為想幫助孩走向更好的未來,結果不僅不能從根本上糾正孩子的問題,卻讓孩子在心理上離自己越來越遠,這不是得不償失麼?


3.迷茫而非答案

懲罰只是告訴兒童不能做什麼而不是怎麼做,兒童更需要的是給予一種反饋和指導。

當父母發現孩子的發展偏離了正軌,只是在前路上豎起一個大大的「此路禁止通行」的指示牌,孩子只能停下腳步,在岔路口迷茫的張望,甚至有可能在不斷試探中走上另一條未知的道路;聰明的父母則會在豎起禁行牌的旁邊加一個正確道路指示牌,引導孩子邁入正確的軌道。


4.無意識虐待行為

當父母在懲罰兒童時,可能會由於激動而做出一些無意識的虐待行為,對孩子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造成傷害,甚至誘發孩子在成年之後由被虐者轉變成施虐者。


那麼放棄懲罰,如何處理兒童的行為問題呢?

父母首先要加強自我的情緒管理,在壓力和負面情緒之下也能讓言行處在合理的範圍內,為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針對孩子的不良行為,向孩子解釋並告訴他們這樣做會給別人帶來的後果,是處理兒童行為不良的最好方法。

相關焦點

  • 說為你好的人,從來都不是為你好
    -01-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隨意的幹涉別人的生活,只要打上一句「為你好」就可以理直氣壯、冠冕堂皇。你有沒有常常聽見這麼一句話,我是為了你好。只要是為你好,沒有什麼不能說不能做,也無論這麼做你開不開心,願不願意。
  • 父母說「為你好」,是道德綁架還是真的為你好?
    微博上這個話題「父母說為你好是道德綁架嗎」很熱,引來網友熱議。其實這種現象在生活中並不少,很多父母打著為你好的旗幟,替你做決定,從小到大活成了父母想要的樣子,卻不是自己想要的。有個網友,就是因為父母總是以「為你好」的想法,給自己安排,從小到大都是如此,因為自己拒絕了父母這樣的安排,便遭到了全家人的橫眉冷眼,讓他非常壓抑又苦惱。
  • 所謂的「為你好」,真的是為你好嗎?
    從裡面也悟出一些道理比如「真的是慈母多敗兒嗎」、「一味的讓孩子聽話真的對嗎」、「所謂的為你好到底真的好嗎」、「學生真的只用學習不用交朋友嗎」等等,還有很多細節問題可以看出所謂的「為你好」,真的是為你好嗎?大家在小時候是不是也經常聽到這句話耳熟能詳「我都是為你好,你怎麼就不聽呢」?其實我都已經聽膩了,因為不僅小時候,這句話已經伴隨我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直至結婚,時常在耳邊響起,就算也真的不想聽到了。
  • 如何把嘴上的「為你好」變成真正的「為你好」?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來自父母的「為你好」三個字,成為了許多孩子的切膚之痛。說起這三個字,小夥伴們的吐槽就如同滔滔江水,連綿不絕,滿懷的辛酸猶如黃河泛濫,一發不可收拾。看到「為你好」這句話如此讓孩子們深惡痛絕,經常將它掛在嘴邊的你可能感到奇怪:咋啦,這年頭當媽的對自己的孩子說句「為你好」也有錯了嗎?我所做的一切不是為了他好,那是為了誰好?
  • 可怕的「為你好」
    我想大部分人都聽到過父母對你說「我們這都是為你好。」而這句話現在卻成為了很多人的夢魘。喬英子媽媽的「為你好」讓喬英子30多天無法睡著,甚至產生了自殺的念頭。方朵朵媽媽的「為你好」卻讓方朵朵得了焦慮症,最後不得已去國外「治療」。
  • 都是為你好
    「我這樣做還不都是為你好,」這句話大家一定都沒少聽到吧。不管是兩三歲的小孩,還是七八十歲的老頭老太太,可以說都是在所謂的「都是為你好」中,成長起來的。這些話常常從我們的父母、家人、朋友、愛人的口中說出,他們苦口婆心的說著「都是為你好」,以愛你,為了讓你少走彎路為名,規劃著他們自以為為你好的路線,卻不知這樣的為你好,其實也堵住了你許多的後路。
  • 為你好,究竟是什麼意思?
    因此我們在做事時,常常會脫口而出一句「為你好」。這話什麼意思呢?有三層含義:1、我在為你好,你呢?你是不是也該為我好?這是想要從對方那獲得等價的交換。2、我這麼做是為你好,所以你需要配合我。換言之,你應該聽我的。再延伸開來則是,你應該對我感恩戴德。我為你好,我容易嗎?這麼沒有眼力見。
  • 我們都是為你好
    總是時不時地就會收到來自於親人無緣無故的關心:「佳佳啊,我們呢也都是為你好,為你著想,才會這麼做的。你要理解。」我媽最近又開始犯這個毛病了,她去找一個連她自己都不熟悉的人,給我介紹工作。我給我媽打電話,我媽說:「我都是為了你好,你看你也老大不小了,該時候找個對象了。」從那以後不管我在上班還是吃飯,還是出門去玩兒,都能接到外婆打來的電話,催我相親。一次跟領導在開會呢,外婆和我媽,輪番不停的打我電話。我接起電話,她們都一個說詞:「我也是為你好。」我很生氣,回懟她們說:「你們什麼都不管,就是為我好。我天天燒高香了。」
  • 這是為你好是一句扯嗎
    ,一種人就是完美無缺的人,其實就是佛本人,因為佛經常說我這是對你好,我這是為你好,上帝也經常說我這是為你好,只有佛本人我不用聽你說,因為我全想明白了,還有一種人,你說什麼也沒有用,那種人可以不聽任何人說,我是為你好,但是絕大多數人但是介於佛和魔之間的,我們絕大多數人沒有像佛那樣通透,甚至是全部的人,既沒有像佛那樣通透,但是也沒有像魔那樣,或多或少也許有人三歲頓悟,有人六歲砸缸,但是或多或少聽了別人的對你好成長起來的
  • 你好,7月!你好,北湖!
    你好,7月!你好,北湖!一標段為道路工程,包含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人行道、綠化帶及配套管網;二標段為溼地公園工程,佔地近四萬畝,其中水域面積約1000畝。
  • 你好夏天,你好青島農大
    家人間的見面第一次親暱是你好,家庭裡有了小生命;朋友間的第一次見面是你好,友情裡有了儀式感;戀人間的第一次問候是你好,愛情裡有了小甜蜜。這一次想對青島農大說你好,帶著夏天的歡喜。你好,夏天這個夏天沾了一點不一樣。去年流行的衣服被鎖在了五個月沒有回去的宿舍柜子裡,今年流行的衣服佔據了家裡面的衣櫃。夏天的小吃也從校外的小攤變成了家鄉的夜市。還有和舍友約定好的遊玩也變成了隔著屏幕的視頻通話。沒關係,對於夏天我還是想說:嘿!你好!
  • 在面對朋友、戀人時要明白,那些對你好的人往往不如為你好的人
    其實,在人際交往過程中,面對工作和生活,這更像是一場需要你付出很多的愛情長跑,唯一的不同之處在於你需要去選擇「對你好」的那些人來做自己交際關係圈中的朋友,還是去選擇「為你好」的人來和自己一起闖過人生路上的重重關卡。
  • 一切只為你好,華住酒店集團你好酒店溫州首店華麗綻放
    作為華住酒店全力打造的又一款經濟型品牌,「你好酒店」全國首家全改造店於日前正式落戶浙江省溫州市。面對疫情的挑戰,你好酒店從未停止腳步,背靠華住酒店集團的強大實力,為遭受疫情巨大衝擊的中小單體酒店賦能,幫助其快速恢復生產經營的同時,實現對存量酒店市場的全流程升級和改造。
  • 所謂的「為你好」是真的麼?
    「我這都是為你好」是真的都是為我們好麼?許多人和父母溝通的不順暢的時候,父母大多都會說「這是為你好!」,我不否認大部分時候確實是的,但是卻也有很多時候,並非如此。你和你的朋友就一件事情討論,你想這樣做,你的朋友給了你另一種提議,對你說「聽我的準沒錯,我真心實意為你考慮。」雖說朋友說的確實沒錯,可我們仍想自己試試,於是決定先按照自己的方法做。
  • 有一種自私,叫「為你好」
    有一種人,待你好的同時,會站在你的立場上,看你是否能夠接受。還有一種人待你好,他只會站在自身的角度上,希望用「為你好」的方式,將你變成一個他認為更好的對象,這種對你好,往往讓人無法接受,因為它有一種「自私」的味道。李思雨酒後,說出心裡話。
  • 9月你好,秋天你好
    8月再見,夏天再見,9月你好,秋天你好! 九月,你好。
  • 我都是為你好啊
    你要知道我這都是為你好。。。我爸媽他們又不是不講理的人,再說了你也跟他們相處過一段時間了啊!真搞不懂你到底想怎麼樣,有事沒事就不想跟他們一起住一起生活。。。。。。上幼兒園那兩三年他們已經幫忙了,孩子上幼兒園就不想讓他們再操心。再說了,我和你都會因為教育問題而時常拌嘴什麼的,更何況跟他們,我們的教育方式更不一樣了,到時候我能跟他們吵架嗎?不能啊,你要知道我不是他兒子,我能怎麼辦?
  • 有一種傷害,叫做「我這是為你好」
    《奇葩說》有一集的論題是「我這是為你好,是扯嗎?」想必這句話大家都深有感觸,可能被父母說過,可能被朋友說過,也有可能自己說過。在我看來,」我這是為你好「這句話的確是在扯淡。原因包括但不限於以下三個。那些所謂的「為你好」,其實只是變相的威脅。在職場中,要警惕這種虛偽的「為你好」。三、你的為我好,其實是陷阱在職場上,還有一種偽裝成「為你好」的陷阱。它引誘你按照它的路線向前走,然後在路上給你挖了幾個坑。
  • 《我想大聲說》之我是為你好
    我是為你好!我想這是我們在家裡或者學校聽到很多次的話了。你怎樣做都會被看作是不對的,你要按照他人的意願要求來生活,其實為你好!如果你反抗,你就會聽到「我是為你好」。當你不想被那些精品食物包圍的時候,因為已經吃飽了,但為了影響必須吃的東西時,你會聽到「我是為你好」。當你不想參加興趣培訓班時,因為你已經周末全部課滿,甚至晚上都沒有時間的時候,你依然會聽到「我是為你好」。
  • 說為你好的事,就一定是好嗎?
    於是他們會用自己的經驗告訴你,我說的,我做的是「為你好」。001「為你好」,真的會好嗎?所以父母口中的「為你好」,我們要聽,但也不是全然聽取,畢竟他們的為你好,只是出於他們的經驗,也許它未必好呢!002「為你好」似乎也成了父母幹涉子女生活的很好理由。我相信有很多年輕人都會被父母的「為你好」弄得心煩意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