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飛5年之後美媒才知道:衛星地圖曝光中國7馬赫高超音飛行器

2020-12-18 利刃號

近日,美國媒體引用我國中科院專家的話稱,中國開發了一種低成本的臨近空間飛行器,並已首飛成功。該飛行器最大飛行高度3萬米,最大速度為7馬赫。此消息雖然令人振奮,但筆者不得不說,美媒知道的太晚了,中國早在多年前就首飛成功了。

所謂「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人們從來沒有放棄過對更快速度的追求,武器研製方面也一樣。渦輪噴氣發動機的出現使人類航空器的速度增加到了2-3馬赫,亞燃衝壓發動機的出現使這個速度增加到了3.5-4馬赫。火箭發動機雖然能夠帶來高的多的速度,但卻需要自身攜帶氧化劑,這無疑大大增加了燃料的重量和體積。而無論是美國最大飛行速度達到20馬赫,卻因無法制導而放棄的HTV-2,還是中國最大飛行速度10馬赫並成功的WU-14,都是用大型火箭/彈道飛彈發射升空而獲得的速度,由於本身無動力,其本質更類似於彈頭。為了使飛行器通過本身動力就能夠達到更高的速度,超燃衝壓發動機出現了。

超燃衝壓發動機能夠使飛行器的最大速度達到6-20馬赫,但由於需要高速的氣流才能啟動,所以目前主要使用火箭發動機+亞/超燃混合的形式。美國雖在此領域一馬當先,但卻波折不斷。X-43A早在2004年就實現了最高9.7馬赫的飛行試驗,但卻因動力時間只有10秒鐘而只能當技術驗證。降低速度的X-51A於2010年首次試飛,最大速度5.1馬赫,雖然後面幾次飛行試驗失敗,但卻在2013年第4次試飛中再次成功,飛行時間約3.5分鐘。俄羅斯早在90年代就開始了多次軸對稱雙模態的超然衝壓發動機的飛行試驗,所以近期俄羅斯突然蹦出個「鋯石」高超音速反艦飛彈,說最大速度8馬赫,一兩年後就要服役,也就不算奇怪了。那麼,中國在此方面的發展如何呢?

根據資料顯示,我國航天3院研發的超然衝壓發動機演示驗證飛行器於2011年首飛成功,使用的是碳氫燃料,二維升力體構型;而中航的使用亞/超混合超然衝壓發動機的軸對稱式的高超音速飛行器,於2012年首飛成功,其飛行高度大於2萬米,飛行速度大於5馬赫,使用航空煤油燃料,成本更低,實用性更強。而這個,顯然就是近日美國媒體所說的「中國成功首飛的低成本的最大速度為7馬赫的高超音速飛行器」,其外形也早在幾年前就通過衛星圖片曝光了。顯然,美國媒體知道的太晚了,比實際首飛晚了足足5年。

對於高超音速飛行器,如果俄羅斯的發展更傾向於飛彈,那麼中美兩家更傾向的就是飛行器了,而此類飛行器的未來應用,有一種東西叫做亞軌道轟炸機。目前對於中國的新一代轟炸機,很多人在隱形和超音速這兩個功能間糾結,有的乾脆直接說都具有;然後又開始在到底是戰略型轟炸機還是中遠程轟炸機之間糾結。在筆者看來,中國與美國或者俄羅斯的情況不同,美國是全球都擁有軍事基地,所以他的戰略轟炸機可以暢通無阻;而俄羅斯則因為相鄰美國所以沒多少障礙;而中國與美國隔著茫茫大洋,其中還有無數的美軍基地。雖然我國新一代轟炸機是隱形的,但正像目前我國有大量反隱身的雷達一樣,美國也同樣擁有,相對容易組織戰機進行攔截。所以,中國未來轟炸機的實際作戰效用,還是在反艦彈道飛彈對美國大型艦船的驅離下,初期在我國航空兵的護衛下,對周邊的美軍基地進行打擊,或者過境巴基斯坦對印度洋進行威懾。所以,有個中國版的B-21中遠程轟炸機就不錯。筆者 所以不在此方面糾結,就是因為看到了更新一代的亞軌道轟炸機。想一想,隱形, 6-10馬赫的高超音速,在臨近空間飛行,1-2小時打遍全球,不是要爽的多嗎?(利刃/晨曦)

相關焦點

  • 日媒預測5年內服役,美國衛星時刻緊盯造船廠
    根據日本媒體《日經亞洲評論》的報導,美國尼米茲級航母使用蒸汽彈射器來彈射F18艦載機,他們認為003型航母將在最多5年內加入中國海軍序列。航母將裝備先進的電磁彈射系統,這標誌著中國海軍正朝著「建設一支全球軍隊」的目標邁進。
  • 中印邊境衛星圖上,印媒發現巨大的「中國」二字和中國地圖
    6月30日,印媒把目光又轉向了中印邊境的班公湖地區。他們通過衛星圖發現在班公湖中方一側出現了巨大的「中國」二字和中國地圖。圖自 NDTV新德裡電視臺(NDTV)從「地球實驗室」(Planet Labs)公司獲取的衛星圖中發現,圖案位於班公湖中部北岸。由於山脈形似手指,印媒稱班公湖岸邊為「手指地區」。
  • 美媒有個發現,一張7個月前衛星圖曝光,不言自明
    眾所周知,中國和巴基斯坦兩國素來以「兄弟」相稱,中國民眾一直以來都喜歡將巴基斯坦稱之為「巴鐵」,而在巴基斯坦國內,隨處可見「中巴友誼萬歲」這樣的標語。那麼,中巴兩國的關係到底有多鐵呢?近日,美媒在一張衛星圖中有個發現,再次印證了中巴兩國的「鐵桿」友誼。
  • 一張中國衛星照被曝光,各國代表罕見沉默,英媒:中國不可思議
    據人民網報導,一張中國衛星照被曝光,照片拍攝了地球上的綠色植被變化的過程。在對比了在不同時間段拍攝的照片之後,英媒發現了一個驚人的事實,在2000年到2017年的17年間,全球新增的綠色植被中,有超過四分之一是我國貢獻的。
  • 國內衛星現場圍觀,解放軍南海驅逐美軍艦,美媒:中國仍技高一籌
    僅僅一天後網上流傳出了一張可能是國內衛星現場「圍觀」解放軍海空兵力驅離美軍軍艦的衛星圖片,通過圖片信息推測事發區域位於中國南沙群島東北海域,而疑似美軍驅逐艦「麥凱恩」號的附近,有一艘疑似中國海軍054A型護衛艦的軍艦正在追蹤和監視,遺憾的是到現在為止南部戰區還未通報具體的驅離情況,也就是說這張中美軍艦同框的衛星圖真實性還存有疑問。
  • 中國打破美國的「壟斷」,美媒為之感嘆
    殲20的出現,打破了美國戰鬥機在國際上的壟斷,當時殲20首飛成功給美國軍方帶去極大的震撼。 從那時開始,美國空軍也把訓練的目標從蘇35變成了中國的殲20。距離殲20首飛成功已經過去了10年,那麼現在美國人是如何看待殲20這架戰機的呢?
  • 中國遠望3號「小飛機」海上首飛試驗成功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0月10日電(王雪巖 亓創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從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獲悉,我國遠望3號航天遠洋測控船於10月9日下午,在太平洋上成功進行了垂直起降固定翼飛行器——「小飛機」的釋放與回收海上首飛試驗。
  • 7年14星!高分十四號衛星發射成功,具備分米級解析度
    #12月6日早晨,中國完成了40萬公裡的世界首次月球軌道無人飛行器自動交會對接。為適應本次任務及後續發展,該火箭採用了全方位起飛滾轉、主動減載等12項首飛、首用技術,向智慧火箭發展方向,作出進一步探索!
  • 長八首飛!長徵火箭家族再添新丁,「全家福」來了
    長徵一號火箭於1965年開始研製,起飛質量81.5噸,起飛推力約104噸,箭長29.46米,最大直徑2.25米。1970年4月24日,它成功將「東方紅一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奠定了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發展的基礎,拉開了中國進軍太空的序幕。自2016年起,我國也將每年的4月24日設立為「中國航天日」。
  • 長三乙改五火箭圓滿首飛,首次發射太陽同步軌道衛星
    長三乙改五火箭圓滿首飛,首次發射太陽同步軌道衛星 2020-12-06 12: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英媒關注中國新型武裝直升機首飛:能摧毀全球最強坦克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中國出口型「黑旋風」武裝直升機首飛(英國《每日郵報》網站)參考消息網5月20日報導 英媒稱,中國推出了一款國產武裝直升機英國《每日郵報》網站5月18日報導,中國正力爭擴大它在全球軍用直升機市場的影響力,而有「黑旋風」之稱的直-19E雙座直升機,正是專門針對國際市場而打造的。《每日郵報》援引中國官方媒體稱,這款採用單旋翼和窄機身構型的直升機,在同類型的直升機中已躋身世界先進水平。
  • 中國近地軌道最強火箭首飛成功 揭秘長五B火箭四大「黑科技」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2020年5月5日,為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研製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搭載著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點火升空,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是中國乃至亞洲火箭首次發射超過「兩萬公斤」級太空飛行器,同時也拉開中國載人航天「第三步」任務的序幕。
  • 美國衛星肆意偷窺他國,卻妄言:易遭中國雷射武器攻擊
    在不斷對中國進行軍事威懾的同時,美國還對中國進行各種技術封鎖,當然,衛星監控也是必不可少的。不過最近,美媒卻聲稱中國雷射武器威脅到了美國衛星。據美國《太空新聞》網站7月10日報導,美國衛星現在已經越來越容易受到中國地面雷射武器的攻擊。其實,美媒炒作中國雷射武器威脅美國衛星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
  • 中國利劍無人機不比美國差多少 航程4000公裡
    利劍躋身世界前四「利劍」的首飛,使得中國成為世界第四個試飛大型隱身無人攻擊機的國家,意味著中國已經實現了從無人機向無人作戰飛機的跨越,其重大意義不亞於殲-20等新型第四代戰機的試飛。外媒評價>>英媒機頭下部裝有光學監視系統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網站11月6日報導稱,有關中國的一款新型連翼布局無人機的首批清晰照片和視頻5日出現在中國的幾家網站上。
  • 美繪製出迄今最精細的高清晰度南極衛星地圖
    美繪製出迄今最精細的高清晰度南極衛星地圖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13日 09:16 來源:   來源:科技日報   美國宇航局7日發布報告說,宇航局和美國地質勘探局研究人員利用衛星拍攝的1000多張圖片,繪製出了迄今最精細的高清晰度南極洲地圖
  • 合利·天德廣場載人級自動駕駛飛行器成功載人首飛
    》明確提出建設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二是「一生圓滿」,西南廣場將廣州塔鑲嵌在 「圓環」雕塑之中,展現 「一生圓滿」的寓意,邂逅相遇,適我願兮。三是「比翼雙飛」,載人級自動駕駛飛行器,用手機APP輕鬆一點,即可實現無人駕駛與載人飛行,飛行器每次僅可乘坐2人,無人駕駛免去他人打擾,在飛行旅途中與廣州塔、獵德大橋、珠江美景同框,打造網紅級求婚聖地,續寫「比翼雙飛」的浪漫傳說。
  • 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飛成功 填補中國太陽同步軌道能力空白
    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飛成功 攝影:趙利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魏宇晨):12月22日12時37分,中國自主研製的新型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次飛行試驗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實施,火箭飛行正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 「一箭多星」發射,關鍵不在衛星數量
    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捷龍一號運載火箭,以「一箭三星」方式成功將「千乘一號01星」「星時代-5」衛星和「天啟二號」衛星發射升空,衛星均進入預定軌道。 新華社發(汪江波攝)  近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4顆新技術試驗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 俄媒:美國間諜衛星在近地軌道非常活躍
    參考消息網4月10日報導 據俄羅斯衛星網6日報導稱,美國智庫「安全世界基金會」(Secure World Foundation)近日發布的關於世界反太空防禦系統報告指出,美國「同步空間態勢感知項目」(GSSAP)軍事間諜衛星多次秘密靠近俄羅斯和中國的軍用、民用太空飛行器,並對其進行偵察。
  •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全家福來了!玉兔二號行駛裡程突破600米!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12月22日,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以「一箭五星」方式將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是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的首次飛行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