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裡發現寶寶老喜歡蹬腿,而且臉也是憋得通紅,嘴裡還發出哼哼唧唧聲音,晚上還愛哭鬧,抱起來就好點。當時是我媽在照顧我月子,我媽就說沒事,小寶寶都是這樣子,蹬腿的樣子多可愛啊,自己覺得寶寶在肚子裡的胎動的情況也是這樣子動,就沒有在意,可以說忽略了寶寶的這些情況。
滿月後要回醫院給寶寶體檢,並且打預防針,所以滿月第二天就帶著寶寶去了醫院。體檢醫生檢查了之後告知寶寶的體重和身高偏低點,寶寶是不是母乳不夠?我當時說了母乳是夠的,不過因為寶寶不肯自己吸,都是用吸奶器吸出來奶瓶喂。
醫生說寶寶的體重偏低了,出生時是6斤,可是滿月後才7斤4兩,一個月才長了一斤4兩,很多寶寶滿月都是長了2斤多的。而且你家寶寶出生時身高是50釐米,正常範圍的寶寶出生第一個月就長高4釐米以上,你家的才長了3釐米,身高偏低。然後醫生又摸了一下寶寶的肚子,說寶寶的肚子有些脹氣,他是不是經常哭鬧蹬腿?
我當時告知醫生說是的,寶寶還經常哭鬧,特別是晚上,也很喜歡蹬腿,扭動身體。
醫生表示寶寶肚子有些脹氣了,消化不良,寶寶消化不良吸收也不好,影響到寶寶的發育。
相信很多家長跟我一樣,覺得寶寶喜歡蹬腿是正常的,覺得在肚子裡也是這樣子胎動,可是當寶寶喜歡蹬腿的同時還會哭鬧,臉漲的通紅,摸到寶寶肚子還鼓鼓的話,一般是寶寶的腸脹氣了。如果寶寶出現情緒不好,哭鬧厲害,影響睡眠,還出現腸鳴音,放屁多的話家長就要重視了,建議去醫院看醫生了。
寶寶腸脹氣的原因?
1、寶寶腸胃發育不成熟
寶寶的腸道發育不成熟,腸道的蠕動不協調,加上母乳或者奶粉成份主要都是乳糖,乳糖對寶寶的生長發育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乳糖能分解成葡萄糖促進寶寶的生長發育。
可是由於寶寶的腸道功能發育不成熟,對乳糖消化能力有限容易產生氣體,寶寶肚子裡有氣,而寶寶又不像大人一樣經常走動運動,肚子裡的氣就很難排出來,寶寶只能是通過扭動身體蹬腿等動作把氣排出來。
2、寶媽餵養方式
大部分寶媽都是寶寶哭了就餵奶,這個時候寶寶哭鬧時嘴巴是張開的,寶寶吃奶的時候很急同時吸入大量的空氣。還有就是用奶瓶餵養的寶寶,衝泡奶粉的時候,有些寶媽為了讓奶粉完全溶解,用力搖晃奶瓶之後就起了很多泡泡,因為寶寶哭的厲害沒有靜置一會就直接給寶寶喝了。另外餵養方式不對,奶水沒有完全覆蓋奶嘴,寶寶吸奶的時候就容易吸入空氣了。
我是母乳和奶粉混合餵養的,而且我家寶寶每次一醒就哭,還是拼命哭的那種。因為要用吸奶器吸奶,所以每次都會很著急,吸了一邊就要給喝了,我家寶寶也是喝奶比較急的那種,在醫院的時候醫生都說他太心急了。
我媽有時候給他餵奶瓶,奶水又沒填滿奶嘴,說了很多次了還是這樣子,所以我後面都是寶寶哭的厲害的就直接衝奶粉給他喝了。
3、哺乳期媽媽的飲食
有人說懷孕的時候不能亂吃東西,其實除了孕期不能亂吃,在哺乳期也是不能亂吃的,特別是一些會回奶的食物,容易引起寶寶過敏的東西。
我在月子期間,我媽不讓我吃青菜,但是自己又很喜歡吃,後面拗不過她我就不吃了。不過還真的是有些東西吃了寶寶真的會不舒服。本來說生了孩子後要繼續喝牛奶補鈣的,後面發現寶寶脹氣了,醫生也建議不要再繼續喝牛奶了,如果寶寶有脹氣的情況就不要再喝牛奶了。
豆漿也不要喝,我老公有一天買了豆漿回來,然後早上喝完餵奶給寶寶,還沒過多久寶寶就開始哭鬧了,怎麼哄都不行,趕緊跑去醫院,結果醫生問我吃了什麼,我都如實說了,醫生還說我亂吃東西。她羅列了一些孕媽不能吃的東西給我。
4、寶寶腹部著涼了
寶寶腹部著涼也會引起脹氣,主要是肚臍的地方脂肪少,很容易著涼。加上新手媽媽給寶寶換紙尿褲的時間長,又把寶寶的衣服撩起來很高,腹部直接裸露在外面容易著涼。還有一些寶媽給寶寶穿的分式衣服,然後上衣是開扣子的,家長抱著寶寶的時候扣子之間有洞,涼氣會通過洞口吹進寶寶的腹部。有時候抱寶寶的時候衣服還會往上跑,寶寶的肚子直接露出來了,有時候寶寶晚上睡覺會蹬被子也容易著涼。
寶寶出現脹氣了該怎麼做?
1、寶媽注意自己的飲食
如果寶寶有脹氣了,寶媽應該要注意飲食,從源頭避免寶寶脹氣,比如豆類,牛奶,花菜等儘量不吃。碳酸飲料也不要喝了。
2、按時餵奶,控制奶量
按時給寶寶餵奶,不要等寶寶餓了哭了才餵奶,很多家長都是寶寶餓哭了才餵奶,這時候寶寶喝奶會很著急,很容易吸進空氣,這樣也會導致腸脹氣,嚴重的會引起腸絞痛了。
我們一般是2小時餵奶一次,可是醫生建議3個小時餵一次,一次就餵飽他。其實我都是根據寶寶的需要來餵的,不給就哭的厲害,所以也是引起寶寶腸脹氣的原因之一。
所以給了寶寶喝飽之後,如果還哭鬧就不能再繼續餵奶了,這個時候要哄寶寶,可以給安撫奶嘴而不是用乳頭來安撫寶寶。如果一直都是用母乳只會形成了惡性循環,寶寶的腸脹氣可能會越嚴重。
3、喝奶後給寶寶拍嗝
寶寶喝奶後要給寶寶拍嗝,因為寶寶喝奶會吸入一些空氣,特別是用奶瓶餵養的寶寶,有些家長不注意,奶瓶傾斜的話奶水沒有覆蓋到奶嘴,寶寶也容易吸入空氣。所以寶寶每次餵奶後一定要斜45度豎抱,空掌拍嗝,不過要注意3個月內的寶寶頸部還軟,豎抱的時候要注意支撐他的頭部。拍到打嗝,如果不打嗝可以稍微延長抱的時間。
月子裡的寶寶很多時候都是邊喝奶就邊睡著了,沒有及時把胃裡的空氣排出來,也是容易引起腸脹氣的原因之一。
4、飛機抱寶寶
有時候寶寶出現了腸脹氣引起了哭鬧,這個時候家長可以嘗試飛機抱的方式,緩解寶寶的腸絞痛。家長讓寶寶的頭朝外面趴在自己的手臂上,肚子緊貼小臂,兩腿懸掛在手臂兩邊,要注意保護好寶寶,如果寶寶開始放鬆不哭鬧了說明抱對了。
5、更換奶粉
如果是奶粉餵養的寶寶,寶寶喝了奶粉就脹氣的話,家長要考慮更換奶粉,因為有些寶寶可能對乳糖吸收不好,出現消化不良引起脹氣。可以選擇低乳糖的奶粉,水解配方奶粉。我家寶寶是母乳和奶粉混合餵養的,寶寶的腸脹氣後醫生建議我更換低乳糖的奶粉水解奶粉。我更換兩周後寶寶的腸脹氣也緩解了。所以跟奶粉也是有關係的,寶寶的體質不同,要選擇適合寶寶的奶粉才好。
6、給寶寶做腹部按摩和排氣操
首先是給寶寶做腹部按摩,把寶寶放在床上,建議脫掉衣服效果更好,同時注意保暖。寶媽可以先把雙手搓熱,然後以寶寶的肚臍為中心,沿著肚臍周邊用手掌進行順時針按摩,這樣做有助於爸爸的腸蠕動和氣體排出,也有利於腸胃的消化和吸收。這個一般滿月體檢的時候,醫生會教的。
第二就是排氣操,可以不脫衣服,家長 抓住寶寶的雙腿,兩腿交替往腹部蜷縮,也可以是雙腿同時往腹部蜷縮,單手單膝交叉法,還有就是垂直抱起雙腿,擠壓腹部,做1分鐘左右。
前提是寶寶不哭不鬧清醒,吃奶大半個小時後做,如果寶寶放屁了就是排氣了。但如果寶寶腹脹厲害,應儘快就醫,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腹脹。
怎麼預防寶寶腸脹氣呢?
1、餵養方式
準時餵養寶寶,不要等寶寶餓了哭了再餵養,餵養方式一定要對,如果是母乳親喂,餵養姿勢要準確,抱著寶寶讓他含好乳頭,避免吸入空氣!奶瓶餵養的話要注意奶水要覆蓋奶嘴,奶嘴的孔根據月齡選擇,儘量選擇帶有排氣孔的奶瓶。
2、哺乳期寶媽注意餐食
哺乳期寶媽要注意自己的餐食,不能什麼都吃,儘量避免一些容易產生脹氣的食物,牛奶,豆類的,甜食,番薯,花菜,南瓜等等。
3、奶後拍嗝
寶寶喝奶後要注意拍嗝,把寶寶豎著抱起來頭部靠在家長的肩膀上,然後空掌從下而上輕輕拍寶寶的後背,直到寶寶打了嗝。
4、別讓寶寶肚臍受涼
由於寶寶的肚子鼓鼓的褲子容易下滑,抱的時候上衣會往上,肚子容易受涼,寶寶夜間也會踢被子,所以建議家長可以買連體衣給寶寶穿,可以自己製作護臍帶,也可以購買專用護臍帶,千萬別讓寶寶的肚臍著涼了。
寄語:養育寶寶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寶寶的發育成長中總會遇到很多我們沒有遇到過的事。特別是新手媽媽,而寶寶的腸脹氣,是很多寶寶都會有的過程,特別是新生兒,我也曾經歷過,特別是晚上,基本都是熬夜到2點才能睡下。因為沒有經驗,一直都在找方法,詢問有經驗的人,然後解決寶寶的問題,希望每一位寶寶都是天使寶寶,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