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中醫藥的發展,受到越來越多老百姓的青睞,越來越多人選擇中藥調理治病。
但是中藥如何煎服,需要注意些什麼?一直讓大家很頭痛,煎煮不當可能會使藥效大打折扣,對治療疾病起著彌足輕重的作用。
如何煎出一碗好中藥?下面給大家列出11點最全建議!
1、工 具
常規的建議用砂鍋,其次不鏽鋼也是個不錯的選擇。這些器具傳熱均勻、性能穩定,可避免與藥物成分發生化學反應而影響藥效。
不宜選擇的器具:鐵、銅、鋁等金屬器皿。因為鐵質器如鐵鍋易氧化且化學性質不穩定,易與中藥中有些成分發生反應,可能影響藥效,甚至在某些情況下產生毒副作用。
2、清 洗
中藥就像俊男靚女,洗不洗不是最重要,但一定要泡;建議煮前泡30分鐘;
3、加 水
中藥入鍋後,加清水至高過藥面2-3公分;部分藥材蓬鬆,用手輕輕壓一下。
4、火 候
大部分的藥,水開前武火急煎,水開後中火。
如果是解表藥,治療一些外感疾病,可以一直武火到藥成。(即藥味最濃的時候)
5、時 間
一般藥物,武火煮開後,頭煎轉中火20分鐘;二煎煮開後,轉中火30分鐘;這是火煎的,電子煲應加20分鐘;
如果是芳香類、解表類藥材,頭煎10-15分鐘,或聞到藥味最濃時即可;
如果是補益類、根莖類、礦石類藥材,可以煎40-50分鐘。
6、次 數
一般藥物煎2-3次即可;
東漢時期很多藥只煮一次。醫生的醫囑為準,沒有醫囑的話,通常煎兩次。
7、另 包
中藥經常會有一些特殊時間處理的藥材,藥房會另外包好給你。
比如說:
後下:藥材煎煮的最後五分鐘放進去;先煎:這味藥先煎30-60分鐘,再放其他藥進去;包煎:種子類、容易焦糊的、絨毛多的藥材,需要包煎,用紗布包好,封好口,再放進去一起煎煮;烊化:常見膠類藥材如阿膠、鹿角膠、飴糖等,用煮好的藥液和你的真愛去融化它們;另煎:一些名貴的藥材如人參、鹿茸、蟲草等,要另外煎好,兌入藥液中,一起喝。衝服:主要是一些粉類的如三七粉、羚羊角粉等,還有像鮮竹瀝、鮮蘆根這些新鮮藥材。
8、倒 出
藥煮好以後,儘快倒出,最好當天使用,避免變心;
煎兩次的藥,兩次一起煎好,倒在一起混勻後,分開兩次服用。
9、喝 法
大部分的藥,都是溫服的;有些藥需要幫助發汗,可以熱服;有些涼藥要冷服。
10、時 段
病在胸膈以上飯後服,病在胸膈以下飯前服;對胃有刺激的飯後服;補藥空腹服;安眠藥睡前服;主要以醫生的醫囑為準。
11、禁 忌
忌重口味、忌暴飲暴食、忌不遵醫囑、忌過多刺激腥辣食物,與西藥隔開時間。
參考文獻:
[1] 王碧輝. 如何正確煎煮中藥[N]. 中國中醫藥報,2018-04-05(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