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震臺網站上看,地震主要集中在亞洲,非洲幾乎沒有,是不是非洲比較宜居?

2020-10-18 地理沙龍

地震是一種地質災害,是由於地下的巖層斷裂並快速釋放能量,導致地面震動。地震是一種常見的地質災害,但是地震的分布並不均勻,地震多發在板塊的消亡邊界,世界上有兩大地震多發區域,分別是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和環太平洋地震帶,而亞洲剛好位於這兩大地震帶附近,所以地震頻發。

非洲北部地區靠近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也時有地震發生,但是非洲大部分區域都遠離兩大地震帶,所以總體上非洲少有地震發生。不過,一個地區是不是宜居,也不僅僅從地震災害一個角度來分析,還要包括地形、氣候、水文、植被、土壤等多方面自然因素的影響。我們來分析下非洲的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大家看看是不是宜居。

非洲的地形主要是高原地形,被稱為高原大陸,不過總體海拔不是很高。非洲大陸主要地處南北回歸線之間,地處熱帶地區,是一個熱帶大陸。從氣候類型角度來看,非洲有大片的熱帶沙漠氣候,特別是北非的撒哈拉沙漠地區,降水稀少。此外,非洲還有大面積的熱帶草原氣候分布,降水季節變化大,全年分明顯的雨季和旱季。非洲的剛果盆地地區屬於熱帶雨林氣候,終年高溫多雨,植被茂密。總體上來看,非洲的氣候並不十分宜居。

相關焦點

  • 常識積累:世界三大地震帶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常識相關考點是「世界三大地震帶」。  這個地震帶上有一連串海溝、島嶼和火山圍繞著太平洋,呈馬蹄形,全世界約80%的淺源地震、90%的中源地震和幾乎所有的深源地震都集中在該帶上。其釋放的地震能量約佔全球地震能量的80%。環太平洋地震帶主要影響我國臺灣和福建等東部地區。
  • 墨西哥南部發生7.5級地震,為什麼太平洋沿岸國家地震多發?
    墨西哥是一個地震災害十分多發的國家,在1985年墨西哥的首都墨西哥城發生了8.1級地震,造成了上萬人的死亡。我們發現,不僅僅是墨西哥,許多太平洋沿岸的國家,如日本、智利、紐西蘭、印度尼西亞、美國等國家,都是地震災害頻發的國家。這就奇怪了,為什麼太平洋沿岸的國家會多發地震呢?看起來似乎確實如此,我們發現大西洋沿岸的國家和地區,包括北美和南美東部、歐洲以及非洲西部地區地震數量明顯較少。
  • 墨西哥南部發生7.5級地震,為什麼太平洋沿岸國家地震多發?
    墨西哥是一個地震災害十分多發的國家,在1985年墨西哥的首都墨西哥城發生了8.1級地震,造成了上萬人的死亡。我們發現,不僅僅是墨西哥,許多太平洋沿岸的國家,如日本、智利、紐西蘭、印度尼西亞、美國等國家,都是地震災害頻發的國家。這就奇怪了,為什麼太平洋沿岸的國家會多發地震呢?看起來似乎確實如此,我們發現大西洋沿岸的國家和地區,包括北美和南美東部、歐洲以及非洲西部地區地震數量明顯較少。
  • 臺漁民釣上地震魚 疑似地震所致或地震前兆
    臺漁民釣上地震魚 疑似地震所致或地震前兆時間:2016-04-21 23:02   來源:9337遊戲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臺漁民釣上地震魚 疑似地震所致或地震前兆 近日,臺灣花蓮縣新城鄉康樂村海邊捕獲一條地震魚,長度超過3米,幾乎是2名成年男子高度。
  • 與歷史地震相比,韓國這次「地震」的影響一點不小!
    綜合考慮歷史地震資料和現代地震記錄,可將朝鮮半島的地震活動分為三個「地震區」,即平壤-漢城(首爾)地震區、南部地震區、北部地震區。既然地震在韓國歷史上發生的次數是比較多的,那麼,精密的地震監測和建築物的抗震設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麼問題來了,韓國的地震觀測處在一個什麼水平?是不是也和韓國媒體一樣,可以透過表象看本質?
  • 探索地震的奧秘——科普之旅帶您走進南京地震科學館
    世界上最大的地震儀長啥樣?在南京地震科學館裡,你都可以找到答案。記者在館內儀器區看到了一臺「簡陋」的儀器,南京地震科學館講解員、江蘇省地震局宣教中心科普員葉學介紹:「你別看它結構簡單,它的全稱叫伽裡津式垂直向地震儀,是1906年由俄國地震學家伽裡津設計製成,是世界上第一臺電磁式地震儀。它改變了以往慣性系測震儀的工作原理,使得監測能力與靈敏度大幅提升,奠定了現代測震學的科學基礎,成為各國研製地震儀的原型。」
  • 「科普」地震小知識
    地球從形成的那一刻起,就從來沒有停止過運動。世界屋脊喜馬拉雅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書寫著億萬年來大地滄海桑田的變遷。地球分為四個圈層,即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和巖石圈。02地球外部結構大氣圈是地球外圈中最外部的氣體圈層。水圈包括海洋、江河、湖泊、沼澤、冰川和地下水等。
  • 地震帶擴大了?海南一天內兩次地震,權威數據:不在主要地震帶上
    雖然說震級不大,危害也很小,但對於長期沒有出現過地震的海南來說,還是引發了不小的騷動,不少海南朋友表示還是有點怕的。據中國地震臺網消息,本次地震周邊5公裡內的村莊有抱龍村、立新村、紅旗、扎南、南島農場新華隊、扎卡、加油、那會村、南塔、扎半,20公裡內的鄉鎮有育才鎮、高峰鄉。
  • 微專題:地震知識大集合
    因為震級越大,此次地震所釋放的能量越大,所造成的傷害理論上確實越大。但是我們的常識也告訴我們,對於同一個地震來說,離震源越遠(震中距Δ越大),地震所造成的傷害越小。這也非常好理解,地震波在地表下傳播時會出現能量的損耗,於是遠處受損較小。同樣的道理,對於同一個震源來說,地震越深,同樣的震級造成的傷害一般來說越小。
  • 在全球氣候類型裡,哪種氣候是亞洲、非洲和南極洲都沒有的?
    亞洲、非洲和南極洲由於氣候的區位條件不同,擁有的氣候類型數量也不同。 亞洲氣候類型分布圖 亞洲位於亞歐大陸東部,主要位於北半球,主要的氣候類型包括熱帶雨林氣候
  • 在全球氣候類型裡,哪種氣候是亞洲、非洲和南極洲都沒有的?
    亞洲、非洲和南極洲由於氣候的區位條件不同,擁有的氣候類型數量也不同。亞洲氣候類型分布圖亞洲位於亞歐大陸東部,主要位於北半球,主要的氣候類型包括熱帶雨林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熱帶沙漠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極地氣候和高山氣候
  • 全球三大地震帶 兩大地震帶影響我國
    根據全球構造板塊學說,全球有三大地震帶,其中兩大地震帶影響我國。 貴州大學地質構造學教授杜定全說,根據全球構造板塊學說,地殼被一些構造活動帶分割為彼此相對運動、大小不一的板塊。
  • 【非洲語言】淺談非洲主要通用語言分布
    非洲是世界上語言種類最多的大陸,根據各種權威的估計,獨立使用的語言約為800至1000多種。
  • 地震的三個基本參數是什麼? 地震安全知識資料
    什麼是地震帶,世界上有幾個主要地震帶?   地震帶是地震集中分布的地帶,在地震帶內地震密集,在地震帶外,地震分布零散。世界上主要有三大地震帶:   環太平洋地震帶:分布在太平洋周圍,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和從阿留申群島、堪察加半島、日本列島南下至我國臺灣省,再經菲律賓群島轉向東南,直到紐西蘭。
  • 非洲經濟學家孟加:非洲還有另一面,但媒體不會告訴你
    ,根據非洲聯盟官方網站的統計口徑,總共有55個國家,非洲開發銀行由於統計方式不一樣,列出54個國家,但是不管怎麼說,非洲都是非常多樣化的大洲。林教授所給出的闡釋是最為合理的,就是在這些非洲國家當中,他們需要政府發揮重要的作用,集中有限的資源,培育那些有潛力成為有比較優勢的產業。林教授在世界銀行任職的時候,我已經在那個機構任職多年,那時候林教授是非常有名的經濟學家。 其實非洲本身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但是問題出現在領導階層,他們選擇了錯誤道路,而且一直堅持在這條錯誤的道路上。
  • 海興電力:公司主要市場集中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目前受中美...
    公司回答表示,公司主要市場集中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目前受中美貿易戰的影響較小。公司在海外市場實施土化戰略,通過在海外設立生產基地規避貿易壁壘,通過13個海外地區部構建了貼近客戶的銷售網絡,在外匯方面採用及時結匯和本地貨幣貸款對衝等方式,緩衝人民幣波動帶來的影響。目前無論是國內還是海外,抗疫都已常態化,海外子公司均按照中國式防疫要求進行管理,效果良好。
  • 在非洲做翻譯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緣起地震,遇見華西緣起地震,遇見華西。為什麼這麼說呢?2008年汶川地震的時候我還在讀大學,經歷了地震,看見了這麼多生死,看到了華西人衝鋒陷陣在第一線,救死扶傷,挽救了那麼多生命,切身感受到了醫者精神,心嚮往之。雖然我不是學醫出身,但還是希望自己能夠為那些疾苦的人貢獻綿薄之力。
  • 大地的狂怒--地震
    地球板塊構造及1963-1998年世界地震分布從世界地震的分布圖上可以看到,大小板塊邊緣都是地震集中處,最主要的地震帶有兩條:1.環太平洋地震帶,約佔世界地震總數75%以上.反應譜理論較真實地考慮了結構振動特點,計算簡單實用,目前仍是各國抗震規範中的主要方法之一。
  • 高考地震考點請牢記這三條(附經典考題分析)
    地震發生後,北京、天津等地網友紛紛表示有震感。在高考中,地震一般會怎麼考?小新老師給大家整理了關於自然災害常考的知識點和考題,一起來看一下~自然災害的成因從自然和人為兩個方面分析。自然方面包括地形、地質、氣候、水、土壤、生物等,人為方面主要是分析人類的生產生活對災害形成的促進作用。當然,不同的災害類型其成因不盡相同,分析的重心也應有所偏移。
  • 地震帶擴大了?海南12小時內10次地震,最大3.2級,專家:正常
    按照正常情況來說,一般人可能都不會認為海南會有地震,確實,我們基本上也是沒有聽到過海南地震,是不是地震進入活躍期了?不經常出現地震的區域也出現地震了?有這回事情嗎?我們看下情況。而這次海南出現地震,雖然是12小時內10次地震,但是也不用感覺到意外。在全球範圍之中,有一個「環太平洋地震帶」存在,並且在這個地震帶上,每天都有大小不一樣的地震,雖然海南離這個環太平洋地震帶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