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5日,山東省濱州市,形態各異的棗花糕正在製作中。 棗花糕是山東農村地區流行的一種民間食品,造型多種多樣,既可以當節日慶祝用品又可以食用,深受當地人喜愛。(圖片來自東方IC)
村民魏連恆、劉秀華夫妻倆是當地棗花糕的非遺傳承人,他們製作的棗花糕不僅在當地乃至全國都非常有名。(圖片來自東方IC)
他們特別製作的寶塔形棗花糕「步步糕」是當地群眾喬遷新居、娶妻生子、為老人做壽、新店開業等活動必用的慶典禮品。 圖中的棗花糕上不僅有「壽」、「生日快樂」的字樣,還有栩栩如生的仙桃、鯉魚。(圖片來自東方IC)
夫妻倆抱著自己的「成果」向鏡頭展示。由於工藝的複雜性,現在做這門手藝的人越來越少了。(圖片來自東方IC)
因生意興旺,魏連恆、劉秀華夫妻倆投資了數萬元在家中自建小型冷庫,以儲備在春節期間銷售的各種棗花糕。 (圖片來自東方IC)
圖中展示的是超大級的寶塔形棗花糕,最頂上還有一個仙桃。(圖片來自東方IC)
劉秀華大姐正在做花糕,金魚的尾巴用麵杖擀出來。(圖片來自東方IC)金魚的眼睛用紅棗來裝飾,既好看又有營養。(圖片來自東方IC)
金魚的眼睛用紅棗來裝飾,既好看又有營養。(圖片來自東方IC)
正在製作棗花鯉魚,用專門的器具做出魚鱗效果。(圖片來自東方IC)
給做好的棗花糕修整形狀,為了讓顧客滿意,做到精益求精。(圖片來自東方IC)
已經做好的棗花糕,放在篦子上,形態各異,惟妙惟肖。(圖片來自東方IC)
基本形狀做好後,劉秀華在給花糕「上色」。(圖片來自東方IC)
劉秀華做好了一隻小兔子正準備放進蒸籠裡面。(圖片來自東方IC)
各種形態各異的棗花糕,有鯉魚、仙鶴、貔貅、兔子、刺蝟。(圖片來自東方IC)
做好後就可以往蒸籠裡放了,一次可以蒸很多。(圖片來自東方IC)
滿臉笑意的夫妻倆正把做好的棗花糕底抬進蒸籠。(圖片來自東方IC)
馬上臨近春節,夫妻倆接到的訂單不少,圖為正在給來訪客戶的訂單做記錄。(圖片來自東方IC)
這是一項傳統工藝,不僅帶動了村民致富,也發揚了山東的民俗文化。(圖片來自東方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