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為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自魏晉因重陽氣氛日漸濃鬱倍受歷代文人墨客吟詠,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
《歲時雜記》:「重陽尚食糕,......大率以棗為之,或加以慄,亦有用肉者。」
因我的陝西關中人,便給大家介紹一下陝西人過重陽節吃的花糕是什麼樣的。
小時候,每到重陽節特別高興,可以吃到姥姥姥爺送來的花糕,花糕上面有大紅棗,糕裡面有板慄,總是偷偷把紅棗和板慄摳出來吃掉,沒有被母親少責怪。
陝西的重陽花糕,並不是像南方那樣用米粉製作,而是使用麵粉或者玉米面粉,下面就給大家具體介紹一下陝西重陽花糕的做法:
1.和面,和我們平常蒸饅頭和面一個方法,可以適當加入一些玉米面粉,增加花糕的口感
2.準備大紅棗、葡萄乾、紅豆、板慄等口感好營養豐富適合小孩吃的一類配料
3.將活好的麵團,製作成各種好的寓意,好看的小動物或者植物花類的造型,用上面提到的配料,根據自己的審美,搭配,越好看,越吸引小孩越好
4.做好之後,放在蒸籠裡,然後在太陽下曬至起皮,不能多曬,否則花糕會開裂,影響蒸出來的造型,(如果是陰天沒有太陽,可以使用電風扇吹)
5.之後就可以起鍋開始蒸了,氣滿蒸1個小時
6.出鍋,就可以得到地道的陝西花糕了
看完之後,記得收藏點讚,大家可以在評論區討論一下自己當地的重陽花糕是什麼樣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