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葭沚重陽糕

2020-12-15 椒江發布

重陽節

靜賞秋日芳華

相伴登高望遠

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

古人認為重陽節這一天

糕上插各種小旗代表茱萸

可避難消災

很多傳統習俗已逐漸淡出人們視線,但在重陽節為長輩孝敬的重陽糕,你們知道嗎?在葭沚有一個延續百年的習俗,子女們總會在這一天給老人買上幾斤重陽糕,至今仍然活在葭沚老街人的生活中。

▲延續在葭沚百年的習俗

在椒江葭沚老街橋頭路有一家百年糕點,這家人祖祖輩輩都做糕點。今年63歲的婁美蓮,18歲開始跟爺爺、父親做重陽糕。提起重陽糕,她說,除了美好寓意之外,你可知道它製作的講究嗎?

▲婁美蓮一家,重陽節當天從凌晨2點開始製作

▲重陽糕傳人婁美蓮、婁國錦兄妹倆從10多歲跟父親做重陽糕

據史料記載,乃漢族重陽節食品。農曆九月初九,民間要蒸重陽糕孝敬老人,自南朝時已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重陽糕要做成9層,做到第9層插一小紅紙旗,頗有古風。

這重陽糕看起來喜慶

吃起來爽口

做起來可就費工夫了

↓↓↓

▲重陽糕所用的材料是糯米粉

▲糯米粉一層、紅糖一層蒸發而成

▲撒上紅糖、芝麻、綠果脯絲等等再繼續蒸至糕熟,即可離火

▲蒸熟重陽糕表層加糖水。此時,濃鬱的香氣散布整個房間

▲熱氣騰騰的重陽糕,切塊成一塊塊即可食用

▲100多斤的糯米粉做成的重陽糕,不到12點就被搶一空

重陽糕就重陽節這一天做,平時是不做的。葭沚老街橋頭路的重陽糕一直採用純手工的方式製作,在這背後,靠的就是百年技藝的堅守與傳承,在工業化的今天,仍然能夠懷著對重陽的敬意和手工的用心,方能奉上這一塊塊寓意吉祥的重陽糕。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主題教育知多少

黨的十九大會議決定在全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

相關焦點

  • 葭沚老街「舊貌」換「新顏」:傳承百年情懷記憶!
    >  葭沚水城是一江兩岸開發建設的先行啟動板塊,以形成現代城市綠洲、城市之根、城市之魂為目標,融文、商、旅、產、居為一體,依託葭沚獨有的文化魅力,保留葭沚老街原有的古街形態,保護性修復部分古建築。   目前,葭沚老街改造一期項目前王巷2—7、2—8、2—9、周家裡、周宅、陳宅、丁宅已完工,王泰生當鋪修繕完成75%,王宅遷建工程完成75%。此外,老街一期先行區塊已完成施工總承包招標。葭沚老街在悄無聲息中慢慢恢復了嶄新的「舊貌」。
  • 又見,重陽
    又見,重陽。北風過,秋雨涼落葉飛,大地黃鴻雁南歸,白露化霜晝漸短,夜漸長倏[shū]爾又見重陽此時節天高雲淡,山朗水秀最宜登高望遠踏賞清秋此時節紅葉滿園,菊酒散香最宜佩萸[yú]歸鄉把酒問爹娘夕陽無限好炊煙繞安祥
  • 涉及洪家、葭沚、章安、前所…
    涉及洪家、前所、章安、葭沚四個街道範圍,徵收集體土地10.5969公頃。根據徵收土地方案公告顯示: 洪家-前洪村共計徵收5.4866公頃,將用以住宅建設; 前所-王礁村共計徵收0.0029公頃,將用以住宅建設; 章安-黃礁村徵收0.2403公頃,古橋村徵收1.1451公頃,將用以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建設; 葭沚
  • 「860」行動|一江兩岸富強「葭沚新屋」提前結頂,這次838套
    葭沚街道富強村城中村改造工程完成主體結構封頂比計劃提前2個多月11月30日,在葭沚街道富強村城中村改造工程建設現場,工人們有的在清理建築材料,有的在進行室內水、電安裝,還有的在做砌築施工……838套「富強牌」葭沚新屋預計2022年完工葭沚街道富強村城中村改造工程於2019年8月18日開工, 2020年6月15日完成地下室結構施工,2020年11月22日完成主體結構封頂,比原計劃提前2個多月。
  • 椒江葭沚、前所成「浙江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憑啥?
    ▼葭沚街道:送大暑船「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大暑標誌著一年中最炎熱的時候到了送大暑船是浙江椒江葭沚一帶的漢族民俗文化活動。清同治年間,葭沚一帶常有病疫流行,尤以大暑節前後為甚。士人以為五聖所致(相傳五聖為張元伯、劉元達、趙公明、史文業、鍾仕貴等五位,均系兇神),於是在葭沚江邊建有五聖廟,鄉人有病向五聖祈禱,許以心願,祈求驅病消災,事後以豬羊等供奉還願。
  • 陳挺晨:「三立三進三突圍」,持續發力葭沚片區徵遷
    ——椒江區委書記 陳挺晨今年4月15日,椒江發出葭沚片區二期「徵遷令」。時隔半年,葭沚水城尚城再擂戰鼓吹響二次城市化的「衝鋒號」。10月14日下午,我區召開葭沚水城尚城二期徵遷推進大會,回顧總結前一階段葭沚片區徵遷工作成效,對下一步徵遷工作進行再鼓勁、再動員、再推進。
  • 公告|葭沚轉盤改造提升,21日起這個路口要單向封閉3個月(附圖)
    司機朋友們注意了下周一(12月21日)椒江葭沚轉盤整體提升改造(東平路與中心大道交叉口)正式開工施工點工程工期約3個月葭沚轉盤整體提升改造工程(東平路與中心大道交叉口)為葭沚轉盤整體提升改造工程一部分,工程地址位於東平路與中心大道交叉口,施工面積約1.6萬平方米。建設內容主要包括:取消中心大道綠化帶,交通路口渠化,對交叉口綠化帶及人行道進行優化改造,挖除原路面鋪設瀝青等。
  • 重陽糕
    重陽糕——出現在一個小姐妹的朋友圈裡。很是特別,吸引了我的眼球。畢竟,幾乎每個節日都有和它相配的美食。這重陽節吃重陽糕我第一次聽說。聽說過定勝糕,條頭糕……偶爾會吃吃。上網掃盲,原來重陽糕是江浙滬一帶的重陽節節令美食。也叫桂花糕,米糕,花糕。歷史悠久,南朝時已有文字記載。「糕」諧音「高」,有步步高升的寓意,成品還要插上彩旗。
  • 重陽糕的作文(精選三篇)
    ,人們在這一天一般都有吃「重陽糕」的習俗。  一大早,我就發現桌子上多了幾袋熱氣騰騰的糕。我奇怪地問爸爸:「今天是什麼日子?幹嘛買這些糕?」爸爸說:「今天是重陽節,這是重陽糕。」爸爸邊說邊拎起一袋子糕,說:「一袋給你爺爺,一袋給你外公,一袋給你,一袋給鄰居王奶奶,你看她一個人孤苦伶仃,多可憐啊!她雖然不是我們的家人,但我們也應該多關心她。」  爸爸說完,我立刻拿起一袋重陽糕,飛快地向王奶奶家跑去。
  • 重陽糕作文(精選三篇)
    在北方,吃重陽糕之風尤盛。  據《西京雜記》載,漢代時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餌之俗,即最初的重陽糕。餌,即古代之糕。《周禮》載餌用作祭祀或在宴會上食用。漢代又記有黍糕,可能與今天的糕已差不遠。蓬餌,想必也類似於黍糕之類。至宋代,吃重陽糕之風大盛了。糕與高諧音,吃糕是為了取吉祥之意義,因而才受到人們的青睞。
  • 老蘇州怎麼過重陽? 出遊賞菊、插茱萸、吃重陽糕
    蘇報訊(記者 朱雪芬 王可)九九重陽節,在這一天,「老蘇州」有不少傳統習俗,登高望遠、出遊賞菊、插茱萸、吃重陽糕……昨天,「老蘇州」們聚在一起,分享重陽節習俗背後的故事。   這邊賞花大會和手工製作茱萸正在進行,那邊的重陽糕品嘗宴也開始了。香甜軟糯的重陽糕擺在面前,讓人看得眼饞。來自閶門社區的「老蘇州」朱福培告訴記者,吃重陽糕是蘇州的老傳統,重陽節這天,蘇州人會去老字號的糕團店,買上一份重陽糕帶回家,與老人分享。民間傳說重陽節登高可以避災,而「糕」和「高」諧音,吃重陽糕同樣有祈福避災的意思。
  • 重陽節食花糕,來看看陝西人的花糕是什麼樣的
    重陽節,為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自魏晉因重陽氣氛日漸濃鬱倍受歷代文人墨客吟詠,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歲時雜記》:「重陽尚食糕,......大率以棗為之,或加以慄,亦有用肉者。」因我的陝西關中人,便給大家介紹一下陝西人過重陽節吃的花糕是什麼樣的。
  • 重陽糕怎麼做? 重陽節有哪些習俗?
    隨後,現代人為了提倡敬老、尊老、愛老等社會風氣,又重陽節定為"老人節"。  重陽節有哪些習俗?  1.吃重陽糕  大家都知道中秋節要吃月餅,然而知道重陽節要吃重陽糕的人,卻少之甚少。重陽糕與年糕相比較,前者要小得多。重陽糕是以米粉、豆粉為原料,外加慄子、杏仁等作為餡,製成糕點。後來人們為增加美感,將重陽糕製作成各種顏色的糕點,並在糕點上撒上桂花。
  • 登高、賞菊、吃重陽糕等傳統習俗至今流傳
    農曆九月初九日的重陽佳節,活動豐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賞菊、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時至今日,一些地區仍保存著這種風俗。一、重陽登高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重陽登高,人們為驅邪避禍而於九月初九這天爬山登高以闢邪延壽,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
  • 重陽敬老活動,巧手製作糕團
    重陽節即將來臨之際,雙塔街道第四聯合工作站組織開展了重陽敬老活動,巧手製作糕團。活動邀請了萬福興糕團史師傅,現場教轄區青少年們製作重陽糕團活動。糕團的製作工序十分繁雜,此次活動,史師傅主要介紹了松糕的知識和製作基本要領,在講解的同時,史師傅還為大家介紹了重陽節的來歷、意義以及一些習俗。在簡單的理論講解介紹後,史師傅就開始手把手教大家製作松糕了。
  • 【記憶】登高、吃重陽糕......今朝,聊聊重陽節的風俗由來
    汴京(今開封市)城內,重陽「前一二日,各以蒸糕饋送,上插彩小旗」。「此日都(指今杭州市)人店肆,以糖面蒸糕,插小彩旗,名曰『重陽糕』。重陽糕與通常食用的糕無明顯差別,只是在糕上插上了一面三角形的紙質小彩旗。其道理也很簡單,古代旗幟多用於軍隊,旗幟所指就是軍隊所在,旗幟插在糕上,即寓意人已登上高山,當然,吃重陽糕就代表了重陽登高。
  • 重陽糕的做法
    我們不妨做一份軟糯軟糯的重陽糕, 讓老人家邊吃邊等, 享受重陽美食的同時, 也感受到晚輩的心意。
  • 嘗重陽糕、品菊花茶……重陽節在公園「花樣」打卡
    嘗重陽糕、品菊花茶、觀漫畫展重陽節在公園「花樣」打卡武漢晚報訊(見習記者艾晨光 通訊員袁琳)嘗重陽糕、品菊花茶、觀漫畫展……7日重陽節,武漢公園裡的各類活動精彩紛呈,為老人們送上了一份溫情的節日祝福。7日,武漢園博園眾樂苑內舉行了一場以重陽敬老為主題的蛋糕分享活動。在十餘張長條桌搭成的案板上,擺放著一個長9.9米、寬0.5米的鮮奶蛋糕。蛋糕上裱有「武漢園博園情暖重陽、我陪爸媽遊武漢」的字樣。上午10時30分,眾樂苑內便擠滿了老年遊客,大家在分享蛋糕的同時,還不忘拿出手機拍下這份「巨型」蛋糕的照片。一上午的時間,有近2000位老年遊客分享了蛋糕。
  • 重陽節快到了 記得賞菊、插茱萸、吃重陽糕……
    重陽節快到了 記得賞菊、插茱萸、吃重陽糕……發布時間: 2016-10-08 15:16:34   |  來源: 人民網-健康時報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原標題:重陽節快到了 記得賞菊、插茱萸、吃重陽糕……  專家簡介:  龐浩龍,解放軍305醫院副主任藥師  蒲昭和,成都中醫藥大學副研究員
  • 重陽節 護國寺小吃總店「搭」出九層重陽糕
    今年重陽節,護國寺小吃總店除了傳統的壽桃走俏,在另一種民俗食品重陽糕上也是有了新的創意,搭起了九層「糕」塔。護國寺小吃王新梅經理表示:「不少顧客總是問為什麼吃重陽糕,其實除了高、『糕』諧音,寓意高壽,期盼健康,我們總覺得民俗食品得更具體、更形象,這樣有利於咱們傳統文化的傳承,所以今年我們就特別烹製了九層的重陽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