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糕的做法

2020-12-14 豆果美食

現在的重陽節, 更側重於陪伴長輩。 那麼作為晚輩, 就別讓工作忙成為缺席陪伴的藉口。 是時候,多多抽空回家看望老人了! 其實盡孝很簡單, 只要肯花點心思, 就能表達孝順之情。 老人家不方便出門登高, 唯有獨坐在家裡等待孩子們的歸來。 我們不妨做一份軟糯軟糯的重陽糕, 讓老人家邊吃邊等, 享受重陽美食的同時, 也感受到晚輩的心意。

By 拓璞創造NX

用料

粘米粉 80克糯米粉 30克糖粉 20克紫薯泥 60克牛奶 60毫升豆沙餡 適量葡萄乾 適量

做法步驟

1、紫薯放入容量大大的蒸鍋蒸熟。

2、稱量好其他原料,紫薯趁溫熱時過篩。篩子要打個大一點的網眼,篩起來就輕鬆一些。

3、粘米粉,糯米粉,糖粉混合均勻 。

4、加入過好篩的紫薯,一點點加牛奶,一邊加一邊搓,搓至沒有乾粉,搓的細一點。

5、搓好的粉過篩,依然要打一個網眼稍大的篩。過了篩的粉一定不要按壓。

6、兩個四寸蛋糕模具底部和四周都塗油防沾,將過篩的粉裝入三分之一,不要按壓,放入蒸鍋。

7、在顯示屏處,設置時間,蒸十分鐘。

8、蒸好後取出,均勻地抹上一層豆沙餡。

9、豆沙餡上繼續加粉,放上小許葡萄乾,重新上蒸鍋,蒸20分鐘即可。

10、成品圖

小貼士

紫薯泥的含水量不同,可先與粉類混合搓勻,觀察溼度,慢慢加牛奶。一定要邊加邊搓,搓勻後手握一把粉扔下後不散開,即可。

----------

豆果美食,家庭廚房領域美食社區及交易平臺;

相關焦點

  • 重陽糕
    重陽糕——出現在一個小姐妹的朋友圈裡。很是特別,吸引了我的眼球。畢竟,幾乎每個節日都有和它相配的美食。這重陽節吃重陽糕我第一次聽說。聽說過定勝糕,條頭糕……偶爾會吃吃。上網掃盲,原來重陽糕是江浙滬一帶的重陽節節令美食。也叫桂花糕,米糕,花糕。歷史悠久,南朝時已有文字記載。「糕」諧音「高」,有步步高升的寓意,成品還要插上彩旗。
  • 重陽節食花糕,來看看陝西人的花糕是什麼樣的
    重陽節,為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自魏晉因重陽氣氛日漸濃鬱倍受歷代文人墨客吟詠,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歲時雜記》:「重陽尚食糕,......大率以棗為之,或加以慄,亦有用肉者。」因我的陝西關中人,便給大家介紹一下陝西人過重陽節吃的花糕是什麼樣的。
  • 又見,葭沚重陽糕
    ,但在重陽節為長輩孝敬的重陽糕,你們知道嗎?在葭沚有一個延續百年的習俗,子女們總會在這一天給老人買上幾斤重陽糕,至今仍然活在葭沚老街人的生活中。▲延續在葭沚百年的習俗在椒江葭沚老街橋頭路有一家百年糕點,這家人祖祖輩輩都做糕點。今年63歲的婁美蓮,18歲開始跟爺爺、父親做重陽糕。提起重陽糕,她說,除了美好寓意之外,你可知道它製作的講究嗎?
  • 重陽糕作文(精選三篇)
    在北方,吃重陽糕之風尤盛。  據《西京雜記》載,漢代時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餌之俗,即最初的重陽糕。餌,即古代之糕。《周禮》載餌用作祭祀或在宴會上食用。漢代又記有黍糕,可能與今天的糕已差不遠。蓬餌,想必也類似於黍糕之類。至宋代,吃重陽糕之風大盛了。糕與高諧音,吃糕是為了取吉祥之意義,因而才受到人們的青睞。
  • 重陽糕的作文(精選三篇)
    ,人們在這一天一般都有吃「重陽糕」的習俗。  一大早,我就發現桌子上多了幾袋熱氣騰騰的糕。我奇怪地問爸爸:「今天是什麼日子?幹嘛買這些糕?」爸爸說:「今天是重陽節,這是重陽糕。」爸爸邊說邊拎起一袋子糕,說:「一袋給你爺爺,一袋給你外公,一袋給你,一袋給鄰居王奶奶,你看她一個人孤苦伶仃,多可憐啊!她雖然不是我們的家人,但我們也應該多關心她。」  爸爸說完,我立刻拿起一袋重陽糕,飛快地向王奶奶家跑去。
  • 老蘇州怎麼過重陽? 出遊賞菊、插茱萸、吃重陽糕
    蘇報訊(記者 朱雪芬 王可)九九重陽節,在這一天,「老蘇州」有不少傳統習俗,登高望遠、出遊賞菊、插茱萸、吃重陽糕……昨天,「老蘇州」們聚在一起,分享重陽節習俗背後的故事。   這邊賞花大會和手工製作茱萸正在進行,那邊的重陽糕品嘗宴也開始了。香甜軟糯的重陽糕擺在面前,讓人看得眼饞。來自閶門社區的「老蘇州」朱福培告訴記者,吃重陽糕是蘇州的老傳統,重陽節這天,蘇州人會去老字號的糕團店,買上一份重陽糕帶回家,與老人分享。民間傳說重陽節登高可以避災,而「糕」和「高」諧音,吃重陽糕同樣有祈福避災的意思。
  • 重陽糕怎麼做? 重陽節有哪些習俗?
    隨後,現代人為了提倡敬老、尊老、愛老等社會風氣,又重陽節定為"老人節"。  重陽節有哪些習俗?  1.吃重陽糕  大家都知道中秋節要吃月餅,然而知道重陽節要吃重陽糕的人,卻少之甚少。重陽糕與年糕相比較,前者要小得多。重陽糕是以米粉、豆粉為原料,外加慄子、杏仁等作為餡,製成糕點。後來人們為增加美感,將重陽糕製作成各種顏色的糕點,並在糕點上撒上桂花。
  • 重陽敬老活動,巧手製作糕團
    重陽節即將來臨之際,雙塔街道第四聯合工作站組織開展了重陽敬老活動,巧手製作糕團。活動邀請了萬福興糕團史師傅,現場教轄區青少年們製作重陽糕團活動。糕團的製作工序十分繁雜,此次活動,史師傅主要介紹了松糕的知識和製作基本要領,在講解的同時,史師傅還為大家介紹了重陽節的來歷、意義以及一些習俗。在簡單的理論講解介紹後,史師傅就開始手把手教大家製作松糕了。
  • 【記憶】登高、吃重陽糕......今朝,聊聊重陽節的風俗由來
    汴京(今開封市)城內,重陽「前一二日,各以蒸糕饋送,上插彩小旗」。「此日都(指今杭州市)人店肆,以糖面蒸糕,插小彩旗,名曰『重陽糕』。重陽糕與通常食用的糕無明顯差別,只是在糕上插上了一面三角形的紙質小彩旗。其道理也很簡單,古代旗幟多用於軍隊,旗幟所指就是軍隊所在,旗幟插在糕上,即寓意人已登上高山,當然,吃重陽糕就代表了重陽登高。
  • 嘗重陽糕、品菊花茶……重陽節在公園「花樣」打卡
    嘗重陽糕、品菊花茶、觀漫畫展重陽節在公園「花樣」打卡武漢晚報訊(見習記者艾晨光 通訊員袁琳)嘗重陽糕、品菊花茶、觀漫畫展……7日重陽節,武漢公園裡的各類活動精彩紛呈,為老人們送上了一份溫情的節日祝福。7日,武漢園博園眾樂苑內舉行了一場以重陽敬老為主題的蛋糕分享活動。在十餘張長條桌搭成的案板上,擺放著一個長9.9米、寬0.5米的鮮奶蛋糕。蛋糕上裱有「武漢園博園情暖重陽、我陪爸媽遊武漢」的字樣。上午10時30分,眾樂苑內便擠滿了老年遊客,大家在分享蛋糕的同時,還不忘拿出手機拍下這份「巨型」蛋糕的照片。一上午的時間,有近2000位老年遊客分享了蛋糕。
  • 教你做重陽糕獻孝心,清爽軟糯不黏牙,做法簡單一次就成功!
    重陽節有登高、吃重陽糕、賞菊等習俗,不過重陽節習俗在不同省份地區都會存在著差異。重陽糕常見於江浙滬地區,廣東沒有吃重陽糕這一習俗。但是對於一枚吃貨又愛做美食的我來說,美食沒有地域之分,只要想吃就上網搜一搜怎麼做。趁這個重陽節就親手製作重陽糕送給老爸老媽,祝他們健康長壽。
  • 重陽節快到了 記得賞菊、插茱萸、吃重陽糕……
    重陽節快到了 記得賞菊、插茱萸、吃重陽糕……發布時間: 2016-10-08 15:16:34   |  來源: 人民網-健康時報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原標題:重陽節快到了 記得賞菊、插茱萸、吃重陽糕……  專家簡介:  龐浩龍,解放軍305醫院副主任藥師  蒲昭和,成都中醫藥大學副研究員
  • 重陽節 護國寺小吃總店「搭」出九層重陽糕
    今年重陽節,護國寺小吃總店除了傳統的壽桃走俏,在另一種民俗食品重陽糕上也是有了新的創意,搭起了九層「糕」塔。護國寺小吃王新梅經理表示:「不少顧客總是問為什麼吃重陽糕,其實除了高、『糕』諧音,寓意高壽,期盼健康,我們總覺得民俗食品得更具體、更形象,這樣有利於咱們傳統文化的傳承,所以今年我們就特別烹製了九層的重陽糕。」
  • 重陽至,美味花糕製作方法大曝光
    美味三色重陽糕(圖片來源:美食傑)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漢族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重陽與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 《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曰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自魏晉重陽氣氛日漸濃鬱,倍受歷代文人墨客吟詠,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
  • "重陽宴""老人席"九成已訂出 傳統花糕壽桃熱銷
    記者昨天從京城各老字號了解到,「重陽宴」、「老人席」多數已訂出九成,有的餐館甚至預訂一空,有著口彩吉利的花糕、福糕、壽桃等傳統重陽食品也熱銷。百位老壽星聚會昨日,「『心繫老年-孝心工程』九九重陽壽星宴會」在中國婦女活動中心舉行,來自北京的百位80歲以上老壽星參加。
  • 李子柒做的「重陽糕」,比蛋糕還精緻,卻被旁邊「小野果」搶鏡!
    推薦語:看著就好吃,我也做了重陽糕,今天重陽節,除了登高,別忘了做重陽糕哦下文轉載自作者:香哈美食達人李子柒做的「重陽糕」,比蛋糕還精緻,卻被旁邊「小野果」搶鏡!兩九相重,故名「重陽」,而且重陽節的時候,是菊花盛開的季節,這個時候賞菊是最好的,還必須要吃重陽糕,李子柒是網上非常出名的一個網紅,也可以說是網上最心靈手巧的女孩,好像不管什麼美食她都會做,不但會做美食,而且還會做很多的手工,簡直就是一個全能網紅。
  • 飲菊花酒、嘗重陽糕、佩戴茱萸、陪長輩登高……重陽到,這組精美的...
    朱老師不僅畫得好,還結合和重陽習俗有關的古詩詞,以「登高望遠,詩畫重陽」為題,和師生分享傳統文化。豐收祭天陪你到老登高望遠老人相伴秋遊重陽糕佩茱萸菊花酒記者看到,這組精美的「粉筆畫重陽」,包括飲菊花酒、嘗重陽糕、佩戴茱萸、陪長輩登高、豐收祭天等內容。
  • 登高、賞菊、吃重陽糕等傳統習俗至今流傳
    農曆九月初九日的重陽佳節,活動豐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賞菊、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時至今日,一些地區仍保存著這種風俗。一、重陽登高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重陽登高,人們為驅邪避禍而於九月初九這天爬山登高以闢邪延壽,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
  • 手把手教你重陽糕,口感綿軟溼潤,軟糯不粘牙,少油少糖一點都不膩
    重陽糕重陽糕的品種沒有固定,各地在重陽節吃的鬆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淡淡的糯米香,搭配甜而不膩的紅豆沙和糖桂花,口感綿軟溼潤。因軟糯不粘牙、少油少糖而受到人們的喜愛。做法步驟:第1步、糯米粉、粘米粉、糖倒入碗中攪勻,一邊加水一邊攪拌。第2步、把結塊的粉團,用手搓散。第3步、用篩網過篩。第4步、模具刷上油防粘。
  • 「跟著古詩過重陽」菊花酒、重陽糕……重陽節,我要吃著過
    《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重陽節起始於上古,成型於春秋戰國,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代以後。重陽祭祖民俗相沿數千年,是具有深刻意義的一個古老民俗,因此,重陽節也與除夕、清明節、七月半並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重陽節在歷史延續過程中,既融合了眾多民俗事象,也融合了眾多文化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