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古詩過重陽」菊花酒、重陽糕……重陽節,我要吃著過

2020-12-20 荔枝新聞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作者:唐·王維

朗誦:林杉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林杉

南京市科睿小學的學生們

名師與你聊古詩

周雅婷

周雅婷是南京市科睿小學年級組長,曾獲得南京市五一勞動獎章、南京市青年崗位能手、南京市五一創新能手、南京市技術能手、南京市德育優秀青年教師、南京市優秀中隊輔導員等。2019年獲得「全國情感教育與班集體建設實驗領跑者」;2018年獲得南京市德育工作創新獎一等獎;2016年獲得江蘇省中小學班主任基本功大賽論文一等獎,南京市中小學班主任基本功大賽一等獎第一名,建鄴區中小學班主任基本功大賽特等獎等。

重陽節是指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重陽節起始於上古,成型於春秋戰國,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代以後。重陽祭祖民俗相沿數千年,是具有深刻意義的一個古老民俗,因此,重陽節也與除夕、清明節、七月半並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

重陽節在歷史延續過程中,既融合了眾多民俗事象,也融合了眾多文化內涵。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因此,古時民間在重陽節就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求壽等習俗。

在古代,重陽佳節飲菊花酒,是中國的傳統習俗。屈原的《離騷》中就有「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吃菊花的風俗早在戰國時就已有了。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民間還把農曆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裡,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在菊花含苞待放的時候,人們會將花蕾莖葉一起採摘下來,和黍米一起釀製,等到第二年九月初九的時候才開壇飲用。菊花酒是藥酒,味道微微有一點苦,飲後能讓人明目醒腦,而且具有祛災祈福的吉祥寓意。因此,菊花酒被看作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

九九插茱萸也是古代風行的習俗,所以重陽節也叫做茱萸節。茱萸是一種可以做中藥的果實,因為出產於吳越地的茱萸質量最好,因而又叫吳茱萸。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登山插茱萸可以驅蟲去溼、逐風邪。於是便把茱萸佩戴在手臂上或磨碎放在香袋裡,還有插在頭上的。詩人王維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就真實地描述了重陽節插茱萸的習俗,「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也表達了詩人對重陽節闔家團圓的渴望。

在重陽節,重陽糕也是應時應景的美食,就如同元宵節吃元宵,中秋節吃月餅一樣。重陽糕是用麵粉加上棗、慄子或其它乾果蒸製成的,上面插有小彩旗。明清的時候,人們吃重陽糕頗有講究,還伴有一個小小的禮節。在九月初九這日清晨,長輩們將重陽糕切成薄片,放在未成年子女的額頭上,口中還祝福道:「願我的孩子事事皆高。」這是取「糕」與「高」同音,表達了人們對兒女的殷切祝福。人們認為在重陽節這天,登高吃糕,也就象徵著未來的日子步步皆高。

最後,我們再來說一說登高,它是民間悠久的重陽習俗。因為農曆九月九日是「清氣上揚、濁氣下沉」的氣候,地勢越高清氣越聚集,於是「重陽登高暢享清氣」 便成了民俗事象。登高的風俗歷史悠久,因此,重陽節又叫「登高節」。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傳統節日素來與傳統文化相輔相成,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有長久長壽的含意,也寄託著人們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因此,重陽節也被成為老人節。每到九九重陽這一日,各地都有組織老人登山秋遊、交流感情、鍛鍊身體的活動。不少家庭的晚輩也會攙扶年老的長輩到郊外活動。

重陽佳節,寓意深遠,人們對重陽節歷來有著特殊的感情,歷代詩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詩詞佳作。白居易在《重陽席上賦白菊》中用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表現了重陽日飲酒賞白菊的欣喜;杜牧在《九日齊山登高》中用「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表現了通達的人生態度;孟浩然在《過故人莊》中用「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表達了對重陽節飲酒賞菊的期待……

《九日渡江》

作者:明·李東陽

朗誦:林杉

秋風江口聽鳴榔,遠客歸心正渺茫。

萬裡乾坤此江水,百年風日幾重陽。

煙中樹色浮瓜步,城上山形繞建康。

直過真州更東下,夜深燈影宿維揚。

尹湘江

尹湘江是南京市金陵中學語文教師,南京市德育工作帶頭人,中學一級教師。現任江蘇省教育學會班主任專業委員會理事,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班主任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南京市中小學德育中心組成員、南京市中小學班主任工作指導專家。

主持湘江工作坊,榮獲全國優秀校園文學校刊編輯、南京市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一等獎、南京市班主任基本功大賽二等獎,南京市五一創新能手。

今年秋天的菊花已經逐漸綻放了,這就預示著重陽節就要到了,您有沒有準備好在這個秋高氣爽的時節和朋友一起去踏秋、登高呢?賞菊花、喝菊花酒,踏秋、登高,還有插茱萸都是我們中華民族在重陽節前後的的民族習俗。

重陽節歷史非常悠久。早在戰國時期就出現了,當時《易經》裡有「六陰九陽」的說法。「九」是陽數,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是「二九」相重的日子,所以叫做「重陽」,有的地方也稱這一天為「重九」。九月初九,數字「九九」和長久的「久」諧音,所以這一天又有「長久」之意,祭祖與敬老活動也就經常在這一天裡開展。日子久了,也成了重陽節的傳統習俗。

540年前,他一個人過重陽節,留下一首詩

我們不難發現,這些節日都是和朋友、家人在一起慶祝的。但是540年前的那個重陽節,那個時候南京還叫應天府,大明朝應天府鄉試考官李東陽因為公務在身,不能和自己的親人團聚。李東陽是長沙人,辦完了這趟公差,他還需要渡過揚子江,經由揚州北上京城復命。

「秋風江口聽鳴榔,遠客歸心正渺茫。」

這是詩歌的首聯,寫的是李東陽來到秋風送涼的渡口,聽到艄公們用木條敲打船幫的聲音,這聲音是即將開船的信號。此船一開,李東陽距離家鄉更遠了,想到這些,遠在他鄉做客的人那種急於回家的心思就更加迫切了。

頷聯裡詩人寫到:「萬裡乾坤此江水,百年風日幾重陽。」

詩人在這個重九佳節,不能和親人團聚,卻乘江船上,一方面感念天地之間萬裡乾坤廣袤無窮,一方面又感慨人生短短不過百年,像這樣風和日麗的重陽又能有幾個呢。有限的日子卻有對故鄉無窮的思念,想來令人感慨。

此刻長江兩岸的風物給了作者一種怎樣的感受呢?頸聯裡是這樣描寫的:「煙中樹色浮瓜步,城上山形繞建康。」

在這一聯裡,我們仿佛看到寬闊的江面上煙水茫茫,遠遠看去有一帶影影綽綽的樹影,定眼觀瞧,才發現是瓜埠山影在江中浮動;江南的建康城龍盤虎踞,鐘山縈繞,一派雄奇險要,也與長江氣勢相應,只是這江南江北的形勝山川怕都有登高望遠,賞菊飲酒的遊人了吧?詩人心頭的愁緒也好似又增添了幾分。

在這樣的心緒之下,那船兒也似乎走得更迅捷了,詩人遠離故鄉的速度也更快了,就像詩歌尾聯寫的那樣:「直過真州更東下,夜深燈影宿維揚。」行船到達真州也就是今天的儀徵時,天色還沒有全黑,所以可以辨別出方位。「直過」,描繪出風中的帆船行進速度很快,未做片刻停留的情景。「更東下」,則表明了本次航行的目的地乃是維揚,也就是今天的揚州。不過到達揚州已是「夜深燈影」了。作者孤身一人飄零至此,不能和家鄉的親人團聚,還有什麼可說的呢?所以詩歌至此,戛然而止。

我們的重陽節就要到了。慶祝重陽節的傳統活動是豐富多彩的,賞菊、飲酒、登高、踏秋;慶祝重陽節的活動又是鮮明而統一的,或者慎終追遠,祭祀先人,或者孝親敬老,祝福健康長壽。這個重陽節,您會如何度過呢?

更多詳細報導,歡迎收聽江蘇新聞廣播(南京地區FM93.7,蘇南地區FM95.3)的各檔節目,《江蘇新聞聯播》07:00-07:30《新聞早高峰》07:30-09:00《新聞晚高峰》18:00-19:00。

(來源:江蘇新聞廣播/沈楊 編輯/趙夢琰)

相關焦點

  • 我國傳統習俗中 重陽節經常吃重陽糕飲什麼?
    我國傳統習俗中 重陽節經常吃重陽糕飲什麼?時間:2020-10-25 00:23   來源:倉鼠手遊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提問請回答!我國傳統習俗中 重陽節經常吃重陽糕飲什麼? 支付寶螞蟻莊園小課堂2020年10月25日答案是什麼呢?
  • 重陽節快到了 記得賞菊、插茱萸、吃重陽糕……
    重陽節快到了 記得賞菊、插茱萸、吃重陽糕……發布時間: 2016-10-08 15:16:34   |  來源: 人民網-健康時報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原標題:重陽節快到了 記得賞菊、插茱萸、吃重陽糕……  專家簡介:  龐浩龍,解放軍305醫院副主任藥師  蒲昭和,成都中醫藥大學副研究員
  • 重陽節有哪些你可能不知道的習俗 描寫重陽節習俗的古詩有哪些
    九九重陽登山遠眺,望穿秋水歸鄉不得,只好獨在他鄉飲一杯菊花酒,天空划過秋雁悲鳴,似在啼唱兩地不能同聚的傷懷。吃重陽糕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
  • 重陽糕作文(精選三篇)
    篇一:重陽糕作文  重陽的飲食之風,除前所述的飲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品之外,還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
  • 古人過重陽:賞菊飲酒、聚會享宴、食糕佩茱萸
    據《山東民俗·重陽節》,重陽之日是山東一些地方祭祀酒業神的日子,「神為杜康」。重陽定為節日,並在這一天家人團聚、登高作樂,似始於唐代。因為有那首膾炙人口的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如果說僅此一詩不足為憑,還有杜工部的詩句「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臺」為證。杜甫為何「獨酌」?身邊無親友。重陽佳節一人獨處,又有疾病纏身,何其悽涼!即使這樣,也要飲酒、登高,以不負佳節。
  • 「每逢佳節倍思親」品十二首經典重陽詩詞,談重陽節來歷與風俗
    【九】是數字中的最大數,又是久長久遠的諧音,因此九上又九、九九重陽,就有長長久久、長壽尊貴的隱喻在裡面,重陽節由此有著為老人祝壽吉祥、祝福長壽安康的節日寓意,故為」敬老節」。而今又成為我國法定的「老年節」。重陽節歷來有登高的風俗,除此之外還有賞菊、喝菊花酒、插茱萸、吃重陽糕等。
  • 飲菊花酒、嘗重陽糕、佩戴茱萸、陪長輩登高……重陽到,這組精美的...
    豐收祭天陪你到老登高望遠老人相伴秋遊重陽糕佩茱萸菊花酒記者看到,這組精美的「粉筆畫重陽」,包括飲菊花酒、嘗重陽糕、佩戴茱萸、陪長輩登高、豐收祭天等內容。朱中海說,重陽節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敬老祭祖等風俗。傳統的重陽節還是一個充滿詩意的節日,自唐宋以來,詩人們在重陽節這一天登高懷遠,思念親人,思念家鄉,抒發感慨,留下了「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親」、「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他鄉共酌金花酒,萬裡同悲鴻雁天」等流傳千古的名句。
  • 重陽糕怎麼做? 重陽節有哪些習俗?
    傳統節日裡有四大祭祖節日,而重陽節就是其中之一。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存在,直到唐朝時期才被正式定為民間節日。於是,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被定為重陽節。隨後,現代人為了提倡敬老、尊老、愛老等社會風氣,又重陽節定為"老人節"。  重陽節有哪些習俗?
  • 「孝老愛親」溫暖相伴 情暖重陽——實驗幼兒園重陽節倡議書
    所以,我們要把這個日子牢記,把尊老孝親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延續!2020「感恩重陽,讓愛延續」倡議書在重陽節來臨之際 01 實驗幼兒園向各位家長發出倡議:1.常回家看看,安下心來好好傾聽父母的訴說。吃·重陽糕
  • 老蘇州怎麼過重陽? 出遊賞菊、插茱萸、吃重陽糕
    蘇報訊(記者 朱雪芬 王可)九九重陽節,在這一天,「老蘇州」有不少傳統習俗,登高望遠、出遊賞菊、插茱萸、吃重陽糕……昨天,「老蘇州」們聚在一起,分享重陽節習俗背後的故事。重陽節插茱萸也是老傳統。現場,「老蘇州」們用紅色粘土和小樹枝自製茱萸,只見老人們把粘土捏成一個個紅色圓球,插在小樹枝上,一株手工版的茱萸就出現了。   這邊賞花大會和手工製作茱萸正在進行,那邊的重陽糕品嘗宴也開始了。香甜軟糯的重陽糕擺在面前,讓人看得眼饞。
  • 重陽節為什么喝菊花酒習俗 重陽節菊花酒製作方法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漢族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與除夕、清明節、中元節三節統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
  • 重陽節習俗為何有喝菊花酒
    【導語】:重陽節有喝菊花酒的習俗,那麼,你知道重陽節喝菊花酒是什麼原因呢?小編為你來詳細介紹重陽節習俗喝菊花酒的原因 重陽節為什么喝菊花酒?菊花酒是重陽節的一大美食,它的養生功效強,但重陽節為什么喝菊花酒,你了解多少?下面小編為您介紹重陽節喝菊花酒的由來。 重陽節為什么喝菊花酒? 重陽佳節,正值菊花盛開,所以古代曾經把重陽節稱之為「菊花節」。而在重陽節飲菊花酒,也是古代流行過的一種民間風俗。九九與「久久」諧音,與「酒」也同音,因此派生出九九要喝菊花酒的這一說法。
  • 又見,重陽
    北風過,秋雨涼落葉飛,大地黃鴻雁南歸,白露化霜晝漸短,夜漸長倏[shū]爾又見重陽此時節天高雲淡,山朗水秀最宜登高望遠踏賞清秋此時節紅葉滿園,菊酒散香最宜佩萸[yú]歸鄉把酒問爹娘夕陽無限好炊煙繞安祥深秋最美是重陽每年的九月初九是重陽節。
  • 重陽糕
    對重陽節的理解一直停留在王維的這首詩。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登高,插茱萸……茱萸是啥?沒見過,搜張圖看看。朋友圈刷到有不少人藉機去爬山了。杭州有山有水,秋天的杭州山清水秀,爬爬山身心都舒服的。重陽糕——出現在一個小姐妹的朋友圈裡。很是特別,吸引了我的眼球。
  • 重陽節習俗
    重陽節飲食習俗  秋高氣爽,丹桂飄香,重陽節除了登高外,還有一些飲食習俗流傳至今。  吃重陽糕  據史料記載,古人在重陽節前後幾天製作的松糕稱作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
  • 重陽節: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眾神成道日!九九並陽,故曰重陽
    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與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曰重陽,也叫重九。
  • 重陽九問,這些你都能答對嗎?
    重陽節自古就是敬老節嗎?茱萸就是小辣椒?這一天要吃白肉還是紅肉?古人重陽登高有什麼講究?關於重陽的這些問題,你能答對嗎?花糕起源於西漢,當時又稱為 「蓬餌」,亦即黍糕。到宋代,重陽節吃花糕之風大盛,一直流傳至今。花糕多用米粉、果料等作原料,還要加入棗子、慄子為餡料。
  • 最是一年秋好處可能無酒過重陽 今日重陽節了
    最是一年秋好處可能無酒過重陽 今日重陽節了時間:2020-10-25 10:2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最是一年秋好處可能無酒過重陽 今日重陽節了 重陽節,為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與除夕、清明、中元並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
  • 重陽節都有哪些習俗?登高、賞菊、吃重陽糕等傳統習俗至今流傳
    農曆九月初九日的重陽佳節,活動豐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賞菊、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時至今日,一些地區仍保存著這種風俗。一、重陽登高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重陽登高,人們為驅邪避禍而於九月初九這天爬山登高以闢邪延壽,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
  • 10月25日重陽節早安, 九九芳辰重陽鶴添壽,願秋風捎去我的思念和祝福 !
    5、插一支山茱萸,身體健康心情愉;吃一塊重陽糕,事業輝煌步步高;喝一杯菊花酒,生活甜美永恆久。重陽節來了,祝你節日快樂,闔家歡樂!8、把歡悅的記憶釀成一杯菊花酒,醉在美好的畫面裡;將美好的情意揉成一盤桂花糕,甜蜜在真純的幸福裡;把思念的情懷融成一株豐美的茱萸,插在親人的心頭;將團圓的的場景暈成一輪明月,掛在心靈的上空。願重陽佳節人盡團圓皆喜氣,人盡歡悅皆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