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換羽恢復期管理
恢復期是指從開始恢復餵料至產蛋率達到50%的一段時間。
1、恢復餵料的時間
因雞種、季節、日齡和營養狀況有差異,恢復飼餵時間可參考以下幾方面指標進行確定。首先是最低失重率不小於25%,死亡率不超過3%。在停料末期解剖死亡雞,以腹腔內脂肪基本耗盡為宜,觸摸部分活雞胸骨,稜角明顯。觀察雞的羽毛脫換情況,正常為換羽開始的7~10天內,主要是體內的小羽脫落,10~20天內主翼羽開始脫落,50天內會脫落70%,每次脫落1~3根,脫落後10天左右重新長出新羽。產蛋率達50%時,已有5根以上脫落,說明換羽效果較好。
2、恢復期餵料量的過渡
恢復期後餵料量應嚴格按照由少到多,逐漸過渡到最大餵料量。這樣做的目的是讓處於長期飢餓狀態的已經縮小的胃腸慢慢適應,過渡期一般不少於13天。恢復供料時要有足夠的料槽,讓雞群能採食均勻,提高體重的均勻度。
3、光照
開始換成蛋雞料時採用漸增法增加光照時間,每周增加0.5小時,至16小時恆定。
4、體重恢復
恢復餵料後每周抽樣稱重1次,這個時期的體重恢復快慢與過渡期的餵料方式有關。一般前期增長較快,後期逐漸變慢,當8~9周時應接近或達到強制換羽前的體重水平。強制換羽雞群轉入第二個產蛋期時,其產蛋規律與第一個產蛋周期大致相同,但產蛋期持續的時間較短,整體產蛋率較低。
二、種雞群的配比
為了提高受精率,換羽後的種母雞最好選用24周以上、已達性成熟的年輕新公雞與其進行配種或人工授精。
新公雞要求體重達到標準或略超過標準,身體健康,無垂直傳播的疾病。產蛋前母雞與公雞混群,初放時按11∶100進行,然後剔除因體重小而失去配種能力的公雞,比例達10∶100即可。
如果換羽後仍使用原有的公雞,應在換羽前把公雞挑出,實行公母分群飼養,飼餵原日糧90%的料量,維持到換羽的第28天左右開始加料,每天每隻加料7~8克,加到高峰料量時然後進行維持。
種雞的強制換羽方案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要根據具體情況把停料、停水、光照有機地結合運用,才能取得最好的成績。換羽後雞群的高峰產蛋率達85%以上、受精率達90%以上,說明換羽是成功的。否則就要吸取經驗教訓,修改完善原有的換羽方案,以達到理想的換羽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