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雲南彌勒,體驗一番臭豆腐和米線碰撞出的別樣味蕾火花!

2020-12-20 智趣彌勒

你吃過彌勒的常規米線,吃過彌勒的常規臭豆腐,但你吃過彌勒不一般的砂鍋臭豆腐米線嗎?

在彌勒街頭,隱藏著一種獨特的米線叫砂鍋臭豆腐米線。既然是砂鍋,米線煮的時候都是用一小個的砂鍋煮。

煮砂鍋米線的店裡都放有好幾個煤氣灶,吃砂鍋米線的人多的時候,灶上都是放滿了砂鍋,湯在火上翻滾,店家麻利的在砂鍋裡放各種配料。

砂鍋米線的配料較為豐富。新鮮的韭菜、白菜切成細條備用,豬肉剁碎、臭豆腐一盆、新鮮的豆花一盆。

說起臭豆腐,並不是彌勒街頭燒烤攤上一小個一小個的臭豆腐,狀似用於醃製腐乳的臭豆腐,但實際上比這類臭豆腐要軟一點,臭豆腐的味道也相對淡一些,一般就是用來燉著吃或是炒青椒吃。

煮臭豆腐砂鍋米線也是有講究的。煮米線的湯是用骨頭熬製出來的高湯,新鮮豬骨頭小火慢煮4、5個小時,放入草果、八角等香料,煮至湯色顯現白色即成。

煮砂鍋米線的時候放配料也是有一定順序的。先放剁碎的豬肉煮,然後放韭菜、白菜等煮上一分鐘左右。煮的是臭豆腐的話就在菜基本熟的時候放入臭豆腐繼續煮上兩分鐘,然後放一小勺豬油,倒入米線,放入些許醬油、鹽、味精等調料品即可出鍋。

出鍋後的砂鍋米線還會放入一勺香菇和肉丁製成的燜肉當做米線的帽子。這樣一碗臭豆腐砂鍋米線才算完整。

不想吃臭豆腐的話,還可以換成豆花。豆花煮在砂鍋米線裡也是別有一番滋味。只是豆花的話要米線出鍋的時候才放,這樣才不容易煮碎。

煮好的砂鍋米線連鍋放入盤子裡,直接端著鍋去放調料。一勺顏色鮮亮的油辣椒,些許的醬油泡的小米辣,就可以開吃了。

砂鍋煮的米線爽滑可口,配上濃鬱的帶有豆腐味道的湯汁,其味道比起滷雞、酥肉米線等層次更加豐富。

除了砂鍋米線,還有砂鍋飯。做砂鍋飯的砂鍋和砂鍋米線的砂鍋有所區別。砂鍋飯是用新鮮泡發的大米墊底,放少許的水在大火上蒸煮。

待到水快幹的時候,能夠聞到米飯的香味時加入配料如火腿、土豆丁、胡蘿蔔丁、青豌豆、一瓣煮熟的雞蛋再用小火慢慢蒸煮,這個時候需沿鍋邊放入少許的油,預防沾鍋。

小火烹飪約二十分鐘,香噴噴的砂鍋飯就好了,這時候配上店家自製的各種鹹菜、涼菜,就可以愉快的品嘗砂鍋飯了。

砂鍋飯米香四溢,米飯鬆軟可口,火腿肉質緊實,配上各樣的蔬菜,各種味道在嘴巴裡碰撞,再配上鹹菜,根本讓人停不下來。

來彌勒,別只顧著吃滷雞、酥肉、牛羊肉米線,記得還有這味道層次更加豐富的砂鍋臭豆腐/豆花米線,還有健康營養的砂鍋飯等著你!

更多雲南彌勒美食諮詢敬請關注智趣彌勒!

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當米線遇到臭豆腐,會碰撞出怎樣的味蕾火花呢
    在曲靖,臭豆腐米線是一道很微妙的小吃,臭豆腐與米線的結合,在砂鍋的慢煮中成就的一道美食。點擊播放 GIF 4.7M將砂鍋舀上高湯,待湯煮沸後,加上韭菜和香料,以及臭豆腐,小煮半分鐘,再放米線入鍋,用湯勺慢慢攪拌,讓臭豆腐和米線完美融合,待臭豆腐的味道完全融入湯中
  • 這樣吃早餐最雲南——過橋米線來一碗
    米線和米粉到底是不是同一種東西?答案是:不是。雲南以外的省份,都沒有米線,正如,雲南也不出產南方到處都有的米粉。兩者儘管製作方法相同,但是水土米糧出產不同,做出來的就是全然不同的兩個品種。米粉相對來說還容易運輸,米線就只能吃個新鮮,特別是坐標在昆明的米線,酸漿米線幹漿米線水洗米線,只能現買現吃,最多能存一天,否則就開始發酸變臭。
  • 風味雲南,一筷豆花一口米線
    在昆明,米線是人們無法割捨的舌尖摯愛,罐罐米線、臭豆腐米線、滷米線……幾天不吃就讓人心癢嘴饞。吃慣了米線的雲南人對於米線的做法和吃法也要求頗高,豆花米線便是在激烈的「米線江湖」中憑藉多層次的口感在昆明市場站穩了腳,逐漸成為昆明小吃中的佼佼者。
  • 兩種風味碰撞出的貴州盤縣特色小鍋米線!誰吃誰賺到哦~
    今天小編要與大家分享的美食是雲南小鍋米線。是的,小鍋米線是雲南的特色小吃之一,也是雲南人民最愛的烹飪方式。昆明八十年代的民謠還說過,「看不見的戰線,打不盡的毛線,吃不完的米線。」由此可見,米線在雲南人的生活中佔了多大分量。
  • 雲南火了14年的臭豆腐小鍋米線,10元1碗料很足,聞著臭吃著更臭
    雲南人愛吃米線,可以說他們把米線的做法發揮到了極致,不僅有涼拌米線,燙米線,滷米線、炒米線等各種做法,而且配料也是不計其數,什麼燜肉、脆哨、腸旺、豆花,名字也是五花八門,過橋米線、小鍋米線、砂鍋米線、豆花米線,連吃一個月也吃不完,這麼多好吃的米線中你最愛哪一款呢?
  • 雲南米線的17種吃法,您吃過幾種?
    雲南罐罐米線用一個高8cm的無蓋小罐子盛裝,罐子中裝上米線、湯、薄荷、臭豆腐等等,放到烤架上加熱在要熟之際放入辣椒粉、精鹽等調味料。雲南涼米線盛好一碗米線,放入韭菜、豌豆涼粉、花生、豆芽、酸菜、自製酸醋、薑湯、蒜湯、醬油、鹽水、油辣椒等即可。
  • 潤滇米線,來源於雲南人靈魂深處
    米線的雛形來源於北方的麵條,是來滇北方人思鄉的產物。會吃的雲南人當然不會放過這一點,經過漫長的加工與改良,米線——從此進入了雲南的千家萬戶。 ,卻在雲南人手裡完美的融合,創造出了豆花米線這種獨特的吃法。
  • 雲南旅遊之彌勒:兩天一晚
    年才開業的三層樓酒店,有兩個大溫泉泡池和五個小溫泉泡池,酒店只有48間房,攜程上提前一天訂了精緻標間每間283元,價格含雙早,泡溫泉和宵夜,宵夜是燒烤+啤酒(啤酒不限量)老少皆宜的酒店呢(見圖8)出酒店過馬路可以去湖泉散步,欣賞彌勒市中心最美的景色。
  • 為了逃離城市生活,我去了雲南彌勒……
    恰逢此時,有朋友跟我說 ,他正旅居雲南彌勒。據他說,那裡好山好水好空氣,那裡有天空有陽光有溫泉,更有溫泉遊泳池。提起城市標配『霧霾』,雲南人的回應是,他們會用詫異的眼神看著你再茫然地搖頭。於是抱著逃離城市的想法,我啟程出發,去了雲南彌勒。地處彌勒市郊的「湖泉」,瀑布背後就是環境優美堪稱風景區級別的湖泉生態園。
  • 彌勒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彌勒羊湯鍋
    彌勒羊湯鍋以鮮美著稱,吸引八方食客,是雲南人民傳統的風味美食羊肉、羊頭、羊腳、羊血、內臟等連皮帶肉用大鐵鍋一鍋燉出,香溢數裡,羊皮的香,羊肉的鮮,羊肚的脆,羊血的嫩,羊蹄的韌...強烈震撼著你的味蕾,讓你意猶未盡,久難忘懷。值得一提的是,彌勒羊湯鍋沒有任何羶味。溫泉路的孟記羊肉館,佛城市場,噴泉市場內均可吃到羊湯鍋、羊肉米線。
  • 聊地方小吃:雲南的米線和餌絲
    餌絲和米線都是米做的,米磨成漿,在機器或是工具裡定型(做餌絲的時候有的會加點糯米),但是無論從造型還是口感上來說,區別都挺大的,吃法也各不相同。各人口味千差萬別,所以具體哪個更好吃也是說不上的,下面做下最簡單的介紹,大家看完想像一下哪種更合自己口味吧~首先從造型上來說,新鮮米線是圓線狀的一條,滑溜軟細有光澤。餌絲則是硬的長方體細條,表面也粗糙,能看得見上面氣泡留下的印記。以上是最基本的區別,雲南各地州、縣市的米線、餌絲種類都不太一樣,具體到個別,就說不完了。
  • 農產國潮丨小鍋米線,罐罐米線...在雲南,米粉就是我們半條命
    它是每個雲南人的早餐,隨處可見,可炸,可烤,可炒,雲南餌塊遍布大街小巷,但是多年來「藏在深滇不出省」,上學的時候,每天早上的早餐便是它了,怎麼吃都不會膩,它是兒時的獨特回憶。湯是用大骨、老母雞、雲南宣威火腿經長時間熬煮而成的具有濃鬱鮮香味的一類高湯。湯上覆著一層封面油,起著保溫的功效。開吃的時候把鮮料放入湯中燙熟後,再放入米線即可食用,把「鮮」發揮到了極致。 罐罐米線,聽名字就知道它的獨特之處,就是用一個無蓋小土罐子盛裝的。罐子中裝上米線、湯、薄荷、臭豆腐等放到烤架上加熱,在要熟之際放入辣椒粉、精鹽等調味料,做好後吃起來濃鬱可口。
  • 彌勒農村最常見的一種水果,被做成了紅酒典範,你可能也喝過
    彌勒農村最常見的一種水果,被做成了紅酒典範,你可能也喝過說起雲南彌勒,這是一個景色秀美,自然環境豐富優質的地方,彌勒也屬於紅河洲的大門,這裡因為葡萄酒,帶動了農村經濟的快速增長。今天我們就去看看,靠葡萄致富的這座城市吧!
  • 「雲南文旅線路產品大賽」15號線路:雲南我心中的七彩人間12日遊...
    雲南位於中國西南的邊陲,簡稱雲(滇),省會昆明。雲南不僅是中原之外,還是漢民族生活之外的夢幻南境。彝族(撒尼、阿西)、哈尼族、苗族等25個少數民族賦予了這片土地別樣的人文魅力。雲南的景致多樣,風光親人,這裡有少數民族聚居的可邑小鎮,有600多年歷史的彝族先民傳統民居-城子古村土掌房,有「中國最美山嶺雕刻」之稱的元陽梯田,有「滇南大觀園」之美譽的朱家花園,有雲南規模最大、藝術價值最高的多孔連拱橋-雙龍橋,有雲南有名的豆腐之鄉-石屏。
  • 一座酒店半座城,半個城市是溫泉,它就是溫情彌勒
    這就迫不及待的來給大家介紹一地名:彌勒,地處雲南紅河州,一年之中光照十分充足,比起有效溫期,霜雪日較短。提到彌勒,如果不去湖泉生態園酒店泡一泡溫泉,你可能會覺得非常不過癮,這可是冷秋冬至季節的好去處。生態園佔地三千多畝,有大大小小將近20個溫泉。
  • 【潁食記】吃過這麼多豆腐 原來榴槤和臭豆腐才是真愛
    豆腐作為中國傳統豆製品美食,一直以來深受人們的喜愛,而臭豆腐則因人而異了。來到豆腐王朝的第一印象是:店面不大,大概十來平方,三四個店員,以及琳琅滿目地各種豆製品,店內牆壁上卡通朱元璋的畫像仿佛在大喊:「歡迎來到豆腐王朝!」
  • 來雲南彌勒,邂逅一場水果狂歡party!
    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的彌勒,冬溫夏熱、降水豐沛,平均日照時間長。優越的氣候條件造就了物產富饒的彌勒。除了基本的農作物以外,彌勒一年四季從來不曾缺乏水果,跟著小編的步伐,來細數一下彌勒那些讓人眼花繚亂、欲罷不能的水果。
  • 出了雲南吃到的過橋米線都不正宗,米線你一定要去雲南吃
    其實有很多人混淆了米線和米粉的概念,不只是北方人,甚至很多南方吃粉的地區,都認為米線和米粉除了外形有些差別以外,實質上是一樣的。事實上,這是一個天大的誤會。本質上來說,米線和米粉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東西。原材料不同。米線以100%純大米做成,而米粉是70%左右的大米與30%的紅薯粉或土豆粉混合製成。原料的不同決定了,米粉的口感要偏硬韌,而米線要更軟滑一些。
  • 昆明這素食館,1碗臭豆腐小鍋米線都能吃出高級感
    很多人認為:食素就是吃"草",殊不知,精緻素食以素見長,以形賞心,以色悅目,以味盈人,以養取勝,簡單的餐食已非吃飯,而是美味、養生和藝術。每次來這家藏得深卻圈粉無數的素食館,吃完一餐,每個人都深切懂得,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菜一餚關乎生命意義,而這裡,也能找回心靈靜思的另一種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