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爾多斯有位豆面達人!非遺傳承人級別!他做的豆面,你吃過嗎?

2020-12-22 鄂爾多斯新聞

@鄂爾多斯新聞網

他就是伊金霍洛旗納林陶亥鎮上的楊美。

在伊金霍洛旗納林陶亥鎮上,如果想吃一碗豆面,路邊的商販都會推薦新廟楊美豆面。走到楊美家附近,遠遠就能聞到一股醇厚的豆面香氣。

今年66歲的楊美,已製作豆面40年。從小勤學苦練祖傳的豆面製作手藝,成年時,楊美製作豆面的手藝已享譽十裡八鄉。周圍有人家辦紅白事宴,都會請楊美專程去製作豆面,供客人享用。

一份香味十足的豆面雖然用料簡單,製作工序卻十分複雜。楊美告訴記者,製作的豆面主要以豌豆為原料,先將豌豆去皮浸泡5小時,磨成麵粉,然後加入一定比例的雞蛋、胡油、篙籽,攪拌均勻,和成麵團。再將麵團捏成比碗口大點的一個個圓陀,抹上胡麻油,裝在塑膠袋裡餳[xíng]好。用本地糜米淘洗好後磨成的麵粉作為面撲,擀麵在大炕和大案板上進行,把一塊塊麵團擀成宣紙薄厚的一大片,將其摺疊起來,用切面刀切成如雙線粗細的絲條,抖開之後,豆面即做成。擀好的豆面薄如紙、細如絲,口感筋、韌、滑、嫩,味道醇香,深受人們喜愛。

顧客李慧芳告訴記者:「我們有時候太忙的話就會在市場上買,市場買來的豆面煮熟以後面就變得很雜,不好吃。但是楊叔他們家的豆面煮熟以後是根根分明的,吃起來也比較筋道,所以一年四季我們都會來這裡買豆面。」

為了做出更正宗的豆面,楊美逢人便讓品嘗他做的豆面,並根據他人的建議,經過一次次的嘗試,最終確定了製作豆面的配方。後來,隨著需求擴大,楊美直接將自家的居室變成了豆面加工廠。

楊美告訴記者:「因為豆面是咱們本地人最喜歡吃的一種麵食,坐月子的婦女、高血壓、糖尿病病人等,吃了有很多的好處。我想讓周邊的人,一直都可以吃到正宗好吃的豆面,我就滿意了。」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在民國初期,楊美的爺爺「走西口」來到了伊金霍洛旗納林陶亥鎮道勞岱村劉家梁社落腳,以製作豆面為生。如今,傳到楊美已經是第三代,因為傳統的配方加上手工製作,楊美家的豆面廣受歡迎。2019年,楊美被評為傳統豆面製作技藝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楊美對記者說:「我現在準備讓我兒子把做豆面的手藝繼續繼承下去,我常常開家族會,告訴他們不能把傳承這兩個字丟掉。」

2010年,楊美為自家豆面註冊了商標,銷售範圍也由伊旗地區擴展到了東勝、呼市、神木、北京等地。據了解,在淡季,每天製作豆面100斤,旺季400斤,全部由他和老伴兒手工擀制。

楊美還說:「夏季豆面是淡季,到了11月份,豆面就供不應求了,根本不能預訂,訂下來就做不出來了。」

楊美的發展,除了自身的努力外,也離不開當地政府的幫助和支持。

納林陶亥鎮黨委委員王宇華告訴記者:「新廟豆面是我們本地特產,很有名氣,楊美被評非物質文化傳承人,他的豆面很有特色。政府對他的豆面銷售和廠房做了很大的支持。今後,我們將一如既往的支持,希望他的豆面走出新廟,走出鄂爾多斯,把這種技藝傳承下去,讓更多人吃到健康、綠色、傳統的豆面。」

相關焦點

  • 忻州豆面的特色做法有哪些?
    最具特色的有:擀豆面,豆面餄餎、豆面抿面、豆面煎餅、豆面水畫、豆面刺粉等。②豆面餄餎。又分純豆面餄餎和三雜麵(豆面、莜麵、蕎面)餄餎。現在又多用白面摻著吃餄餎。它們都是偏關人用豆面所做的系列美食。一盆餄餎面,一個餄餎床,就壓就煮就撈就吃,操作快捷省事。長長的餄餎是偏關人過生日、過滿月、慶壽、待客的又一種主食。那些臨街麵館、廣場麵攤的老闆們也常經營豆面餄餎,因為豆面餄餎在偏關人的食譜裡續長。
  • 三門人,就愛這一口豆面!
    忽而想起 正是三門做豆面曬豆面的季節啊! 三門人最情有獨鐘的豆面,其實是番薯粉面,選用優質紅薯為原材料,一般在秋冬季節做面,風乾的豆面容易儲存。
  • 豆麵湯圓,雲南特色小吃,滋糯香甜
    今天小編又跟大家來介紹美食了,但是大家是不是已經流口水了,別著急,我們先來介紹一下這道美食,今天給大家講的就是雲南特色小吃「豆麵湯圓」這是一道在雲南元宵節上都可以看到的美食,這道美食吃起來味道相當好,吃起來細膩、滋糯、香甜這就是為什麼在節日上面可以看到這道美食了,而且在雲南許多的煮品店裡面
  • 豆面紅豆糯米卷的做法
    【637】3.21 這是一個豆泥裹進糯米糰 卷卷切塊滾豆面的故事……各位春分開心呀~By sure汪 【豆果美食官方認證達人】用料糯米粉豆沙紅糖啥的應該也挺好11、根據豆泥的乾濕度決定要不要撒點黃豆面兒12、溫柔的捲起來13、切成自己喜歡的大小14、挪到盤/碟子裡頭,再篩上層黃豆面兒15、近距離感受下細細的豆面,糯糯的豆泥
  • 糖人傑的控糖日記,我吃的黑面和豆面都是什麼?
    今天這個文章,你可以把它看作一個推廣內容,所以見到這一行,你覺得不想看就略過,因為我要講解一下我經常提到的黑面和豆面分別是什麼?第一:黑面大家在我的視頻裡,經常看到我吃黑面的餃子皮,黑面的饅頭,黑面的麵條,經常有糖友問我,你吃的黑面到底是個什麼面,我也拍視頻解釋過。
  • 中秋節,教你豆面卷的做法,簡單3步就上桌,軟糯勁道,超好吃
    導讀:中秋節,學會做這道零食,香甜軟糯又勁道,豆香味濃鬱,全家愛吃馬上就要中秋節了,大多數朋友已經開始給親朋好友送禮了,我家也不例外,昨天去朋友家串門的時候,朋友做了一道小零食,吃起來香甜軟糯又勁道,而且還豆香味濃鬱
  • 特色農家菜海鱸魚燒豆面
    海鱸魚燒豆面 這是一道創意農家菜,我將 海鱸魚與農家豆面即番薯粉條結海鱸魚產自淡水與海水交接處,鹽分比較低,肉質比較嫩; 麵筋道,而且吸味, 與魚一起燉製後, 味道鮮美,很多食客吃這道菜,專門挑 豆面吃。
  • 山西特色粗糧「抿豆面」,形狀看著像小蝌蚪,一次吃三碗都沒問題
    其中山西的麵條就比較出名了,像臊子麵、刀削麵、油潑麵等都是經典,在全國各地都能吃到,相信大家平時都沒少吃吧。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不過山西的麵條種類可不止那幾種哦,還有這種「抿豆面」也是一種很家常的麵食哦,在山西家家戶戶都會做,但是在別的地方就吃不到了,所以很多外地的小夥伴可能都不知道這是什麼。
  • 「薦讀」嫩豆莢·長豆面
    豌豆莢長成「白背背」的時候,豆粒的面質已有六七成,最適宜煮著吃。農家的灶臺裡,柴火舔著黑鐵鍋底,豌豆莢在沸水裡「嘟嘟囔囔」哼吟著,鮮味溢出屋子,誘發著村街上人們的胃蕾。此時的豌豆莢也是饋贈城裡人的佳品。伏天,豌豆成熟了,滿眼杏黃。
  • 豆面饅頭,這樣做又香又暄軟,咬一口比麵包還香甜
    豆面饅頭By 愛吃de胖子豆面低糖低脂,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和人體必需的胺基酸,營養價值頗高。用雜豆面和麵粉結合蒸的豆面饅頭,既養生,又有營養。原料:豆面、麵粉、酵母粉、清水。做法步驟:第1步、將麵粉和豆面混合。第2步、加入酵母粉和適量的清水揉成光滑的麵團。第3步、蓋上溼龍布蓋蓋放在溫暖處自然醒發。
  • 豆面的這些美味吃法,真的是新鮮又美味,趕快學起來!
    豆面不同於小麥粉,國民度不是很高,也不是特別多人喜歡,但是如果會做這幾道菜的話,你一定會愛上這種美味麵食的!!!豆豆糊塗面需要的食材有:豆面、玉米面、小番茄、芝麻油、雞精、蔥姜蒜、黃豆、西芹、青豆、胡蘿蔔。
  • 家常手擀麵好吃有竅門,多加一把豆面,面香濃鬱,口感勁道又爽滑
    「家常手擀麵好吃有竅門,多加一把豆面,面香濃鬱,口感勁道又爽滑」。#教你學做家常菜具體來說,主要是掌握以下三個方面的竅門:小竅門一:做手擀麵時多加一把豆面,會讓做出來的麵條豆香濃鬱,口感勁道爽滑超好吃豆面,顧名思義,就是豆子磨出來的面,和面的時候,加一把豆面,可以吃到濃鬱的豆香味,而且,豆面那粘糯的特性,會讓和出來的麵條延展性更佳,這也是為什麼加了豆面後
  • 跟我做豆面菜糰子,地道膠東做法,簡單蒸一鍋,好吃又掉秤
    自從老娘身體有病以後,只要有時間,周末我都回農村老家,給她做一點愛吃的飯,幹一點力所能及的活,說實在話,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大魚大肉、名貴水果啥的並不稀罕,這個周問老媽你想吃啥,沒想到她說,蒸一點豆面菜糰子吧,家裡有鄰居來送的野菜,趁著新鮮蒸一鍋解解饞,春夏交替的時候對健康最好。
  • 豆面玉米面餅子這樣做不幹不硬不散口,做法簡單,焦香美味又刮油
    一眨眼已經過了一個多月了。一個月來大家都宅在家裡,吃得多活動少,恐怕很多人身上已經悄悄地長了幾斤肉,該隔三差五吃點粗糧刮刮油啦。玉米面大概算得上最常見、最平價的一種粗糧了。雖然便宜,但是玉米面的營養價值卻很高,對人體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 玉米粉和豆面什麼比例最合適?做法一一教給你
    說起這個窩窩頭,是老北京人最愛的美食,這個美食歷史悠久,在明朝的時候就有這個稱謂了。過去窩窩頭都是窮苦人家的主食,勞累了一天的老百姓,能吃上一口棒子麵窩窩頭,就上一點鹹菜,比較頂飢,也是至高無上的美味。
  • 做窩窩頭,玉米面和豆面的比例多少最好吃?怎麼和面?全教給你
    窩窩頭起源的歷史是不可考證了,但我們知道至少在明朝已經有這個名稱了。窩窩頭是過去窮苦人的主食,是用玉米面或雜合面作成的。如今的窩窩頭已經成為一種綠色、美味、營養、健康的美食了,因粗糧對身體健康很有好處,因此廣受現現代人的喜愛。
  • 抗擊疫情 北京非遺公開課|傳承人教您學做妙峰山咯吱
    北京日報客戶端與北京市文旅局聯合推出的「抗擊疫情 北京非遺公開課」前20集播放量已超160餘萬。不少觀眾反映,希望增加飲食類非遺技藝的課程。為此,本集邀請了門頭溝區非遺項目妙峰山咯吱製作技藝的代表性傳承人李福奎教大家做這道小吃。
  • 8位非遺傳承人在寧擺展臺秀絕活
    8位非遺傳承人擺展臺秀絕活南報網訊(記者 朱凱)6月9日是我國第十三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由南京市工藝美術總公司、南京工藝美術行業協會主辦的「多彩非遺•美好生活」非遺互動展示活動在工藝美術大樓舉行。
  • 北京名菜驢打滾 你有吃過嗎
    所謂絕品,意思就是說炒麻豆腐是北京的特產,你在其他地方是沒有口福消受的。炒麻豆腐最早出現於明初。那時候,窮人家會把這做綠豆澱粉、粉絲的下腳料拿回家去,用羊尾巴油來炒著吃,然後在裡面再放點鹹雪菜、大青豆,冷熱均可食用。正宗的麻豆腐應該有四種必備的原料——雪裡蕻、羊尾油、黃豆醬、青韭。
  • 你吃過嗎?
    你吃過嗎?大同的風味小吃當然離不開人們熟悉的麵食,壓豆面就是其中的一種美味。壓豆面似乎一直是與削麵相生相隨的另一種大同美味,幾乎在每個削麵館裡都有其身影。和刀削麵相比,豆面本身的鮮美再加上臊子濃稠的獨特香味其味道的可口更勝一籌,壓豆面主要是由豌豆和其他豆類食品混合而製成的麵粉,壓豆面口感軟糯味道鮮美,剛出鍋的壓豆面呈金黃色,再加上每個麵館不同的獨家秘制臊子,多數麵館選擇肉末滷,那味道簡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