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型手機相機上的光圈是什麼,它是如何影響成像質量的?

2020-12-15 專門網

相信很多人已經將智慧型手機作為主要拍攝設備,畢竟它實在太方便了。而且隨著智慧型手機在相機方面競爭的加劇,許多功能或硬體配置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最為明顯的是由多年前的單攝變成多攝,通過不同的攝像頭來增強圖像質量。而除了這一改變之外,智慧型手機的相機還在向著更大光圈的方向前進。然而,什麼是光圈呢,它對手機的成像有何影響?

首先,從廣義上講,攝影就是要獲得適當的曝光量。判斷相機質量的一個標準就是它在捕獲光線上的能力有多強。頂級傳感器和完美的鏡頭是單眼相機或微單相機所追求的,而這同樣適用於智慧型手機。

所謂光圈,是指一個用來控制光線透過鏡頭,進入機身內感光面光量的裝置,通常在鏡頭內。並且由光線可以進入相機的開口來決定其大小,以f為單位表示,是焦距除以開口尺寸的比率。所以,f值越小意味著光圈越大,開口越寬,而更多的光線可以進入到傳感器,從而產生更好的弱光圖像和更少的噪點。

同時,更大的光圈還有提高快門速度的優點,可以減少運動鏡頭或手抖動帶來的圖像模糊,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強光學防抖的作用。所以,如果你想捕捉完美的靜止圖像,則更大的光圈可以更容易實現。

值得一提的是智慧型手機相機的焦距要比單眼相機短,即鏡頭焦點在鏡頭中光線會聚到傳感器之間的距離更近。而我們已經知道光圈的參數是焦距除以開口尺寸,所以一般來說智慧型手機相機上的光圈普遍要比單眼相機大,但並不意味著智慧型手機的相機就比單眼相機的光線捕捉能力更強。

說到相機鏡頭,攝影愛好者通常會將較寬的光圈與較淺的景深相關聯,以實現柔和的虛化效果。但是,對於智慧型手機來說,由於其光圈是固定的,並且圖像傳感器距離鏡頭非常的近,所以手機攝像頭的景深並不會太淺。事實上,光圈為f/2.2的智慧型手機攝像頭只能提供相當於全畫幅相機上f/13或f/14光圈的景深,它只會產生少量的模糊,更多的是依靠智慧型手機的軟體算法來增強虛化效果。

然而,僅僅擁有大光圈還不夠,想要發揮大光圈的作用,鏡頭的質量同樣重要。和構成相機的組件一樣,它的質量也有很大差異。劣質的鏡頭往往會讓鏡頭玻璃的清晰度或透明度很差,最終導致拍出的照片質量也會差。因為它將減少到達傳感器的光量,從而降低圖像質量。

使用大光圈的智慧型手機尤其需要注意鏡頭設計,不良的設計可能會加劇像差畸變和鏡頭眩光等問題。比如,當光線穿過更寬的孔時,準確的聚焦是比較困難的,因此在製造鏡片時必須格外小心。

智慧型手機相機鏡頭是由多個鏡片組成,旨在適當地聚焦光線並減少這些像差。便宜的鏡頭往往會減少一些鏡片,因此更容易出現問題。鏡片材料在這裡也起著重要的作用,更高質量的玻璃和多層鍍膜可以提供更好的校正和更少的失真。

總的來說,隨著智慧型手機在像素和傳感器尺寸的提升,光圈並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參數,因為它本身並不是決定成像質量的指標。當然,更大的光圈在弱光拍攝和提高快門速度方面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它的提升效果還要受到鏡頭質量的限制,所以相對一味的增加相機光圈大小來說,將更多的心思花在其它規格的提升上要有意義得多,比如超廣角和變焦。

相關焦點

  • 智慧型手機也能拍出像單眼相機一樣的「淺景深」照片
    現在的智慧型手機拍照十分普及和便捷,可以隨時隨地拍攝、人人都能拍攝,而且比起單眼相機等拍攝設備,手機還具有隨拍隨修、隨拍隨傳的極大優勢,能夠最大限度、最快速度的實現視頻、圖片的分享與交流。但是,手機和單眼相機相比,在圖片構圖和圖片質量上還是略顯不足,當人們「玩」手機攝影有了一定的經驗積累後,總會想起讓智慧型手機的拍攝也能像單眼相機那樣,也能拍攝出「淺景深」的效果。雖然在根本上,手機達不到那種效果,但是只要方法得當,也能實現淺景深的效果,至少可以實現一定程度上模擬和接近那種效果。
  • 認識鏡頭:恆定光圈和浮動光圈有什麼區別?哪一種鏡頭成像更好?
    在購買鏡頭的時候,你會發現有些鏡頭焦距一樣,但體積和價格差距非常大,除了口徑上的區別以外,鏡頭上的數字也不同。例如有些鏡頭上寫著1:3.5~5.6,有些鏡頭上只有一個1:4,這到底是什麼呢?本文就帶你了解恆定光圈鏡頭和浮動光圈鏡頭。
  • 攝影中光圈:光圈值對攝影會影響什麼?
    首先,圖片質量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光圈設置。了解了如何正確使用此設置後,將學習如何拍攝精美清晰的照片,我們總結一些建議,這些建議將幫助在不同的光照條件下控制相機的功能,並在室內和室外正確配置相機,找到合適的拍攝光圈大小。相機的光圈是多少相機光圈參數以及ISO和快門速度。專業人士認為,這是最重要的參數,因為依賴於此的大量變量構成了最終圖像。
  • 不可不知的鏡頭冷知識:光圈葉片數量與衍射導致的品質和成像問題
    假如你知道光圈葉的數量、形狀和開合角度給照片成像質量和效果帶來的影響,相信以後再選購鏡頭時,或多或少也會仔細考慮這個因素,並且還能知道如何利用它拍出更好的照片。光圈基礎先說什麼是光圈。鏡頭光圈用於調節通過鏡頭的光線流量,也就是所謂的通光率。
  • 相機的光圈到底有什麼用呢?都有什麼效果呢?讓你學會控制光圈
    相機的光圈到底有什麼用呢?如何用相機拍攝出模糊背景呢?又如何用相機拍攝出清晰的風景照呢?答案非常簡單,就是控制光圈大小,使用大光圈對焦於單個主體後就能使背景模糊,較小的光圈會記錄更多的景深細節,讓圖像前後都非常清晰。簡單吧?
  • 手機攝像頭組成結構及手機攝像頭的成像原理
    透鏡越多,成本越高,相對成像效果會更出色;而玻璃透鏡又比樹脂貴。因此一個品質好的攝像頭應該是採用多層玻璃鏡頭!現在市場上的多數攝像頭產品為了降低成本,一般會採用廉價的塑膠鏡頭或一玻一塑鏡頭(即:1P、2P、1G1P、1G2P等),對成像質量有很大影響!
  • 鋒攝影第一期:了解手機相機專業術語
    ,但是只要你使用得當,一部智慧型手機也可以「秒殺」單反,最重要的是可以隨時分享到朋友圈。其實對於成像質量來說,「像素值」並不是關鍵因素。簡單來說,就是手機相機像素越大,照片的解析度也就越大,照片可列印的尺寸也更大。
  • 大光圈,小光圈,它們的成像質量是一樣的嗎?什麼叫最佳光圈?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把光圈比喻為水龍頭,光圈越大,進光量越多,光圈越小,進光量越小。人類瞳孔的也是如此,當光線強烈時,瞳孔會自動變小;當光線變弱時,瞳孔便會自動放大,保證周圍的一切在視網膜上能正常成像。
  • 3分鐘教你認識相機,看看光圈、快門和ISO的作用,提高拍照水平
    如果你喜歡用攝影的方式去記錄當下生活,那就應該認真的去學習相機的功能和參數,不要永遠都用自動模式拍照,其實不管你的相機是一般小DC、單電、無反、還是單眼相機,都有非常多的功能等著你去學習如何使用,對於簡單的攝影知識,普通人只要花3分鐘就能學會,方法對了就有效率,跟著我一起來看看,讓你外出旅行時可以應急
  • 不是像素越大成像越好 手機攝像頭原理解析
    從百萬像素的鏡頭到現在的千萬鏡頭僅僅花費了十多年的時間,並且拍攝質量繼續進入新的領域。最有代表性的公司,例如華為,三星,蘋果等,在鏡頭和處理晶片方面取得了飛速發展,新的設計概念繼續應用於實踐。例如,一年前還僅存在於PPT上的三攝、四攝像頭設計,現如今被很多手機廠商用於最新的手機中。
  • 相機是如何記錄影像的?照相機的成像原理是什麼?
    在箱子一面掛上一塊畫布,直接臨摹畫布上的影像就可以了,很短的時間一幅畫就畫好了。畫了一段時間之後人們發現,這暗箱太暗了,有點兒費眼,想說能不能把這個孔弄大點讓更多的光進來,試了一下發現,小孔成像原理有個問題就是:孔徑越大,成像就越模糊。
  • 手機和相機在像素上有什麼區別?
    在不了解原理的情況下,很多人會誤以為手機和相機的像素是一回事,像素越高代表拍照質量越好。這種觀點是錯誤的。手機2000萬像素和相機2000萬像素,完全不是一個概念,更不能以像素高低來判斷畫質好壞。想弄懂這個問題,就必須明白像素是什麼。
  • iPhone 6 Plus對決 EOS 5D Mark III:高端手機相機PK頂級單眼相機...
    然而,飛友們可能不知道這個土豪玩家是用什麼設備拍下的那一系列照片:3400美刀的佳能EOS 5D Mark III。土豪的世界好難懂!給相機寫測評很費腦子,尤其是當網絡上到處充斥著專業攝影師背道而馳的例子——捨棄高端攝影設備而採用智慧型手機上的相機設備進行攝影——這種觀念主張的是重在人,而非設備。
  • 攝影基礎:光圈、快門、感光度是如何共同控制曝光的?
    想要完成一幅攝影作品,主要的過程是什麼呢?主要過程之一就是完成一次科學、精巧、好看的取景構圖;過程之二就是完成一次科學、精準和帶有個性的曝光。完成這樣兩次過程,也就完成了一幅攝影作品的拍攝。因為畫面結構交給了拍攝位置和方向,而畫面質量主要交給了光圈、快門和感光度,本文就撇開取景構圖不說,重點說說曝光。一次成功的曝光,就是按照當時場景的光線條件,完成一次光圈、快門和感光度的配合動作,實現畫面曝光的合理科學和個性創意。光圈、快門、感光度是如何共同完成曝光的?
  • 入門攝影必學課 光圈是什麼?如何應用?
    入門攝影必學課 光圈是什麼?如何應用?普及知識點:光圈是什麼?    光圈是一個用來控制光線透過鏡頭,進入機身內感光面的光量的裝置,它通常是在鏡頭內,表達光圈大小我們是用f值。目前的光圈主要分為三大種類,固定式光圈、貓眼式光圈和虹膜式光圈。
  • 初學攝影自動(傻瓜)相機或手機即可!
    還有些人雖然買了單眼相機,但感覺拍出來的照片還沒有傻瓜相機拍出來的質量好,最後不得不放棄。其實,這些都是一種認識上的誤區。下面我來說一說正確的學習攝影的方法,供想學攝影的朋友或家長參考。1.首先需要說明一點,剛開始學習攝影時,不需要很高檔的攝影設備,也不需要單眼相機。
  • 如何理解 ISO、快門、光圈、曝光這幾個概念?
    光圈所有相機都基於小孔成像原理:拿一個密封箱子,在任何一面鑽個小圓孔,然後把有孔的這面對著窗外,窗外的景象比如一棵樹什麼的,就會在圓孔對面的箱內壁生成此樹的倒影。假如我們在內壁塗上感光材料(裝上膠捲或CCD/CMOS),這個有孔的箱子就是一臺完整的照相機了。
  • 對比三星、華為、蘋果的手機成像技術,為何差別那麼大?
    DxOMark自2012年起開始測試智慧型手機攝像頭,在過去五年中,智慧型手機攝像頭已經走過了很長的演變之路。今日,智慧型手機已經成為全球數十億攝影愛好者和普通消費者的首選成像設備。由於其圖像質量和性能的顯著提升,智慧型手機在銷售和人氣方面已經遙遙領先傳統獨立式數位相機。
  • 攝影入門掃盲貼 如何設置相機的光圈、快門和ISO
    目前大部分的用戶啟蒙攝影,都是通過一部手機,已經鮮有人是通過相機進行攝影的啟蒙。用手機的好處是「傻瓜式」,不需要太多的攝影技巧,屏幕上點擊「快門」就行。一旦喜歡上攝影,勢必會更換相機。相機操作複雜,最重要的幾個參數就會使人暈頭轉向,比如光圈、快門和ISO。入門攝影掃盲貼 如何設置光圈、快門和ISO光圈的大小對畫面有什麼影響?如何設置?
  • 什麼是微單相機 如何挑選微單相機
    但是,你們當真了解微單相機嗎?什麼是微單相機?如何挑選微單相機呢? 微單相機介於卡片式數位相機與單眼相機之間,如同筆記本電腦與智慧型手機之間出現了上網本一樣。 普通的卡片式數位相機很時尚,但受制於光圈和鏡頭尺寸,總有些美景無法拍攝;而專業的單眼相機過於笨重。於是,博採兩者之長,微單相機應運而生。 在索尼推出「微單相機」之前,奧林巴斯、松下、三星等消費電子巨頭已經推出了相關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