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已經將智慧型手機作為主要拍攝設備,畢竟它實在太方便了。而且隨著智慧型手機在相機方面競爭的加劇,許多功能或硬體配置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最為明顯的是由多年前的單攝變成多攝,通過不同的攝像頭來增強圖像質量。而除了這一改變之外,智慧型手機的相機還在向著更大光圈的方向前進。然而,什麼是光圈呢,它對手機的成像有何影響?
首先,從廣義上講,攝影就是要獲得適當的曝光量。判斷相機質量的一個標準就是它在捕獲光線上的能力有多強。頂級傳感器和完美的鏡頭是單眼相機或微單相機所追求的,而這同樣適用於智慧型手機。
所謂光圈,是指一個用來控制光線透過鏡頭,進入機身內感光面光量的裝置,通常在鏡頭內。並且由光線可以進入相機的開口來決定其大小,以f為單位表示,是焦距除以開口尺寸的比率。所以,f值越小意味著光圈越大,開口越寬,而更多的光線可以進入到傳感器,從而產生更好的弱光圖像和更少的噪點。
同時,更大的光圈還有提高快門速度的優點,可以減少運動鏡頭或手抖動帶來的圖像模糊,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強光學防抖的作用。所以,如果你想捕捉完美的靜止圖像,則更大的光圈可以更容易實現。
值得一提的是智慧型手機相機的焦距要比單眼相機短,即鏡頭焦點在鏡頭中光線會聚到傳感器之間的距離更近。而我們已經知道光圈的參數是焦距除以開口尺寸,所以一般來說智慧型手機相機上的光圈普遍要比單眼相機大,但並不意味著智慧型手機的相機就比單眼相機的光線捕捉能力更強。
說到相機鏡頭,攝影愛好者通常會將較寬的光圈與較淺的景深相關聯,以實現柔和的虛化效果。但是,對於智慧型手機來說,由於其光圈是固定的,並且圖像傳感器距離鏡頭非常的近,所以手機攝像頭的景深並不會太淺。事實上,光圈為f/2.2的智慧型手機攝像頭只能提供相當於全畫幅相機上f/13或f/14光圈的景深,它只會產生少量的模糊,更多的是依靠智慧型手機的軟體算法來增強虛化效果。
然而,僅僅擁有大光圈還不夠,想要發揮大光圈的作用,鏡頭的質量同樣重要。和構成相機的組件一樣,它的質量也有很大差異。劣質的鏡頭往往會讓鏡頭玻璃的清晰度或透明度很差,最終導致拍出的照片質量也會差。因為它將減少到達傳感器的光量,從而降低圖像質量。
使用大光圈的智慧型手機尤其需要注意鏡頭設計,不良的設計可能會加劇像差畸變和鏡頭眩光等問題。比如,當光線穿過更寬的孔時,準確的聚焦是比較困難的,因此在製造鏡片時必須格外小心。
智慧型手機相機鏡頭是由多個鏡片組成,旨在適當地聚焦光線並減少這些像差。便宜的鏡頭往往會減少一些鏡片,因此更容易出現問題。鏡片材料在這裡也起著重要的作用,更高質量的玻璃和多層鍍膜可以提供更好的校正和更少的失真。
總的來說,隨著智慧型手機在像素和傳感器尺寸的提升,光圈並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參數,因為它本身並不是決定成像質量的指標。當然,更大的光圈在弱光拍攝和提高快門速度方面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它的提升效果還要受到鏡頭質量的限制,所以相對一味的增加相機光圈大小來說,將更多的心思花在其它規格的提升上要有意義得多,比如超廣角和變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