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早晨,能夠睡到自然醒的日子真美好!
清晨睡醒,聽到小區裡嘰嘰喳喳的鳴叫聲,便想起了孟浩然的這首《春曉》,雖然沒有夜來風雨,但處處聞啼鳥的美好會讓一天的心情變得格外的輕鬆愉悅!
首先,我們來一起溫習一下這首《春曉》:
春曉(唐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這首古詩,自然天成,五言短句,非常適合幼小的孩子學習,只要孩子們願意跟著大人開口朗誦,很快就能倒背如流。其實,這首耳熟能詳的古詩,還可以有更為豐富的玩法,古詩的玩法多,孩子感受感知的就會越多,自然學到的就會更多。
玩法1:飛鳥飛花令
家長和小朋友可以你一句我一句的玩「飛鳥」主題的飛花令,即只要詩句裡包含鳥類就過關。在中小學必背的古詩詞裡經常會出現鳥,尤其在春天相關的古詩裡鳥更多,有「兩個黃鸝鳴翠柳」的黃鸝鳥,有「一行白鷺上青天」的白鷺,有「白毛浮綠水」的大鵝,有「楊花落盡子規啼」的布穀鳥,「黃鶴一去不復返」傳說中的黃鶴,「鳳凰臺上鳳凰遊」的神鳥鳳凰。你還能想到哪些呢?
玩法2:飛天坐騎來塗鴉。
如果暫時去不了動物園去實地觀察鳥類,家長可以帶孩子通過圖片、視頻的方式讓孩子去認識這些美麗的小精靈。藉由這首古詩,家長還可以激發孩子展開想像的翅膀,用畫筆塗鴉自己最喜歡的那隻小鳥:
清晨,一隻美麗的小鳥在窗外唧唧啾啾的叫醒了你,它讓你騎在背上,然後你們一起飛到了藍天上……
飛天可是所有孩子的夢想,記不記得小時候的《騎鵝歷險記》,那可是很多家長朋友童年的最愛,帶著故事和孩子重溫兒時的美好吧。
玩法3:聽音識鳥。
孟浩然在睡夢中不知不覺的被啼叫聲給叫醒了,這屬於「無意注意」,並沒有集中注意力就聽到了鳥叫。而如果讓孩子集中注意力的去聽不同鳥叫的聲音,並由此來判斷它是哪一種鳥,這種訓練就是一種「有意注意」的訓練。有意注意是學習的一種非常重要的能力,我們可以藉由這首古詩帶孩子一起玩個「聽音識鳥」的遊戲。
遊戲方法:找幾個小鳥的手機音頻,配合相應的圖片,可以讓孩子一一進行識別;然後再分別播放每個小鳥的叫聲,讓孩子說出或者指出是哪種小鳥。
玩法4:感知鳥語。
這個遊戲可是超有難度的,也可以玩的很有趣很有想像空間。距今為止能夠說得上精通鳥語的人屈指可數,最著名的就是孔子的弟子公冶長。據傳有一天,他聽到一群鳥雀鳴叫,便明白它們在說「白蓮水邊有車子翻啦,散了一地的米粒,大家趕緊去吃吧」。別人不信,趕忙去白蓮河邊一看,果然有運米的車子翻倒了。
當然這個遊戲並不是要訓練孩子成為精通鳥語的人,而是讓孩子通過傾聽的方法去用心靈去感知小鳥的狀態,因為在鳥類語言學裡,鳥類的叫聲分為鳴叫和鳴唱,鳴叫比較短促、簡單,主要用來覓食、報警、飛行、悲傷,鳴唱比較有曲目感而且也比較複雜,主要用來吸引配偶。
快去和孩子一起玩吧,聽聽鳥語,放飛翅膀,暢享童年!只要孩子愛玩,就沒有不愛學習的,關鍵在於您關注誰,敬請各位看官如下文操作:
歡迎關注悅然節氣詩教
跟著節氣學古詩,應景才能積累經驗見聞;跟隨時事用古詩,應情才能體會理解詩情寓意;圍繞生活畫詩畫,有趣才能讓學習樂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