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9 17: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上海市中心最大的桃浦中央綠地,試運行期間已頗受歡迎。
疫情防控常態化期間,上海本地遊網紅「打卡點」頻出,尚在建設中的桃浦中央綠地是其中之一。儘管只是將建成部分開放試運行,這片綠地依然獲得了市民遊客的五星評價:「適合遛娃,孩子玩得不亦樂乎,大大的蹦床尤其優秀。喜歡這裡的環境!」「據說這裡融合了中國傳統書法、舞蹈和太極藝術,形成了一幅山水長卷和行雲流水的動態空間。」「陽光明媚,到了公園走到山頂極目遠望那個爽,剛剛騎車過來的辛苦早就拋諸腦後了……」諸如此類的點評,有數百條之多。
綠地內的烏桕樹葉紅了
這片化工廠舊址上建起來的綠地,目前交通並不便利,也幾乎沒有商業配套,為啥能贏得遊客這麼高的評價?記者進行了一番實地探訪。
化工「棕地」變城市「綠肺」
從所處位置和周邊環境來看,桃浦中央綠地並不佔優。從軌交11號線武威路站1號出口到古浪路敦煌路口的綠地入口,步行距離約1600米。沿著真南路行走時,周邊施工的痕跡不少,一路塵土飛揚。走到敦煌路上,遠遠可見大片田野盡頭高速路上車流不斷,看不到任何建築,似乎已來到了城市邊緣。
不過,從古浪路敦煌路附近入口進入綠地後,就是另外一番光景:秋高氣爽時節,綠地內銀杏大道上銀杏葉微微泛黃,旁邊的烏桕樹葉已呈現出一片豔麗的紅色。來自嘉定江橋的朱建敏,一早和幾個好友打了車過來,戴著清一色的太陽鏡在銀杏大道上拍照。一輪輪單人照、合影拍下來,一個小時快過去了,她們還在原地。朱建敏說,自己之所以慕名而來,是因為她從朋友那裡看到了在這塊綠地上拍的照片,覺得很漂亮,就約了好友們過來「打卡」。在銀杏大道區域,登上一座12米高的瞭望塔,可以俯瞰這一帶的秋景。
瞭望塔上俯瞰綠地
桃浦中央綠地,是此次參評市文旅局發起的「家門口的好去處」評選的公共空間之一。綠地養護方、上海普陀區園林建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張江鋒說,每到周末和節假日,仍處於試運營階段的桃浦中央綠地都會迎來不少休閒的市民遊客。儘管「打卡」的遊客不少,但很多人並不了解這片綠地的原址是一片化工廠。原來,在變身綠地以前,這裡有電池廠、染料廠等,是著名的化工區。這些企業在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給桃浦地區帶來了汙染,令這裡成為一片「棕地」。在轉型升級的需求下,化工企業被遷走,桃浦中央綠地則成為桃浦智創城的「顏值擔當」。這片城中最大面的綠地,以紐約中央公園、倫敦海倫公園為藍本規劃設計,旨在為城市增加更多生態綠色空間,變身為城市「綠肺」。
綠地俯瞰
隧道、小山成網紅「打卡點」
除了銀杏大道附近的秋葉景觀,綠地內大片的狼尾草也已抽穗,透出野趣。水邊的小橋上,也設置了高低錯落的供遊客坐下賞景的臺階,適合放空發呆。路面的鋪裝設計則以書法中筆畫的動勢為靈感,通過6種不用灰度的組合搭配,形成富有變化、獨具特色的漸變鋪裝,創造出空間的流動感。
大片狼尾草已抽穗
漸變色的地磚 董天曄 攝
綠地內最「網紅」的區域,當屬由蹦床、樹樁、竹製毛毛蟲隧道、鐵質滑梯等組成的兒童遊樂區。即使是工作日的上午,這裡也有不少跟著家長來休閒的孩子,他們在高高低低的樹樁上跳上跳下,在光影斑駁的「毛毛蟲隧道」裡奔跑,玩得不亦樂乎。一名遊客告訴記者,比起很多城市公園裡花花綠綠的兒童遊樂設施,這片綠地兒童樂園的設計很簡潔大氣,也給了孩子們更多活動的空間和自由。
兒童樂園區域 董天曄 攝
據介紹,這些高高低低的樹樁,其實是座椅,座椅前有一個小小的舞臺,可以上演各種有趣的節目和活動。由來自安吉的竹子編織而成的「毛毛蟲隧道」,則是一個令人忍不住舉起手機留影的地方。千千萬萬根竹子組合而成的隧道,外形像一隻灰色的毛毛蟲,隧道內的空間卻堪稱夢幻:透過層層疊疊的竹枝,秋日的陽光灑落在地面上,形成了星星點點的光斑,來到這裡的遊客幾乎都會在此停留拍照。這條隧道落地的過程中,特地邀請了安吉當地中國主編工藝的匠人進行手工編制,並反覆試驗調整了孔隙大小和結構,才達到了現在這樣美麗的光影效果。
孩子們特別喜歡在「毛毛蟲隧道」裡奔跑
之所以成為「網紅」,桃浦中央綠地還有一個「殺手鐧」:綠地裡有上海難得一見的「山」!沒錯,的確有「山」,只不過是人造山。原來,這片總長1.6公裡的大型綠帶,通過三個地上或地下隧道橫跨了古浪路、常和路、滬嘉高速三條大馬路,遊客不用過馬路就能無障礙穿行綠地。其中,古浪路隧道上方的綠地坡度,由泡沫混凝土、輕質EPS材料和1.5米高的土壤層鋪就,形成了視野更好的坡地,也充分考慮到了隧道的核載。登上古浪路隧道上方的小山,整片綠地的景觀收入眼底,令人心曠神怡。空氣足夠好的時候,這裡還能極目數十公裡,看見陸家嘴的三座高樓。綠地的另外一大亮點,是傳說的3D列印橋。這一區域目前尚未對外開放,未來對遊客將是一大吸引點。
古浪路隧道
古浪路隧道俯瞰圖
據介紹,規劃面積100萬平方米的桃浦中央綠地,目前在建和開放的約50萬平方米。在試運行階段,綠地周邊和內部暫時都沒什麼商業設施,交通配套也還未到位。建成後,有關方面將在綠地沿線引入更多商業配套設施,呈現出完全不一樣的面貌。未來,這片「有山有水有橋」的上海市中心最大公共綠地,將成為上海城區功能轉型升級的一張「綠色名片」。
觀景橋
綠地內有小山坡 董天曄 攝
資料:上觀新聞
原標題:《這裡的景色太太太太太美了……快跟小編去賞秋》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