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聽話,就不要你了!
聽過熊太婆的故事吧!
我就這樣在父母的恐嚇中長大的。
現在你還在這樣威脅孩子,希望他因為害怕而變得如你所想的那麼乖一點嗎?
「不聽話,就……」 孩子不聽話時,媽媽總會這麼恐嚇。
故事中男孩的媽媽是怎麼說的—— 「不聽話,就送你去柯太太家!」
柯太太家?一定會挨餓,被關進陰暗的地牢裡,無故挨鞭子,或者當成食物餵寵物……真是人間地獄啊!越想越可怕。
柯太太家是什麼樣的~
媽媽下班回到家,發現我還沒擺好碗筷,就會說:「要是這點兒事都幹不好,就送你去柯太太家。」
媽媽下班回到家,看到我在澡盆裡玩戰艦,還把衛生間弄得水漫金山,就會說:「穿好衣服,戴上帽子。一定要送你去柯太太家!」
我穿好衣服,戴好帽子,等在門口,心想:柯太太家是什麼樣子呢?
我猜,她家的孩子一定沒有玩具玩兒,沒有衣服穿,沒有電視看,也沒有好東西吃。
我猜,她一定強迫孩子們不停地擦地板,把它擦得亮亮的。要是他們不小心睡著了,沒準兒還會挨鞭子。
我猜,除了捲心菜和羽衣甘藍,她一定什麼都不給孩子們吃。
我猜,她一定把孩子們關在漆黑的地牢裡。牢裡的牆壁一定綠幽幽、黏糊糊的,特別恐怖。
我猜,她說不定還把他們餵自己的寵物:什麼蟒蛇啦、鱷魚啦、食人魚之類的。
我跟在媽媽後面,穿過黑漆漆、潮乎乎的街道,過了馬路,來到柯太太家門口。房子裡,所有的燈都亮著,還有音樂聲,「嘭,咚嗒啦嗒啦,嘭!」
透過窗戶,我看到了柯太太。她很胖,臉紅紅的,手裡還抱著個小娃娃。她正拿著一支木勺,在平底鍋裡不停地攪拌。一圈又一圈,一圈又一圈。我害怕地想,她是不是想把自己的孩子也燉成湯?
「好吧!」 媽媽說,「這次放過你,跟我回家。下次再不乖,一定把你送到柯太太家去!」
第二天是星期六,媽媽還得去上班。
媽媽走了,房子裡安靜極了。我又冷又孤單,瞧瞧桌子上吃完早飯還沒洗的碗筷,瞅瞅床上皺巴巴的被子,決定離家出走。
我穿過馬路,來到柯太太家門口。
柯太太家事怎樣的呢?
雖然是白天,屋裡的燈也全開著。裡面傳來音樂聲、狗叫聲、孩子們的叫喊聲。柯太太出現在窗戶上。她似乎正忙著烤吐司麵包,煎雞蛋,懷裡還抱著那個娃娃,看來沒把他煮了吃啊!
我在灰暗的街上站著,很想離家出走,可不知道去哪兒。這時,柯太太出來了。
「你好呀,寶貝兒!」 她說,「你在這兒幹什麼呢?外面這麼冷,怎麼連件外套都沒穿,你會感冒的。」 她胖胖的,臉紅紅的,頭髮亂得像雞窩,披了一件邋遢的羊毛開衫,臉上卻露出大大的笑容。
烤箱的門開著,廚房裡很暖和。柯太太跟著收音機裡的歌唱起來,她倒是跟得上調子。她給我做了份培根三明治,倒了杯茶。
樓下傳來大喊聲、尖叫聲和砰砰的撞擊聲。一個男孩追著一個女孩跑上來,一下子摔在地板的那堆東西上。
女孩尖叫起來:「媽媽!媽媽!麥可撓我痒痒!快讓他停下來,媽媽!」
「別鬧了!」 柯太太說,「不然我就抓住你,讓她撓個夠。」
就這樣,我玩了一整天。瑪麗和麥可還去家裡幫我做了家務活。
回家的時候,柯太太對我說:「再來玩哦,寶貝兒,這裡隨時歡迎你!」
現在,媽媽的話變了,她常常說:「要是你表現好,就可以去柯太太家玩。」
因為他們一家人對我真的很好。
看完故事,您覺得你是哪種媽媽呢?
父母要去思考,你提出的要求孩子為什麼一定要達到,沒有達到你就嚇唬孩子這種行為是不可取的。要帶著孩子共同去完成不同的任務目標,一起去尋找問題的解決辦法。引導孩子正確認識和判斷。
作為孩子,我們都需要學會勇於探索,去不斷打破心中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