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我們在一起 | 第四十四期:會玩·慧讀- 繪本《長大這件事》

2021-01-07 澎湃新聞

以下文章來源於幼教裝備網 ,作者幼教裝備分會

幼教裝備網

幼教裝備網,一個匯聚行業協會與專業資源的平臺。

姐妹,茫茫公號中

你是不是經常錯過娘家的大門

點擊左上方藍字「北京女性」↓

點擊右上角「...」 ↓

點選「設為星標」加上星標 ★

我們馬上向你發送愛的光波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處於關鍵時期。疫情的發展也一直牽動著我們每個人的心。對不少爸爸媽媽們而言,這段居家時間也使得他們暫時放下緊張的工作,有更多時間陪伴孩子。

為引導家長和孩子在和諧有愛的家庭環境中高質量陪伴,北京市婦聯聯合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父母必讀雜誌社共同推出「陪伴,我們在一起」線上家教課,從教育心理、兒童健康、習慣養成等專業角度出發,為廣大家長和孩子答疑解惑,送上一份特殊的溫暖,共同靜候春暖花開時節。

● 【徵集】全國家庭親子閱讀活動火熱進行中

值此一年一度4·23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由全國婦聯家庭和兒童工作部、央視網及中國兒童中心攜手主辦的「書香飄萬家看見幸福 『閱』出夢想」全國家庭親子閱讀活動即將啟動!作為活動的重要環節,兩大主題徵集今日正式發布:#曬曬我家閱空間·親子閱讀來打卡#和#一封家書寄深情·優良家風助成長# 讓我們一起在相伴共讀中感受親子時光,在書香嫋嫋間感悟家國情懷。點擊圖片,查看詳情,快來積極參與吧!

■ ■■■■

您也可以通過央視網活動官網、央視影音活動專題、快手話題挑戰、新浪微博話題詞曬出你家的親子閱讀空間、曬出你的家書視頻,更有機會贏取2020年親子閱讀推薦書目等驚喜獎品!

北京市婦女聯合會

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

父母必讀雜誌社

聯合推出

疫情期間,全國幼兒園停學,父母們有了更多時間陪伴孩子,在照顧好孩子吃喝的同時,怎樣陪伴孩子,提高親子陪伴質量?面對家長的問題與困惑,中國教育裝備行業協會幼教分會和北京市婦聯主管的北京幼兒園女園長協會特聯合推出面向廣大家長的「好玩具一起玩」、「好繪本一起讀」的公益活動,組織全國幼教專家和優秀幼兒園園長,開設短視頻講座,每次向家長介紹一個好玩具與遊戲案例、一本好童書與閱讀案例。

今天帶來「會玩·慧讀-繪本繪本《長大這件事》」,希望能夠幫助到年輕的父母們。

《長大這件事》是一本能夠讓兒童感受生命的成長與喜悅、理解人生的意義的經典童書。這本書畫風簡潔而不失風趣幽默,文字精煉但句句耐人尋味,在幫助兒童理解成長的真正含義同時,引發每個人心中的不同感受。

對於3-6歲的幼兒來說,像「長大」、「愛」、「溫暖」、「痛苦」等等抽象的詞,是很難理解和掌握的,而繪本能以圖的方式傳達這些概念,並以圖文並茂的方式讓孩子在栩栩如生的畫面中建立準確、生動而形象的語言運用圖式。

繪本緊緊圍繞「長大」這一主題,闡述了成長的方方面面。孩子們在閱讀中,能夠感受到長大,不僅僅是身體的長大,更是心靈的長大,是更堅強、更勇敢、更寬容、更有愛。與此同時,孩子們自己還會思考,我是怎樣長大的?生命的成長是怎樣的?這也正是《長大這件事》繪本的意義所在。

當爸爸媽媽和孩子一起閱讀《長大這件事》的時候,千萬不要著急讀給孩子聽,首先要讓孩子自己看一遍繪本的畫面。孩子們會在閱讀的過程中和繪本裡的小朋友的想法產生共鳴,從而更加喜歡讀這本書。其次,繪本中有很多隱藏在故事中的細節,需要幼兒用心地看或觀察。例如畫面中小朋友表情的變化,動作的變化,行為的變化。孩子能夠在閱讀中感受發現了隱藏在畫面中的一個又一個小秘密的樂趣。繪本中從多角度講述了什麼是長大,幫助孩子理解「長大」這個抽象詞彙所包含的意義。

在繪本閱讀中,孩子可以發現原來長大很不簡單。長大包括了自身的變化以及和周圍人關係的變化。而在自身變化中又可以包含身體的變化(長高、牙齒)、行為的變化、看待事情的變化、自身本領的變化等等。

在繪本閱讀中,孩子還可以發現畫面之間的內在關係。第一個畫面是「長大,就是敢從很高的地方跳下來」,讓孩子認為長大就是變得什麼都敢做了。而下一個畫面卻出現了,但跳下去會不會有危險?要好好想想,這也是長大的內容。兩幅畫面遞進的關係,在幫助孩子理解「長大」的同時能夠知道長大不僅僅是勇敢,還包括了「學會對問題的思考」。

在繪本閱讀中,孩子們還能夠感受和發現長大以後社會價值的正確方向。例如:「長大就是對比自己小的孩子更友善。」知道原來長大也是要變得越來越善良。當然,和孩子閱讀的過程中,爸爸媽媽還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繪本中小朋友覺得長大的那些有趣的事情。例如「為什麼長大,就是衣服變小了?」「為什麼長大就是臉浸在水裡的時間更長了呀?」「長大就是比自己小的人越來越多是什麼意思?」。真正幫助孩子理解長大的意義。

和家長們分享幾個親子共讀《長大這件事》這類圖書過程中的幾點建議:

1

當孩子看了繪本以後,可以和孩子一起聊一聊,故事裡講了什麼事情?你最感興趣的是什麼?讓孩子能夠簡略地用自己的語言敘述出繪本的主要內容。說出繪本中主要人物或主要事件之間的邏輯關係。

2

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談一談讀後的感受,以及對繪本中的故事內容作出評價。

3

在閱讀這一類與孩子生活緊密相關能引發孩子共鳴的繪本故事,可以在孩子閱讀後,對讀本進行改編、續編,創編自己的圖畫書。

家是最小國

國是千萬家

陪伴,我們在一起

來 源

幼教裝備網

關注公號後,姐妹們可發送 維權 | 活動 | 熱點 等關鍵詞,北京市婦聯近期活動、女性維權常識、近期熱點消息,通通告訴你!

原標題:《陪伴,我們在一起 | 第四十四期:會玩·慧讀- 繪本《長大這件事》》

相關焦點

  • 陪伴,我們在一起|第四十二期:會玩·慧讀-繪本《洞》
    疫情的發展也一直牽動著我們每個人的心。對不少爸爸媽媽們而言,這段居家時間也使得他們暫時放下緊張的工作,有更多時間陪伴孩子。面對家長的問題與困惑,中國教育裝備行業協會幼教分會和北京市婦聯主管的北京幼兒園女園長協會特聯合推出面向廣大家長的「好玩具一起玩」、「好繪本一起讀」的公益活動,組織全國幼教專家和優秀幼兒園園長,開設短視頻講座,每次向家長介紹一個好玩具與遊戲案例、一本好童書與閱讀案例。
  • 陪伴,我們在一起 | 第三十六期:會玩·慧讀- 繪本《來喝水吧》
    陪伴,我們在一起 | 第三十六期:會玩·慧讀- 繪本《來喝水吧》 2020-03-28 17: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孩子3歲前,父母陪伴做完這9件事,孩子長大後更自信
    這裡是【新手媽媽帶娃記】,每天分享新手爸媽和寶寶的那些事兒~0~3歲是寶寶在生理、心理、社會意識等方面的覺醒期。想要更好的開發寶寶的智力和培養好性格,爸爸媽媽們要記得陪伴孩子做完這9件事。>7、和寶寶一起讀繪本繪本中的大千世界,除了能為寶寶打開想像力的大門,更能培養生活、情緒認知,對性格塑造起著良好的作用。
  • 《它們一定是餓了》:在陪伴這件事上,我們更需要學習孩子的方式
    他猜這些小兔子們一定是餓了,於是給它們做好吃的,陪它們一起吃了飯,他覺得自己的飯菜也變得特別可口了。老爺爺陪著小兔子們一起看書,看電視,他開始喜歡上小兔子們啦,想要好好照顧它們,陪伴它們長大……可是,歡樂的時光總是十分短暫,到了最後小兔子還是回家了。
  • 英語啟蒙陪伴營第四期招募啦
    想想是不是這麼一回事呢,任何國家的孩子都是從聽開始,然後過了大半年的時間,可以開始理解,然後慢慢模仿,大約兩歲的時候,才可以交流,然後隨著長大,家長會帶孩子到更多的環境裡去玩,到了三歲,可以熟練交流了。然後到了小學才開始鍛鍊寫的能力。語言學習都是要經歷這些個過程,聽-理解-模仿-交流-熟練,不斷反覆,不斷練習,這才是語言自然習得的過程。
  • 給寶寶讀繪本這件事真幸福
    時光飛逝,剛出生捧在手心的小寶貝逐漸長大到三個月了。專家都說小孩0-3歲是語言發展的黃金時期。作為媽媽當然也希望不要錯過這個時期。相信很多媽媽都跟我有同樣的感受,希望在能力範圍內給予寶貝們更多,就算沒有能力也希望創造條件給予他們。讓寶貝們能夠更好地度過每一個階段。在選繪本這件事情上,我跟寶貝爸爸是達成一致意見的。像她三個月現在這個階段可以選擇一些關於「愛」的小故事。
  • 「Aya讀英文繪本」- 第四十期
    ,Aya老師帶著她精彩的繪本來啦~今天這本繪本裡的畫面可以說是很多媽媽的「噩夢」,但卻是孩子們所嚮往的小小樂趣,小朋友們快來一起看看吧!了解了繪本的大體內容,接下來讓我們跟著Aya老師一起來讀一讀今天的繪本吧~向下瀏覽,配合繪本插圖,加深理解
  • 李玫瑾建議:養育男孩家長要捨得做這三件事,男孩長大會更有出息
    針對於男孩的教育,李玫瑾教授提出了「系統脫敏」的教育概念,並且建議家長們:想要孩子長大以後有出息,這3件事上一定要捨得!件事,孩子長大會更有出息一、捨得對孩子「放手」現在的社會上很少還有家長崇尚「棍棒底下出孝子」,大多數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往往採用「懷柔」政策,一旦家庭中有一位長輩,那「隔輩親」的影響往往就造成了對孩子的溺愛。
  • 親子共讀,讓我們陪伴孩子說出精彩繪本世界
    這是我和媛寶專屬的甜蜜親子閱讀時光。由小朋友自己點認漢字,我帶讀句子的親子閱讀,不但是對媛寶愛和陪伴的一種展現,同時通過我豐富的聲音情感傳遞,讓孩子度過一段快樂的共讀時光。當和孩子坐在一起翻閱一本繪本,由小朋友自己指著文字,慢慢地念出字詞時,更容易讓他/她專注於漢字字體本身的認識,以及遣詞造句的應用。不管是生活中所發生的真實事件或是書本裡虛構的故事情節。故事對孩子而言都有著無窮的吸引力。
  • 這三本繪本,最適合爸爸陪著孩子,一起親子共讀
    今天為大家精選三本繪本,都是以父親為主題,適合爸爸和孩子共讀,享受美好的親子時光。 繪本通過孩子的心理活動和細膩的細節刻畫,展現了父子之間的溫情互動。他們彼此相愛,卻又不能每天相見,在一起的時刻,既幸福,又害怕這幸福轉瞬即逝。
  • 和幼師媽媽一起讀繪本《好餓的毛毛蟲》
    我是一位幼師媽媽,我和孩子繪本閱讀過程中我很在意互動性,希望利用書中的文字或者圖畫帶給我們更多的思考和創造。於是我想分享我跟孩子一起閱讀繪本的點點滴滴。5這個繪本我和孩子閱讀時,我更注重數學啟蒙。相信很多媽媽遇到過這種情況,孩子會數數,小嘴巴念叨著1、2、3、4……往後數。但當我們拿出幾個糖果讓孩子數幾個時,孩子有時就數不清楚了。其實數學啟蒙不是單單的教孩子數數,數得越多、越快就好了。我們要想辦法讓孩子把數字和物體對應起來。
  • 臺灣繪本之父:孩子愛閱讀大抵因父母做對了這件事
    其實很簡單,只要父母每天和孩子一起看,就可以了。如果孩子還小,你要讀故事給他聽,要明白,很多孩子未必是喜歡書,他是喜歡跟家長在一起的感覺。 就好像我們離開故鄉,都是懷念故鄉的煎餅果子,煎餅果子有什麼好吃,不吃會死嗎?不會。我們在倫敦吃煎餅油條、酸辣湯,那麼難吃,還賣那麼貴,一個道理。
  • 這10件事情看起來是小事,但卻能證明孩子長大了,這娃沒白養
    從孩子出生到現在,孩子在一天天長大,從原來的強抱嬰兒,到會走路,再到他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行為,這期間,家長尤其是母親,付出了很多很多,而總是在不經意之間,家長會警覺孩子長大了。下面分享一下我覺得能夠說明孩子長大的10件小事:場景一:一天中午,我在沙發上睡著了,孩子們一個人在玩。
  • 這兩年,我們一起讀過的200本繪本(上)
    讀得多了,她更傾向於被故事本身所吸引,即便是很平靜地念文字,她也依然沉浸其中。關於怎麼選繪本。我們主要通過幾種渠道:(1)母嬰育兒論壇上的推薦書單。(2)微信親子大號中的繪本推薦。(3)從噹噹、亞馬遜等圖書網站的童書排行榜上篩選。
  • 為了讓更多留守兒童讀上繪本,過去2年我們堅持做了這件事
    這是一次特別的推送。有件事兒粉絲們應該知道的不多(平時我也沒在微信上多說),從 2018 年 5 月開始,年糕媽媽啟動了 「繪本微光」公益計劃:我們把一批又一批的繪本,捐給留守兒童較多的鄉村幼兒園。看了繪本,我知道我是從媽媽的肚子裡出來的,媽媽好辛苦啊,以後我會更聽媽媽的話。也有老師告訴我們,以前課餘時間,孩子們就在路邊玩泥巴,玩得和泥猴似的,吃飯前也很少洗手。現在經常翻翻繪本,有時也知道洗手了。
  • 陪伴童心,共度疫情,繪本樂翻天(四)
    陪伴童心,共度疫情,繪本樂翻天(四) 2020-02-14 12: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繪本沒讀對等於白買,陪孩子讀繪本,你需要知道的3件事
    我當即問她:「拿到繪本後,你有第一時間陪她認真一起讀嗎?」媽媽搖搖頭:「動畫片她也是自己看的,繪本上文字不多,掃碼也能聽語音講解,讓她自己看沒問題啊?」太有問題了!學齡前的孩子,完全不能自己閱讀繪本。所以在你給孩子讀繪本之前,先問自己幾個問題:我有辦法讓孩子理解這套繪本的內容嗎?我能營造一種輕鬆愉快的閱讀氛圍,讓孩子喜歡讀書這件事嗎?我會關注孩子的閱讀進度,抓住他們的思路嗎?
  • 【盤點】中文繪本怎麼讀?
    後來懶媽發現這些糾結其實都是我們大人想太多,比如說之前我家小朋友3歲的時候我第一次出差外地,從早上5點出發趕飛機的到白天開會就一直心裡在擔憂,會不會哭著喊著要媽媽,會不會晚上不睡覺啊,後來晚上視頻才發現,才不是呢,人家是該玩玩,該吃吃,該睡覺的時候就睡覺,話說知道這點之後,懶媽自己倒是傷心了一會,覺得好失落啊。其實說到底不是小孩缺乏安全感,更多的是我們大人缺乏安全感。
  • 寶寶不喜歡讀繪本,可能爸媽做錯了這4件事,這樣讀有趣又動腦
    新手爸媽在給娃讀繪本這件事上可能做錯了這4件事:•寶寶不感興趣,理解困難你正好手裡事情做完想著趕緊把繪本共讀這件事解決掉,你好去做別的事情。即便把寶寶帶到你身邊開始閱讀,那他沒多大興趣,甚至還有點小情緒。其實關於繪本閱讀這事,家長儘量每天安排在固定時間,讓娃有個習慣,知道什麼時候段是繪本時間,這樣娃更容易接受。比如每天入睡前1小時。
  • 關於愛的繪本推薦,母愛的溫暖,父愛的剛毅,適合和孩子一起閱讀
    關於母愛母親的愛,總是讓我們感覺到溫柔,當我們呱呱墜地之時,我們便開始沐浴母愛的陽光雨露。因為母愛的關懷,使得我們這些小幼苗茁壯成長。風雨來臨,挫折來臨,苦難來臨,不用怕,因為一定會有母愛為我們支撐起一片豔陽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