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桃小真育兒
本內容由桃小真育兒原創首發,喜歡文章請點個讚,謝謝支持,歡迎在評論中發表觀點和個人轉發!
大家都知道跟小月齡寶寶讀繪本有很多好處,比如可以提升語言表達能力,可以學習到一些好習慣,性格,社交能力和培養良好的親子關係。前天一閨蜜跟我說,她看著好多繪本特別好,於是買了些屯著。還有發現寶寶不想跟她一起看書,讀一會就跑走了,老是這樣沒興趣,想有好的閱讀習慣難呢!新手爸媽在給娃讀繪本這件事上可能做錯了這4件事:
•寶寶不感興趣,理解困難
有時字多圖片少的繪本娃沒太大興趣看,再加上你要是照書讀的話娃聽著一頭霧水,不明白你在讀什麼,理解不了裡面的內容,這種情況下娃不喜歡走開也是正常的。
再跟娃讀繪本這裡,大家選擇適合不同月齡寶寶讀的繪本,比如1歲左右前的寶寶大多會啃咬撕書籍,可以選擇布書,洞洞書等紙質硬些的無字繪本。2歲後可以選擇的繪本空間很大,但儘量避免字太多,黑白畫面的書籍。家長在讀的時候語氣聲調幽默誇張些,有難理解的地方最好加上肢體動作。
•寶寶心情不太好
比如寶寶剛睡醒不久你要求他跟你看書,或者他在玩玩具玩得特別嗨的時候。你正好手裡事情做完想著趕緊把繪本共讀這件事解決掉,你好去做別的事情。即便把寶寶帶到你身邊開始閱讀,那他沒多大興趣,甚至還有點小情緒。
其實關於繪本閱讀這事,家長儘量每天安排在固定時間,讓娃有個習慣,知道什麼時候段是繪本時間,這樣娃更容易接受。比如每天入睡前1小時。寶寶玩了一天,在入睡前心情比較放鬆也比較安靜,這時是適合的。
•提問過多,寶寶牴觸
不知道有沒有父母是這樣的:在跟寶寶說話或者看繪本時,總是問寶寶這是什麼?那是什麼?為什麼會這樣?不知道了麼,我剛才不是剛跟你說過的嗎等等類似這種追問式的情況。其一,寶寶語言表達能力達不到成人的語言水平,不能及時準確表達出來。其二,這樣追問讓娃有種壓力,覺得跟父母一起看書就被問,時間一長失去讀書的樂趣和興趣。
家長應該尊重孩子,儘量以他們為主體,讀繪本前問問寶寶喜歡那本書,或者直接讓娃選擇自己喜歡的繪本拿過來和你一起共讀。讀繪本期間寶寶可以隨便翻頁來看,沒必要按順序來看或讀,娃有疑問時會主動問你的。你再進行補充或解釋即可。
•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不堅持
堅持做一件事情是困難的,也是要克服惰性才可以。就說跟娃親子讀繪本這件事,今天想起來找個時間看了一下,明天出遠門就幾天或一星期沒看過任何書籍。
在家呢可以列出每日或每周計劃表,出遠門的計劃在前幾天安排好,路上帶幾本解悶和緩解娃心情的繪本(選擇娃平時最喜歡的一兩本就好)。
【桃小真育兒】:除了平時家長和娃讀繪本外,也可以親自手工製作繪本。這樣不僅有趣還鍛鍊寶寶動腦。比如看完某本繪本,你可以根據裡面提到的簡單易上手的故事情節,畫幾個動物頭像,用剪刀剪下來後粘貼在空白紙上,讓寶寶塗上自己喜歡的顏色等。這時你再讀繪本,娃會主動說裡面的故事畫面(儘管說得不全,甚至有些是自己想像出來的),家長別阻止,讓娃發揮就好。
想要寶寶有好的閱讀習慣,家長在娃出生後儘量保持固定的繪本閱讀時間;選擇適合寶寶每個月齡讀的繪本;尊重寶寶的興趣儘量避免追問得過多提問寶寶問題;堅持下去久而久之自然形成習慣。
桃小真育兒,一手帶娃一手碼字的90後新手媽咪,致力於以自我經驗和育兒避坑指南為更多新手爸媽帶來啟發成長,關注我,了解更多母嬰育兒趣事或小知識,使育兒輕鬆高效。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涉及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大家家裡肯定有很多繪本,你怎樣跟娃在一起親子共讀的呢?有哪些有趣好玩瞬間或方法?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