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給小嬰兒讀繪本?教你簡單5招,這麼讀孩子更優秀!

2020-09-12 珠珠的育兒經

給0~3歲寶寶讀繪本,你心中是不是也有很多疑問?給小嬰兒講繪本要不要指讀?不同月齡要用什麼方法讀?都需要注意什麼……今天珠珠幫你解決心中的疑問,不同月齡要用不同的方法講繪本,寶寶才會愛上閱讀。

什麼時候給小嬰兒講繪本?

關於什麼時候可以給小嬰兒講繪本這個問題,珠珠給大家的建議是在寶寶6個月左右,也就是等寶寶會坐的時候,就可以坐在你的懷裡給她講繪本了。(剛會坐的寶寶不可以長時間坐立,所以不要講太長時間。)

有些寶寶六七個月的時候就可以開口叫「爸爸」、「媽媽」了。開口講話是語言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標誌。意味著小嬰兒已經懂得運用「語言」這個工具,所以我們要開始給孩子講繪本了。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有種現象:我們家長每天給小嬰兒說的話基本上都是名詞和動詞。比如:寶寶,這是水杯、這是蘋果、這是汽車;寶寶,別碰水瓶……並且這一兩個月說的話都是重複的,很少出現新的詞彙。

《父母的語言》這本書裡提到,如果父母給0~3歲的寶寶輸入大量積極的語言,孩子的智商會遠遠高於那些詞彙量少的孩子!

作者薩斯金德醫生發現了早期語言環境對孩子的決定性影響。也就是說,父母的社會經濟地位並不能影響孩子學業的好壞,父母與孩子交談中使用的語言才是最關鍵的影響因素。父母的語言會對孩子的數學能力、空間推理、自身行為約束和道德品質等諸多方面產生深遠的影響。

(書本內容不做詳細解讀,後期會詳細分享給大家,回歸正題。)

繪本又剛好彌補了這一部分的語言缺失。因為繪本裡有很多形容詞和擬聲詞。如果拓展的話,那你還會愁每天和寶寶沒話說嗎?並且每本繪本的主題都不同,你和寶寶的話題就會有很多,這也特別適合不太會和寶寶聊天的爸媽。

小嬰兒積累更多的詞彙量後,等她會說話的時候,他的語言流暢度會明顯高於同齡寶寶。並且表達的會更清晰,詞彙量還豐富!所以我們可以在寶寶6個月左右、會說話的以後就可以給寶寶講繪本了。

給寶寶讀繪本,要不要指讀?

給0~3歲的寶寶讀繪本,我們首先要明白給寶寶讀繪本的初心是培養寶寶對閱讀的興趣!這個年齡段的寶寶重點培養興趣而非識字。所以給寶寶讀繪本,不需要指讀。

另外,如果家長長期給寶寶指讀的話,會破壞寶寶的專注力。親子共讀的主角原本是寶寶,我們要跟著寶寶的節奏走,而不是讓寶寶跟著我們的節奏走。如果我們家長經常性打斷寶寶的思路,要求跟著咱們的思路走的話,會破壞寶寶的專注力。

咱們與其指讀識字,還不如聲情並茂的把繪本裡的故事演繹出來,這樣寶寶會更喜歡。

講著講著跑開了怎麼辦?

相信98%的家長都遇到過這種問題。小寶寶的注意力本身就很短,如果我們要求她們能夠像小學生一樣坐在板凳上老老實實的聽咱們給他講繪本是幾乎不可能的一件事。下文會提到0~3歲不同月齡段,孩子的專注力時長,如果能達到下面所列時長就已經非常棒了。

另外,還有一個小竅門就是:假如你在跟寶寶讀《我有多愛你》這本繪本,讀著讀著寶寶跑開了,我們可以跟著寶寶目前專注的事情繼續給她聊天,但絕對不是用誇張的表演再讓她吸引回來。(破壞專注力)如果她關注一個球球,那我們可以和她聊天:寶寶,你喜歡這隻球呀,這是一個綠色的西瓜球球,小兔兔喜歡球球嗎?我們問問小兔兔喜歡不喜歡球球吧?這種方法就是從寶寶關注的事情出發,植入繪本裡的人物或事情,讓寶寶重新回到繪本故事中去。而不是用非常誇張的表演吸引寶寶,導致寶寶停下自己正在關注的事情去關注你。這樣做是會破壞寶寶專注力的。

只知道吃、撕、咬怎麼辦?

很明顯這是寶寶口欲期的一種表現,正確的做法有3點:

1.給口欲期的寶寶買正版書籍。如果寶寶吃、咬的話,正版書籍會相對比較安全。

2.給寶寶買硬板書,布書。這些書專門針對小寶寶設計,隨意撕、咬也不怕書爛。

3.如果寶寶撕、咬繪本書,只要不是吃嘴巴裡,咱們家長儘量做到不幹預。如果你不想讓寶寶撕、咬這本書,那可以把這本書提前收起來,放到寶寶看不到的地方。

如果我們一直幹預寶寶,不讓他撕、咬的話,會破壞專注力;寶寶的嘴巴沒有得到滿足,口欲期的時間也會有所延長。

不同月齡用不同的方法講繪本

6~12個月的寶寶——增加「詞彙量」

1.最主要的是「詞彙」。對於這個月齡段的寶寶,我們不需要講一個完整的故事,只需要把繪本裡的單詞進行突出和強調,並且重複的說。

我們在給寶寶講的過程當中語速要慢,語言一定要簡潔。通過緩慢的語速和簡單的語言來突出繪本裡面的詞彙量。

2.充分利用聲音、表情的變化來調動寶寶閱讀繪本的興趣。

3.小月齡寶寶不要指讀,跟隨她的注意力讀。

4.咱們家長給寶寶讀繪本的時候要經常暫停等待,要給寶寶足夠多的反應時間,讓寶寶有時間來思考。

5.角色扮演是每個寶寶都喜歡的親子共讀時光。一歲以內的寶寶,咱們家長可以學動物的叫聲,注意表情動作要誇張。總之,媽媽越戲精,寶寶越喜歡。

12~18個月寶寶——引導「觀察」

我們家長在講的過程中要學會觀察,不僅僅是講給他聽,而是需要提醒他:自己去看、觀察。

用的技巧是:需要我們家長在講的過程中用誇張的表情、誇張的動作、抑揚頓挫的語氣來吸引小寶寶對繪本的專注力。讓他的注意力集中在繪本內容上。主要是鍛鍊寶寶的專注力!

18~24個月寶寶——引導「理解」

我們家長要儘可能的引導孩子學會理解繪本內容,多感官的參與到繪本內容中來。比如:我們家長拿一本繪本,打開給寶寶看,讓寶寶觀察,我們問一問寶寶,你看這裡有好多蘋果呀,你來摸一摸(引導寶寶用手摸);你再聞聞香不香?(引導寶寶用鼻子聞);你要不要吃一口?引導寶寶假裝吃一口等。寶寶通過看、聽、摸、聞、嘗……這種多感官參與的方法來引導寶寶全方面的理解繪本內容。

24~36個月寶寶——引導「想像」

這個月齡的孩子想像空間比較大,比較喜歡玩兒過家家遊戲,這其實就是想像力的一種表現。我們在給寶寶講繪本的過程中,需要增加一個新的技能——提問。通過提問的方式來激發孩子的想像力。讓孩子通過觀察和想像來培養她的獨立思考能力。

提問又分為封閉式提問開放式提問。我們儘量用開放式提問,可以激發寶寶更多的想像力。

什麼是封閉式提問?

比如:你問寶寶,小豬佩奇是不是很開心呀?寶寶的回答只有是或者不是,就沒有下文了。這就是典型的封閉式提問。這種封閉式提問,不僅沒有成功互動,反而會減少孩子對閱讀的興趣。

什麼是開放式提問?

比如:你喜歡小豬佩琪家裡哪一個玩具?這樣的互動就會不斷的延伸下去,就是開放式提問。

咱們家長切記不可以提問以下問題:

1.小豬佩奇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呀?

2.我們要向小豬佩奇學習什麼精神呀?

我們這樣問,寶寶會被我們嚇到的!我們要清楚親子共讀的目的,不是讓娃學會什麼人生大道理,而是重在享受閱讀的過程,培養閱讀習慣和閱讀興趣。

親子共讀中,我們需要注意什麼?

一:專注親子共讀

孩子不可以一邊拿玩具,一邊看繪本;家長不可以一邊看手機一邊給孩子讀繪本。這就和孩子不可以一邊看電視,一邊吃飯是一個道理。做什麼事情,就要專注的做這件事情,等做完了以後再做其他的事情。

專注親子共讀是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最基本的一個要求。

二:固定時間、區域

在家裡,我們要為孩子準備一個閱讀區,當我們和孩子講繪本的時候,我們家長要放下手機,寶寶放下玩具,一起坐到閱讀區跟孩子一起共度愉悅的親子閱讀時光。這種固定的區域會讓閱讀變得更有儀式感。也很容易給孩子培養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

關於固定時間,並不是定的每天晚上八點就一定非要等到晚上八點才講繪本。固定時間是指固定的一個時間段。比如,你定的是晚上八點講繪本,這時候如果寶寶太飽、太餓了都不是講繪本的最佳時機。那咱們可以先滿足寶寶的需求,再根據寶寶的狀態做調整。就算推遲半小時~1小時也沒關係。以寶寶良好的精神狀態為標準,根據寶寶的狀態做調整。

三:重複閱讀

寶寶會比較喜歡重複不斷的讀同一本繪本,我的一位寶媽朋友曾向我吐槽過這件事情,她沒有生二胎之前,也是每天給大寶講繪本,基本上一本繪本能講幾十遍甚至上百遍。其實孩子就是比較喜歡重複的聽一個故事,這件事情也屬於正常現象。只要孩子要求咱們讀,咱們家長只需要重複的給孩子讀就行了。因為每讀一遍繪本,孩子就會有一遍的記憶,並且都是不同的回憶。

重複閱讀這個行為也比較符合她的學習特點。幼兒就是在不斷的重複、不斷的糾錯中學習,才可以獲得自己想要的能力和知識。

所以我們在給寶寶準備繪本的時候,不需要準備太多的繪本,讓孩子保持重複閱讀的習慣。不斷的去溫習、去檢驗才是關鍵。

三:關注寶寶閱讀質量

我們給寶寶講一本書,不需要把一本書從頭講到尾。咱們可以分段講、分頁講,不需要講完。寶寶翻到哪裡講哪裡,注意到哪裡,就給他講哪裡。幼兒閱讀不強調連續性,強調的是專注和理解。所以不要太過於糾結閱讀的連續性。

如果寶寶能夠在這些年齡段專注以下時長,說明寶寶的專注力表現得非常棒

一歲以內的寶寶,堅持閱讀2~3分鐘;

1~1歲半的寶寶,堅持5~8分鐘;

1歲半~2歲寶寶,堅持10~12分鐘;

2歲~3歲的寶寶,堅持將近15分鐘。

如果做不到也沒關係,因為這是很棒的專注力了,我們只需要每天堅持親子共讀就可以了。

所以對於3歲以內的寶寶,我們講繪本不用強調連續性,而是要注重專注性以及她的理解能力。

四:堅持親子共讀

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建立在每天堅持閱讀的基礎上。因此我們家長不要怕麻煩,跟孩子一起讀一本書,共度一段美好的親子閱讀時光吧。切忌不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最好的方法就是每天堅持寫親子共讀筆記,既可以對當天的親子共讀進行復盤,又可以制定明天的親子共讀計劃。並且如果你堅持21天,半年,一年後你就會驚嘆於寶寶的閱讀量以及專注力。

你有每天給寶寶講繪本嗎?你和孩子的親子共讀時間是在幾點呢?關於親子共讀,如果你還有疑問,或者有更好的建議,歡迎留言。

我是 ,一名全職寶媽,喜歡讀書、聽課、記筆記。如果你也有寶寶,就請關注我吧。每天分享育兒經驗和英語啟蒙相關攻略。育兒路漫漫,我們一起前行不孤單。

相關焦點

  • 繪本在精不在多,教你如何給孩子讀繪本!
    但是繪本書買回來後不像我想像的那樣簡單的讀文章,好像,它有更深奧的學問。於是找了幾本繪本類的書籍,想好好做個科普,到底要怎樣給寶寶讀故事呢?✔️松居直的《如何給孩子讀繪本大家都知道文是一種語言,也能用來閱讀,對於圖的理解往往只停留在用眼睛看,或者欣賞的程度,實際上,圖也可以用來讀的。讀了文字卻忽落了圖,或者僅僅是看了看,那整個繪本還不算讀了一半!每次給娃讀繪本,總是讀一兩句,就會匆匆翻過去,好像我比娃還想要知道後面發生了什麼,但是實際上,圖片是很重要的存在。
  • 什麼時候可以給小嬰兒講繪本,如何給小嬰兒講繪本
    今天和大家分享如何給小嬰兒讀繪本。很多新手媽媽呢都比較關注這個問題。很多媽媽會問:「小嬰兒需要給她講繪本嗎? 孩子這麼小,你講他們聽得懂嗎?」那怎麼去講關於這個內容呢1我將分三階段和大家分別介紹。給大家的建議是小嬰兒從6個月的時候就已經可以開始進行繪本的教學了。為什麼呢?我們會發現其實很多寶寶在六七個月的時候就已經開始「開口說話」。六七個月的小寶寶已經知道開始叫爸爸或者是媽媽!開口說話這件事情對於幼兒來講,它是一個語言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標誌,它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這個孩子已經開始能夠懂得運用語言這個工具。
  • 家長如何給孩子讀繪本,這5點很重要
    你是如何給孩子讀繪本的?後來我跟孩子一起聽我朋友讀繪本,我才知道原因。  原來晨媽還真是讀繪本,自己在那裡讀的津津有味,讀完一頁還問孩子是不是,對不對之類的話,孩子也不知道什麼,就對是的答應著,等大人讀完了,一問孩子啥都沒有記住。  對於一個不識字的小孩子來說,他們了解繪本故事只能從聽的角度出發去了解,如果你不跟孩子互動,讓孩子參與進來,那你只能自己一個人在那裡津津有味,卻讓孩子懵逼狀態。
  • 來自靈魂的拷問,你給娃讀繪本的方式,真的正確嗎?小心讀多錯多
    現在的父母越來越意識到給娃讀繪本的重要性了,確實給寶寶讀繪本好處多多,但前提是正確的給娃讀繪本,來自靈魂的拷問,你真的會給孩子讀繪本嗎?於是小潔回到家後,就開始了給兒子讀繪本的徵程。但讀了一段時間後,小潔發現剛開始寶寶還很開心,沒過多久孩子完全就沒熱情了,現在更是不願讀繪本了。小潔很是不解,特意打電話向表姐請假,原來小潔在給寶寶讀繪本時,犯了一個錯誤。
  • 超有用 | 你覺得讀繪本好嗎?你會一直堅持給孩子讀嗎?
    作為家長,我們該如何陪、如何讀、如何放手呢?因此,美國教育部建議,在帶1~3歲孩子讀繪本的時候,除了照本宣科的讀那些少得可憐的字,更重要的是在親子共讀的過程中提更多的問題:1. 指著圖片提問看到樹上這隻大鳥了嗎?(說到這裡的時候,用手指指向大鳥)你看到天空中的雲彩了嗎?
  • 教孩子讀繪本,讓他更懂得愛媽媽
    繪本裡有很多描述日常生活的片段,另外繪本會從這些生活片段中添加一些父母孩子之間有愛的話語,讓寶寶懂得表達愛意,或者懂得父母的愛意。也因為如此,我每天晚上睡覺前都給寶寶讀一會繪本。剛開始時寶寶並不懂,一直喜歡撕書,記得我第一本給他讀的繪本是《媽媽上班去》,這本繪本描述的是媽媽上班了寶寶與自己玩具再家裡玩耍的情景,它主要表達出媽媽即使上班了也會想著、愛著小朋友,當然的媽媽回來後還會跟小朋友好好玩耍,繪本讓小孩子對於分離焦慮有一定緩解。
  • 你真的會讀繪本嗎?教你如何有效地進行親子共讀
    簡單的三種讀法,但個人是做不到同時滿足三種讀法的。很簡單且平常的故事,如果只是這樣講當然是無趣的,他的有趣是在故事主線的分頁講解,每一頁除主線外,在其左側頁面是九宮格的細節描繪,其一語帶過的東西,在九宮格裡面都有詳細的圖畫講解,其中還摻雜了各大名家的繪畫,以孩子的目光去看待名畫。
  • 孩子不願讀繪本?4招掌握正確的親子共讀法,讓孩子「愛不釋手」
    這是告訴你,不能亂丟東西,知道嗎?」;借繪本故事來批評孩子,「你看他是怎麼做的,你看看你,你就會怎樣怎樣,都不知道你學哪裡去了,一點都不能讓人放心。」;在閱讀過程中教認字,「這個字怎麼念,前幾天給你說了無數遍了,怎麼還是記不住?」
  • 育兒專家推薦「十本最佳親子共讀繪本」:值得陪孩子一起讀100遍
    和孩子一起走進繪本的世界,共讀這十本好書。教育家說,只有童年讀的書,才會對人的一生產生深刻的影響。繪本閱讀,不是讓小孩子自己閱讀,一定是一個「親子共讀」的過程。《猜猜我有多愛你》讓寶寶充滿濃濃的愛意推薦十本最佳親子共讀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這本書講了一隻小兔子和一隻大兔子比比誰更愛對方的故事。當你很愛一個人的時候,你會想把這種感覺描述出來。就像小兔子那樣。
  • 陪伴孩子讀繪本,是讓孩子贏在起跑線性價比最高的投資
    當思想更自由了,行動就會更輕鬆,孩子腦海裡沒有太多的邊界限制,在感受和創造上有很大的空間。你會發現讀繪本的孩子,很多事不知不覺就學會了,很多話不知不覺就理解並且能說了。,但是又真的很簡單當我確定了要給孩子讀繪本後,主動考了繪本閱讀指導師的證書,在等待證書下來的這兩個月時間,我一直沒有間斷的給孩子讀繪本做分享,我還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繪本是沒有年齡限制的,無論你是哪個年齡的孩子,也無論你是哪個時代的人,都可以在繪本裡找到一種共鳴的感動。
  • 你的孩子為什麼要讀繪本?不讀,原來會「錯失」這麼多
    如何進行整本書閱讀成了老師、家長和社會各界共同關注的話題,也成了部分同學的難題。實現整本書閱讀,在閱讀中形成自己真正的閱讀力,可以嘗試從閱讀整本繪本開始。01小學低段——用讀繪本喚醒整本書閱讀的興趣小學低段的同學雖然識字量有限,但是與幼兒園的孩子相比他們的專注力、聽、說、讀的能力增強。
  • 手把手、按月齡教你如何給0-6歲寶寶讀繪本!
    一個會讀繪本的媽媽,可能是寶寶6.1節最完美的禮物!這就是為什麼在兒童節,我們發的文章是繪本方面的內容!其實我們口袋育兒已經發了幾期繪本閱讀方面的文章(本文最後「延伸閱讀」)。對繪本的好處不再多說。但是還是有很多寶媽詢問我們,到底如何教寶寶讀繪本呢?
  • 送孩子金屋銀屋,不如送孩子一個愛讀繪本的媽媽
    每個媽媽在給孩子讀繪本的時候,都會遇到各種問題。是照本宣科的讀還是自我發揮?如何給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選書?從一天十分鐘到一天一小時,從繪本到章節書,從一天一本到每天給孩子讀繪本讀的精疲力盡,她通過繪本向孩子輸送愛。 兩姐弟在親子閱讀中浸潤成了「別人家」的孩子,作者本人也成了大家羨慕的對象。她說,父母想教給孩子的一切,繪本裡都有。
  • 給寶寶讀繪本,家長常有2個誤區,正確讀繪本,對寶寶才有好處
    對於給寶寶讀繪本,我曾經接觸過兩個很有趣的觀點。一個觀點說,沒必要給孩子讀繪本,反正孩子還小,你讀什麼他也聽不懂,繪本裡面也沒什么正兒八經的知識。還不如,讓他自己個兒玩去。另一個觀點說,繪本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東西。
  • 到底為啥要給孩子讀繪本?
    「別把讀繪本功利化了。」這句話常聽到。可怎麼做呢?我們長久以來形成的思維和語言習慣,強大到我們並不會自知,便一股腦地傳遞給了孩子。 最終,繪本不過是印刷美麗的紙片書,你還是疑惑著,孩子還是無法與你交心。
  • 給5個月的寶寶讀繪本太晚?時間早晚不重要,讀的方法更重要!
    雖然我自己喜歡買繪本,也喜歡腦洞大開給孩子講故事,但是真的不用糾結5個月才給孩子讀繪本太晚了這種事。這些圖卡確實比普通的書更能夠引起寶寶的興趣,但是,寶寶更喜歡的是媽媽的臉。沒買這些圖卡啊,沒關係,讓寶寶多看看媽媽的臉,就足夠了。讀書?好吧,他們不知道你說的是什麼,但是寶寶真的很喜歡媽媽的聲音,如果媽媽能夠看著寶寶對他說話,他會非常的開心。
  • 那些讀繪本長大的孩子,為啥後來都變得很厲害了?看完你就知道了
    不陪著讀繪本的孩子專注力就不行嗎?我不想陪她讀,我就想讓他自己看,不看也不強求,她讓我讀我肯定樂意奉陪,但是不想天天固定時間開始讀繪本。讀繪本有什麼好處?小時候不讀繪本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這是知乎上一位知友提的問題,相信也是父母們比較關心的問題,我們來討論一下。
  • 如何提高孩子的閱讀興趣?簡單六招讓孩子從此愛上閱讀
    我驚嘆這麼厚的書到底哪裡能吸引她呢?她媽媽跟我說,小天天看書的興趣很廣泛,地理、科學、小說、經典名著什麼都看,而且真的能看進去,還跟你講得頭頭是道的。愛讀書的好習慣讓她受益匪淺,首先,這孩子識字比同齡的小朋友多出不止一點點,通過書本提高了理解能力,開拓發展了大腦思維功能,所以她在知識獲取方面很輕鬆,幾乎不用爸媽輔導功課,自己能輕鬆應對。
  • 讀繪本時總忍不住給孩子「翻譯」?4個方法可以讓你事半功倍
    這讓我想起了一句話:被繪本餵大的孩子如何不優秀?而她的兒子就是這句話最好的證明,學習優秀、多才多藝、文明禮貌,妥妥的就是那常說的「別人家的孩子」。如今的媽媽們都十分注重孩子的學習,為此花費巨大的精力和不菲的金錢來培養孩子。其中一點就是給孩子買各種各樣的繪本。
  • 兩歲寶寶的讀書計劃,從開書單到指導家長如何讀繪本,就是不一樣
    因為孩子自己可以看圖,那麼其中的文字解讀或者圖畫的解讀卻需要爸爸或媽媽親口讀出來。這個親口讀出來與圖畫的功能是同等重要的,在一些特點場陪伴過程中,給孩子讀比陪孩子看更重要。孩子不需要任何人教他如何讀繪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