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孩子金屋銀屋,不如送孩子一個愛讀繪本的媽媽

2020-09-13 琛琛媽咪

昨天晚上同事打電話給我訴苦,一歲兩個月的孩子把書都撕了,她氣的原地爆炸,給我數落每本書的悽慘下場。

聽著她抱怨,我心裡很明白,問題不在孩子身上,問題在書身上,確切的說問題在同事身上,她沒有給孩子選對書。

剛接觸繪本的孩子,撕書、啃書太正常了,這是孩子特有的讀書方式。所以,父母要選擇一些比較有厚度的書,才不會被孩子撕的面目全非。

我有一個小姐妹,他就特意買些很便宜的「繪本」,專門讓孩子撕。我這裡給繪本加上引號,是因為這些書打著繪本的名義,但真的不能被稱為「繪本」,只能算是卡通圖片合集。

每個媽媽在給孩子讀繪本的時候,都會遇到各種問題。是照本宣科的讀還是自我發揮?如何給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選書?如何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

我手裡的這本《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就是為了解決父母在親子共讀時的的各種問題而誕生的。作者汪培鋌育有一女一兒,她把繪本當牛奶一樣餵給孩子,一餵就是十年。

女兒尚在襁褓中,她就開始給女兒讀繪本。小兒子不足一歲,也加入姐姐和媽媽讀繪本的隊伍中。從一天十分鐘到一天一小時,從繪本到章節書,從一天一本到每天給孩子讀繪本讀的精疲力盡,她通過繪本向孩子輸送愛。

兩姐弟在親子閱讀中浸潤成了「別人家」的孩子,作者本人也成了大家羨慕的對象。她說,父母想教給孩子的一切,繪本裡都有。

書的封面


意外收穫

有一次,汪培鋌老師帶著孩子去紐約訪友,故地重遊的去了大都會博物館。她擔心孩子看不懂藝術作品而無聊,結果孩子的表現讓她大吃一驚。

當時博物館正在舉行藝術展,兩個孩子帶著解說耳機,從人群的縫隙裡鑽到了一幅名畫前,目不轉睛的欣賞眼前的名畫,專注而肅穆的表情驚訝和感動了周圍的大人。

孩子這種欣賞藝術的能力和耐力深深的震撼了作者。她說,讀繪本是很好的美育教育。

捧著書讀到這裡的時候,我欣喜若狂,因為對於美育教育,我一直無從下手。一直以來困擾我的問題,此時得到答案,如釋重負。

美育教育不是簡單的教孩子畫畫、學樂器、玩陶藝,它是一種感覺教育,關鍵在孩子對這些事情有沒有自己的熱忱和感覺。

聽起來如此高大上的美育教育,我們要如何下手呢?繪本就是最簡單,最容易開始的美育教育。

孩子在學齡前,讀繪本是看圖的,不是看文字的,而看圖就是美育教育。孩子看完一本繪本,不亞於逛了一趟美術館。

美術館不是我們每個家庭都能提供的,但繪本卻是每個父母都可以給孩子的。


天馬行空還是照本宣科

媽媽群裡經常會有這樣的求助:我一讀書,我家女兒就爬走了,這是天生不愛讀書嗎?作者說,沒有天生不愛書的孩子。

剛開始給孩子讀繪本,不要照本宣科,因為孩子還沒有養成閱讀的習慣。我們這個時候要讓孩子對書本產生興趣。

父母要儘量用孩子能聽懂的話講給孩子聽,不要照本宣科。比如,書上有一隻母雞,我們要學母雞「咯咯咯」的叫,還要學母雞走路表演給孩子看。

在孩子聽了一半想要逃跑的時候,要立馬開始戲精的表演,天馬行空的講述和表演,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回來。有趣的東西才能讓孩子保持專注。

那什麼時候可以照本宣科了呢?當你不再聲情並茂的讀繪本,孩子也能專注聽的時候,你就可以照本宣科了。

我前幾天給兩歲半的孩子讀《你好,安東醫生》,在切換不同動物時都會變個聲音,結果兒子每次都瞟我一眼,那眼神跟看傻子似的。

我就知道,我這聲情並茂是多此一舉,自耗精力。兒子已經愛上繪本,他迷戀的是一個個故事,我只需要照本宣科的讀完就好。


選孩子喜歡的書,還是父母喜歡的

在給孩子選書的時候,我們可能考慮更多的是孩子會不會喜歡這本書,卻忽略掉了媽媽自己喜不喜歡。

媽媽也喜歡,才會有源源不斷的動力給孩子讀下去,才得以讓親子閱讀時光走過漫長的六七年時間。

那在選書的時候,難道就不考慮孩子的喜好了?當然不是。

讓處於看圖階段的孩子選書,他選的基本都是卡通書和影視有關的書。比如,因為喜歡小豬佩奇的動畫,而會選擇小豬佩奇的書。

這樣的書,孩子喜歡,我們可以買。但是父母買書的腳步不該止步於此。如果把選書的權利全交給孩子,就會錯過一些很好的書,錯過一些文字很棒的書。

《小雨後》內頁

例如,《小雨後》這本書。如果讓孩子來選,他可能不會選擇這種水墨風格繪本。因為繪本大處留白,來增加雨後天空的純淨。這是一本國產繪本,作者用童謠的形式,簡單明快的水墨畫,給我們呈現了一個童真有趣的的雨後故事,國風味十足。

小雨下,沙沙沙;雨停了,沙沙沙......撐小船,劃呀劃,阿毛幫我採荷花,摘荷葉,剝蓮子,兜起統統帶回家。

......

如果讓孩子來選,我們可能就錯過了這麼有韻味的一首童謠,和一個拿木枝當戰馬的小女孩。

我們可以從獲獎繪本入手,比如國家圖書獎、豐子愷兒童圖書獎,國際的凱迪克江、美國圖畫書大獎等,幫孩子選擇繪本。好的繪本看多了,父母就不知不覺練就了一幅火眼金睛。

作者在書裡寫到,給孩子讀繪本,孩子專注而滿足的眼神,就是我們幸福的來源。

我很喜歡史斯克蘭·吉利蘭《朗讀手冊》裡的一段話:

「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一箱箱的珠寶與一櫃櫃的黃金,但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因為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

願你家的孩子也這麼幸運,有一個愛讀書給他聽的媽媽。

相關焦點

  • 教孩子讀繪本,讓他更懂得愛媽媽
    繪本裡有很多描述日常生活的片段,另外繪本會從這些生活片段中添加一些父母孩子之間有愛的話語,讓寶寶懂得表達愛意,或者懂得父母的愛意。也因為如此,我每天晚上睡覺前都給寶寶讀一會繪本。剛開始時寶寶並不懂,一直喜歡撕書,記得我第一本給他讀的繪本是《媽媽上班去》,這本繪本描述的是媽媽上班了寶寶與自己玩具再家裡玩耍的情景,它主要表達出媽媽即使上班了也會想著、愛著小朋友,當然的媽媽回來後還會跟小朋友好好玩耍,繪本讓小孩子對於分離焦慮有一定緩解。
  • 到底為啥要給孩子讀繪本?
    寫在前面的話: 給孩子讀繪本,果然是媽媽最愛的話題。上上周,小偶向好友劉文婷約了一篇推送文《到底該怎麼給孩子讀繪本》,講她與女兒小高興親子共讀的故事。 於是,陪偶玩的後臺就爆掉了,留言翻了好多頁。於是,應你們的呼聲,又有了這次的約稿。 這篇讀完,小偶有種醍醐灌頂,一語驚醒夢中人的感覺。
  • 孩子滿月酒席,你最希望收到什麼,紅包、銀手鐲、尿不溼?
    但是說句實話,如果是你家孩子的滿月酒席,你希望收到什麼呢?紅包,銀手鐲,尿不溼,你會選擇哪一個?不管你希望收到什麼,下面還是要給大家分析一下利弊:一、紅包要是我的話,我就給孩子送一個紅包,為什麼我會這樣做呢?
  • 與其送孩子一雙名牌鞋 不如送他一雙"能走路的腳"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人的一生都在路上,正如「知心姐姐」盧勤所說,「與其送孩子一雙名牌鞋,不如送他一雙『能走路的腳』」。然而,讓孩子擁有一雙「能走路的腳」並非易事。
  • 給10歲孩子送什麼禮物?4套好書讓孩子度過一個充實有意義的假期
    有人提問,給10歲的孩子應該送什麼樣春節禮物才有意義?作為家有超級書迷、自己也特別愛讀書的二寶媽媽,遇到給小朋友送禮物的時候,我每次都會毫不猶豫地選書。既可以讓孩子喜歡,幫助孩子養成閱讀習慣又能讓孩子的父母特別高興,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
  • 和孩子一起讀繪本讓她找到了一個美好的新世界
    讀繪本,治癒了她的「轉型」焦慮80後的楊杭原本在既定的人生軌道上走得順風順水,2011年,漢語言文學研究生畢業後到杭州,三年內完成了結婚、買房、生子的人生大事,並且在一家集團公司混到了中層,成了部門負責人。後來因為種種原因,楊杭決定當起了全職媽媽。那時候,有不少朋友認為她從一個比較成功的職場人轉型當一個天天在家操勞家務的家庭主婦,真是大材小用,太可惜了。
  • 陪伴孩子讀繪本,是讓孩子贏在起跑線性價比最高的投資
    讓一個孩子愛讀書,會讀書有多麼重要啊。想想曾經生活中那些坎坷之路,能靠一己之力走過來,也是因為閱讀帶給我內在強大的力量,才能讓心中有不滅的希望。我喜歡閱讀,從小時候玩具少,書更是很奢侈的玩具,一本被撕爛了的小人書,都可以讓我們小夥伴們翻來覆去的好長時間傳看。
  • 送孩子上學的媽媽怎麼哭了
    之前寫過一個別人家的孩子,很優秀的小孩,如願進入了心儀的大學。前幾日,同事送孩子去學校。昨天見到她,問她「學校怎麼樣,環境好不好?」同事一臉沮喪,「不知道。」「啥情況?」「孩子送到學校,報導完,我就再沒進去學校,報導的時候忙著辦手續搬行李,壓根兒就沒有顧上看學校啥樣子。」
  • 2019六一兒童節送什麼禮物 盤點最適合送孩子的六一禮物都在這裡了
    禮物太奢侈:花這麼多錢還沒挑對,浪費錢,不如給我折現。難過。忘記送禮物:都別說話,讓我先離個婚冷靜一下。看到這裡,媽媽們是不是覺得自己很難搞?不不不,孩子比你更難搞。你以為一個新款禮物能換來孩子一時的嘻嘻哈哈。殊不知第二天,媽媽,我的兒童節禮物為什麼不是小汽車?為什麼不是挖土機?為什麼不是汪汪隊?為什麼不是新裙子?隨之而來的就是「哇」的一聲。
  • 陪孩子讀繪本,你是怎麼把天聊死的?
    話說孩子到了一兩歲左右,關注早教的爸爸媽媽,一定都會給孩子安排讀繪本。一方面能夠增進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互動,另一方面還可以給孩子了解世界更多的方法。但是你可不要小瞧了讀繪本,並不是媽媽爸爸,簡單的把書拿出來和孩子一起讀就可以了,如果方法掌握不對,即使讀的繪本再多,孩子也是不能體會到。所以讀繪本很重要,讀繪本的方法那就更重要了。
  • 孩子書忘帶了,家長送還是不送?今天終於有了答案
    種種抱怨之下,也在彼此身上找心理平衡,焦慮之際內心也常常會暗暗慶幸:哈哈,原來並非自己一個孩子這樣,大家都如此啊!事實上,孩子諸多問題當中,有這樣一個問題,是爭議較大的問題之一:孩子書或者作業忘帶了,送還是不送?幾個媽媽分成兩組持不同意見討論。
  • 學前 | 竟然還有孩子不愛讀繪本?這個方法讓孩子愛上閱讀
    前面講過,繪本是孩子早期閱讀的優質載體,是適合0~99歲閱讀的讀物。孩子早期閱讀從繪本開始,對孩子大腦發育、情感體驗、語言發展、認知發展都有積極的作用,近10年繪本已經在我國掀起了親子閱讀的熱潮。很多優質繪本都是文學家撰寫文字、著名的插畫家配圖,內容製作都非常精美。就是如此精美高品質的圖書,為什麼還有家長反映孩子不愛讀繪本?
  • 在我們陪孩子讀繪本的時候,這位媽媽給孩子寫了繪本
    俗話說,「資產不過億,不送孩子學藝」,我也並沒有因為孩子稍微表現出一點藝術天賦,就不切實際地做起把她培養成大藝術家的美夢。但我希望能夠引導她了解藝術,即使將來她不能以此謀生,我也希望她能懂得這個人類探索世界、表達自我的方式。酷愛讀書的我,要引導孩子了解藝術,自然首先就想到了藝術類的繪本,但又總感覺很心虛,畢竟我壓根就不懂藝術。
  • 孩子不愛讀繪本?多半是你的方法不對,父母要區分年齡正確引導
    可小明的媽媽把這些繪本買回家之後卻發現小明對此並不感興趣,甚至在媽媽強烈要求讀繪本的時候,小明表現出了非常明顯的抗拒情緒。其實導致這種情況,多半是媽媽的方法不對。1.不停提問,導致孩子失去樂趣樂樂媽媽對於樂樂是否能夠從繪本中獲取知識也非常重視,所以在樂樂閱讀完繪本之後,媽媽經常對樂樂進行提問。在最開始的時候樂樂對於回答媽媽的問題還是非常樂意的,但是隨著媽媽提問的次數越來越多,樂樂開始出現明顯的不耐煩情緒,甚至開始厭煩讀繪本。
  • 怎麼給孩子讀繪本?這裡有最好的解答
    說起得力育兒幫手,不少家長都要提到繪本——能帶孩子認知世界、提升思維能力發展,帶娃一起讀,還能建立更親密的親子關係。但育兒路上沒有一件輕鬆事。所以,很多寶爸寶媽都有這樣的經歷:不知道怎麼給寶寶挑選繪本;和寶寶讀繪本的過程中發現他不感興趣;不知道怎麼讓寶寶從繪本中有所收穫;……為了解決大家「選繪本難,讀繪本愁」的問題,丁香媽媽邀請到了了音樂早教品牌創始人、明星音樂人夫婦蘑菇爸爸和小乖媽媽,為我們帶來繪本主題
  • 孩子過生日,媽媽送了一個蛋糕去學校,卻被其他家長罵了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流行的,孩子過生日要家長送蛋糕去幼兒園。這不,有個媽媽送蛋糕去幼兒園,反而被其他家長罵了。身邊有個寶媽,她孩子一直很羨慕別的小朋友在幼兒園過生日,每天都在數著日子,盼著自己的生日快點到。
  • 家長給孩子讀繪本時為什麼孩子不感興趣?因為讀得不夠豐富!
    一、從封面封底開始讀起 在你給孩子讀繪本前,先別著急讀正文內容,從封面開始讀起,保持神秘感。 「寶貝,今天我們來讀這本書,名字叫《猜猜我有多愛你》,作者是誰誰,畫圖的是誰誰,是誰誰翻譯的,由誰誰出版社出版的。」
  • 家長一到冬天就不送孩子去幼兒園,這到底是愛孩子還是害孩子?
    冬天了,有多少家長仍在每日堅持送孩子上幼兒園?昨天,女兒的班裡,只來了三個小朋友。除了生病外,很多家長一到冬天就不送園了,甚至有的小朋友已經3個多月沒去幼兒園了。還有一個朋友,2年的時間,送孩子上幼兒園的次數連2個月都不到。其實,上幼兒園更是一種鍛鍊,堅持早起,養成有規律的作息時間。越鍛鍊孩子身體越好,就越不愛生病。
  • 孩子問「聖誕禮物是誰送的」,媽媽的回答暖心極了
    記得她6歲的時候,身邊很多人就告訴她聖誕老人是不存在的,那些禮物都是爸爸媽媽買來送給自己的,她回來問我:「真的有聖誕老人嗎?」我並沒有直接回答她,而是分享了一個小故事給她,這是關於一個小女孩的一封信的故事。1、聖誕老人存在嗎?
  • 一個媽媽送孩子上幼兒園大哭,我以為是捨不得孩子呢!原因是為這
    我媽呢,在一旁憤憤不平的說,哼,你還不如你爸呢,你爸在你這個年紀已經開始逗你了,你這天天的,還擱那兒逗狗呢。早上去散步,旁邊有一個幼兒園,正趕上早上送孩子的點兒。一個媽媽呢,那是哭的稀裡譁啦的,顯然是孩子第一天獨立上幼兒園,我是看不下去了啊,這個遞了紙巾給她,哎呀,都捨不得啊,別難過啦,讓你孩子看著就不好。她呢,接過紙巾說,我不是難過,三年,整整三年了,我終於可以自由一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