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十月育兒小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
教育孩子在每個家庭中都是舉足輕重的事情,不少父母都甘願為孩子的教育耗費心血。圖書和繪本是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經常使用到的教育工具。
小明的媽媽對於繪本的教育模式十分認同,於是幫助小明購買了非常多的繪本。可小明的媽媽把這些繪本買回家之後卻發現小明對此並不感興趣,甚至在媽媽強烈要求讀繪本的時候,小明表現出了非常明顯的抗拒情緒。其實導致這種情況,多半是媽媽的方法不對。
1.不停提問,導致孩子失去樂趣
樂樂媽媽對於樂樂是否能夠從繪本中獲取知識也非常重視,所以在樂樂閱讀完繪本之後,媽媽經常對樂樂進行提問。在最開始的時候樂樂對於回答媽媽的問題還是非常樂意的,但是隨著媽媽提問的次數越來越多,樂樂開始出現明顯的不耐煩情緒,甚至開始厭煩讀繪本。
其實這就是由於父母一直在孩子讀繪本的時候進行提問,所以孩子喪失了讀繪本的樂趣而造成的。
2.只讀文字,不讀圖片
在很多父母的心目當中繪本所描述的文字比圖片更有價值,所以在陪伴孩子讀繪本的時候都會著重讀文字的部分,對於圖片的部分往往忽略過去。
但是這些父母卻不知道其實在繪本當中對孩子的吸引力最大的部分就是圖片,如果父母忽略了圖片的部分就等於剝奪了孩子的興趣,最終會導致孩子對繪本產生厭煩的情緒。
3.把繪本扔給孩子讓他自己讀
每一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對自己的父母特別依戀,無論他們做什麼事情都希望能夠有父母的陪伴。如果沒有父母的陪伴那麼孩子做任何事情往往都很難堅持比較長的時間。
如果父母並沒有陪伴自己的孩子一起閱讀繪本,那麼對於孩子來說這個過程就是非常無聊的,甚至還會有很多的孩子覺得自己不再受家長的重視。不僅很難起到比較好的教育效果,反而容易影響親子關係。
美國早期閱讀委員會將孩子的早期閱讀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0—3歲,3—4歲以及5—6歲。當你發現孩子不愛讀繪本時,多半是你的方法不對,沒有根據年齡調整方法。
0-3歲的寶寶
寶寶處於這個年齡段的時候是對於聲音和圖像非常敏感的階段,也是父母對於孩子進行閱讀啟蒙的重要階段,所以如果父母為這個年齡段的寶寶選擇繪本那麼就一定要選擇帶有聲音和圖像的繪本。
比如黃磊在幫助家裡的妹妹選擇繪本時,就會挑選適合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閱讀的繪本,所以妹妹才會看得津津有味。
3-4歲的孩子
這個年齡的孩子對於表達非常敏感,所以父母在幫助孩子選擇繪本的時候可以針對繪本中的某個句子多次閱讀,加深孩子的理解。父母在陪孩子讀繪本的時候,不妨跟孩子多解答句子的含義,加深孩子對語言的理解。
5-6歲的孩子
孩子在到了這個年齡的時候已經對閱讀表現出明顯的興趣,所以父母可以根據孩子的喜好來幫助他們選擇合適的繪本,這樣可以讓孩子更有成就感。
比如林志穎家裡的孩子對於英語非常感興趣,於是他就幫孩子選擇了好幾本不錯的英語啟蒙書。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孩子學英語的興趣,還能提高孩子英語水平。
1.有效陪伴
我們已經知道了在孩子閱讀的時候需要父母的陪伴,但是這個陪伴並不是和孩子在一起就可以了,一定要有效的陪伴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所以父母一定要保持和孩子的互動,通過互動不僅能夠讓孩子保持興趣同時還能加深孩子的記憶。
2.耐心引導
對於很多孩子來說剛剛接觸繪本的時候都覺得這是一項非常枯燥的事情,所以在這個時候就需要父母耐心的引導,讓他們對繪本產生興趣。當然這種引導可能並不會在一次引導的時候就產生效果,這就需要父母更有耐心並且多次進行嘗試。
3.尋找孩子的興趣
如果父母希望孩子能夠長久的養成閱讀的好習慣那麼就一定要找到孩子的興趣,在孩子有了興趣之後就會對於閱讀以及掌握更多的知識有更高的主動性,這可以讓孩子在學習方面變被動為主動,起到的效果不僅是讓孩子在當時掌握更多的知識,更是能讓孩子受益終生。
孩子的培養對於任何一個家庭和國家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每個父母都一定要加強重視。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如果能使用正確的方法往往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引導孩子讀繪本就有這麼多注意事項,父母在引導孩子的時候不妨按照以上的方法進行,讓自己的孩子更快的愛上繪本。
本文由十月育兒小日記原創,關注我,每天學習育兒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