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一起讀繪本讓她找到了一個美好的新世界

2020-12-20 騰訊網

啾啾(左)和啾媽在讀繪本,孩子要把這些玩偶放在媽媽身邊一起聽繪本故事

本報記者 林雨晨 通訊員 黃瑋「人的一輩子有三次讀童書的機會,第一次是自己是孩子的時候,第二次是自己撫養孩子的時候,第三次是生命即將落幕,面對衰老、疾苦、死亡的時候。我們都會出乎意料地從童書中讀到許多可以稱之為新發現的深刻意義。」日本兒童文學家柳田邦男說。

家住開發區雲濱灣的全職媽媽楊杭在書上讀到這句時,內心產生了很大的共鳴。自從當上了以孩子為中心的家庭主婦後,她在和孩子共讀童書繪本時,一起享受溫暖美好的親子時光,一起成長,並且在繪本裡找尋新的人生方向。

讀繪本,治癒了她的「轉型」焦慮

80後的楊杭原本在既定的人生軌道上走得順風順水,2011年,漢語言文學研究生畢業後到杭州,三年內完成了結婚、買房、生子的人生大事,並且在一家集團公司混到了中層,成了部門負責人。

後來因為種種原因,楊杭決定當起了全職媽媽。那時候,有不少朋友認為她從一個比較成功的職場人轉型當一個天天在家操勞家務的家庭主婦,真是大材小用,太可惜了。這種身份轉變上的不適應和來自外界的壓力一度讓她迷失了方向。

有獵頭找上門,她猶豫要不要去上班。有文案和軟文編輯的工作,她一邊帶娃一邊埋頭苦做。好像在家閒一會兒都是浪費時間。「整個人呆在家裡也呆不好,有點心浮氣躁。」在這種狀態下,楊杭變得焦慮。

而沒想到孩子的一個習慣治癒了她,那就是讀繪本。

楊杭的孩子啾啾是個有點內斂的男孩子,靜得下來,特別喜歡看繪本。在家裡的客廳躺椅上,在自己的小床上,在陽臺的飄窗旁,啾啾捧著繪本就可以看很久,還經常要拉著媽媽給她念繪本。親子共讀,成為了兩個人獨有的快樂時光。兩個人還就著繪本裡的角色一唱一和,演起了舞臺劇。總在這個時候,楊杭能夠拋開所有煩惱,和孩子都沉浸在繪本中純淨而快樂的童話世界裡,安靜而快樂。

原本是為了讓孩子學習更多知識和道理的繪本,也讓自己回歸初心,沉靜下來。

「後來,我讀過一本《海鷗喬納森》。裡面講了一隻與眾不同的海鷗,別人每天都在想今天要吃什麼,但他卻孜孜不倦地練習飛翔。」楊杭讀到這本書後覺得感觸很深,她想通了一個道理:每個人追尋的人生價值都不同,不要活在別人的眼中。

和繪本有關的親子故事,也打動了別人

抱著不再急躁的態度,楊杭開了「啾媽童書會」這個公眾號,將自己和孩子讀繪本的體驗和感受寫成了文章發在了朋友圏裡。「送孩子上下學,做家務,偶爾練練字,彈尤克裡裡,再就是寫寫文章。」楊杭沒有給自己定任務,也不蹭熱點。在有超過千本繪本親子的共讀經驗後,她為自己和孩子喜歡的繪本寫閱讀感受,寫和孩子看繪本時的對話,將這些文章發到公眾號裡。

在一篇「可我還是想它」文章裡提到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一段時間,啾啾雖然已經有了一個酷酷的火箭書包,但是他依然特別想念壞掉的那個瓢蟲書包,有些傷心。該怎麼安慰孩子對舊物的想念之情?這時楊杭想到了《雨傘樹》這個繪本故事。故事裡熊貓瓜瓜和丫丫有一把紅雨傘,雨傘很舊了,他們仍然很喜歡。有一天,一陣風把紅雨傘刮到了樹上,雨傘破了,修不好了。熊媽媽就給他們買了一把新的花雨傘。可是瓜瓜和丫丫還是想念紅雨傘,他們開始了尋傘之旅。後來,紅雨傘變成了一顆雨傘樹,它以新的形象與瓜瓜和丫丫見面了。

受到這個故事的啟發,啾媽告訴啾啾瓢蟲書包被回收後,又成為了有用的材料,或許在製作新書包的時候,它又成為了書包的一部分,有機會回到啾啾的身邊了。啾啾聽了幾遍這個故事之後,之後才慢慢地不再為那個舊書包而傷心了。而孩子也在這個過程中似乎體會到了告別也是人生的一部分這個道理。

類似這樣由繪本延伸的故事,楊杭在公眾號裡寫了很多,也引起了朋友圏裡的共鳴和轉發。

用心鑽研,機會找上了門

隨著喜歡兒童書籍,到開始研究童書,最後是鑽研關於繪本的各個方面。楊杭寫出了不少乾貨類的繪本科普文章。「許多看到我寫讀繪本感悟的文章的媽媽,會在後臺留言問我一些關於買繪本入門,還有怎麼選繪本的問題。收到這些回復多了,我索性就按照他們比較關注的問題連續寫了幾篇科普文。

寫這些科普文,楊杭拿出了讀研究生時寫論文的嚴謹求真態度。查資料,到童書館實地考察,留心微信群裡關於繪本的討論,拿盜版和正版繪本拍圖比較。寫出了「繪本是什麼」、「警惕毒繪本」、「幾歲開始讀繪本」等等文章。每篇文章都是文並圖,手機上翻翻也有十幾頁。這些文章被一些繪本推薦和借閱平臺推薦,獲得了幾萬次的點擊量。楊杭說,她很高興通過這些文章,帶不少新手媽媽進入繪本的殿堂,能帶她們先讀一些多數孩子容易理解和喜歡的經典讀物。

受到公眾號的讀者喜歡,經過幾輪轉發,文章「紅」了,也帶了「副產物」。她收到了來自繪本出版商以及一些繪本作家的寫作邀約。

繪本是孩子看的,也是爸媽讀給孩子聽的。讓爸媽了解這個繪本表達的意思、怎麼描述給孩子聽更好,啾媽作為家長讀者的文字從另一個角度寫得更貼近讀者,更打動人。她說,這也是這些出版機構找上自己的原因。不過這種打動人出於楊杭在看到好繪本時才發出的真情實感。

這種發自內心的觸動感受,她非常珍惜。「我不會因為別人要我推薦我就推薦。我只選擇那些能打動我的。」她說。

從繪本這個源頭,她獲得了內心的寧靜,找到了自己的愛好,發揮了自己的特長,並且收穫了一些機會。可以將自己喜歡做的事和自己擅長做的事結合起來,真得很難得。

相關焦點

  • 陪伴孩子讀繪本,是讓孩子贏在起跑線性價比最高的投資
    ,主動考了繪本閱讀指導師的證書,在等待證書下來的這兩個月時間,我一直沒有間斷的給孩子讀繪本做分享,我還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繪本是沒有年齡限制的,無論你是哪個年齡的孩子,也無論你是哪個時代的人,都可以在繪本裡找到一種共鳴的感動。
  • 怎樣讀繪本?《小熊很忙》來教你和寶寶一起讀繪本
    怎樣陪寶寶讀繪本?今天麥媽媽以麥麥最愛讀的《小熊很忙》這套繪本為例,和大家分享一下讀繪本的技巧。《小熊很忙》是一套最具匠心又好玩的雙語書。內容特別豐富,包括工地小幫手、歡樂農場日、深海潛水員、小小太空人、動物管理員等13個場景和角色變幻,每一個場景都有不同的故事,每一頁又有不同的互動翻書頁,讓寶寶推一推,拉一拉,轉一轉,滑一滑,讓閱讀就像一次冒險大發現之旅,不僅寶寶喜歡,大人也會覺得很有趣。玩的同時,配合類似歌謠的話語,朗朗上口,大大提升親子共讀的樂趣,真的是中英文雙語啟蒙的利器。
  • 育兒專家推薦「十本最佳親子共讀繪本」:值得陪孩子一起讀100遍
    和孩子一起走進繪本的世界,共讀這十本好書。教育家說,只有童年讀的書,才會對人的一生產生深刻的影響。繪本閱讀,不是讓小孩子自己閱讀,一定是一個「親子共讀」的過程。小孩在看繪本,大人在玩手機,這樣的現象十分普遍,看完這篇文章,各位寶爸寶媽們,請你放下手機,和孩子一起走進繪本的世界,共讀繪本。>>>>>直奔主題,育兒專家推薦的十本最佳親子共讀繪本,今天給大家匯總一下:《我爸爸》《我媽媽》怎樣才是最好的父母?
  • 孩子拒絕和爸爸一起讀書,繪本專家:讀繪本千萬不要這樣問
    第一次給孩子讀書的父親,顯然沒有經驗。雖然向跟領導匯報工作一樣沒有感情,語速很快,沒有語調的起伏,沒有角色的切換,但是孩子依然聽得十分認真。就在我欣喜,兒子終於願意和爸爸讀書了,老母親終於獲得解放,我以後又多了一個偷懶的機會。結果,嘭,夢碎了。
  • 兩招讓孩子愛上閱讀,愛讀書的孩子更容易找到美好人生的入口
    日本著名的童書作家中川李枝子,也是在日本戰亂時代成長起來的,但是因為家庭濃厚的讀書氛圍,她絲毫沒有受到戰亂時顛沛流離生活的影響,而是沉浸在書刊中,盡情享用著豐富的精神食糧。這些美好的讀書經歷,給了她溫暖又細膩的內心,善於從孩子的角度發現世界。在保育員工作了17年之後,她越來越意識到書本對於孩子的重要性。她認為:「繪本是讀書的入口,也是人生的入口。
  • 到底為啥要給孩子讀繪本?
    特別喜歡看劉文婷分析,她是如何理解一本文字超少的繪本,是如何與孩子把繪本中的場景遊戲化、生活化,把其中的機智和趣味,一點點深挖了出來,特別具有指導和實用性。 因為,這是一個讓孩子喜歡上繪本前,自己先深深愛上繪本的媽媽。
  • 陪孩子讀繪本,你是怎麼把天聊死的?
    話說孩子到了一兩歲左右,關注早教的爸爸媽媽,一定都會給孩子安排讀繪本。一方面能夠增進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互動,另一方面還可以給孩子了解世界更多的方法。但是你可不要小瞧了讀繪本,並不是媽媽爸爸,簡單的把書拿出來和孩子一起讀就可以了,如果方法掌握不對,即使讀的繪本再多,孩子也是不能體會到。所以讀繪本很重要,讀繪本的方法那就更重要了。
  • 每晚堅持給孩子讀繪本,我最意外的收穫是……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曾說過:「一個不閱讀的孩子,就是一個學習上潛在的差生。」  未來,閱讀能力甚至會成為拉開孩子間差距的核心武器,這不僅會體現在學習成績和高考戰果中,更會體現在孩子成年後的社會競爭力上。  說到底,閱讀也是一種習慣的養成。
  • 讀繪本時總忍不住給孩子「翻譯」?4個方法可以讓你事半功倍
    二、繪本能給孩子帶來什麼閱讀是最好的遊戲,繪本是最好的玩具。有位繪本大咖說:我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至少擁有兩個世界,一個是兒童時期有趣的自然世界。另一個則是兒童時期有趣的繪本世界,繪本世界豐富多彩,有不同於我們真實世界的誇張、有趣的東西。
  • 堅持給孩子讀繪本,會有很多收穫!與幾乎不讀的孩子差距會很大!
    案例:閨蜜比較喜歡讀書,在她無聊的時候會翻書解悶,在難過傷心的時候也會翻翻書,讓自己的心慢慢平靜下來,在她茫然無措的時候也會翻翻書梳理梳理自己。通過書,還可以看到這個世界上不同角落發生的不同故事,看到人性的紛繁複雜,看到從不同角度出發看一件事物的有趣,等等。
  • 送孩子金屋銀屋,不如送孩子一個愛讀繪本的媽媽
    昨天晚上同事打電話給我訴苦,一歲兩個月的孩子把書都撕了,她氣的原地爆炸,給我數落每本書的悽慘下場。聽著她抱怨,我心裡很明白,問題不在孩子身上,問題在書身上,確切的說問題在同事身上,她沒有給孩子選對書。剛接觸繪本的孩子,撕書、啃書太正常了,這是孩子特有的讀書方式。所以,父母要選擇一些比較有厚度的書,才不會被孩子撕的面目全非。
  • 為什麼要給孩子讀繪本?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所以,從小時候和孩子一起讀繪本,給孩子讀繪本故事,也就是為了傳達這些觀念,讓孩子理解什麼是愛、什麼是親情、友情、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該如何去做人和與別人相處,我們應該如何對待生命?如何對待自己的生活?遇到了困難應該怎麼辦?
  • 那些讀繪本長大的孩子,為啥後來都變得很厲害了?看完你就知道了
    不陪著讀繪本的孩子專注力就不行嗎?我不想陪她讀,我就想讓他自己看,不看也不強求,她讓我讀我肯定樂意奉陪,但是不想天天固定時間開始讀繪本。讀繪本有什麼好處?小時候不讀繪本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這是知乎上一位知友提的問題,相信也是父母們比較關心的問題,我們來討論一下。
  • 寶爸和女兒一起讀繪本,陪伴是最好的一種事情
    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是很重要的,方式也有多種多樣,可以讓孩子自己去讀,然而親子閱讀是最好的,我是全職媽媽,因此在家和孩子陪伴的時間很多,一般都是我來與孩子一起讀書,她爸爸可以說在這一方面就是個甩手掌柜,根本不願意去陪孩子讀繪本,覺得好像不是大男人幹的事一樣。
  • 用恰當的方法給孩子讀繪本,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我一讀孩子就跑了,根本讀不下去啊,到底怎麼給孩子讀繪本才好呢?結合這些問題今天我主要就從為什麼要給孩子讀繪本和怎麼給孩子讀繪本這兩個角度來聊一聊繪本到底有多好吧。我們對兒童所做的一切,都會開花結果,不僅影響他一生也決定他一生。
  • 你找到孩子的「全壘打書」了嗎?
    努力嘗試各種繪本後,她終於找到了一套讓小詩重新愛上閱讀的書,就是這周推薦給大家的動物認知翻翻書Whose系列。那麼今天,我就來跟大家聊聊,什麼是全壘打書,以及怎麼才能找到屬於孩子的這本書。 什麼是全壘打書? 其實,全壘打書的意思,很簡單,就是第一次給你帶來美好閱讀體驗的、讓你愛上閱讀的那一本書。為什麼要叫「全壘打書」這麼個奇怪的名字呢?
  • 孩子6歲前養成讀繪本的好習慣,上學後領先一步,如何讀繪本?
    有一個好習慣需要在孩子6歲前養成,這就是孩子的閱讀習慣,需要父母的親力親為,即使工作很忙,生活很累,也要幫助孩子養成讀繪本的好習慣,一生受益。央視主持人董卿在很小的時候,父母就鼓勵她每天進行閱讀,假期總會收到來自爸媽精心準備的書單。
  • 孩子不願讀繪本?4招掌握正確的親子共讀法,讓孩子「愛不釋手」
    親子閱讀的時光,也是父母和孩子情感連接的美好時光。在親子共讀中,親子共讀繪本是一種普遍流行也非常好的方式。繪本是神奇的,能夠讓大人、孩子通過它,感受到各種各樣的「世界」。3.錯誤3——機械任務式毫無感情、刻板生硬地閱讀,沒有情感交流有的父母將給孩子讀繪本看做是一個任務,和孩子在一起閱讀時,不問孩子的看法,也不管孩子的狀態,自顧自地照著書本一板一眼地念著。
  • 如何有效地讀繪本
    一、通過繪本擁抱美好生活作者在書中指出,「人類的語言,特別是帶有感情的溫暖話語,會促進嬰兒心智的健全發展。這種發自人類的聲音,正是大自然的聲音。」讀繪本是父母和孩子溝通的一個好方法。在給孩子讀繪本的時候,與孩子互動,跟他們一起感受繪本閱讀中的快樂。
  • 當孩子遇見書:孩子在書裡看見世界,我們在書裡看見孩子
    只因每一本書,都是一個完整的世界。當我們帶孩子讀繪本時,就是帶他們進入一個又一個光怪陸離的世界,在那裡,他們盡情想像,不必動身,已經千變萬化。有父母問,一定要讓孩子讀繪本嗎?我們小時候沒讀不也一樣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