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孩子小的時候討人喜歡,長大一點會變得淘氣,有的還會非常任性經常闖禍,被大家稱之為「熊孩子」。事實上,「熊孩子」並不是一天形成的,在「熊孩子」的背後,是其父母的溺愛和縱容,是父母管教不嚴的結果。
成成今年6歲一直是奶奶的寶貝,要星星不會給月亮的那種。一天,他隨著奶奶去走親戚,趁著老人不注意,跑到親戚家孫女小桃的臥室裡玩耍,並打開抽屜拿出裡面的東西來,結果不小心把一個手鐲掉在了地上摔得粉碎。
聽到響聲,親戚一看也驚呆了,原來是自己祖輩家傳的古董,不僅價值不菲而且傳給小桃當作紀念。小桃回來一看,自然是心疼萬分,粗略估計價值好幾萬,就提出要賠償。
成成奶奶不以為然地說:「賠就賠,大不了賠你200元,別嚇著我孫子」。小桃說:「什麼200元?我這手鐲2萬也不止,您再袒護孫子也不應這樣!」成成奶奶一聽價格頓時不再說話。慶幸的是成成的父母還懂道理,最後又賠錢又賠理才算了結此事,也不敢再讓奶奶帶孩子了。
1、不懂尊重他人
在有的孩子心裡根本沒有他人的概念,不懂得尊重別人。自己想怎麼做就怎麼做,甚至把別人的東西也當做自己的,經常會侵犯他人的利益。
2、過度被人寵愛
在獨生子女這一代人中很多是被父母和長輩過分溺愛的。孩子犯了錯或者惹了禍,最多被罵上兩句,輕描淡寫沒有大的懲罰。因為心疼孩子捨不得懲罰,讓孩子得不到深刻的教訓,往往養成驕橫跋扈的性格。
3、父母的放縱
有的父母不明事理,對孩子的不良行為不是給予嚴厲的批評,而是想方設法的予以袒護,他們認為孩子還小以後再管不遲。這就讓孩子在父母的縱容下更加囂張,從小會做出一些不可思議的事,長大後還會無法無天,甚至犯下嚴重的錯誤。
1、敢於承擔責任
當孩子做錯事後,父母最明智的做法就是不偏袒,懂得是非對錯並勇於承擔應盡的責任。孩子由於年齡小犯錯在所難免,但如果以此為藉口,就是在縱容孩子犯錯。這樣不但不會讓孩子受到教育,還會因為縱容讓孩子今後犯下更多的錯誤。
2、尊重他人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愛好和習慣,對他人的勞動成果、空間自由和物品等應該給予尊重。父母在教育孩子時,要讓孩子懂得界線感,不要隨便進入他人的房間或者亂翻亂拿他人的東西。如果想要欣賞他人的物品,也需要得到同意後才能小心的輕拿輕放,不能損壞他人的勞動成果。
3、態度要誠懇
在孩子犯錯後父母要及時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不要強詞奪理的不承認錯誤,或者是咄咄逼人地為孩子辯解。這是非常錯誤的態度,容易讓孩子產生誤解,以後可能還會再犯這樣的錯誤。因此,父母要誠懇的帶著孩子去認錯,爭取以最大的誠意,圓滿的讓問題得到解決。
在「熊孩子」犯錯時,父母要有正確的認識,不但不能包庇和逃避,還要勇於承擔責任。如果父母這樣做,不但有利於事情的解決,還能讓孩子從中吸取教訓以後不再犯錯,長大後才能成為一個有責任、懂擔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