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南瓜,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因為它是老百姓餐桌上最常見的一種蔬菜之一。但是如果要說到板慄南瓜,您不一定聽說過,可能更沒吃過。實際上它是一種小瓜型的早熟南瓜新品種,看起來就像一個扁球一樣。切開來特別硬,肉質比較緊密。顏色呈橙黃色,乍一看和其他的南瓜沒太大區別。
但是如果把它加工熟透,那口感風味可能就會驚豔到你。正如其名字一樣,既有南瓜的本味,又加入了板慄的香甜軟糯。這是一種帶有天然板慄香味的南瓜,將南瓜和板慄的優點結合到一起,呈現出了獨特的風味,口感非常的細膩,讓人讚不絕口。
目前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有人專門種植板慄南瓜。農民種植板慄南瓜其實也不是特別困難的事情,技術要求不是太高。
一般來說,在早春3月中旬的時候,開始在大棚裡面育苗。棚內的溫度大概在25~30度左右,等到南瓜苗出來以後就可以適當降低溫度,然後去控制在20~25度。
在定植以前一周左右,可以適當對板慄南瓜苗進行控水,這樣可以提高幼苗的抗逆性。對於種植地塊的整理,主要是施肥和土地平整。每畝可以使用有機肥2000~2500公斤左右,另外還可以添加南瓜專用複合肥40~50公斤,這樣的話能夠保證土壤的肥力狀況,能夠提高產量。
一般在4月中旬左右開始定植,這個時候幼苗能夠達到5片真葉,時間剛剛好。通常農民在種植南瓜的時候,採用高壟單行定植,株距可以控制在45~60釐米左右。
板慄南瓜定植之後要適當的進行追肥澆水。一般在整個生長期可以追肥兩次左右,第1次在南瓜第1次坐果之後。第2次在第一果採收後。每次施肥主要是用氮肥和鉀肥,一般按照每畝3~4公斤的用量就可以了。追肥之後可以適當的澆水,保持土壤中的水分供應,因為南瓜生長需要大量的水分。
另外在南瓜種植的時候,還要注意摘心整枝,要及時將側枝抹除,對枝蔓進行整理,這樣有利於南瓜的正常健康生長,提高產量。而且在板慄南瓜種植過程中,還經常會遭遇到一些病害,包括象蚜蟲,葉蟎和葉斑病,白粉病等等。大家要根據病害的情況對症治療。
等到板慄南瓜坐果後40~45天左右,果肉就會呈現橙黃色,種子也比較充實了,此時就可以開始收穫南瓜。
別看板慄南瓜的個頭不大,但是它的肉質比較飽滿而且緊密,口感又非常的細膩嫩滑,而且帶有一點糯糯的感覺。
將南瓜蒸熟之後透出來的那股香氣跟板慄的香相比一點都不差,吃起來味道也有一股板慄的香甜味。更重要的是板慄南瓜熱量低,營養高,味道好,是粗糧非常不錯的選擇之一,可以當做減肥的食材,美味有營養。
三伏天來了。
天氣太熱,我們要儘量少吃油膩的食物,而應該多吃一些清新的蔬菜瓜果。而剛剛上市的板慄南瓜就是不錯的選擇。
板慄南瓜的做法多種多樣。最常見的就是製作南瓜餅。將南瓜蒸熟搗成泥,加入蜂蜜和麵粉,然後到油炸成金黃色的圓餅,非常的簡單。
另外夏天的時候製作香甜可口的板慄,南瓜百合粥也是不錯的選擇。將南瓜去皮去籽,洗乾淨之後切成小丁狀,用糯米和香米加水燒開,加南瓜煮20分鐘,再將百合放進去煮10分鐘,就可以得到一個非常好的南瓜百合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