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貧血,相信很多人都是見怪不怪的。現在很多人都是會出現貧血的情況的。
患者以女性居多,貧血也是以缺鐵性貧血居多。
缺鐵性貧血會引發身體的多處不適
例如:身體軟弱無力、疲乏睏倦;
頭暈頭痛、耳鳴眼花、注意力不集中;
皮膚、嘴唇顏色蒼白或發黃;
指甲變薄變脆、容易折斷,甚至有凹陷;
常感肌肉酸痛。
很多人不是很理解,為什麼缺鐵了會出現貧血的症狀呢?
其實在紅細胞生成的過程中,需要有蛋白質和鐵的供應。
血紅蛋白是紅細胞內運輸氧的蛋白質,是使血液呈紅色的蛋白。
而鐵恰恰是血紅蛋白合成的原料。
正常成人體內共有鐵3~5g,其中約67%存在於血紅蛋白中。
成年人每天需要20~30mg鐵用於紅細胞生成,但每天僅需從食物中攝取1mg鐵,
其餘的鐵源於衰老的紅細胞中血紅蛋白被分解所釋放的鐵,可再利用於血紅蛋白的合成。
所以當人體出現缺鐵的時候,就會引發貧血的狀況。
那麼出現缺鐵性貧血到底該怎麼補呢?
缺鐵性貧血的治療方法是口服鐵劑和中藥,鐵劑常見的藥物有琥珀酸亞鐵,右旋糖酐鐵等等。
但是很多人在服用鐵劑之後,血象很快就上來了,然後就停用了。
實際上缺鐵是這樣一個過程,當人體發生鐵的攝入不足或消耗太多,先會消耗體內存儲的鐵,引起鐵缺乏症。
當體內存儲的鐵消耗沒了,就會出現紅細胞內缺鐵的現象,引起缺鐵性貧血。
因此血象上來之後仍然要繼續服用中藥,維持倉庫裡鐵的存儲量。
平時也要多食用一些含鐵高的食物,菠菜,芹菜,肉類,木耳等等。
禁止濃茶不要挑食,節食
最後提醒大家,如果出現貧血情況一定要及時就醫,確定情況,積極的配合治療,以免貽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