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一湖清水還復來 昆明:你更宜居啦

2020-12-20 掌上春城

滇池保護治理取得新突破系列報導之一

開篇語

近年來,昆明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時關於滇池保護治理的諄諄教誨,堅定不移把滇池保護治理作為「一把手」工程、頭等大事和嚴肅的政治任務來抓,作為轉方式調結構的一面鏡子、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試金石」來推動。「十三五」期間,按照「科學治滇、系統治滇、集約治滇、依法治滇」的思路,堅持「量水發展、以水定城」,認真謀劃滇池流域水環境保護治理各項工作,滇池保護治理全面提速、取得新突破,實現了「一湖清水還復來」。

在「十三五」收官之際,本報推出「滇池保護治理取得新突破系列報導」,全面系統回顧滇池保護治理「十三五」成績,展示「四個治滇」成效,鼓舞全市各族人民凝心聚力、攻堅克難,續寫滇池保護治理更加輝煌的篇章。

滇池全湖水質持續向好,逐漸煥發昔日神採。 記者周密攝

冬日的春城,紅嘴鷗翩翩飛舞,在天空劃出美麗弧線;溼地風光醉人,水中映著斑斕色彩。滇池畔、河道旁,處處環境優美,風景怡人。

然而,曾經的滇池卻飽受創傷,一度成為我國汙染最嚴重的湖泊之一。

鮮明的對比,折射出滇池保護治理取得的顯著成效,也是昆明交出的一份優異答卷。如今的滇池,水質持續向好,全湖水質保持Ⅳ類,綜合營養狀態指數逐步降低,藍藻水華持續減輕,湖濱生態功能和生物多樣性得到恢復,沿岸逐漸恢復鶯啼柳蔭的美姿。這顆「高原明珠」正逐漸綻放出昔日的光彩。

三瓶水樣

生動反映滇池保護治理巨大成就

滇池,是我國第六大淡水湖泊,也是雲南省面積最大的淡水湖泊,被譽為昆明的「母親湖」。

20世紀70年代,昆明「向滇池要糧」,縮減了滇池水域和湖濱生態溼地;80年代,滇池水質惡化到劣Ⅴ類,富營養化嚴重;至90年代,滇池成為我國汙染最嚴重的湖泊之一。

痛定思痛,走向重生。面對嚴重汙染的局面,滇池保護治理引起重視。20世紀90年代,一場不見硝煙的「高原明珠保衛戰」在春城打響。中共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滇池治理工作,從「九五」規劃開始,連續將滇池水汙染防治工作納入國家「三河三湖」重點流域治理規劃。雲南省委、省政府把滇池治理工作列為事關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性大事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點工程,制定了中長期治理規劃,以前所未有的重視程度和力度全面實施「六大工程」。昆明市委、市政府始終把滇池保護治理作為「一把手」工程,當作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頭等大事、頭號工程」,認真組織開展實施各項治理工作,落實目標任務,全面推進滇池治理。

尤其是「十三五」以來,滇池保護治理全面提速。「這是我到昆明工作後灌的第一瓶滇池水,要把它擱在辦公室,天天看著它。以後再灌一瓶,對照水質看滇池的變化。」2015年8月2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程連元到昆明任職後的第一個調研就是滇池治理。在盤龍江入湖口,程連元特意灌了一瓶滇池水,並要求環保局檢測後把指標貼在瓶身上。他提出,要堅持「量水發展、以水定城」,堅定不移把滇池保護治理作為「一把手」工程、頭等大事和嚴肅的政治任務來抓,作為轉方式調結構的一面鏡子、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試金石」來推動,並提出「科學治滇、系統治滇、集約治滇、依法治滇」的工作思路。

目標明確,措施有力;步履堅定,成績喜人。近年來,昆明市全面深化河(湖)長制,堅持「四個治滇」思路,積極推進滇池保護治理三年攻堅行動,推動實現「六個轉變」,突出「六治舉措」,抓好滇池流域「上截、中疏、下洩」和網絡化清水入滇微改造等重點項目推進,採取水質目標與汙染負荷削減目標「雙控制」,逐步完善滇池保護志願服務常態機制,全面系統性對滇池進行保護治理,推動滇池水質持續改善,如今滇池全湖水質達到Ⅳ類。

「滇池本是雲南特別是昆明的一顆明珠,現在反而成了昆明乃至雲南的一塊傷疤,損失實在太大了。要以重點湖泊、河流水汙染防治為重點,綜合推進滇池、洱海、撫仙湖等高原湖泊水環境綜合治理。」2015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雲南考察時對滇池、洱海、撫仙湖等高原湖泊水環境綜合治理作出了重要指示。

今年1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時,前往滇池星海半島生態溼地實地察看滇池保護治理情況,還現場察看了2015年滇池水質指標對應水樣、今年1月19日滇池盤龍江入湖口水樣和自來水3瓶水樣。可以明顯看到,2015年滇池水質指標對應的水樣,水體呈淺綠色,渾濁度較高;今年1月19日滇池盤龍江入湖口的水樣,雖然沒有自來水水樣清澈,但相比2015年滇池水質的水樣透明度已有大幅度提升,藻類含量也明顯下降,水質已達Ⅲ類。

這3瓶水樣背後,是滇池水質的持續提升,是昆明市為滇池保護治理作出的不懈努力,更是滇池保護治理取得巨大成就的生動反映。

四個治滇

開創「十三五」滇池治理新思路

這幾年,市民的一大感受是,滇池一天比一天清澈,環湖溼地公園越來越美麗,昆明變得越來越宜居了。

這是滇池保護治理帶來的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十三五」以來,昆明市重點圍繞《滇池流域水環境保護治理「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實施滇池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工作,共實施101個項目,其中包含城鎮汙水處理及配套設施項目、飲用水水源地汙染防治項目、區域水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及環境管理類項目。

2018年,針對滇池水質企穩向好但水質波動較大等問題,昆明市委、市政府研究出臺《滇池流域保護治理三年攻堅實施方案(2018—2020年)》,著力解決「九龍治水」、氮磷等關鍵汙染物未能有效控制、治理與管理粗放、已有工程設施未能充分發揮效能等重點和難點問題,明確了「科學治滇、系統治滇、集約治滇、依法治滇」的「四個治滇」創新思路:綜合運用生物技術等20種技術手段,實施各類水汙染防治系統聯動運行,實現精準治滇和科學治滇;構建截汙治汙系統、健康水循環系統、生態系統、精細化管理系統實現系統治滇;通過優選低耗綠色高效技術、優化已建工程運行管理並提能增效、倡導全民綠色生活等方式實現集約治滇;通過深化河長制、推進排放標準法定化、加大環境聯合執法力度等,實現依法治滇。

在此期間,昆明建立了跨部門統籌協調組織體系。一方面,昆明通過建立滇池保護治理指揮部,加強統一調度和集中治理。該指揮部由市委書記任指揮長,負責研究制定滇池保護治理戰略問題、安排部署滇池保護治理重點任務等;指揮部辦公室負責制定和分解年度計劃和任務、審議重點項目實施方案、督查督辦工作推進落實情況等。另一方面,依託河長制建立了跨部門、跨行政區的聯席會議制度,加強治滇部門協作。聯席會議每半年召開一次,市委書記、市長、相關部門和主要行政區負責人參加,重點協調解決涉及多部門、多行政區的河湖庫保護治理重大問題。

針對滇池富營養化敏感因子總氮和總磷,昆明市研究制定了地方標準,提出比國家一級A排放標準更嚴格的《昆明市城鎮汙水處理廠主要水汙染物排放限值》。根據全市各區域的水環境功能區劃、水環境功能目標以及水質現狀,實行分區分級的汙染物排放限值。對於水環境質量改善需求迫切的滇池流域,執行全國最嚴的A級標準,其主要汙染物除TN為5毫克/升外,其餘指標與地表水湖庫Ⅲ類標準一致。這一標準的嚴格執行,為進一步提高汙水處理廠的治汙效益、改善河道補給水源水質、削減入湖汙染負荷、降低滇池藍藻暴發風險等發揮了重要作用。

昆明市先後出臺《昆明市滇池流域河道生態補償辦法(試行)》《滇池流域河道生態補償水質監測辦法(試行)》等6個文件,率先在全省建立河道生態補償機制。自該機制實施以來,各相關縣區紛紛積極採取相關措施提升河道水質,水質水量監測網絡逐步完善,滇池水環境保護治理工作得到進一步推動。

四個「逐步」

滇池水生態大幅改善持續向好

「十三五」期間,滇池保護治理進入全面提速新階段,森林覆蓋率逐步提高、生物多樣性逐步恢復、溼地生態圈逐步完善、主要入湖河道水生態逐步恢復,直觀地反映在滇池水生態持續向好。

至2019年底,滇池流域森林覆蓋率從2012年的45.05%逐年增加到49.56%,是全國平均水平(21.63%)的2.3倍。

通過提升滇池水質、修復滇池生態環境,滇池流域水生態環境也得到大幅改善,動植物數量、種類都有了較大幅度提升。2019年,滇池流域有水生植物290種、魚類23種、鳥類155種。其中,植物物種比2014年增加了49種,苦草、輪藻、海菜花等植物群落重新出現。滇池湖濱記錄的國家級及省級重點保護鳥類增加至8種,國內已消失多年的彩䴉成群出現在滇池湖濱,鸕鷀、白眉鴨等多年後重現滇池。西伯利亞紅嘴鷗每年冬季長途遷徙來滇池過冬,2019年已超過4萬隻。彩䴉、白眉鴨、鉗嘴鸛、小濱鷸、三趾濱鷸等珍稀鳥類在滇池湖濱出現。魚類物種現存23種,瀕危銀白魚、滇池金線䰾等滇池特有物種又逐漸重現。

2015年至2019年,昆明恢復滇池水域面積11.51平方公裡,建成溼地5.4萬畝。

通過堅持不懈的綜合治理,滇池保護治理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2016年,滇池水質由持續了20多年的劣Ⅴ類改善為全湖Ⅴ類,摘掉了「劣Ⅴ類」帽子;2018年持續好轉為Ⅳ類,成為1988年建立滇池水質數據監測30年以來的最好水質;2019年全湖水質保持Ⅳ類。2020年1—11月,滇池全湖水質為Ⅳ類。35條入湖河道中,水質達到或優於Ⅲ類的已有17條,與2015年的5條相比增加了12條。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昆明將堅定不移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山水林田湖是生命共同體的理念,堅持量水發展、以水定城的理念,統籌水汙染防治、水生態修復、水資源保護,努力把滇池打造成為生態之湖、景觀之湖、人文之湖,加快把昆明打造成為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示範城市和「美麗中國」典範城市。

昆明日報全媒體記者:孫瀟

責編:楊蓉

編審:吳晨萍

終審:錢紅兵

相關焦點

  • 花開滇池再啟宜居,恆大玖瓏灣3棟山海藏品載譽加推
    近日,一則「今冬將現60年來最寒冷冬天,這一切都與拉尼娜有關」的消息引發了全網的關注和討論,加上多地氣溫驟降,甚至迎來今秋第一場降雪,北方霧霾掩蓋、南方海風侵襲,繼「海南候鳥養老」「大理旅居」「西雙版納過冬」等遷徙熱潮後,人們都渴求尋覓一個春暖花開的城市,嚮往「不舍繁華又近享生態」的宜居生活......昆明,似乎成為了最佳的選擇。
  • 古滇·水雲城亮相昆明 滇池南岸新添文旅大盤
    15日,古滇·水雲城項目發布會在昆明舉行。該項目由藍光控股集團、新城控股集團、碧桂園集團等三家品牌房企合力打造,依託滇池、千年古滇文化等資源優勢,旨在滇池南岸打造一個「懂生活、創美好、享幸福」的文旅大盤,展現春城「宜居、樂活、康養」新面貌。
  • 春天駐足的城市——昆明之昆明翠湖公園、滇池與金馬碧雞坊
    翠湖公園原是滇池之中的一個湖灣,後因為水位下降,變成了一汪清湖,是市區最漂亮的公園之一,有著城中美玉之稱;滇池亦稱昆明湖,昆明池,滇南澤,滇海是雲南省最大的淡水湖,面積330平方千米,有高原明珠之稱;而金馬碧雞坊始建於明朝宣德年間,是一個富麗堂皇的地方。
  • 當然是昆明的標誌性景點——滇池風景區
    全世界最特別的人都關注我了 滇池於昆明而言,就是母親湖。海埂公園依湖而建,綠樹成蔭,鳥語花香,滇池的湖光山色一覽無餘。是休閒、散步、觀滇池的好去處。
  • 在昆明,要想住在滇池邊,還有這些選擇!
    晉寧越來越受到開發商和購房者的青睞,主要原因有三點:一來是交通方便,與昆明主城區連接緊密;二來是環境優美,溼地建設完善;三來是未來發展潛力大,將有新政策支持晉寧發展。晉寧,正逐漸成為滇池湖畔生態環境好、宜居指數高的高原湖濱宜居新城。撤縣設區後,晉寧迎來了新的政策支持。60平方公裡的新型工業城規劃將落地晉寧,成為昆明全新的工業產業規劃新區。產能產城的結合,將助力晉寧快速發展。
  • 藻水變清水!百餘名家長娃娃開啟滇池除藻科普之旅
    掌上春城訊為讓更多普通市民了解滇池藍藻處置的一線工作,調動市民共護滇池的積極性和主動性,9月8日,由昆明滇池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主辦,都市時報、昆明滇池湖泊治理開發有限公司承辦的昆明「探秘母親湖」系列科普活動之2019年「見證滇池除藻 共護碧水清流 」主題公益活動舉行。
  • 我國「很宜居」的城市,年平均氣溫16.5℃,還被譽為「春城」
    一年有四季,季節各不相同,特別是南北方有明顯的季節差異, 如果你聽說了,我相信你最討厭的季節是大部分人不喜歡冬天, 北方冬天寒風凜冽,冰雪復蓋,而南方冬天陰冷潮溼,寒氣瀰漫, 說到喜歡的季節,很多人說春天和秋天, 氣溫沒什麼差別,所以感覺很好, 至少氣溫很舒適, 當然,如果四季像春天就好了
  • 牛欄江引水補滇池,在昆明北部形成了瀑布公園,休閒、健身總相宜
    盤龍江是滇池最大的入湖河流,由北向南縱貫昆明全城區,最終匯入滇池。為了治理滇池汙染,雲南省實施了牛欄江--滇池補水工程,從牛欄江引來的水流在進入盤龍江之前,經過上塘、下塘、跌水之處理,形成有自然落差的人工湖泊,通過跌水完成對水進行曝氣、增氧、削減汙染、沉澱泥沙的過程,進一步改善和穩定牛欄江來水水質,進而達到引水改善滇池水質的目的。
  • 五一去哪,昆明周邊遊|雲南|昆明|周邊遊|海埂公園|滇池
    在昆明的你五一可以去這些地方逛逛。海埂周邊公園海埂是昆明人心中比較重要的地方,所謂的「海」指的就是滇池,這一部分地方是填滇池造出來的。其中公園有:海埂公園、雲南民族村、海埂大壩等等,是非常適合一日遊的地方。海埂公園是靠著滇池建造起來的,風景特別的好,如果能待到晚上可以在海埂公園看看日落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 牛欄江水,敢叫滇池換新顏——《今日牛欄江》之十
    牛欄江水從昆明瀑布公園匯入盤龍江,由北向南穿昆明城而過,流程29公裡後匯入滇池,為治理滇池、改善水質奔流不息。孫髯翁老先生在他那聞名天下的"大觀樓長聯"中這樣描述:"五百裡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喜茫茫空闊無邊……"在老昆明人的記憶裡,滇池是優雅的淡藍色。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滇池是一個天然的遊樂場,那時候的滇池水清澈無比,天晴的時候可以看到水裡的水草和成群的魚蝦。如今的滇池,早已沒有了五百裡。上世紀七十年代的圍海造田,讓她博大的胸懷很受傷害。
  • 滇池邊,地鐵口,大配套,昆明藍光花田國際度假區全面分析來了!
    那麼問題來了,在昆明這片熱錢急劇湧入的熱土,我們怎麼樣才能把錢花的對,買到滿意的房子呢?也由於近期很多粉絲諮詢,昆明買哪裡比較好?有什麼好的樓盤推薦?美房網專業團隊親自實地勘察分析,結合康老師房產投資五大支柱理念:教育、產業、交通、商業、醫療,發現了一個兼具度假和投資潛力的項目,那就是昆明的藍光花田國際度假區。
  • 昆明滇池一日遊旅遊路線攻略
    我想來昆明旅遊,那麼滇池和民族村是不容錯過的。昆明滇池海埂公園如果運氣好的話,還可以趕上少數民族的活動。逛完民族村,從側門出來,步行大約十分鐘就到達滇池海埂公園。昆明滇池有著高原明珠的美譽。來昆明旅遊非常值得一去
  • 昆明旅遊,滇池,雲南民族村,攻略,滇池的景觀之最在於它的雲彩
    滇池是雲南最大的高原湖泊,素有「高原明珠」之稱。雖然目前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汙染,但依舊是昆明最熱門的景觀之一。每年的11月份都會有紅嘴鷗來這裡過冬,吹吹風,喂喂鳥是很有情趣的。滇池,亦稱昆明湖、昆明池、滇南澤、滇海。
  • 實地昆明常春藤 滇池時代逐步崛起,誰將佔據未來「C」位?
    滇池南岸,晉寧區域已逐漸成為環滇池生活的代名詞,成為滇池湖景的新晉網紅打卡地。隨著呈貢、晉寧先後撤縣設區,昆明城市向南發展加速推進,呈貢憑藉泛亞高鐵核心樞紐城市化發展迅速提升,而呈貢之後,晉寧接棒起跑,「一批批市場大佬,不是在晉寧投資,就是在前往晉寧投資的路上。」(數據來源:搜狐網)可以說,自然、人文雙賦能,助力滇池南岸大發展。
  • 昆明恆大城|好戲連臺!恆大城星光音樂匯,邀你有夢「燃」少年
    12月05日 - 12月06日昆明恆大城與你共赴一場冬日狂歡感受音樂和美食的雙重魅力「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沒有一絲絲改變」結合昆明2021宜居熱勢,以約5600畝四大溼地公園結合滇池生態水系,打造一個宜居宜投資的昆明環滇生態圈。
  • 昆明這幾個地方一定要去,除了滇池,它們最吸引人
    昆明這幾個地方一定要去,除了滇池,它們最吸引人昆明也有很多娛樂性和觀賞性的旅遊景點,更值得您的探索。大漁公園,位於昆明市澄公區玉浦義和區北部,是休閒娛樂、旅遊度假的好去處。這也是一個婚禮花園,是一對婚紗照的度假勝地。
  • 昆明不僅有滇池,還有文藝的文化巷,你可以體驗詩意生活
    而我們今天要講到的這個城市,其實比較出名的就是它的一個景點滇池。除了這個景點,當然有其他地方景點不錯的。這個城市就是昆明,一個四季如春的城市。在這裡你可以感受到人文景觀的集合。這個城市也有著獨特的歷史,地質結構也非常獨特,造就了這個城市很多文物古蹟以及景點。
  • 昆明滇池邊地鐵上蓋千畝大盤,綠地海之城項目
    綠地海之城 昆明滇池邊的文旅項目很多,但有地鐵上蓋的項目少之又少,綠地海之城就是滇池邊有地鐵上蓋的超大型文旅項目,項目規格佔地約1900畝,昆明軌道4號線途徑該項目,該項目內有2個地鐵站,可樂村站和古城站。
  • 遊記:雲南民族村滇池之旅
    ,西山,昆明理工大學早上先去金馬坊那邊的一家橋香園吃了正宗的雲南過橋米線感覺味道還挺一般的不過還是那句話它不一定是最好吃的,但一定是最正宗的雲南很多地方都賣一種飲料叫木瓜水~喝起來有玫瑰花糖的味道~很甜~還蠻好喝的從昆明市區到滇池、西山的路線:在金馬坊站坐73路公交車到雲南民族村下車因為我想坐橫跨滇池上西山的纜車所以就在民族村門口問了下工作人員他們會跟索道站的人聯繫一會便有索道站的人開車免費接過去票價
  • 6萬尾滇池土著魚「寶寶」回歸母親湖
    當天,昆明市滇池管理局舉辦了以「養護水生生物資源,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為主題的全國「放魚日」暨滇池土著魚類增殖放流生態保護活動,6萬尾滇池土著魚「寶寶」回歸母親湖懷抱。昨早,在對放流苗種的質量和數量進行抽檢後,市滇池管理局漁業行政執法處的執法人員把魚苗搬上船,隨後駛往暉灣水域,將1萬尾滇池高背鯽魚及雲南省水產技術推廣站無償捐贈的5萬尾滇池金線䰾放入滇池水域。